孽債深重:又一東北企業造假,股價暴跌!

孽債深重:又一東北企業造假,股價暴跌!

導讀:近年來,東北上市公司問題頻出,獐子島的蝦夷扇貝不知去哪兒了,輝山乳業財務造假引發香港股市軒然大波,欣泰電氣成為A股首家被強制退市上市公司……

這些上市公司辜負了投資者信任、坑害了投資者錢財,雖然缺德,但起碼沒有把人害死

如今,東北又曝出一起上市公司造假事件,這次是“人命關天”的疫苗造假!其嚴重程度用“喪心病狂”、“喪盡天良”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

平地一聲雷!7月15日,國家藥監局一則“長春長生狂犬疫苗生產記錄造假”的通告,在資本市場炸開了鍋。長春長生是深交所上市公司長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生生物”)旗下子公司,長春長生造假直接拖累長生生物。

據國家藥監局通告顯示,在對長春長生的生產現場進行飛行檢查時,發現該企業凍幹人用

狂犬病疫苗生產存在記錄造假等嚴重違反《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行為。

孽債深重:又一東北企業造假,股價暴跌!

國家藥監局表示,所有涉事批次產品尚未出廠和市場銷售,全部產品已經得到有效控制。目前,國家藥監局已要求吉林省局收回長春長生《藥品GMP證書》(證書編號:JL20180024),責令其停止狂犬疫苗生產

此外,吉林省局有關調查組已經進駐長春長生,對相關違法違規行為立案調查。同時,國家藥監局派出了專項督查組赴吉林督辦調查處置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這並非長春長生第一次出現疫苗事故。2017年11月,長春長生就曾因百白破疫苗不合格,被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點名批評。

國內狂犬病的死亡率幾乎100%,狂犬病疫苗生產記錄造假,與蓄意謀殺有何區別?“造假門”曝光後,長生生物被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

7月15日下午,一份長生生物的內部文件流出網絡。該文件由長生生物董事長高俊芳簽發,緊急通知公司各省推廣團隊,立即停止使用該公司的狂犬疫苗,立即就地封存該公司狂犬疫苗。長生生物工作人員向媒體證實了該文件的真實性。

孽債深重:又一東北企業造假,股價暴跌!

據悉,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銷售收入約佔長春長生總收入的一半左右,“造假門”對公司業績影響較大。7月16日早盤之前,長生生物發佈公告,主要內容集中於以下幾點:

一是陳述了公司狂犬病疫苗生產記錄造假一事;

二是稱所有涉事批次產品尚未出廠和上市銷售,全部產品已得到有效控制,正在對有效期內所有批次的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細胞)全部實施召回。從該疫苗近幾年的不良的反應監測來看,未發現因產品質量問題引起的不良反應;

三是接下來會進行全面的自查和整改;

四是表示該疫苗對公司的生產、經營影響較大,具體影響不確定,復產時間無法預計;

五是道歉。

就像人們常說的那樣:“如果道歉有用,那還要警察干什麼?”受子公司造假的利空影響,7月16日,長生生物開盤跌停,近90萬手賣單封死跌停板。7月17日、18日,長生生物繼續一字跌停。短短3個交易日,長生生物市值蒸發65億元,總值跌落200億元以下。

長生生物股價暴跌,最倒黴的是資本市場的投資者。截至7月10日,長生生物共有股東24,817戶。如今,長生生物封死跌停板,這近2.5萬的投資者想割肉離場都不行,簡直慘不忍睹。

同時“踩雷”的還有機構投資者。7月16日晚間,泰達宏利基金髮布公告稱,公司決定自2018年7月16日起對旗下基金所持有的長生生物進行估值調整,按照16.11元/股進行估值。與當天收盤價22.1元相比,估值下調27%,相當3個跌停!

孽債深重:又一東北企業造假,股價暴跌!

