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晚清的东南互保是一个标志性事件?

铁锤历史


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对外宣战,他下属的一些地方大员不但没有和中央政府同仇敌忾,反而将中央政府的命令视为乱命,拒绝奉诏,并直接和正在与中央政府交战的敌人签订协议,约定互不攻击,对朝廷和列强的战争作壁上观。

是不是很荒唐,很不可思议?但这样的事确确实实的发生了,而且现在还有很多人为之叫好,认为这些地方大员做得对,抵制了中央政府的错误命令,保全了地方,这三观得有多混乱?

朝廷的命令有问题,自己有意见,可以通过正常渠道向上反应,进行反驳,争取改变命令,但不能拒绝执行。这是任何政治体都通行的规则,清朝也一样。

这个道理其实慈禧太后清楚,参加东南互保的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许应骙、袁世凯等人当然也都很清楚。但李鸿章张之洞们之所以仍然敢这么做,原因当然是,在他们看来,义和团的危害比洋人大多了,而洋人正在做他们想做而做不到的事,也就是剿灭义和团。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当然也在于,他们很清楚的知道,现在的朝廷早已不是当初的朝廷,他们就算是这么做了,朝廷也无如之何,拿他们没什么办法。战争总是要结束的,朝廷依然要靠他们这些人来维持统治。所以,在他们看来,他们这么做反而更忠于朝廷的根本利益。

但危险之处在于,如果当时八国联军的进攻再顺利一些,义和团的抵抗再差一些,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以及朝廷的亲贵大臣都成了俘虏,这些参加东南互保的督抚们又当如何?是另立一个皇帝,像南明那样,还是像契丹俘虏了后晋末帝之后的刘知远一样,干脆自立为帝?

反过来说,慈禧太后之所以下决心用义和团来抵抗列强,除了列强在戊戌政变中支持光绪皇帝之外,是否也是因为她已经看到了这些地方督抚们正在挟洋自重,朝廷正在对他们失去控制能力,所以她要故意和这些地方督抚们对着干?

无论这个问题的回答如何,东南互保引发的另一个重要结果便是,慈禧太后对参加东南互保的汉人督抚们从此不再像之前那样充分信任了,而是有所保留的。在回銮之后,就开始逐步培养和提拔满洲亲贵,来替代这些和朝廷并非一条心的督抚大员。

而且,在之后的晚清改革中,这个趋势也一直在延续,并逐步提高,直到宣布实行宪政之后,干脆搞出了一个皇族内阁,满汉对立达到了晚清以来最严重的地步。当然,清朝也在这种折腾中逐步解体,到武昌起义枪声一响,各地的满洲大员纷纷被杀,汉人大员则摇身一变,成了共和功臣。


萧武



“此乱命也,粤不奉诏”两广总督李鸿章故作糊涂、指鹿为马道;湖广总督张之洞,直接选择无视朝庭上谕,斥言“臣坐拥东南,死不奉诏。”其他各督抚,如两江总督刘坤一、闽浙总督许应骙、山东巡抚袁世凯、浙江巡抚刘树棠、安徽巡抚王之春和广东巡抚德寿,均结联相协与洋人达成互不攻击的协议,史称”东南互保”。协议的前提,是各行省均不出兵北上勤王,任由英美等八国联军进击京畿、剿匪篡朝。

封疆大吏忤逆悖反的情况,对于二千年以来,惯常了皇权独栽制的中国封建社会来说,真的是个大大的意外。大清这是怎么了?北上勤王的上谕,为啥会被东南各省的督抚群起而违之呢?何况,号称“大清的裱糊匠”的李鸿章竞领衔抗旨,这又是为何?实际上,做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荣禄更是语出惊人,他对李鸿章曾意味深长地说,”对于北京的谕旨,不必继续予以重视。”身为邮政大臣的盛宣怀,更似阳奉阴违、牵线搭桥,极力把东南各督抚捏弄在一起,去搞偏安一隅的”东南互保”。




