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最早的名剎,佛在世日,多爲仙靈所隱,故名靈隱

靈隱寺始建於東晉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至今已有約一千七百年的歷史,為杭州最早的名剎,也是中國佛教禪宗十大古剎之一。地處杭州西湖以西靈隱山麓,背靠北高峰,面朝飛來峰,兩峰挾峙,林木聳秀,深山古寺,雲煙萬狀。

開山祖師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他在東晉咸和初,由中原雲遊入浙,至武林(即今杭州),見有一峰而嘆曰:“此乃中天竺國靈鷲山一小嶺,不知何代飛來?佛在世日,多為仙靈所隱”,遂於峰前建寺,名曰靈隱。

杭州最早的名剎,佛在世日,多為仙靈所隱,故名靈隱

又傳靈隱寺原來叫“靈鷹寺”。始建於唐初。相傳1400多年以前,今秦嶺灣門前,有一座筆架山,筆架山左側,是塊鳳凰朝陽地。原先這裡荊棘縱橫,荒無人煙。後有一吳姓僧人在山後住,打柴種地為生。一天,僧人在筆架山叢林打柴,因為天熱,將道袍脫下,掛在樹枝上,又去忙活。忽然,一隻大雁凌空而下,將袍叼走,向南飛去,至靈隱寺落下。吳僧望空向南一路追來,但見此處綠樹森森,翠柳成蔭。綠影婆娑間,一嶺土坨南頭北尾;前飲碧水綠荷,後交浮菱青湖;左右兩側隆起兩扇翼狀土丘;整個地貌有如巨鷹臥地。吳僧人感悟為神靈指點,遂於此焚香禱告,搭棚立寺,故名“靈鷹寺”。

從此,靈鷹寺香火興旺,廟宇初具規模。傳至碧缽和尚時,寺內有僧人一百多人,耕地兩百多畝,牛十餘頭,水井十多口,影響到上五府、下八縣。唐朝貞觀年間,有一天,碧缽大師在寺內說法,大將軍尉遲恭受朝廷委派前來平叛剿匪,路過此寺,見寺廟巍峨莊嚴,井井有條,特進廟朝拜神聖,祈禱此去如能平妖剿匪,定稟告皇上撥款重修廟宇。尉遲恭果然一舉平息叛亂。班師回朝後,尉遲恭元帥立即稟奏皇上。大唐天子李世民准奏,還欽命靈鷹寺改為靈隱寺。

杭州最早的名剎,佛在世日,多為仙靈所隱,故名靈隱

唐代,靈隱寺宇已具相當規模,天下高僧雲集。

唐·陸羽《靈隱寺記》:“晉宋已降,賢能迭居,碑殘簡文之辭,榜蠹稚川之字。榭亭巋然,袁松多壽,繡角畫拱,霞暈於九霄;藻井丹楹,華垂於四照。修廊重複,潛奔潛玉之泉;飛閣巖曉,下映垂珠之樹。風鐸觸鈞天之樂,花鬘搜陸海之珍。碧樹花枝,舂榮冬茂;翠嵐清籟,朝融夕凝。”

唐長慶年間(821一824年),靈隱寺僧道峰專修華嚴宗,他常在靈隱寺本山和杭州各寺之間講經說法,信徒甚眾。白居易《華嚴經社石記》載:唐長慶二年(822年),道峰在龍興寺開講《大方廣佛華嚴經》時,聽眾達數千人之多,盛況空前。

杭州最早的名剎,佛在世日,多為仙靈所隱,故名靈隱

唐武宗會昌五年(845年),發生了佛教史上再一次大規模的“會昌法難”事件。武宗力主排佛廢佛並禁佛。靈隱寺噩運難逃,寺毀僧散,鍾寂煙滅。其後,稍作恢復,然一時難成氣候,僅延香火而已。

康熙題匾

自命風流儒雅的康熙皇帝來到杭州靈隱寺耍子,老和尚請求他為寺院題塊匾額。康熙信手揮筆,在紙上寫了個老大的“雨”字,可“靈隱寺”的“靈”字按老寫法在“雨”字下面還有三個“口”和一個“巫”,這許多筆畫怎麼也擺不下了,真是急得皇帝下不了臺。還好,在一個隨從的暗示下,他將錯就錯,寫成“雲林禪寺”。這塊匾掛了三百年直到如今,可老百姓並不買他的賬,仍叫它“靈隱寺”。康熙題匾的笑話也一直流傳到如今。

杭州最早的名剎,佛在世日,多為仙靈所隱,故名靈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