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多年的栽培历史,西汉年间就开始种植——兰陵苍山大蒜

苍山大蒜产于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种植历史已逾千年,为山东省传统名特蔬菜之一,是中国出口的优质大蒜。它是在兰陵县特定的生态环境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为定向培育而形成的兰陵特有品种。

苍山大蒜,亦称葫或葫蒜。据东汉崔实著《东观汉记》载:“李恂,为兖州刺史,所种小麦、葫蒜,悉付从事,无所留”。由此知之,那时大蒜便在山东安家落户。

1900多年的栽培历史,西汉年间就开始种植——兰陵苍山大蒜

其特点是,蒜为白皮,头大瓣齐,皮薄如纸,清白似玉,粘辣清香,营养丰富。大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蛋白质、大蒜素和碳水化合物,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较高。

苍山大蒜的成分优于他地大蒜成分的原因在于:苍山蒜区的土壤含较高的有机质,氮磷钾偏高;蒜区的井水多为偏碱水井,部分井水近似一级肥水;苍山大蒜在品质上除了具有香、辣、粘、浓、美味等特点外,含有的17 种可测氨基酸中,除胱氨酸外,其他16 种均比其他大蒜的含量高39.2%,可供人体直接吸收的氨基酸比其他大蒜多51.5%。具有强烈的杀菌解毒、消湿祛瘟功效,并能降低人体胃内亚硝酸盐的含量,有抗肿瘤作用。据调查统计,苍山是长江以北10万口以上县中胃癌死亡率最低的一个,常食大蒜是主要原因。

1900多年的栽培历史,西汉年间就开始种植——兰陵苍山大蒜

大蒜传入中国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据《古今注》和《农政全书》考证,古代种植的蒜最初叫卵蒜。公元前119年,西汉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从西域引进一种“胡蒜”,其形态比我国原栽培的卵蒜头大,所以称为大蒜,卵蒜也就相对的被称为小蒜。

1900多年的栽培历史,西汉年间就开始种植——兰陵苍山大蒜

苍山种植大蒜则在西汉之后。东汉崔实著《东观汉记》载:“李恂,为兖州刺史,所种园小麦、胡蒜,悉付从事,无所留。”据《后汉书》载,李恂原东汉章帝(公元76-88年)时代人士,由西北来山东任刺史,带进部分胡蒜种,于官府后园种植,收获分赠下属人员。可以设想,东汉时期,山东普遍所种皆为小蒜,当时大蒜仍属稀有品种。由于大蒜比小蒜的产量高、蒜头大、味道好,于是在兖州附近开始田园种植,后逐步向外扩种推广,涉及济宁、嘉祥、泰安等地,进而引至苍山一带。

1900多年的栽培历史,西汉年间就开始种植——兰陵苍山大蒜

据《郯城县志》载,明朝万历年间,神山镇和庄一带,就已形成了大蒜集中产区。由此可知,苍山大蒜起源于西域,并由东汉李恂从中原引于山东兖州,进而推广到苍山,逐步形成蒜区。在蒜区的特定生态环境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的定向培育而形成了“苍山大蒜”,距今实有1900多年的栽培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