下面分折一下,”东南互保”这个标志性事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东南互保”是由义和团之乱首先引起的,义和团由一些拳匪和乡民组成,他们专杀洋人、冲击教堂。之所以这样,原因很多。有洋人嚣张欺压良民引起的,有传教时文化冲突引起的,也有愚昧无知所引起的,更有坏人挑拨造谣所引起的。原来这个散乱的团队,是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还与历史悠久的“白莲教”有点儿关系。但随着各列强不断掀起瓜分中国的热潮,”满汉之辩”慢慢地让位于”华夷之争”。于是,义和团又打出了“扶清灭洋”的旗号。结果被满清统治者结结实实利用了一把。

“义和团”攻打租界、杀戮洋人的行为,显然让各列强瓜分中国的步伐,受到了一定的干扰。加之老妖婆、西太后的放纵匪患、宣战列强之举,让贪婪的英美等列强,不禁怒火中烧,剑指清廷。这里先要介绍下背景,为何犹若沉疴难治的大清末朝,会不可理喻的,向11国列强同时宣战?大清连一个列强都打不过,同时向多国宣战,岂不是自掘坟墓?原来,列强们一直要求老妖婆慈禧,归政于代表着变法维新的光绪皇帝。这样,就直接触犯了西太后投降卖国的底线。


历经三朝风雨沧桑、精明如斯的老妖婆,却是个正儿八经的政治家。完全不是光绪帝、李鸿章、张之洞、康有为、袁世凯这类帝臣文人可以相比。她阴狠毒辣、政术娴熟、胸含韬略、纵横捭阖。一眼就看穿了列强的图谋所欲。要我死,你列强也爽不了。招拳匪进京,利用匪力,四处杀人放火,自己则带着人质光绪遁逃西安,暂避兵锋。要不是晚清这辆叮当响的破车,把她带进沟里,换作中兴盛世,老妖婆未免不是另一个武则天。所以,公道地说,政冶家也是人,也要循世依势而为,也须顺着潮起潮落。没有谁天生愿意满大街,找别人去割地赔款。但让泱泱大国,如坠炼狱而不能攀援而出,老妖婆自罪当首位。

话说八国联军气势汹汹、携枪带炮,准备让慈禧尝尝工业化量产武器的厉害。转念一想,恶虎也难架群狼呀,各地清兵如若勤王合围,估计并不好玩。再说长江流域、东南沿海,又是各列强的利益渊薮,其中英国的利益还特别的大。列强们不会仅为归政之事,弃东南富庶之地不保。正在一筹莫展之时,荣禄私语李鸿章之“对北京的谕旨,不必继续予以重视。”引起了列强们的注意,遂在买办盛宣怀的联络下,策动李鸿章、张之洞等洋务派督抚,放弃北上勤王,协议东南各行省和列强行互不侵犯的之策。



真乃咄咄怪事,京城受到列强们的攻击,拱卫戍境之各地方政府竟自行其是、放弃勤王。此一迷;勉力柱国、殚精竭虑,为大清到处堵漏补缺,却唯恐不及的李鸿章竟离奇率先发难,秉承“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不彻底的洋务派张之洞,这次倒彻底倒向洋人,与满清皇朝决裂,次第抗旨,发“臣坐拥东南、死不奉诏”等灭族藐上之语。此二迷;

各督抚虽经洋务洗礼、却也是久经清廷调教之封疆大吏,为何短时间内,冒撤职灭族之险齐心协力、与列强协议互保,商定《东南保护约款》和《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易以放弃勤王京师之利。此三迷;难道各大吏不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为何慈禧回京后,没有对各督抚进行追责,反而大加赏赐。如果是朝庭失去了对各地的控制力,那事后各督抚调动迁职,还是很正常呀,叫谁谁听话,此四迷。种种迹象令人疑窦丛生。

不错,自道光帝起,积弱积贫的大清王国,自朝庭借重团练剿匪开始,满汉渐次易势,汉督抚地位上升。直到晚清,汉督抚更是挟团练自重,借厘金自肥。可也没听说过,那个督抚敢挟洋自重、举旗另立呀?慈禧西遁之后,李鸿章还不是乖乖地到京,转着圈与洋人们谈判、签订各种条约、处理各种善后事宜,以迎太后归京重冶。所以,这分明是局大棋。一盘由慈禧太后所设,大大的局。老妖婆,把各方势力瞧个明明白白、洞若观火之后,设个局把中外各方都装进去,巧妙平衡了利益,再保住她那个垂帘听政、统治全国的大局。

