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袁世凱死後,北洋軍迅速分裂成了各大軍閥,沒有人接替他的位置嗎?

彭時堅


北洋軍閥並沒有迅速分裂,袁世凱死前也對接班人問題有過一番老道的安排,繼位順序分別是是黎元洪、段祺瑞、徐世昌。


北洋的派系之別在袁世凱在世,甚至是小站練兵初成時就已經初露端倪,但在袁世凱的威望下,北洋在外界看來是鐵板一塊,再者手底下的將領互相看不過眼,也有利於站在最高層的袁世凱居中制衡。袁世凱執掌全國政權進而稱帝以來,在孫中山、黃興“二次革命”和以蔡鍔、唐繼堯為首的西南軍閥討袁“護國運動”下,袁世凱被迫取消帝制,但國人對北洋政府的信任降到了冰點,列強勢力也降低了支持的力度。袁世凱為了緩和南北雙方的政治矛盾,平息因稱帝帶來的政治危機,再加上自身日益加劇的病情,不得不開始考慮安排他死後的繼承人。

袁世凱在接班人上黎元洪、段祺瑞、徐世昌的順位安排可謂是老謀深算。迫於當時北洋政府人人喊打的內憂外患困局,推出黎元洪這個南北雙方都接受得過去的人選,為的就是堵住所有人的嘴。在讓黎元洪當總統的同時,安排段祺瑞出任國務總理,又能讓袁世凱一生為之奮鬥的北洋嫡系勢力繼續居於全國政治頂端、掌控話語權和決策權,在這樣權力設計下,黎元洪充其量只不過是民主共和政體的“吉祥物”罷了。而此時的北洋體系為了實現壟斷全國政治高層的目的,總體是呈現聯合、團結的狀態。

北洋軍閥實質性的撕破臉分裂,是在馮國璋與段祺瑞的“府院之爭”階段,北洋體系內分化出了以馮國璋為首的直系和以段祺瑞為首的皖系,盤踞東北三省的張作霖奉系勢力也趁機開始壯大,馮玉祥、曹琨、吳佩孚等第二梯隊人物也開始紛紛登上舞臺。局勢從北京城內的拌嘴吵架發展到了直皖面對面開戰,在對西南軍閥的戰爭中立功最大的直系大將吳佩孚,因不滿段祺瑞將湖南督軍的位置給了段的親信張敬堯,轉而反過來攻打段祺瑞皖系用武力討個說法。

連戰連勝的吳佩孚打得皖系直接崩盤散架,段祺瑞政府垮臺。但直系的曹錕與吳佩孚上臺後並沒能掌控全局、維繫北洋軍事體系表面的統一,而且更在隨後的直奉戰爭中落於下風。其餘脈孫傳芳、吳佩孚、馮玉祥,也在與蔣介石的北伐、中原大戰中敗落。奉系在東北王張作霖“皇姑屯事件”命喪日本人之手後,由其子張學良通電“易幟”併入南京國民政府,影響中國近現代歷史進程的北洋軍閥逐漸趨於瓦解、消亡……


竹山清溪澗




袁世凱欽定繼承人。

袁世凱臨終前在“金匱石室”裡留下繼承者人選名單,是黎元洪、段祺瑞以及徐世昌,黎元洪繼任總統,段祺瑞則任國務總理。

袁世凱當時已經成為實實在在的獨裁者,為何仍然倒行逆施稱帝?最後的候選人名單裡又為何沒有袁克定?袁世凱的“遺詔”公佈後,最為失望的當屬袁克定。

袁世凱與黎元洪有著相似的經歷,皆是由清政府官員搖身變成中華民國最高層領導者,但是黎元洪並不屬於袁世凱的北洋體系,袁世凱留下“遺詔”讓黎元洪當總統是很出乎意料的事,但是我們細細想想的話,便會發現將死的袁世凱仍然具有優秀的政治權謀。



袁世凱為何指定黎元洪為自己的繼承人?又為何放棄袁克定?

