老子治大国如烹小鲜,他执政如种田,春秋第一相当属子产

老子治大国如烹小鲜,他执政如种田,春秋第一相当属子产

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曾经把治大国比喻成烹小鲜,春秋时期还有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叫子产,关于治国理政,他也贡献了另外一个妙喻:执政就像种田。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有载:“子太叔问政于子产。子产曰:'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朝夕而行之,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其过鲜矣。”

子产说执政就好比种田,白天黑夜想着他,不但要想着他的开始,还要想着最终取得好结果。

老子治大国如烹小鲜,他执政如种田,春秋第一相当属子产

《史记.循吏列传》有载:“为相一年,竖子不戏狎,班白不提挈,僮子不离畔。二年,市不豫贾。三年,门不夜关,道不拾遗。四年,田器不归。五年,士无尺籍,丧期不令而治。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兒啼,曰:“子产去我死乎!民将安归?”

子产做了郑国的丞相一年之后,街头浪子不再轻浮招摇,老人手里不用手提重东西,儿童不用干犁田耕做的重活。两年后,市集买卖价格平稳;三年后,老百姓可以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四年后,农具放到田地里都不用带回家中;五年之后,市民可以不用服兵役,丧葬之礼不用下令都做得很好。子产执政郑国26年后去世,举国的年轻人大声哭嚎,老年人也像孩子一样啼哭,纷纷哭诉说:子产丢下我们死了,老百姓今后该如何安身立命啊。”

老子治大国如烹小鲜,他执政如种田,春秋第一相当属子产

身为贤相,诸葛亮每每自比管仲乐毅,但是从来不敢与春秋第一人子产比肩,如此贤相真是国家之福,人民之福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