首先,东南一隅属富庶之乡,不夸张的说,竞东南之力,虽有列强夺利,然而,随着工业化渐起,生产力的提高,不仅可补西北之亏,还可尽敷全国之用,东南对于列强,属于要保之地;对于大清朝庭,更属必保之域,失去了东南,对于列强就是少块大收益,而对于清廷,分明是灭顶之灾,直接玩完。换句话说,此刻的东南的安定,远比京城安全要重要的多。所以,老妖婆情愿仓惶西遁,暂避兵锋,也不愿东南数省,这座青山稍有闪失。



而且,还要教训下列强们,叫他们尝尝逼她卸权的后果。慈禧不惜突破官匪天敌之深堑,为义和团正名,利用这个棋子去骚扰列强,并顺势向11国宣战。企图以此对内拢归民心、对外宣示摄政决心。告诉列强们,要在大清国捞利益,没有我帮着卖国,你们决没有那么顺风顺水。奈何洋人们,已经喜欢上维新变革的光绪帝,不信邪,一意孤行、步步紧逼京畿重地。

精明如猴的西太后自然知道,宣战11个列强的后果,马上打起包袱,仓皇出避,路上逃命之时,恰巧偶遇几支军队。在军队护驾下,逃难变得象一场西巡之旅。到了终点西安,受到了当地官员士绅盛情迎送。试问东南半壁的督抚都倒戈了,这偶遇的军队、及所至驻桦之处,却还支支耿耿忠心的护驾,地地欢天喜地的迎送,慈禧的运气真是逆天了。这还不蹊跷么?唯一的正确解释,就是慈禧政府,依然对各省、各军有较大的控制力。东南督抚抗旨不遵,协议互保,不过是个明为抗旨、实为遵命设局的假象,只是不太方便告诉列强而已。

遍览“东南互保“的协议,除解除了列强对东南各行省受当地清军攻击的后顾之忧,及清廷假手列强镇压义和团匪之外,它还具有约束、限制外国兵轮、军队等,肆意侵扰东南各行省的作用。在北方陷入危机的情况下,东南一隅完美地避免了义和团与八国联军的战乱之波及,保住了大清国力、经济源泉的发展。清廷于光绪26年7月26日,以光绪帝的名义下了个”罪己诏”,”各直省督抚,更宜整顿边防,力固疆圉。前据刘坤一、张之洞等奏,沿海沿江各口商务照常,如约保护。今仍应照议施行,以昭大信。”

慈禧的这个举动,既在万急之中,給了上凳还想上桌的列强们,一串响亮的耳光;又给维新改良派的光绪帝等人,一个隐晦的惩戒;还顺势借了洋人之手,灭了实在不好意思消灭的义和团;最重要的是,保住了慈禧继续统治中国的物质基础,同时,向国内外宣告,大清冶国,舍我其谁!不得不说,老妖婆有着干练的政冶手腕,优秀的洞察、决策能力,和游刃有余的捭阖手段,可惜生不逢时,若降于盛世,又是个武曌大帝第二,也说不定。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穿越历史的迷雾,检视历史的足迹,仰望历史的辉煌,感怀历史的沧桑。“剑雄品评文史经济”与您同学同行,同喜同叹。您的关注,是我奋笔疾书的动力,您的阅读,是我剖析探幽的初衷。

剑雄品评文史经济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东南互保确实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从东南互保条约生效的那一刻,也就意味着东南各省已经在事实上脱离了清政府的控制,所谓的中央政府,已经名存实亡。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什么是东南互保条约:

东南互保条约签订时间:1900年,正式八国联军侵华的十年;

东南互保条约的参与成员: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铁路大臣盛宣怀、山东巡抚袁世凯,以及西方列强参战各国;

东南互保条约的主要文件:《东南保护约款》和《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

东南互保条约的主要内容:上海租借归西方各国共同保护,东南各省由各省督抚来保护。



通过以上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清朝的看到,所谓东南互保条约,是东南各省的督抚在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撇开清政府和西方列强签订的一个条约。

说白了,八国联军能够长驱直入紫禁城,和东南各省完全没有出兵阻击有很大的关系。

对于清政府来说,东南互保条约的签订无疑是毁灭性的,但是对于整个中国来说却是具有重大意义。

从东南互保条约生效开始,东南各省实际上已经处于半独立状态,清政府已经失去了掌控力。在这样的局面下,革命势力因此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就是为什么辛亥革命一声炮响,东南各省应声而动,纷纷宣布独立。

