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如何避免大意失荆州而成就霸业呢?我冥思苦想终于想出对策。

看一下荆州三国时的地图

刘备如何避免大意失荆州而成就霸业呢?我冥思苦想终于想出对策。

荆州夹在吴魏之间,四通八达属于四战之地,形式复杂特变是关系也很复杂,而关羽也不负所托,镇守荆州多年稳如泰山,还练出了当时数一数二的荆州军马,无论是水军还陆军都是当时战斗力最强的那种,后来蜀汉进四川夺汉中,势力日益壮大,关羽生出狂傲之心,因为担心张飞马超等人的功劳大过自己,争强好胜的他开始了他雄心勃勃为北伐做准备,因为当时刘备给了他可自行处理军务的节杖,所以他变得更加是无忌惮,最终大意失荆州。

作为将军的关羽,他不懂政治所以难以预测局势,盟友是一种跟着局势走的一旦蜀强者吴魏联盟,然而关羽没有看出这个政治利害关系这是其一。

孙吴利用关羽狂妄自负的特点采用骄兵之计,故意示弱,更是用一个无实际经验的陆逊来麻痹关羽,最后关羽连最后留守的兵力都给抽走了这是其二。

其三出征之前傅士仁,糜芳两个人喝酒误事本应斩杀的,但是却因为这两人跟刘备有点关系只是惩罚了还让他们驻守荆州,结果这两人献城投降了,本来这两人死守,关羽回援还是有转机的。

其四 吕蒙进城采取了攻心之策,将关羽部下的家属全部抓获,厚加抚慰,并下令军中,不得骚扰百姓,不得擅人民家有所索取,导致军心动摇。

其五,刘封与关羽不和,关键时刻没有救援,而关羽又不愿认输结果全军覆没,蜀汉伤了元气。种种原因致使关羽大意失荆州,从而是刘备光复汉室的霸业胎死腹中。

我们假设一下换一个人来是不是就可以避免呢?我可以这么说,换谁都一样,而且除了关羽其他人根本都比不上关羽,论军事能力关羽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关羽的威慑力无人能及。

而吴蜀关系和睦是守住荆州最强有力的保证,当时诸葛亮给关羽的八字方针便是“东和孙权,北拒曹操”,但是吴蜀关系最终肯定是破裂的,因为荆州毕竟是蜀汉借东吴的,但是又不想还给他,所以这一点肯定会被曹魏利用,而荆州离四川路途遥远又艰险,政令和消息都传达不灵通,稍有不慎就会被他们联合吞掉,而要想打破这种情况,我突然想到明朝为了抵御和压住外族势力,直接把都城建在北京,而如果蜀汉也把都城建立在荆州这样就解决了所有问题,虽然很危险但是有刘备和诸葛亮坐镇,这种不利情况会变好很多,至少东吴要想偷袭得在慎之又慎,进可攻退可守,万一战事不利便可以退守益州,而将关羽镇守益州,则万无一失,然后一面联合东吴,另一面一步一步吞噬魏国,则霸业可成。各位看官你们怎么看?欢迎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