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访问中国病逝,王室子孙留中国守墓,现已守到第21代

在秦汉时期,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就已经有了一定规模的交往,中国的丝绸茶叶等特产远销中亚欧洲各国,中国也因此赢得了“丝国”的美誉。但在那个时候,由于生产力水平和交通工具的限制,这种文明的交往是非常有限的,然而到了唐宋以后就大不相同了。唐宋以后随着中国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更加频繁。两宋时,北方时局分裂,所以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跟东南亚、南亚、西亚等国家的交流沟通更加密切。

国王访问中国病逝,王室子孙留中国守墓,现已守到第21代

那个时候的统治者纷纷执行开明的外交政策,在中国,出现了很多碧眼金发的外国人,他们或在中国经商,或来中国游历,有的甚至在中国谋得一官半职,过上了中国人的日子。到了明朝,虽然实行了“海禁”政策,为了防止倭寇禁止民间的人私自出海,也严格限制外国商人来华。但为了宣扬国威,扩大国家的影响力,明成祖朱棣还是下了血本。他先后派遣郑和率领的船队七下南洋,一路上慷慨施舍,使越来越多的国家了解到东方大国的风采。此后就有大批的国家使节慕名而来,跟中国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今天我们要介绍一支在明朝永乐年间来到中国的最大规模外国使节团,他们来自古代苏禄国。

国王访问中国病逝,王室子孙留中国守墓,现已守到第21代

苏禄国这个国家现在已经不存在,但是在当时却是东南亚比较出名的国家,它以现在菲律宾苏禄群岛为中心,并包括了周围的巴拉望岛和马拉西亚沙巴州东北部。古代苏禄国在文化和国家制度上跟中国差别很大,古代中国是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而苏禄国是一个宗教国家,它以伊斯兰教为国教,国家政教合一。在苏禄国内一共设立了三个国王,分别是东王、西王和峒王,三个王中以东王的权势最大。苏禄国虽然和中国差别很大,并不影响两国间交往,也不影响该国对大明王朝的仰慕。

国王访问中国病逝,王室子孙留中国守墓,现已守到第21代

1417年,苏禄国组织了庞大的外交使节团访问中国,在这支队伍中既包括三个国王,还有他们的亲眷和侍从,总共340多人,堪称最大规模的外国使节团。来到中国后,沿途的政府官员对他们表示欢迎,到北京中国皇帝朱棣给予了热情的款待,苏禄国人被中国的经济发展程度所折服,并被中国各地的风土人情所吸引,在流连忘返。

在北京居住了二十七天后,使节团终于准备启程回国,然而,就在回国的途中,途径山东德州时,年迈的东王都葛叭答喇却不幸病逝。对这件意料之外的事情,使节团一时手足无措,把老国王运回故土还是就地在中国安葬,他们拿不定主意。就在这时,中国皇帝朱棣的诏书传来,表示苏禄国国王可以在中国入葬,并能按照藩王之礼安葬。

国王访问中国病逝,王室子孙留中国守墓,现已守到第21代

如此,国王安葬在中国,使节团最后也决定除了长子督马含回国继任王位后,王妃及其他的儿子则留下为国王守墓,此次留在中国的人数达到几十人。到了清朝年间,这支外国人后裔人数渐增,他们也向政府提出申请正式加入了中国,改姓中国姓氏,逐渐深深融入中国,如今他们以安、温为姓氏,已经传到了第21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