其次,在东南互保条约下,西方列强和义和团基本都没有攻击东南各省,为各省带来了短暂的和平,因此一批实业得到了发展。特别是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武汉地区创办的一系列企业,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为中国的实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不过,东南互保条约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通过东南互保条约,各地的实权派人物已经看到了清廷已经无力掌控地方 ,纷纷开始组建自己的势力,从而拉开了军阀混战的局面。


时至今日,人们对于东南互保褒贬不一:

有人认为东南互保是一种卖国行为,在列强入侵的时候,竟然和列强签订协议;

也有人认为东南互保,让互保各省免遭战火,经济得到了一定发展,为日后革命的发展提供了土壤和经济支持


小镇月明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慈禧为首的清朝统治者狼狈逃出北京,最后签订了屈辱的《辛丑条约》,清廷统治摇摇欲坠。这场战争看似是清朝和列强的全面战争,但是最后却演变成了北京的皇族势力与列强之间的较量,因为当时清朝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列强达成“东南互保”协议,南方各省不但不支援清廷作战,甚至于给列强提供了便利。“东南互保”可以说是一次地方实力派公然反抗满清朝廷命令的事件,使得清廷威信扫地,地方独立倾向大增,敲响了清朝灭亡的丧钟。

因为列强包庇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还反对废黜光绪帝,慈禧太后一直怀恨在心;后来在毓贤、刚毅等守旧大臣的忽悠下,慈禧相信了义和团“刀枪不入”、“枪炮不伤”、能消灭洋人的话,因此慈禧妄图利用义和团打击列强势力,中外冲突不断加剧,眼看着战争就要来了。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东南互保”出炉了。

从列强的角度考虑,在当时中国南方地区是当时列强在华的核心利益区,在此地有大量的人员滞留和投资,因此需要避免战争在中国南方爆发。从以刘坤一、张之洞、李鸿章为首的地方督抚角度考虑,第一李鸿章等人清楚列强联合有多么强大,清朝打不赢;第二李鸿章等人都是汉族地主出身,受的是儒家教育,对于义和团这种借宗教迷信发展的组织天然仇视。因此双方一拍即合,在大买办盛宣怀的牵线搭桥下,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闽浙总督许应骙、山东巡抚袁世凯、浙江巡抚刘树棠、安徽巡抚王之春、广东巡抚德寿等人联合与各国列强签订协议,保持东南各省的稳定。而陕西巡抚端方、四川总督奎俊,甚至于慈禧的亲信荣禄虽然没有加入东南互保,但也表示支持,称清政府向十一国列强宣战是受到义和团胁迫的“矫诏、乱命”。

“东南互保”实质上就是地方实力派抛开清廷单干了,不再遵守朝廷的圣旨行事。“东南互保”协定主要有9条,总结起来就是清朝督抚和列强划分了势力范围,双方各自守护自己的地盘,保护中外商民人命、产业安全;双方的部队不能随意靠近或进入对方势力范围,有调动要提前告知;双方共同镇压义和团,防止义和团势力蔓延到南方等等。还有一条最重要的密约,就是一旦开战后列强攻占北京而且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全部死亡,就建立以李鸿章为总统的新政府出面与列强谈判,支撑局面。

对于“东南互保”这件事是很难下定义的,要是从中国抵抗外国侵略的角度看,张之洞等人私下和列强签订协议绝对算是卖国行为;但是从长远看,张之洞等督抚的行为保证了当时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的稳定发展,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推动中国走进新时代。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清廷虽然还是名义上的全国统治者,但是因为“东南互保”的存在各地方实力派开始自行招募部队,发展成了后来的军阀武装;同时清廷再也不能随意任免地方督抚,必须要尊重各省份地方势力的意见。到1911年辛亥革命的时候,各省外籍主官均被驱逐,部队对于清廷也是听调不听宣,这才有了武昌起义一声枪响,天下十五个省纷纷宣布独立的盛况。


当狗容易做人难


“东南互保”确实是晚晴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标志着清政府的中央集权彻底瓦解,此后各省的割据愈发严重,为满清灭亡后的军阀混战打下了基础,但是我却有些不同看法。

