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調,不凍死人的深冬不是寒冬!

最近我覺得真沒什麼好談的。

強調,不凍死人的深冬不是寒冬!

連爆冷甚多的世界盃決賽,也彈不起多少浪花,偽球迷們也找不到G點。

P2P爆雷?

爆得一窩蜂的燒得像鞭炮串兒響的,各路媒體再加碼傳閱解讀,何必呢?

在我看來不過是前菜。

貿易戰加碼、中興重生解禁、降準動能頻現?

國內經濟壓力巨大,中國如何自救?老生常談了。

強調,不凍死人的深冬不是寒冬!

另一廂,大水閘的六月份M2同比卻降到了8%,這是自2017年5月增速降為個位數後的最低數字。

那邊說外貿熄火,降準來大水,這邊大閘門卻在收水喉。

昨天統計局公佈經濟數據發佈會,發言人就房價問題還特別回答:

從70個大中城市的房價運行情況來看,房價總體還是比較平穩。但是,今年以來三四線城市房價漲幅確實比較高,有一些熱點城市上漲的壓力還比較大,房地產還存在一些結構性矛盾,一些邊遠地區、人口外流壓力比較大的地區還有一些庫存。所以,中央提出“因城施策、精準調控”。從房地產下一步發展情況來看,中央一方面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宏觀調控,同時,從供給側進一步發力,包括加快推進房地產稅相關政策舉措,實現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加快推進租售同權等一系列配套政策的落實,更好地促進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促進長效機制建設,更好地實現“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這樣一個基本定位。

是不是很矛盾?各類放水跡象,卻又是收閘門,同時強調加強完善宏觀調控和供給側發力推進房地產稅。

強調,不凍死人的深冬不是寒冬!

就像是你去學車的時候,你一腳油門只顧踩,眼神帶著一絲對速度的無意識渴望,但副駕駛上那名叫做教練的老司機卻拼死踩著剎車,對你如此作死投來一分驚恐,而車外前方,卻是路人甲乙丙丁默默然的吃瓜表情。他們絲毫不知道車廂里正發生著這樣的對話:

“看到前面那人了嗎?加大油撞上去!”

“教練我不敢!”

“不敢那你還不剎車!!!”

發言人中提及的“供給側改革”一詞現在都已經成為了大家非常順溜的口頭禪了,各大媒體說的話彷彿不帶這詞,時事點評等都不夠逼格。

強調,不凍死人的深冬不是寒冬!

但你們卻又是否知道,供給側改革最早出現是在20年前。1998年初,國務院就當時嚴重產能過剩的棉紡錠提出了去產能的改革目標:3年時間淘汰落後棉紡錠1000萬錠,分流過百萬下崗職員,實現扭虧為盈。

我們需知道,90年代的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紡織生產國,產量佔全球的1/5,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經濟增長和稅收來源,也有層層地方政府基於自身利益設障的保護。但97亞洲金融風暴下,中國必須壯士斷臂,只求重獲新生。

改革的壓力絲毫不遜於當代房住不炒。

最後的結果如何?

任務自然是完成了。

直到02年,紡織行業新產能效益明顯,利潤率上升,就業人數濃縮,生產率也從98年的1.75萬提升到3.24萬/人。

那就沒什麼尾巴了嗎?

自然也是有的。失業人口大量增加,這些人口財富大幅下滑,因而推高了居民槓桿,對內需消費打擊頗深。

那後續怎麼解決?

