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學生中原文化之旅來到周口參觀交流

臺灣大學生中原文化之旅來到周口參觀交流

周口廣播電視臺川匯頻道訊(廣電全媒體記者 沈琳桂 實習生 王雅欣)

7月9日,由河南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河南省教育廳共同主辦的“2018河南省兩岸青年交流月暨第五屆臺灣大學生中原文化之旅夏令營”正式啟動,部分臺灣師生代表來到我市參觀交流。

臺灣大學生中原文化之旅來到周口參觀交流

臺灣大學生中原文化之旅來到周口參觀交流

7月12日至14日,部分臺灣師生代表來到我市,先後在周口師範學院、臺資企業、周口關帝廟、淮陽太昊伏羲陵等實地參觀。

臺灣大學生中原文化之旅來到周口參觀交流

在周口關帝廟,臺灣師生代表仔細聆聽了我市的發展歷程以及關帝廟的創建背景,一些歷史文物的來源和特殊的寓意。在周家口木板年畫傳承基地,老師和學生們現場體驗木板年畫的製作,在製作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臺灣大學生中原文化之旅來到周口參觀交流

“在這邊走訪,覺得非常有意義。像在安陽、洛陽都比較陰天,來到周口的時候才看到藍天白雲,整個就是心曠神怡的感覺,非常舒適,感覺周口這個環境蠻舒適的。(木板年畫)感覺蠻新奇的,因為有在網絡上看到人家用拓印,覺得很有趣,今天難得有機會可以自己做一幅畫帶回臺灣。”臺灣學生梁紫婷說。

臺灣大學生中原文化之旅來到周口參觀交流

臺灣大學生中原文化之旅來到周口參觀交流

臺灣大學生中原文化之旅來到周口參觀交流

在淮陽太昊陵,老師和同學們認真聆聽著太昊伏羲在這裡“正姓氏、制嫁娶”的故事,知道了李姓、陳姓、胡姓等一百多箇中華大姓起源於周口,匯聚了我們民族生生不息的血緣主脈,是中華民族血脈的祖源地。

臺灣大學生中原文化之旅來到周口參觀交流

“一直都有聽說太昊伏羲,剛剛去太昊陵特別的感動,因為看到匾額上面寫著“萬姓同根”,我們又找了一下我們的姓氏,看自己姓氏的根在哪個地方。不管是現在我這個年紀或者是之後的孩子,大家都要知道,我們其實都是同一個家族,等於說我們都是家人,大家一定要有尋根,知道自己的祖先在哪裡,不能忘本。也是像以前書本上說的,我們要飲水思源。”臺灣靜宜大學教師黃珮茹說。

臺灣大學生中原文化之旅來到周口參觀交流

布老虎是淮陽太昊陵古廟會上標誌性的民間藝術品,其製作技藝已經列入周口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在淮陽縣的一個加工製作廠,看到老師和學生們對布老虎很是喜愛,經理現場為這些遠道而來的“親戚”們演示起了布老虎的製作工藝。看過經理的演示,大家也迫不及待的製作起來,沒過多久,一隻只小老虎在他們的手中逐漸成型。

臺灣大學生中原文化之旅來到周口參觀交流

相聚的時間總是短暫的,為了表達對臺灣同胞的思念和祝福,臨走前,經理為臺灣的老師和學生每人贈送了一隻布老虎。

臺灣大學生中原文化之旅來到周口參觀交流

“到了現場才看到,原來兩岸是這麼的努力在把兩岸之間的那個根,甚至說用一根線把全部的人的心繫在一起,也很努力的在讓後代的子孫知道說我們的根在哪邊,也讓他們知道,大家都是一家親。” 臺灣靜宜大學教師黃珮茹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