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很有趣儿(连载36)——大宋三百年的厂商和繁华

宋朝很有趣儿(连载36)——大宋三百年的沧桑和繁华

全文1421字,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01

【第二十一章 五代改革家】

昔日南唐皇帝,新任南唐国主——李璟刚刚安分两天,就有点不老实了。

在三征淮南的战争中,表现最为抢眼的无疑就是后周主力大前锋赵匡胤,这位有勇有谋的猛将兄自然引起了李璟的不安:

现在虽说两国已经划江为界,可是万一哪天柴荣来了兴致,准备到江南来“狩猎”的话,那么开路先锋肯定还是这个姓赵的家伙,不得不防啊!

于是,李璟很快派人渡江给赵匡胤送来了一份信,还偷偷摸摸塞了个大红包——三千两白银。

除了笼络赵匡胤之外,其更险恶的用心恐怕还在于挑起柴荣对赵匡胤的猜忌之心,以便借柴荣之手,除去这个心腹大患。

说直白一点,就是一出反间计。

不过李璟显然把赵匡胤看得简单了,他以为赵匡胤只不过一介武夫,用点银子就可以打发。

赵匡胤可是郭威的徒弟啊,谋略大师的嫡传弟子,方略权谋的宗师级人物,李璟这点伎俩也未免太小儿科了。

赵匡胤爽快的收下了礼物。

李璟这边正暗自高兴呢。

谁知,赵匡胤那边已经把贿赂款上交了国库,并将书信上呈柴荣御览,柴荣大喜——真没白疼你——擢升赵匡胤为忠武军节度使。

李璟赔了夫人又折兵,自讨没趣。

中国有句古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赵匡胤的出色表现,有人欣赏,有人害怕,更有人嫉妒。

几乎在李璟施反间计的同时,又有人密告柴荣,称赵匡胤在征伐淮南的战争中,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装了好几箱金银财宝,正往京城运。

柴荣立刻派人前去调查,结果发现,所谓的几箱金银财宝,其实只是几箱书。

柴荣大惑不解,召赵匡胤问对。

世宗很疑惑:“你拉那么多书干什么?”

赵匡胤很淡定:“臣蒙陛下错爱,忝(tian)居高位,时时感觉读书太少,学问太浅,深恐有负皇恩,因此,每到一处,便用心搜集书籍,闲暇之余,多看多学,增长见识,增进学问,以便能更好地为陛下服务,为我大周效命!”

柴荣恍然大悟,嘉叹许久。

宋朝很有趣儿(连载36)——大宋三百年的厂商和繁华

02

【永远的遗憾】

善于学习,显然是赵匡胤成功的一个秘诀。

不仅仅是读书,他也善于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早在征伐淮南的初期,赵匡胤就十分注重从实战中学习、领悟、掌握战争的规律。

涡口伏击战、六合突击战、智取清流关、勇夺滁州城,一次次火线拼杀,让赵匡胤迅速地在战争中成长起来,其过人的胆识、卓越的谋略在历次作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其身先士卒、赏罚分明的治军风格,更是赢得了军中广大将士的衷心拥戴,赵匡胤的威望和影响日盛。

看到丈夫短短几年就有了如此的成就,妻子贺氏着实为丈夫感到高兴。

妻凭夫贵,贺氏凭籍丈夫的军功,也被朝廷封为了会稽郡夫人,可谓满门生辉,光宗耀祖。

这些年,丈夫赵匡胤在前线奋勇拼杀,妻子贺氏就在家侍奉双亲照顾老小。

俗话说,长嫂如母,身为赵家的大嫂,贺氏也尽心尽力地照顾、管束着两个小叔子:匡义、匡美,为了这个大家族,贺氏真可谓鞠躬尽瘁。

虽然辛苦,但是每每想到丈夫赵匡胤在外杀敌立功,为国效命,声名鹊起,事业有成,贺氏感到由衷的高兴。

只是,自从嫁到赵家来,这些年,夫妻二人总是聚少离多,自然也免不了相思之苦。

有时,做家务累了,她也会偶尔停下来,面向遥远的南方,久久凝望……

期盼着,期盼着:

也许,仗很快就能打完了,丈夫也就可以回家了,到时候,一家人团聚,那该多好啊!

然而,人有旦夕祸福,就在贺氏沉浸在对未来无限美好的期待之时,却不幸染上了重病,虽经反复治疗始终不见起色。

后周显德五年(公元958年)正月,贺氏带着对丈夫、儿子的无限眷恋,撒手人寰。

对于这位结发妻子,陪着自己同甘共苦的原配夫人,赵匡胤感情很深,妻子的离世,令他悲痛欲绝,只得暂时放下军务,在家办理丧事。

让我们给小赵同学一点时间吧,节哀顺变啊!

宋朝很有趣儿(连载36)——大宋三百年的厂商和繁华

欢迎关注,给你有料、有趣、有意思的历史。

在这里遇见最朴素的情怀

在这里遇见最有趣的历史

月润江南

纯历史|新解读|很有趣

快,关注这个号,一起涨姿势~

宋朝很有趣儿(连载36)——大宋三百年的厂商和繁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