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隻小鼠10萬例數據,確認只有脂肪才會導致肥胖——遺傳所在Cell Metabolism發表重要成果

1000只小鼠10万例数据,确认只有脂肪才会导致肥胖——遗传所在Cell Metabolism发表重要成果

本文轉自BioArt

1000只小鼠10万例数据,确认只有脂肪才会导致肥胖——遗传所在Cell Metabolism发表重要成果
1000只小鼠10万例数据,确认只有脂肪才会导致肥胖——遗传所在Cell Metabolism发表重要成果

圖片來源於:https://medicalxpress.com

據世衛組織統計,全球約有19億人超重,其中6億人表現為肥胖【1】。關於肥胖會導致多少種疾病,這裡就不細講了。無論出於什麼目的,人們總還是會希望自己保持好的身材,那麼吃什麼就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了。然而一直以來,關於飲食中的哪種成分是增肥關鍵因素的研究比比皆是,但結果層出不窮。

20世紀80和90年代,人們普遍認為膳食脂肪含量是最重要的因素。本世紀初,又有觀點認為糾結於脂肪含量是錯誤的,碳水化合物,尤其是糖類等精製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才是導致肥胖的主要因素。在此期間發表的一些研究表示,吃脂肪反而可以使我們免於變胖。總之關於肥胖的原因歸功於過量攝入能量是有爭議的【2】。而最近,學術界的研究焦點又轉向蛋白質,認為人類攝入食物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獲取蛋白質而不是能量,因此,當膳食中的蛋白質含量下降時,為了滿足一定的蛋白質攝入量,我們不得不攝入更多的食物,導致攝入更多能量從而變胖。

既然我們的食物都由脂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構成,而既往的研究結果表示每一種都可能與肥胖有關,因此很難確定吃什麼才能保持纖細的身材。

造成上述這種困境的部分原因是,我們很難在人類中進行實驗來確定到底飲食中的什麼成分是導致肥胖的關鍵因素,因為很難在足夠長時間內控制人們的飲食。然而,採用跟人類類似的動物進行實驗,可以指導我們的研究方向。

7月12日,中國科學院遺傳發育所“千人計劃”專家John R. Speakman課題組在Cell Metabolism雜誌上發表了題為Dietary Fat, but Not Protein or Carbohydrate, Regulates Energy Intake and Causes Adiposity in Mice的研究論文,在小鼠中開展了迄今為止同類研究中規模最大的實驗,以解決究竟飲食中的哪種組分是導致小鼠體脂積累的元兇。最終結果顯示是飲食中脂肪的含量而非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是導致小鼠肥胖的因素。

1000只小鼠10万例数据,确认只有脂肪才会导致肥胖——遗传所在Cell Metabolism发表重要成果

該研究設計了30種不同的食物,這30種食物的脂肪、碳水化合物(糖)和蛋白質含量各不相同,分別用這些食物飼餵5種不同品系的小鼠(分別為: C57BL/6,DBA/2, BALB/c, FVB和 C3H),為期3個月(相當於人類壽命的9年)。這項實驗總共採集了超過100,000例小鼠體重變化和體脂數據,這項大規模的實驗得出的結果非常明確——導致小鼠肥胖的唯一因素就是它們飲食中的脂肪含量

研究發現,糖含量高達30%的食物並沒有導致體重的增加,糖和脂肪的共同作用也沒有在脂肪單獨作用的基礎上增加,同時,低蛋白質(最低5%)也不會導致能量攝入過高,這表明並不存在所謂的“蛋白質含量目標值”。本研究中,膳食脂肪通過其特有的對腦部獎賞機制的激活作用,導致了能量攝入的增加

據該論文的通訊作者John Speakman教授表示:“該研究的不足之處在於,研究模型是小鼠而非人類。但是,鑑於小鼠和人類在生理和代謝方面有很多共通之處,而且我們永遠也不可能對人類採用同樣的方式進行如此長時間飲食控制研究,因此,該研究提供的證據為我們瞭解人類飲食結構的影響提供了很好的線索

。”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份,Cell host & microbe發表過一篇題為Small Intestine Microbiota Regulate Host Digestive and Absorptive Adaptive Responses to Dietary Lipids的研究論文【3】,文章結果表明高脂肪的飲食可以深刻地改變小腸的微生物群體,這些微生物能夠促進消化酶的產生和分泌,加速食物中脂肪的分解從而使得高熱量食物快速吸收,同時,微生物還釋放一些生物活性物質刺激腸道吸收和運輸脂肪。從腸道菌群的角度揭示了為什麼高脂肪的食物容易讓人長胖

1000只小鼠10万例数据,确认只有脂肪才会导致肥胖——遗传所在Cell Metabolism发表重要成果

John Speakman教授

1000只小鼠10万例数据,确认只有脂肪才会导致肥胖——遗传所在Cell Metabolism发表重要成果

John Speakman教授及其課題組成員。圖片來源於Speakman課題組網站

說明:本文文字部分主要引自中科院遺傳所官網,BioArt轉載引用時略有改動。

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2016). Obesity and overweight.

(http://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311/en/).

2、van Dam, R.M., and Seidell, J.C. (2007). Carbohydrate intake and obesity. Eur. J. Clin. Nutr. 61, S75–S99.

3、Martinez-Guryn, K., Hubert, N., Frazier, K., Urlass, S., Musch, M. W., Ojeda, P., ... & Reardon, C. A. (2018). Small Intestine Microbiota Regulate Host Digestive and Absorptive Adaptive Responses to Dietary Lipids. Cell host & microbe, 23(4), 458-469.

-END-

關注Science公眾號,後臺回覆【Endnote禮包】【Origin禮包】即可領取相應Endnote安裝包Origin安裝包!更多精彩,點擊閱讀原文即可瞭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