當袁世凱宣佈稱帝后,以蔡鍔、唐繼堯為首的西南軍閥宣佈討伐袁世凱,發起“護國運動”。袁世凱最終迫於壓力,只好取消帝制,但是討袁風波並沒有因此停歇,同時袁世凱的身體狀況越來越糟糕,他不得不開始考慮繼承人的問題。

袁世凱首先淘汰的便是自己的兒子袁克定,袁世凱知道袁克定的政治能力,如果自己稱帝成功,北洋體系的人便順勢成為袁家的家臣,讓袁克定繼位自然沒有問題,但是袁世凱沒有成功,國體仍然是共和國,那麼袁克定必然沒有能力壓服民國官員以及國民。如果袁世凱強行讓袁克定上位,那麼袁克定的結局肯定會很悽慘。因此,袁世凱選擇讓袁克定從這個危險的政治漩渦裡抽身出來,這是袁世凱作為父親,最後為兒子袁克定所做的保護。

但是,袁世凱又為何選擇黎元洪呢?這裡面是有講究的,黎元洪在武昌起義中被革命黨從床底下拖出來擔任軍政府都督,中華民國成立以後又順勢成為副總統,黎元洪與革命黨有很深的淵源。當時全國都在痛罵袁世凱倒行逆施,北洋體系也處於風口浪尖,袁世凱為了平息政治風波,緩和南北雙方的政治矛盾,只能選擇讓南方革命黨能夠接受的黎元洪。同時,袁世凱也很清楚時勢,當時的段祺瑞手裡的權勢已經可以威脅袁世凱,更不用說黎元洪了。

因此,讓黎元洪繼位,既能平息國民的怒氣,也能讓北洋體系繼續掌控話語權,可謂是最穩妥的方案。



袁世凱去世後,北洋體系為何會分裂?

袁世凱病逝後,他親手組建的北洋體系確實分裂了,可是說“迅速分裂”應該談不上。

在袁世凱死後,黎元洪在表面上是北洋政府的當家人,可是明眼人都知道實際掌控北洋政府的是段祺瑞,當時北洋體系也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分家,北洋政府的政令,北洋軍閥也基本會響應。同時,當時國人因為袁世凱的稱帝事件,對北洋政府的好感度已經降到最低,南方革命黨的聲望則在逐漸增高,此時的北洋體系最好的應對措施是繼續抱團,用絕對的力量保證自己絕對的政治地位。因此,當時北洋體系裡實力最強的段祺瑞應該算是北洋各系軍閥認可的當家人。

北洋體系真正意義上的分家始於“府院之爭”。段祺瑞架空黎元洪,並對是否對德宣戰產生糾紛,最終黎元洪憤然辭職,馮國璋入京任代總統。段祺瑞仍然想繼續掌控北洋政府,可是這時的代總統馮國璋並不是空架子黎元洪,段、馮為爭奪控制權而繼續“府院之爭”,因為段、馮矛盾的加深,北洋體系開始分化,即分化成以段祺瑞為首的皖系與以馮國璋為首的直系,此時奉系也處於形成的過程中。

北洋體系的分裂,從本質上說,是因為各系軍閥自持手中的軍權,試圖成為昔日的袁世凱。但是,他們又沒有袁世凱曾經的威信,畢竟北洋體系是袁世凱親手創立。他們曾經同屬於袁世凱的陣營,段祺瑞和馮國璋又是“北洋三傑”中的人物,更是誰也不服誰,即使段祺瑞是袁世凱指定的人。因此,北洋體系的分裂是遲早的事,更是必然的事。

權力讓人迷失自己。


吾與吾國


其實在袁世凱沒死之前妄圖稱帝時,袁世凱麾下的北洋軍大將如段祺瑞,已經不再對袁世凱唯命是從,並反對其稱帝的行為。而在袁世凱死後,北洋軍及北洋政府雖然仍存在,但已分裂為直系,皖系和奉系三大軍閥。

北洋軍之所以分裂為三大派系,不是沒人能夠接替袁世凱的位置,而是想接替袁世凱位置的人太多了,無論是段祺瑞,還是馮國璋、曹錕乃至非北洋系的黎元洪,都沒有足夠的能力和威望,使眾人信服。而深層次的原因,則是由於無論是袁世凱生前還是身後,北洋軍都未脫離基封建軍隊的本質,也就是“兵為將有”。



