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庫爾斯克戰役德軍獲勝,會有怎樣的後果?

手機用戶66422861622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庫爾斯克戰役就算獲勝,頂多就像哈爾科夫反擊戰獲勝一樣,可以暫時緩解蘇德戰爭德軍的頹勢,但改變不了大局。

第一,德軍戰敗已經是必然。

庫爾斯克會戰是在1943年,當時英、法、蘇、美已經結盟。

拋去法國不談,英美蘇三國的總實力,已經遠遠超過德國。

就算以1937年為例,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工業生產在全世界所佔比重分別是38 %、10 %、1 1%、5%、4%。

也就是說,美國的工業生產為38%,比德國加上日本的15%要高出一倍有餘。

僅僅一個美國,就已經可以打敗日德。

所以美國參戰以後,德國必敗,戰敗只是時間問題,不是一兩個會戰勝利能夠改變的。

第二,僅僅蘇德戰爭,德國也已經不佔優勢

以庫爾斯克會戰為例,德軍兵力為90萬,蘇軍兵力高達190,就重武器裝備數量上蘇軍大大超過德軍。

即便此戰獲勝,蘇軍的損失也是有限的,無法傷筋動骨,不能改變蘇德戰爭的形式。

第三,蘇聯已經不是弱雞

蘇軍迅速在戰爭中學習了戰爭,戰略和戰術都有很大進步。

蘇德戰爭初期,蘇軍因為堅守不退一次被得勁合圍殲滅幾十萬,現在是不可能發生了。

面對德軍進攻,蘇聯採用堅固工事配合優勢兵力和重武器防禦,最大程度消耗德軍。

到了德軍進攻陷入頹勢,蘇軍在投入大量預備隊發動反擊,將德軍擊退。

如果德軍不主動退卻,還有可能被合圍。

其實當時蘇聯已經勝券在握,不然斯大林一定會私下和希特勒談判,要求德軍退出蘇聯國土以停戰。

畢竟戰爭中蘇軍損失太大,也需要修整。

就是因為斯大林認為德軍必敗,所以他始終堅持不談判而進攻,最終果然殺入柏林。


薩沙


庫爾斯克會戰實際是一場蘇德雙方真正意義上的決戰,雙方都將彼此的戰略預備隊投入了這場決戰,尤其是各自的裝甲部隊。坦克是對付坦克最有效的武器,誰的裝甲部隊能堅持到最後誰就將取得最後的勝利,誰就將取得東線的戰略主動權,至少在1943年冬季到來之前是這樣。



在德軍的戰略設想中,他們將通過對庫爾斯克突出部強大的鉗形攻勢迫使蘇軍投入戰略預備隊同德軍展開決戰,德軍將擊敗蘇軍的預備隊,從而消除這個突出部,縮短防線,節省出更多的兵力。同時利用蘇軍的坦克部隊遭到重大損失的有利條件,繼續保持進攻態勢,例如南翼的頓涅茨戰線等其他戰線。總之德軍將利用蘇軍坦克部隊遭到巨大削弱的有利時機,改變東線的不利態勢。

不過即便德軍在庫爾斯克會戰中取得最終的勝利,也只能是讓德軍的東線戰局能多堅持一年罷了。1943年德軍已經沒有再發動深遠進攻的能力了,這意味著即使在最有利的態勢下,德軍也不可能再深入進攻莫斯科、斯大林格勒、高加索等戰略目標了。蘇聯的軍事實力遲早會恢復如初,甚至更加強大,德軍已經無法徹底打敗蘇軍,至多有可能爭取到和談而已,而且可能性很小,斯大林是位意志堅強的領袖。



所以假使庫爾斯克會戰中德軍最終取得勝利,至多也只是維持1943年的東線戰局不會惡化而已,只要蘇聯繼續堅持抵抗,堅持到1944年的泥濘季節到來,幾個月的喘息時間蘇軍還是會重建它的坦克部隊的,雙方將再度在1944年的夏季展開決戰,而那時德軍還能否集結起強大的兵力投入決戰存在很大的疑問。盟軍在西線和南線(意大利)將牽制大量的德軍,德軍終將失敗!


