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窮農業縣到百強縣之首,這個城市經歷了什麼?

在江蘇有一個城市,提起它,我們會想到很多標籤:崑曲之鄉、臺資高地、百強縣之首……沒錯,它就是崑山。然而誰又會想到,四十年前的崑山,還是蘇州最窮的農業縣。伴隨著改革開放的嘹亮號角,崑山人憑藉“第一個吃螃蟹”的精神,迎難而上、革故鼎新,走出了一條敢闖敢幹的“崑山之路”,創造了全國對外開放的奇蹟。而這一切的發端,正是1985年創辦的全國首個自費開發區——崑山開發區。

從最窮農業縣到百強縣之首,這個城市經歷了什麼?

1985年,江蘇第一家外資企業蘇旺你有限公司落戶崑山開發區,當時流水線上生產的產品還是保暖手套。而如今同樣在崑山開發區,友達光電的車間裡已經可以生產世界上最先進的液晶顯示屏。從最初只有幾家鄉辦企業,到如今一萬多家企業落戶,歷經三十多年發展,崑山開發區已成為全國企業最密集、單位面積投入產出比最高的地區之一。

從最窮農業縣到百強縣之首,這個城市經歷了什麼?

115平方公里,2300多家外資企業,657億美元進出口額,5184億元工業產值——這是崑山開發區去年交出的成績單;而將時間的指針撥轉回1985年,這幾個數字變成了3.75,1,0.0218,0.6。那時的崑山,還是蘇州排名最末的“小六子”,眼看著兄弟縣市發展鄉鎮工業過上了好日子,崑山人感受到“壓力山大”。

從最窮農業縣到百強縣之首,這個城市經歷了什麼?

今年七十多歲的宣炳龍,是崑山開發區的創辦者之一,他告訴記者,全國第一個自費開發區,就是在崑山城東一塊農田上,“偷偷”建設起來的。“我們窮,我們不發達,那麼崑山要發展怎麼辦?要學特區,搞對外開放,引進外資。當時我們也不敢叫開發區,就作為崑山的一個工業小區,就這樣開始。”宣炳龍說。

從最窮農業縣到百強縣之首,這個城市經歷了什麼?

沒有政策支持,沒有經費撥款,甚至沒有“準生證”,但崑山人“不等、不靠、不要”,“敢想、敢當、敢為”,硬生生從這裡開始,闖出了一條享譽全國的“崑山之路”。沒錢怎麼辦?崑山開發區選擇“富規劃,窮開發”——遠景要有,走一段再弄一段;政策不足,服務來補。“我們第一個外資項目,往南京跑了102次審批!但是我們沒有讓外商企業覺得那麼煩,102次我們來跑,全部弄好以後交給你一個批准證書。”回憶起當年的事兒,宣炳龍有些激動。

從最窮農業縣到百強縣之首,這個城市經歷了什麼?

“5+2”、“白+黑”、“168”小時滿負荷工作,“親商、富商、安商”的服務理念,成為了崑山開發區的招商名片。對於這一點,早年來到崑山的捷安特公司負責人石靜安,至今還印象頗深。他告訴我們,捷安特在1992年的時候到了崑山,當地的招商以及領導對於他們相當熱情誠懇,服務做得很到位,辦事效率相當高,不管遇到什麼困難的話,都能獲得很好的解決。

從最窮農業縣到百強縣之首,這個城市經歷了什麼?

憑藉更具競爭力的商務成本、暖人心的周到服務,崑山開發區陸續吸引了滬士電子、統一食品、櫻花衛廚、捷安特自行車等一批臺資大項目落戶,更在亞洲金融危機期間主動承接臺灣IT產業轉移,“臺資第一高地”初具規模,崑山開發區躍上了外向型經濟發展的“高速路”。"臺資第一高地"初具規模,崑山開發區躍上了外向型經濟發展的"高速路"。但崑山人並沒有滿足於現狀,他們把加工貿易瞄準到當時國際最先進的計算機、手機、數碼相機這"三機"產業上,然而,要吸引"三機"在中國製造,當時的體制機制並不具備,於是他們花了三年時間、往返北京84次,推動建立了封閉操作、快速通關的"出口加工區"。

從最窮農業縣到百強縣之首,這個城市經歷了什麼?

2000年,崑山出口加工區成為全國第一個出口加工區,崑山海關關長楊芳明告訴記者,在成立出口加工區之前,企業生產從接到訂單到最後交到客戶手上,需要的時間要超過一個月; 成立出口加工區以後,這個時間大大縮短到了三天,使企業的效益得到了一個質的提升。

從最窮農業縣到百強縣之首,這個城市經歷了什麼?

依託出口加工區,當時的崑山開發區成為了全國最大的IT產業製造基地,每年生產世界上40%的筆記本電腦,20%的手機,10%的數碼相機。區內幾十家龍頭企業,還帶動了區外數千家配套企業的協同發展。來自臺灣的仁寶電腦,如今一年的產值將近1200億人民幣,是江蘇進出口額最大的外資企業,企業副總張永南也是早期來崑山的工作人員之一,他說,當時他們選擇崑山,就是因為這裡產業配套非常齊全 ,是整個中國大陸在IT產業裡面最成熟的地方。

以仁寶電腦生產的筆記本電腦為代表,“MADE IN KUNSHAN”開始風行全球,而此時,崑山人又一次走出思想侷限,開始謀求從“崑山製造”向“崑山創造”轉變。2004年,崑山開發區在全國率先建設光電產業園,龍騰光電、國顯光電等自主核心企業,將資金、品牌、技術牢牢攥在自己手中。現在,崑山又開始發力半導體芯片產業,利用千億級電子信息產業基礎,佈局“強芯亮屏”戰略。目前,全區各類高新技術企業達296家,研發機構546家,去年高新技術產值達1600億元。自主品牌龍騰光電的總經理蔡志承告訴我們,目前企業累計申請專利近2000項 ,創新研發成為了產業發展的新動能。

從全省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第一幅有償出讓土地,到全國首個出口加工區、首個縣級市首個留學人員創業園,再到全國首張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增值稅發票……一個個敢為人先的"首創",讓崑山在改革開放的歷史長河中閃耀光芒。從"農轉工"到"內轉外",從"低轉高"到"大轉強",再到如今沿著"一帶一路"走出去,將園區管理的"崑山經驗"輸送到非洲,一次次銳意進取的改革,為時代發展寫下"崑山註腳"。

“越過一嶺又一峰,闖過一關又一坎”,崑山人用思想大解放,實現了一次次“鷂子翻身”,以一部波瀾壯闊的發展變遷史,精彩註解了中國改革開放大時代背景下核聚變般的能量釋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