袁世凱從小站練兵開始,就將北洋六鎮的軍隊視為私人軍隊,在練兵中,士兵需要大喊“吃袁宮保的飯,為袁宮保出力”,北洋六鎮只知袁宮保,而不知清廷。而袁世凱麾下的將領們自然也有樣學樣。

袁世凱的麾下大將,如段祺瑞,馮國璋,曹錕等人,均視自己所率領的軍隊為個人軍隊,視自己所佔據的地盤為個人勢力範圍。袁世凱死後,雖然段祺瑞擔任了北洋政府的總理,實際掌握了北洋政府的大權,但他對直系、奉系的軍隊根本指揮不動。



因此,當段祺瑞雄心勃勃的意圖武力統一全國時,最能打的直係軍閥吳佩孚卻認為段祺瑞賞罰不明,北洋軍閥內部爆發了直皖戰爭。可見,在北洋軍內部的各個軍閥派系中,無論誰佔據了中央政府,他們都不會真正聽從,只會以各自派系的利益為出發點,無論是直皖戰爭,還是兩次直奉戰爭,都是這種情況的最終體現。


不改變“兵為將有”的軍閥模式,將軍隊真正建設成現代化的國防軍,即使袁世凱還活著,他也無法改變北洋軍分裂為各個派系軍閥的局面。


鳶飛九天2018


看了這個問題的幾個回答有點想笑,特別是置頂那個答案,是不是覺得牛頭不對馬嘴?

袁世凱死後,北洋軍並沒有迅速分裂,相反還比較團結。當時種種原因,繼承總統大位的是“外人”黎元洪而不是北洋系自己的人,為此,北洋系的人還找過段祺瑞要說法。其實,黎元洪當總統只是權宜之計,一方面為了符合《約法》精神(總統死副總統繼),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堵住護國軍的嘴。袁世凱的真正接班人是段祺瑞,段名義上只是總理,卻掌握著實權,成功架空了黎元洪。而且,北洋軍還是認段祺瑞這個老大的,並沒有分家散夥。

北洋系開始分裂是從直皖戰爭開始的,而直皖戰爭可以簡化為段祺瑞與吳佩孚的矛盾。段祺瑞深知西南軍閥是個地雷,必須排掉,所以不惜從日本借款用於練兵,企圖用武力實現真正的統一,超越自己的前主公袁世凱。開始,戰事發展順利,北洋軍順利拿下湖南,並進一步兵指廣西。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出事了——作為主力戰將的吳佩孚頓兵不前,罷工了。原來,打下湖南吳佩孚功勞最大,以為湖南督軍的位置非自己莫屬。不料,段祺瑞卻把這個位子給了親信張敬堯。

吳佩孚與段祺瑞先是在報紙和電報上打嘴仗,後來直接發展到武力開撕,這就是直皖戰爭。段祺瑞信任的徐樹錚、段芝貴、曲同豐等人統統不是吳佩孚的對手,被打得灰頭土臉,特別是曲同豐作為吳佩孚的老師還被學生活捉,丟盡了老臉。戰爭的結果是直系崩盤,段祺瑞垮臺,北洋軍分裂。段祺瑞在臺上本來還能鎮住場子,維繫北洋軍一體,他垮臺之後曹錕與吳佩孚上臺,資歷不夠,不少老資格的北洋將領們不服氣,紛紛離心。

袁世凱是1916年死的,段祺瑞是1920年下臺的,中間有4年之久,故問題說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迅速垮臺,可能有些不準確。在中國做事情,資歷在很大程度上比能力更重要,段祺瑞的資歷和能力比袁世凱差一個檔次,只能勉強維繫北洋軍的統一。段祺瑞倒臺後,再沒人能鎮得住北洋軍那些老資格的將領,分裂難以避免。


腦洞大開的歷史


不是沒有人接替他的位置,而是接替的人太多了,都認為自己比別人有資格接替,所以分裂了。

在袁世凱還未稱帝的時候,就已經因為宋教仁案,國民黨人認為是袁世凱指使人乾的,從而發動了二次革命,幾個國民黨人任督軍的省宣佈脫離北洋政府,要武力討伐袁世凱。雖然南方很快在軍事上就失敗了,失去了在長江下游的重要根據地,但廣東從此就基本上脫離了北洋政府的控制。


