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九口中毒,野蘑菇不要随便采摘更不要随便吃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九江周边地区,不少山区树林、公园和小区的绿化草坪中都会长出一些野生蘑菇。有市民外出踏青时,会顺手采点野生蘑菇回家尝鲜。但是,频频发生的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件提醒大家,为了安全起见,最好不买不采野生蘑菇。

7月8日晚,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了9名因误食有毒野生蘑菇而紧急赶来就医的患者。他们来自庐山市华林镇的同一户人家,因为家里有孕妇,长期妊娠呕吐。婆婆为了促进儿媳妇的食欲,就上山采了些野蘑菇。回家后,便用野蘑菇煮面条给家人吃。谁曾想,吃过面条后,全家两位老人,三个大人,四个小孩全部出现中毒症状。幸运的是,孕妇入院做完彩超检查后,发现腹中的胎儿并没有大碍。而其他人也因就医及时,目前的状况还算稳定。但大家千万不可以掉以轻心,以为毒蘑菇的毒性不大。在以往的毒蘑菇中毒事件中,丢掉性命的也不在少数。

我国毒蘑菇有180多种,其中可致人死亡的至少有30多种,常见的有褐鳞小伞、肉褐鳞小伞、白毒伞等。毒蘑菇毒性非常强,发病急,一般食用几小时后就会出现不适,中毒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一般分为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脏器损害型、日光性皮炎型五种类型,其中脏器损害型最为严重,死亡率极高。

不能依颜色判断蘑菇毒性

每年九江市有关部门都会开展“珍爱生命,拒绝毒蘑菇”的活动,会印制宣传单和宣传彩页,分发至每村每户,张贴在每个自然村的进出口和山林地的出入口;在农村集市、农贸市场、主要干道等人口聚集地组织拉横幅;在野生毒蘑菇重点生长地带和中毒事故高发区域,以醒目的标识,警醒人们远离毒蘑菇。在汽车站、公交站台和交通要道广告显示屏播放公益广告,广泛宣传。尽管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但每到蘑菇的生长旺季,就有抵挡不了美食诱惑的市民,采摘它们带回家烹制,最后导致中毒住院的事件发生。

专家提醒:路边的野生蘑菇,市民不要随意采摘,野生食物中有毒性的,蘑菇就占了大多数。很多市民对蘑菇的认识上有误区,认为只有颜色鲜艳的蘑菇才有毒,颜色难看的蘑菇没有毒,便放心采摘回家烹食,这也成了吃蘑菇中毒的诱因之一。蘑菇中毒症状有很多种,有的像食物中毒,有的像神经中毒,不去医院具体检查很难判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