截至目前,共有3家基金公司對旗下基金所持有長生生物進行估值調整。其中,安信基金和泰達宏利一樣,對長生生物的估值價格調整為16.11元/股,而

博時基金對長生生物的估值價格調整為14.50元/股

長生生物創立於1992年8月18日,是一家從事人用疫苗研發、生產、銷售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是中國首批自主研發銷售流感疫苗及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細胞)的疫苗企業,是國內少數能夠同時生產病毒及細菌疫苗的企業之一。2015年12月,長生生物通過借殼方式登陸深交所

2012年,長生生物的凍幹人用狂犬疫苗(Vero細胞)上市,該疫苗上市首年為公司帶來營收2460.83萬元,在總營收中佔比僅為5.7%,在整個狂犬病疫苗市場份額還比較小,遠不及遼寧成大、廣州諾誠和浙江衛信。

但是,此後數年間,長生生物迅速佔領市場。據中國產業信息網公佈的2017年狂犬疫苗批簽發及市場需求情況,目前市場主要生產企業是廣州諾誠、遼寧成大、寧波榮安和長生生物,2017年4家企業合計批簽發佔比88.63%。在狂犬疫苗市場,長生生物2017年的狂犬疫苗銷售量佔我國市場的23.19%,在國內排名第二

打開市場後,長生生物的業績也水漲船高。長生生物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營收15.53億元,同比增長52.60%;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5.66億元,同比增長33.28%。2018年一季度,長生生物淨利潤同比大增72.22%。

“造假門”前夕,長生生物的股價也一路上揚。今年以來,公司股價不斷上漲,最高達到29.99元/股,對應總市值暴漲超1倍。截至7月13日收盤,報24.55元/股,對應總市值為239.04億元,較年初總市值上漲70%。

在長生生物的總體營收中,疫苗銷售佔比高達99.10%。毫無疑問,疫苗是長生生物的“現金奶牛”,在公司內部舉足輕重,理應受到特別重視。2016年和2017年,長生生物研發投入分別為4333.6萬元和1.22億元,分別佔比公司當年營收的4.26%和7.87%,呈逐年遞增趨勢。

但是,與長生生物的理財資金相比,研發投入簡直是“小巫見大巫”。2017年,長生生物委託理財資金總額高達111.58億元。其中,63.45億元來自募集資金,48億元為自有資金。截至2017年底,長生生物還有20.5億元理財產品尚未到期。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僅以2017年為例,長生生物的研發投入為1.22億元,理財資金卻高達111.58億元,

研發投入還不及理財資金的一個零頭!當一家上市公司的主要精力不再放在發展主業上,而是放到理財賺快錢方面,這家公司的發展前景可想而知。

除了豪擲百億買理財外,長生生物大股東頻繁減持也飽受詬病。

2018年4月,長生生物原第四大股東曲水卓瑞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曲水卓瑞”)開啟減持模式,並且一發不可收。

2018年7月10日,長生生物發佈關於權益變動的提示性公告,曲水卓瑞的減持路徑公諸於世。自2018年4月19日至7月9日期間,曲水卓瑞密集減持9次,通過大宗交易方式累計減持1723萬股,減持比例為1.77%;交易價格在18.7元至22.5元之間,減持均價約為20.6元,累計套現約3.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曲水卓瑞最近三次的減持操作均發生在7月初,累計減持150.1萬股。其中,7月2日、6日、9日分別減持了50萬股、30萬股、70.1萬股,減持價格分別為20.06元、19.1元、19.62元。

趕在7月15日“造假門”曝光之前,曲水卓瑞已經密集減持3次,累計套現3000萬元,這種時間上的巧合,真不知是曲水卓瑞未卜先知,還是對長生生物疫苗造假早有耳聞,提前減持套現落袋為安。

孽債深重:又一東北企業造假,股價暴跌!