袁世凱稱帝之後,蔡鍔和妓女小鳳仙從北京逃走,先到日本,再輾轉經香港回到雲南,在雲南組織護國軍,發動討袁戰爭,西南各省紛紛響應。這也就意味著,西南也脫離了北洋政府的實際控制。這樣,就形成了廣東和西南實際上已經從北洋政府分裂出去的局面,加上外蒙古也宣佈獨立,就已經實際分裂了。

但這還只是局部性的分裂,更為嚴重的分裂則是北洋軍系統內部也在袁世凱死後分裂了。袁世凱在世時,各省督軍就在自己的轄區內形成了軍閥化的趨勢,為了爭奪地盤和勢力範圍,即已經有了分裂的苗頭。但袁世凱好歹算是北洋共主,仍然能夠維持表面上的統一局面,不至於分裂。

袁世凱臨死前就已經取消了帝制,恢復了黎元洪的副總統職位,段祺瑞是國務卿。袁世凱死後,黎元洪繼任大總統,段祺瑞為國務總理,時為江蘇省督軍的馮國璋為副總統。

黎元洪認為,既然恢復共和法統了,當然就應該是恢復臨時約法,他就要繼承袁世凱的一切權力,是一個有名有實的大總統。而段祺瑞當時的想法並不是這樣,他想的是讓黎元洪當傀儡總統,實際上由他來掌握權力。段祺瑞認為,當時南北分裂的局面靠談判解決不了,只能先整軍經武,武力統一全國,然後再說果體的問題。

不過,段祺瑞實際執政之後,當時的社會輿論都吹捧段祺瑞,說他參與了逼迫清帝遜位,又參與了迫使袁世凱取消帝制的活動,算是二次手造共和,所以他也是贊成共和的。只是他認為,無論共和與否,都應該首先統一全國,在袁世凱死後,他也是把武力統一全國當成他的主要任務。

一戰爆發後,黎元洪認為中國不應該摻和,而段祺瑞認為應該加入協約國。段祺瑞嘴上說宣戰是為了維護國家權利,實際上是希望藉著加入協約國的機會,向列強借款,採購裝備,加強自己的軍事實力,為武力統一全國做準備。黎元洪當然也是知道段祺瑞的真實目的的,所以他反對參戰。

總統府和國務院在是否參戰的問題上鬧得不可開交,最後是張勳以督軍團會議的名義率軍入京調停,結果趁機復辟帝制,很快就被段祺瑞消滅了。這算是段祺瑞第三次手造共和,就更加以共和功臣自居了。再次恢復共和之後,黎元洪辭職,馮國璋繼任為大總統,離開駐地南京,進京上任,段祺瑞仍為大總統。

馮國璋進京後,段祺瑞還想繼續把馮國璋也當成黎元洪來對待。這其實也不無道理。馮國璋的軍隊和勢力範圍都在長江中下游,他進京的時候並沒有帶軍隊來。所以,雖然馮國璋有軍隊,但在北京,還是在段祺瑞的控制之中。段祺瑞就以對待黎元洪的態度對待馮國璋,但馮國璋卻不幹了,而且和段祺瑞唱反調。段祺瑞在湖南和廣東的護法軍打仗,馮國璋卻提出了和平統一應該和武力統一雙管齊下,馮段之間就開始出現了分裂。

馮段分裂之後,馮國璋先動手,攛掇直系將領通電要求湖南停戰,並從中掣肘,致使段祺瑞主導的湖南戰爭失敗,段祺瑞只好通電下野。馮國璋順勢撤換了段祺瑞的晥系將領湖南省督軍傅良佐和晥系將領倪嗣沖的防區。段祺瑞下野後,自然也不會甘心認輸,先是拉攏直系曹錕,接著又派親信徐樹錚唆使張作霖率奉軍入關,向馮國璋施壓。馮國璋在北京感到危險,就想回老根據地南京,匯合自己的軍隊。走到蚌埠,又被段祺瑞派倪嗣沖阻攔,馮國璋只能被迫返回北京。

