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卫为什么那么贵?我从进出口关税的角度作了如下分析!

刚进7月,就有多部电影进行角逐厮杀,暑期档竞争尤为激烈,而《我不是药神》则突出重围,在未上映前,仅凭几天的大规模点映,就好评和口碑炸裂,引爆各种话题。

《我不是药神》围绕着一个“主角”——格列宁展开,这是一种治疗白血病的特效药,而现实生活中,真正治疗白血病的是格列卫。

瑞士诺华的“格列卫”在国内售价23500元一盒,而印度的仿制药仅200元一盒,使得不少患者铤而走险。

那么,“救命药”格列卫为什么那么贵?

中公会计小编,将从进出口关税角度分析下这个问题。

“救命药”格列宁为什么这么贵?

在2014年,当时格列卫在美国的价格折合人民币17500元就能拿到,中国是23500元,其中有6000元的差价,这个差价就是关税和增值税。

类似于格列卫的“救命药”在中国的关税到底有多高?

药品类的关税

已配剂量含有维生素等的其他药品(包括含有品目2936所列产品的,包括零售包装),进口税率6%;

其他已配定剂量的药品(包括零售包装),进口税率4%;

我国进口抗癌药零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大幅降低

电影讲述的是曾经的现实,进口抗癌药成为“天价”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我国高昂的关税,二是中国仿制药品少,竞争力太小。

不过在2018年5月1日起,我国正式对包括抗癌药在内的所有普通药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碱类药品及有实际进口的中成药进口关税降至零,使我国实际进口的全部抗癌药实现零关税;

2018年5月1日起

我国实行进口的全部抗癌药实现零关税

对进口抗癌药品,大幅降低进口环节增值税(减按3%征收),并加快创新药上市步伐。

国家想到了癌症患者的利益,并且切实的为减轻癌症患者负担做出了努力。

抗癌药进医保,国家来谈判

近两年来,国家医保部门已经启动抗癌药纳入医保报销目录的谈判工作,第一、二批谈判目录共有39个谈判品种平均降价50%以上,并且全部纳入了国家医保目录,其中包含17个抗癌药。

两批谈判的17种抗癌药品因降价节约资金41.7亿元,加上纳入医保目录后报销的部分,共为患者减轻药费负担62.4亿元。

随后国家还会进行第三批以及更多的谈判,力争让每位癌症患者都能吃得上,也吃得起质优价廉的抗癌药。

进口抗癌药零关税患者能省多少钱?

进口抗癌药定价受以下这些因素影响:开放成本、专利价格、市场垄断情况、代理层级、关税、增值税等等,税收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如果只是降税,进口抗癌药大约能让患者省下这些钱:

实现零关税后,可减少20亿元开销

平均每个癌症患者每年能省下约1000元

中国抗抗肿瘤药市场规模约1400亿元,其中进口药约占400亿元,进口抗癌药品平均关税约5%,零关税后,可以减少中国肿瘤患者400亿元×5%=20亿元的开销。

据《2018年全国最新癌症报告》,中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80.4万,加入新增患者都选用了进口药品,粗略计算,平均每个癌症患者每年能省下20亿元÷380.4万人=约526元药费,算上增值税降幅,每个患者至少能省下约1000元/年。

相关医药专家透露,税费大幅下调,进口抗癌药的价格当然会下调,但程度相对有限,真正的“砍价”重点还得看医保部门的价格谈判。

而距离实际享受到降药价的利好,癌症患者还需等待两三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这意味着,这一番降药价“组合拳”产生的效应,反馈到患者的账单上,还需要时间。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中公会计网校,会计硕士考研整理发布。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

格列卫为什么那么贵?我从进出口关税的角度作了如下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