2018年4月至今曲水卓瑞密集減持9次

“造假門”曝光前,位列長生生物前十大股東之一的北京華籌投資管理中心(以下簡稱“北京華籌”)也進行了減持。

長生生物2月24日公告顯示,2017年9月8日至29日期間,原持股5.05%的股東北京華籌通過大宗交易累計減持了325萬股,減持比例為0.33%,減持均價為16.36元,累計套現超過5000萬元

回顧長春長生的發展史,更像一部令人匪夷所思的奇幻史,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高俊芳出神入化的資本騰挪術。

高俊芳曾擔任長春長生前身長春生物製品研究所財務處處長。1992年長春長生成立,高俊芳出任公司副總經理,次年出任董事長,兼任總經理。1996年,母公司長春高新上市,高俊芳又晉級為長春高新副董事長。

2002年,長春高新淨利潤737萬元,扣掉長春長生淨利潤2634萬元,其他業務實為虧損。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長春高新不顧業績虧損的壓力,堅持以不到8000萬元的價格將長春生物賣掉,而且是低價賣給高俊芳。

孽債深重:又一東北企業造假,股價暴跌!

中間為長春長生實控人高俊芳(女)

此事曾引發輿論關注,但長春高新心意已決,經過兩次蹊蹺的股權轉讓,長春長生成功私有化,被高俊芳收入囊中。截至借殼上市時,長春長生的估值已經達到55億元。十年左右,高俊芳把長春長生的估值從8000萬元做到55億,估值飆漲68.75倍,令人歎為觀止。

目前,長春長生的實際控制人為高俊芳、張洺豪、張友奎三人,分別持有長生生物18.18%、17.88%、8.24%的股權,三人是一致行動人。據悉,高俊芳、張友奎為夫妻關係,高俊芳、張洺豪為母子關係。

高俊芳出生於1954年,目前已經64歲高齡,現擔任長春長生董事長、總經理、財務總監,負責公司全面工作。這雖然不違法公司法相關規定,但高俊芳以64歲高齡,一人身兼數職,還都是舉足輕重的高管職務,既是對高俊芳個人能力的巨大考驗,也折射出上市公司內部控制可能存在不足。

尾聲

長生生物疫苗造假,再次敲響醫藥行業的安全警鐘。2016年3月,山東省破獲案值5.7億元的非法疫苗案,25種兒童疫苗、成人疫苗未經冷鏈存儲運輸,銷往全國24個省市,這就是駭人聽聞的山東疫苗事件。

山東疫苗事件波及範圍廣,影響極其惡劣,對整個疫苗行業造成巨大沖擊,經過一年多的休養生息,疫苗行業在2017年下半年才開始出現復甦行情。如今好景不長,長生生物再次爆出疫苗造假,整個醫藥行業已經猶如驚弓之鳥,資本市場上醫藥板塊短期調整在所難免。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長春長生疫苗造假的最大原因可能是為了節約成本。但是,醫藥製造關乎老百姓生命安危,醫藥公司的初衷應該是救死扶傷,倘若一味追求公司利益而做出傷天害理的勾當,這樣的企業根本不可能走得長遠。

新華網評論稱:不到一年,長春長生再曝疫苗質量問題!疫苗安全是人命關天的大事,萬不能因為沒造成重大損失就長舒一口氣。所謂“亡羊補牢”,要真“補”,才能杜絕“亡”。筆者在此由衷祈禱,希望長春長生的疫苗造假只是個案,而不是行業的問題。

因長春長生地處東北地區,此次爆出疫苗造假又為“ 投資不過山海關 ”這句股市老話添加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時間往前推,東北上市公司頻頻飛出黑天鵝。最搞笑的是獐子島蝦夷扇貝一次次遊走,後來又有渾水做空輝山乳業牽出其造假內幕,連A股首家被強制退市的欣泰電氣,也是東北地區的上市公司。

筆者在此嚴正聲明,本人絕沒有任何地域歧視的意思,只是為東北企業無視資本市場運行規則,肆意踐踏地區聲譽深感心痛。在一次又一次的黑天鵝事件曝光後,東北的上市公司們,是時候為名譽而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