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你們都在談論吃什麼,而我卻想說說愛情!

元宵節,你們都在談論吃什麼,而我卻想說說愛情!

又到一年一度的元宵節了,說起元宵節,許多人第一反應一定是:吃元宵!

元宵節,你們都在談論吃什麼,而我卻想說說愛情!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傳統習俗有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等,其中家家戶戶最不容錯過的節目,當然是吃元宵。

元宵節,你們都在談論吃什麼,而我卻想說說愛情!

但元宵節的內涵,真的就只是吃吃元宵、賞賞花燈、猜猜燈謎?其實遠不止這麼簡單——跟“七夕”相比,元宵節,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中國情人節。

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知道古代女子不允許隨便“拋頭露面”,想出門也出不去,只能窩在自己專門的房間,也就是繡房或者閨房。所以,白居易才會在《長恨歌》裡寫“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元宵節,你們都在談論吃什麼,而我卻想說說愛情!

雖說不能自由活動,但是到了元宵節,卻可以結伴出來一起撒歡。而元宵節賞花燈、猜燈謎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未婚男女也就可以藉此為自己物色對象了。

元宵節,你們都在談論吃什麼,而我卻想說說愛情!

元宵節的狂歡之夜,打破了秩序和規矩的時空情境,為情的滋生以及愛的瘋長提供了豐沛的土壤。正如馮夢龍在《喻世名言》卷四中所說:“只為這元宵佳節,處處觀燈,家家取樂,引出一段風流的事來。”因此在古代的許多話本小說、戲曲作品中,我們便看到了眾多元宵情事的千迴百轉。

關於邂逅

元宵節,你們都在談論吃什麼,而我卻想說說愛情!

當年紅極一時的電視劇《大明宮詞》中,太平公主在元宵節這一天被同伴韋氏第一次帶出宮殿,融入上元燈節的茫茫人海。人潮洶湧,太平和同伴走失,她掀開一張似曾相識的面具,見到的,卻是另一張溫潤恬淡的臉。

元宵節,你們都在談論吃什麼,而我卻想說說愛情!

太平認錯了人,卻愛上了郎——他就是後來的駙馬,薛紹。長安月下四目相對,歲月靜好,這一場初遇太過巧合太過驚豔,而牽線搭橋的,說到底,還是這元宵之夜的美景良辰。

元宵節,你們都在談論吃什麼,而我卻想說說愛情!

宋話本《張生綵鸞燈傳》中,張公子元宵夜觀燈,於乾明寺殿上拾得一紅綃帕子,帕上有細字一行雲:“有情者拾得此帕,不可相忘,請待來年正月十五夜於相籃後門一會,車前有鴛鷲燈是也。”

張公子怦然心動,為這個約會等待了一年。不過這等待是值得的,到相見時二人情投意合,最終私奔,並白頭偕老。

元宵節,你們都在談論吃什麼,而我卻想說說愛情!

關於千里相會

《水滸傳》第72回,“李逵元夜鬧東京”中,汴梁東京城裡處處彩燈高懸,燈火璀璨,處處熙熙攘攘,人流如織——這是當時東方第一大城的繁盛。

元宵節,你們都在談論吃什麼,而我卻想說說愛情!

才子君王宋徽宗想約心愛的青樓歌姬——李師師同賞花燈、猜燈謎、吃元宵。卻無奈美人早有佳節屬意之人,約的是梁山好漢第一帥——小乙哥,燕青。

元宵節,你們都在談論吃什麼,而我卻想說說愛情!

現在想來,這兩位湊在一塊兒,顏值應該爆表了吧……

關於終成眷屬

明代阮大鋮的傳奇劇《春燈謎》,韋家的小姐影娘女扮男裝賞花燈,遇見宇文家的公子,二人彼此欽慕,題詩互贈,卻因為忽作風雨,慌亂之中上錯到了對方家裡用作交通的船。

元宵節,你們都在談論吃什麼,而我卻想說說愛情!

於是,一系列的誤會與錯認發生了,宇文公子經歷了被誤認為反賊的冤獄,然後平反,又改了姓名考中狀元,竟然最終也陰差陽錯,與流落他鄉的影娘真正成為了夫妻。

▍看來,真正的愛情是經得起磨難和考驗的。

元宵節,你們都在談論吃什麼,而我卻想說說愛情!

關於破鏡重圓

相傳南北朝末年,陳朝後主陳叔寶的妹妹樂昌公主與江南才子徐德言佳偶天成,卻因改朝換代被迫分離天各一方,為了日後相見,樂昌公主把一面自己常用的銅鏡摔成兩半,一半留給夫君,一半自己收藏。

元宵節,你們都在談論吃什麼,而我卻想說說愛情!

而後樂昌公主成為隋朝開國功臣楊素府上的一位歌姬,這年長安城正月十五,顛沛流離的徐德言在市集上正巧遇見有人在叫賣半面銅鏡,上前拼合,果然破鏡重圓。

叫賣者是樂昌公主的女僕,每年正月十五公主都會叫她前來叫賣以尋找丈夫,如今終於如願以償。

元宵節,你們都在談論吃什麼,而我卻想說說愛情!

後楊素得知,也感慨萬千,遂成人之美。樂昌公主與徐德言真正破鏡重圓,相伴終老。

世事榮枯,滄海桑田,失去了,才真正懂得珍惜,人生最大的喜悅,果然莫過於失而復得。

這才是中國的情人節

相對於故事裡“元宵節愛情”的傳奇色彩,詩詞中的元宵情事,則更多了一份浪漫情懷。歐陽修《生查子》雲:“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可謂寫男女約會的千古名句,而這一場景,正好發生在元宵那天晚上。

元宵節,你們都在談論吃什麼,而我卻想說說愛情!

元宵之夜的月亮是多麼感性,多麼迷離,多麼容易讓人春心蕩漾。所以後來歌手張宇才會在情歌裡唱,“我承認都是月亮惹的禍,那樣的月色太美你太溫柔”。正月十五的月亮,映照古今,牽動了太多戀人的心。

元宵節,你們都在談論吃什麼,而我卻想說說愛情!

辛棄疾《青玉案﹒元夕》詞,則有這麼幾句:“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首同樣寫上元燈節的詞,被王國維歸納為人生三重境界中的第三境界。

尋覓千百次,竟然是在燈火冷落之處發現了那人;人們都在盡情的狂歡,陶醉在熱鬧場中,可是她卻在熱鬧之外——以愛情喻人生,辛棄疾做到了。喧囂與孤獨、輝煌與蒼涼,也只有遊人如織、燈火閃爍的元宵之夜,才會交織出這近在咫尺又天各一方的獨特風景。

元宵節,你們都在談論吃什麼,而我卻想說說愛情!

其實不難發現,相對於原本是“乞巧節”的七夕,燈火輝煌、無比絢爛的元宵節將夜空映襯得五彩斑斕、亦真亦幻,“鬧元宵”的狂歡氛圍,才真正為人們宣洩自我、釋放感性提供了條件——而這些,才是滋生情愛的最佳土壤。

元宵節,你們都在談論吃什麼,而我卻想說說愛情!

所以,元宵節不是地道的中國情人節,還有誰會是呢?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