一番折騰之後,馮國璋只能低頭認輸,又是通電罪己,承認錯誤,又是派人請回段祺瑞,繼續當國務總理。段祺瑞又操縱安福國會,把馮國璋趕下臺,另外選舉北洋元老、沒有軍隊的徐世昌為大總統,又讓馮國璋原來的部下曹錕當了副總統。徐世昌上臺後,又希望拉攏馮國璋,對抗段祺瑞,請馮國璋出山。結果馮國璋在北京的時候,於1920年元旦前兩天突然病逝,從此直系進入以曹錕為首的時期。

但在馮段兩人的這場鬥爭中,作為北洋軍閥中實力最強的兩大元老,他們之間如此明爭暗鬥,北洋系就已經完全分裂了,直皖矛盾已經不可調和。段祺瑞主張武力統一,直系則主張和平統一,馮國璋死後,曹錕和吳佩孚也堅持和平統一,並批評段祺瑞,最終導致了直皖戰爭。之後,得勝的直系控制北洋政府,段祺瑞又唆使奉系張作霖進攻直系,第一次直奉戰爭中奉系失敗,兩年後又捲土重來,擊敗直系。

北洋政府如此有槍便是草頭王,地方上更是如此,各地軍閥紛紛盤踞一方,割據混戰,四川更是分裂了好幾股勢力,相互爭鬥,全國就亂成了一鍋粥。一直到1927年廣州國民政府北伐,到1929年張學良宣佈東北易幟,北洋政府才算是落下帷幕,全國又進入表面上的統一。而全國實質性的統一,則是在1950年西藏宣佈和平解放之後的事了。


蕭武


不請自來,我是@我是賣報的小行家。

首先說說小編對待這個問題的看法,我認為有兩個原因導致了迅速分裂沒人接替袁世凱的位置。第一:能力,或者說是在當時社會背景下的這層利害關係。第二:為了爭奪最高統治權,誰也不服誰,就是權力。

先說說能力:

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失去了統一的領導者,但其實當時並沒有迅速的分裂,而是由黎元洪級任了大總統一職,但是黎元洪說白了也就是個傀儡總統,真正掌握大權的是段祺瑞,他有最大的軍權,也有行政權,掌握著國務院。在北洋系自己的人看來黎元洪就是一個外人。為此,段祺瑞還被北洋系的人討要說法。其實段祺瑞也知道,如果自己站出來當總統,將成為眾矢之的。不服他的人會擰成一股繩與他相鬥,只能找一個傀儡當總統,這樣自己就會安全一些。這就是一個能力問題,除了段祺瑞,誰也沒有這個能力去服眾或者說服大多說人。就連段祺瑞,也很清楚這件事,因為西南軍閥,是不會服他的。所以他就找到了這個傀儡總統。

所以後來的直皖戰爭,段祺瑞就很想除掉西南軍閥,就從日本人那借款練兵,企圖用武力實現真正的統一。當時,吳佩孚背後有曹坤支持,不聽段的命令,兩人矛盾越來越激化。1920年曹坤等直系軍政集團的部將們以反對段之心腹、西北籌邊史為由,悍然起兵犯上。段祺瑞整頓軍隊迎戰,自此,直皖戰爭爆發。北洋系也因此全面崩盤,段祺瑞垮臺,北洋軍也就此分裂成為了直、皖、奉三個派系,各自為政。

再說說為了爭奪最高統治權:

其實小編認為的這兩個原因,也可以歸結為一個原因,只是在小編看來,兩者有一個時間軸上的區分,所以作為了兩個方面。北洋軍閥派系分裂成為了直、皖、奉三個派系,三個派系各自為政。這個時候就很難再有人能夠將三大派系再次集中掌握在手裡,三大軍閥派系,都想掌握最高統治權,誰也不服誰,所以這就是沒人能夠繼任大總統,北洋軍閥分裂的一個權力因素。


小馬侃歷史


袁世凱我想大家很熟悉,至少也算是一代皇帝,但是他的做法卻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復辟封建制度從新搞起了皇帝這一套,不過也是沒有當多久就被搞了下來,後來袁世凱死了之後,他領導北洋軍閥更是迅速分裂,難道這個皇帝都當了人還會不知道選繼承人嘛?