戰略論


1941年7月12日,英、蘇在莫斯科簽署在對德戰爭中對德採取共同行動的協議,保證任一方不單獨與德國停戰或和平談判。42年5月26日,英、蘇在倫敦簽署《英蘇同盟條約》,同樣約定雙方不與希特勒德國單獨媾和。43年1月卡薩布蘭卡會議,羅斯福、丘吉爾公開聲明要求德國無條件投降。

可以說英、美、蘇三方都不希望另一方與希特勒德國實現停戰或和平,否則希特勒的力量將全部針對己方,但又偷偷摸摸與德國私下接觸商討和平條件。



但現實是英、美遲遲不願直接在法國開闢第二戰場,蘇聯承受德國大部分的軍事壓力,損失巨大。在此情況下,斯大林或許如赫魯曉夫透露的有三次與希特勒單獨媾和的意願。利德爾哈特在其《第二次世界大戰史》中寫道1943年6月蘇外長莫洛托夫與德外長裡賓特洛甫在烏克蘭的基洛夫格勒進行結束戰爭的談判。但條件未能達成,也就有了希特勒推遲的“堡壘行動”。



庫爾斯克戰役蘇軍在預知德軍進攻兵力、時間、地點,投入重兵、精心設防下,沃羅涅日方面軍的三道防線被打穿兩道,被德軍突進35公里,在投入預備隊草原方面軍下才穩定戰線。反攻的代價更為高昂,可稱慘勝。德軍如獲勝,將對蘇中央、沃羅涅日、草原方面軍造成無比巨大的損失,對蘇聯人的軍心可說是毀滅性的打擊。在此情況下不排除斯大林會與希特勒實現停戰,哪怕是暫時性的一段時期。這也是希特勒希望獲取的最好結果,也是曼甩鍋和德國那些將軍們孜孜以求的讓蘇聯人失血過多最終妥協。

擊毀6輛虎式坦克的蘇聯英雄布爾什克中尉


歷史扒糞機


德軍積聚了小半年的能量,才能在庫爾斯克發起進攻。可見,德軍的實力已經無法維持在東線的攻勢部署。事實上,德軍從巴巴羅薩開始,在東線的兵力實力都是不足的。41年,兩個集團軍群才能完成基輔戰役。42年,南線則持續進攻的同時,中線只能維持彈性防禦。相反,蘇軍實力的不斷增長十分迅猛。庫爾斯克轉入反擊後,一連串的攻勢就開始了。第四次哈爾科夫戰役,列寧格勒大反攻,第聶伯河會戰,緊接著是長達200天的十次反擊。蘇軍有能力在整條戰線上全面反攻,不停歇的投入無數人力物力,進攻作戰的節奏就像上了發條一樣。德軍根本就無力應對,迅速從猛獸蛻變成了病貓。可以說,德軍一點機會都沒有


大大昌1


二戰期間。德軍在庫爾斯克戰役是失敗。導致的一個歷史性的轉折點。那是德國在蘇聯戰場上處於總退卻的開始。從進攻轉為防守。從防守轉為最後的失敗。如果曼施太因和古德里安的裝甲部隊突破庫爾斯克防線。那麼斯大林格勒和列寧格勒肯定有一個城市被德軍徹底佔領。因為那場坦克大決戰幾乎把蘇聯的坦克差點拼光。也不至於保盧斯元帥的10萬德軍被蘇聯軍隊包圍。











aircraftone


如果德軍獲勝,就意味著蘇軍200多萬精銳部隊的覆滅。斯大林或許會跟希特勒達成一個停火協議,雙方以頓河為界。


讀讀歐洲史


庫戰也叫突出部戰役。德國贏了也就是把戰線拉平了了,那下一次蘇軍進攻將會是三條線平行推進,會有更多的34坦克和火炮加入;而德國已經被西面的盟軍轟炸機把國土炸平了


bh327


就算德軍勝了,也是一個慘勝,頂多把戰敗時間延緩半年。同盟國壓倒性的資源、軍工產量、人口、地緣優勢最終還是會獲勝的。延緩半年,說不定第一顆原子彈就扔在德國了,結局更悲慘。


馬車伕司機436


所謂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敗了就敗了,歷史沒有如果?


2000軍狼


歷史沒有如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