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错人会怎样

我们那儿说一个人好,就俩字,仁义,这是个高标准,仁爱、正义。说一人不咋地,奸诈,不仁义。

资治通鉴开篇就提到了一个人,说明了不仁义会是什么下场。智伯(前506-前453年),即智瑶,也称荀瑶,春秋末年晋国执政大臣。当时晋国有个叫智果的,认为智伯有五大优点一大缺点。优点是长相好、有力量、多才多艺、能言善辩、性格果断。缺点是不仁义。因为不仁义,智果不同意立智伯为智宣子的世子。后来智伯被选中后,干了一件不仁义的事,直接导致三家分晋。

当时晋国属地分三大势力,韩赵魏。智伯借掌控晋国权力中枢的机会,分别向韩赵魏三家勒索土地。智伯首先向韩康子要土地,韩康子不给,大臣段规说,如果现在不给地,智伯就要派兵打我们,给他地,他肯定还会向其他家勒索,其他人不给他的话就会跟他打仗,到时我们可以再静观其变。听了段规的劝说,韩康子同意了。

智伯向魏桓子勒索土地,魏桓子不给,大臣任章说,为啥不给他地,满足他,让他骄傲,骄傲就会轻敌,我们被割地的几家才有机会联合啊!经这么一分析,魏桓子也同意了。

智伯又向赵襄子勒索,赵襄子拒绝,公元前455年智伯帅韩魏两家兵攻打赵国,赵襄子逃到晋阳(今太原晋源区)自保,这一仗打了三年,智伯久攻不下,赵襄子以逸待劳。

公元前453年智伯想了个办法,引水攻城,马上就要把晋阳城给淹了,就在这时,赵襄子派张孟谈游说韩康子与魏桓子,讲述唇亡齿寒的道理:我赵国灭亡,下面就该轮到你们韩魏两家了!韩魏两家与赵襄子达成协议,一致背叛智伯。赵襄子派人决河堤,用水反灌智伯军,韩魏两家在两个侧翼包抄,一举击败智伯,这也是“反水”一词的典故出处。

智伯被杀,头骨被刷上漆当酒器,智伯的不仁义,不但身败名裂,还导致了晋国灭亡。韩、赵、魏借此瓜分了智氏封地,五十年后,公元前403年周天子不得不封韩、赵、魏为诸侯,三家分晋。公元前349年晋静公被杀,晋国最终灭亡。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智伯有一大段评论,畅谈选人用人标准,宁选愚人,不选小人:“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镕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智伯属于才胜德的那一类。晋国把宝压在智伯身上,选错了人是肯定的。到底该坚持什么选人用人标准,人尽其才?以德为先?五湖四海?具体坚持什么标准,恐怕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德才兼备当然最好,但圣人难得;有德无才,只能坐而论道,唱高调谈要求;有才无德,到头来培养了个骗子,更不可取;似乎五湖四海这一标准更具可行性,什么样的人都用,团结起来,各尽其能,这一标准曹操用得最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