答案是肯定的,他當然知道選定繼承人 ,但是除了袁世凱之外誰坐的住這個位置呢?或者誰能控制住當時的局面,應該沒有人。在袁世凱的臨終繼承名單中有黎元洪,段祺瑞,徐世昌。

在袁世凱還在的時候,問題就已經暴露了出來,當時的袁世凱很糾結於是共和體制還是君主體制,後來的行為很明顯他選擇了君主體制,目的就是為了自己和自己的後代。大家知道,如果君主體制成立,袁世凱將會和古代皇帝一樣,擁有用不完的錢,擁有不一樣的君主地位,這是他喜歡的,但是條件並不允許他這樣做,也遭到了強烈的反抗。



在袁世凱時期就有了問題沒有徹底解決,後來更是沒有一個人可以穩住局面解決問題,在袁世凱死了之後,黎元洪繼承位置,但是很多人不服他,於是就有了矛盾,後來段祺瑞直接把他給擠走了,這就導致問題進一步嚴重了。



後來段祺瑞用了各種手段達到目的,拉攏了很多人,比如後來的軍閥吳佩孚,還有其他一些人,事情牽扯的人多了就會複雜化,關係也會亂,如果沒有一個人可以站出來解決問題,統一軍閥,形勢就會發生鉅變,果然各個勢力都發展了起來,於是就導致了多個大軍閥的共存的局面。


一個看歷史的小矮人


其實,袁世凱在的時候,都有點鎮不住手下那幫驕兵悍將。

從清末開始,就面臨著地方總督、巡撫權力過大,尾大不掉的局面。那些擔任直隸、兩江、湖廣、兩廣總督的大員,影響力比中央的軍機大臣還要大。

武昌起義之後,各省紛紛脫離清朝獨立。比如湖北有黎元洪,雲南有蔡鍔、唐繼堯,山西有閻錫山,廣西有陸榮廷,全國亂成一鍋粥。後來中華民國雖然建立,但是各省都督、將軍的權力比清朝時更大了。他們掌握著軍政財大權,中央難以節制地方了。袁世凱開始時只能控制北洋系管轄的地盤(主要在北方),南方則是革命黨、立憲派等勢力的天下。後來在“二次革命”中,袁世凱擊敗孫中山、黃興領導的革命黨,控制了全國大部分地盤。

民國大總統袁世凱

不過,部分省份依然不在袁世凱的控制之下,比如雲南的唐繼堯、廣西的陸榮廷、奉天的張作霖、山西閻錫山。當然,他們的實力都很弱,不敢反對袁世凱。

但北洋內部一些大將實力卻激增,比如段祺瑞、馮國璋等,引起了袁世凱的猜忌。段祺瑞最後被剝奪兵權,辭去陸軍總長一職。馮國璋也遭到袁世凱的監視。兩人後來反對袁世凱稱帝,也是有這方面原因的。

另外,地方各省長官控制著財權,他們一直不願意給中央送錢,袁世凱政府的財政很困難。

袁世凱畢竟有實力、有權謀、有威望。他本來是可以一步步削弱地方各省的軍權、財權的。但是袁世凱偏偏想當皇帝,沒來得及解決地方割據問題,就人心盡失、一命嗚呼了。

袁世凱死後,黎元洪繼任總統。但他不是北洋系,北京政府實權掌握在國務總理段祺瑞手裡。段祺瑞事實上成為了袁世凱的繼承人。他控制著安徽、山東、福建、陝西、甘肅、浙江、上海、河南、熱河等地。段祺瑞的勢力後來被稱為皖系。

國務總理、皖系軍閥段祺瑞

不過,北洋嫡系中,馮國璋也有相當大的實力,他控制著江蘇、江西、湖北等省,大大分散了北洋系的實力。馮國璋的勢力被稱為直系。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就分裂為皖系、直系兩派。

西南地區的地方勢力,在反袁的護國鬥爭中,實力得到了發展。孫中山的革命黨,在護國戰爭中,實力也得到了恢復。

袁世凱死後,段祺瑞成為勢力最強的一方。但是直系馮國璋和其它地方勢力聯合起來對抗他,雙方基本處於平衡狀態。段祺瑞的權謀手段遠遠不如袁世凱,他既不能統一北洋系,也擺不平各地割據勢力。全國因此就呈現了軍閥割據的局面。