03年溫總理上臺了,你說呢。

歷史其實都在重演。

如今我國落力在產業升級喜迎中國製造2025,淘汰一系列的重汙染產業,要求環保升級,風暴席捲全國,不合格小企業紛紛破產,同時我國十多年的房地產支柱產業也在進行規模巨大的去庫存行動。

你們瞧瞧,是不是與98年的棉紡錠如有神似?口號同樣是淘汰落後產能,同樣的行政手段,同樣強制式的一刀切。

只不過當年的房地產大火車還沒啟動,而如今卻是以房地產輔助下帶著環保光環進行的去產能行動,你們萬萬不能忽視這場環保風暴。

說白了,只是一分為二的產業升級行動。

房地產、低端產業兩輛馬車都在奔跑,一邊奔跑一邊扔掉馬鞭,脫下馬甲,甩掉馬鞍,踢掉馬靴,而最終白馬升級成為更高級別的跑車,我們終會帶著更潮更帥,更靈活更極速的裝備疾駛到更高時速。

而這個蛻變的過程,我們必須深受馬背上的顛簸,迎面刮來沙石的搓臉感,承擔馬蹄失控甚至是墜馬而亡的風險。

就正如98-02年之間這場殘酷的棉紡錠供給側改革,如今的環保產業與房產供給側改革,同樣也會帶來累累白骨。供給側改革就意味著經濟很不好,需要刺激,需要重新健身來打造更強體魄。而這個過程,曾經的脂肪肯定要燒掉,而只有燒掉多餘的脂肪才能轉化為更結實的肌肉,拉筋動骨的感覺當然痛苦,而脫胎換骨後的昇華卻如同重生。

現在內憂外患的債務危機、產業升級、樓市庫存、毛衣戰戰火等等下的中國,就是接受雷劫改造的過程,這是冬季的節日。

深冬是要死人的,不凍死人的寒冬不算投資寒冬。

改革的過程必然伴隨著寒冬,產業必然需要割肉,不止你我接觸的重汙染低端產業,更甚是樓市,低端城市的樓市就如同低端產業。

如今在中國的發展棋盤中,樓市已經化身多少棋子,而其中肯定會有不少棄子,最後結果一定還是為了保帥。全國樓市如同98年的供給側改革, 也一定要經歷慘痛的洗牌。洗掉了那些三四五線城市的棄子,保留著碩果僅存的帥將,即一二線城市。

98年供給側改革,取得了後續輝煌的成績,但也同時帶來了一地雞毛,居民槓桿因為失業而提高,才需要房地產作為新的引擎帶動內需。

而這場樓市去庫存風暴下,同樣也會帶來一地雞毛,居民槓桿並沒失業就已提高,後續環保暴風持續下必然需要掛掉一批,才有可能重啟引擎。

其實現在的樓市市場就是兩極分化,當年空多對決的一幕又將重現,空頭部隊一如既往憂國憂民,多頭作戰方仍帶著熱辣辣的子彈沖沖衝買買買。

你問誰對誰錯?

無所謂對錯。

那要看憂哪裡的憂,買哪裡的買。

兩軍交接之時,握手言歡之日,心裡也會互留一聲“SB”的印痕,以作紀念。

這十來年並不是單純多頭對空頭單方面的輾軋,08年、14年,那徹骨寒冬,也是空頭曾經擁有的回擊。

即使現在這個深冬可能很短暫,但也要死人。

我們現在博弈的就是,究竟政府能夠承擔多大的死亡代價。是開發商的死,是低端產業的死,還是投資者的死?

中弘股份等半年報給爆債務危機,虧損嚴重,又算不算一個單例?

說得通俗一點,就是要掛掉多少個開發商,才能讓那些一門心思只顧買買買的瘋狂者認識到原來房價也是會跌的?

要廢掉多少個無所畏懼的超高槓杆賭徒(已經不能以投資者冠名),才知道買房並不能隨便買買買,買房會死人的。

放在歷史的長河裡看,我們都給自己定了一把丈量尺,十年前的幾千房價,換成今天的幾萬房價,而十年後,自然就是幾十萬了。

這當然是真理!

但是這個過程是崎嶇的,是波浪型起伏的。

你千辛萬苦越過了山丘,才發現無人等候。

高處不勝寒,你能熬得到人來的那天才好。

否則後面幾十萬一平方,也輪不到你享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