國史拾遺


這個就要從袁世凱小站練兵開始。

袁世凱的叔祖袁甲三以督辦安徽團練鎮壓捻軍起家,累官至漕運總督。所以袁世凱本身是屬於淮軍體系。後期得到淮軍總頭目李鴻章的信任與推薦,與此有極大關係。

1882年,朝鮮發生壬午軍亂,袁世凱跟隨吳長慶東渡朝鮮,獲得軍功,又以幫辦朝鮮軍務身份駐藩屬國朝鮮,平定甲申政變,26歲被封“駐紮朝鮮總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位同三品道員,左右朝鮮政局,儼然朝鮮太上皇。

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前夕的7月19日,袁世凱化裝平民逃走,從仁川回國。因在朝鮮時期表現突出,有“知兵”之名,北洋大臣李鴻章保薦袁世凱負責督練新軍。

1895年,袁世凱在天津與塘沽之間的小站練兵,軍務處大臣榮祿、李鴻章奏派袁世凱擴練定武軍,更名“新建陸軍”,漸為清廷所倚重。

新建陸軍因為脫胎於淮軍,當然具備淮軍及更早的祖師爺曾國藩湘軍的特點,也就是兵為將有。比如,袁世凱在諸位被推薦者中選拔認可了段其瑞、馮國彰、王士珍等少數幾個培養對象,這些基層軍官就四處招攬人手,組建自己的小團隊。顯然,段其瑞、馮國彰、王士珍等人招徠來的人手多是自己的同宗、同鄉、同學。

所以北洋軍依舊是披著新式陸軍的舊式軍閥集合體。總頭目當然是得到整個北洋軍中高級軍官認同的袁世凱。此外就是各大派系頭領自己的小圈子。

既然有小圈子,當然是自己的利益為上。袁世凱稱帝時就遭到段其瑞、馮國彰、王士珍等主要將領的反對。很簡單啊,民國了嘛,大總統當然是你袁世凱,等你死了之後大家都有機會。可你袁世凱當了皇帝,子孫那都是世襲的,段其瑞這些人還有什麼想法,已經都是陸軍部長了,還怎麼升?

而袁世凱面對蔡諤的護國軍是焦頭爛額,段其瑞這些都稱病不幹活了。其實就是都在等袁世凱失敗。

所以,袁世凱死亡之後,北洋迅速分裂為兩大派系,分別是段其瑞的皖系、馮國彰的直系。此外還有張勳等人的保皇黨辮子軍,王士珍徐世昌等孤立勢力,及一直對袁世凱伏低做小的奉系張作霖。

以下分別為:段其瑞、馮國彰、王士珍、徐世昌、張勳。


四川達州


袁世凱在天津小站練兵,教官和士兵中,之後出現了5位總統、9位總理、30位督軍。



在天津小站,袁世凱除了起用當年隨李鴻章來北方駐防的淮軍舊將外,又派天津武備學堂畢業的馮國璋、段祺瑞、王士珍等分任各處總辦或統帶;派曹錕、盧永祥、王佔元、段芝貴、李純等分任各營哨官;並委派舊友徐世昌、任秀深、唐紹儀辦理文案。而

主持操練的王士珍、段祺瑞和馮國璋被稱為"北洋三傑"。



從上文中,你可以看到,在天津小站練兵時,這些人赫赫有名,什麼段祺瑞、馮國璋、曹錕、徐世昌、唐紹儀個個都是清末民初的響噹噹的角色。



袁世凱在時,這些人行事還左右平衡,思前顧後,雖然他們有一部分人也不贊同袁世凱稱帝,不過出來明確反對的,有反對,也不是很多,至少他們給袁世凱面子,也服袁世凱。

袁世凱稱帝后,短短時間就失敗,然後袁世凱死了,北洋大樹到了,所謂樹倒猢猻散,北洋軍閥沒有了主心骨,迅速分派、分系,段祺瑞能服馮國璋?馮國璋能服曹錕?於是大打出手,軍閥混戰。



袁世凱的位置,別人還真的不好接替,因為他在時,他的威望能夠震住這些人,也可以把這些人拉到談判桌上來。袁世凱一死,其他的人威望沒有袁的高,是誰都不服誰,憑什麼某某能夠當總理,他行我也行的思想,導致事態惡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