何为东南互保

1900年慈禧准备对列强开战,并发布了诏书对内动员

“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

这看似清朝的殊死一搏,孰料内部首先传出了不和谐的声音,李鸿章怒斥“此乱命也,粤不奉诏”,加上英国的串联,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和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铁路大臣盛宣怀、山东巡抚袁世凯,与列强达成了《东南保护约款》以成自保之势,这便是“东南互保”。

东南互保的表面意义

从表面上看,东南互保是这些地方大员们只是出于自身考虑,维护了自身的利益不受侵犯,但同时东南互保避免了战争,起到了保境安民的作用。

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各省的公开抗旨,也标志着大清中央集权瓦解,各省开始出现了割据军阀化的特征,从后期的一些资料显示李鸿章等人已有在南京另立政府的打算。

这些都是账面上的大家都能看明白的,下面我说说我对“东南互保”的理解。

东南互保隐藏的一些个人见解

东南互保的起因就是慈禧向十一国开战。

以慈禧的精明不可能不知道拳民的“神功”就是个摆设,别说向十一国开战,仅仅是对抗一国尚且毫无胜算,但她偏偏自寻死路。有人说因为列强要归政光绪,慈禧不得不开战,做殊死一搏。可是明知毫无胜算,战败了也要归政,况且到时候未必有好下场,还不如主动归政,还能博一个美名。

所以在我看来“东南互保”可能是在慈禧的授意下达成的,理由如下。

1、慈禧开战的理由其实很简单,给数十万拳民一个交代,对内聚拢人心,对外也要宣示自己不肯归政的决心。

2、慈禧明知不可胜,更不想押上大清的国运殊死一搏,所以为了保住大清的命根子东南富庶地区,“东南互保”是慈禧希望看到的局面。

3、慈禧被八国联军赶出北京时,已经狼狈至极,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清政府已经基本失去了对各地督抚的控制,李鸿章等人若想要另立政府,此时时机已经非常成熟,“李大总统”闪亮登场成功概率极大,可是他们并没有这样做。

4、战争刚开始,李鸿章就离开了两广,在上海观望局势,慈禧刚到西安,李鸿章就开始和洋人议和,奉命议和的态度之坚决,并没有一丝另立朝廷之意,从这点可以看出慈禧并没有失去对李鸿章的控制。

综合以上来看,这一仗必须打,东南必须要保,所以慈禧这边宣战,又暗中授意东南互保,慈禧一方面利用洋人的手解决了义和团,另一方面没有将战火烧到自家的“金库”,自己吃点儿苦受些累从北京跑到西安就还算值得。


以上为个人看法。


一点点历史


地方公开抗命,汉有七国之乱,魏有淮南三叛,唐有藩镇之祸,明有四镇之遇。威权下移,历来都是王朝命运的节点。我们就从两种不同的地方与中央斗争谈起。

1、中央与地方的结构性冲突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大一统王朝。无数人都在追求大一统,刘泽华先生的“王权主义”对此有深刻阐述。

(中央集权与大一统)

同样的,屁股决定脑袋,地方有地方的利益诉求,不可能与大一统完全一致。

这个结构性的问题显然是不可能人为解决的

这种情况下,地方与中央的冲突是一种很自然的状态。但不同情况下,1表现并不一样。

2、一般的央地冲突

多数人担任总督、巡抚这样的大员,虽然来自中央派遣,但到了地方不自觉的会为当地着眼,而且其在当地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大局意识。

自然产生与中央的不一致。具体表现就是四个字:阳奉阴违

在面上要坚定的服从,但在操作上照顾地方打折扣。这在不同时期表现强度不一样。比如康雍乾三朝的表现就很有差异性。

(地方分权)

3、疆臣成为藩臣

疆臣成为藩臣一般需要三个条件:兵权、财权、人事权

其特点是:公然抗命

这三个都来源于一点应对大危机。汉的分封因为同灭项羽与东方镇戍;唐代藩镇源自开疆拓土与平叛;

清的源自太平天国起义打乱正常秩序,江南督抚开辟了新的财源,且编练了军队,实实在在掌握了地方官员任免。

这种情况下就势同藩镇。到了刚毅南下划分财税,李秉衡阅视长江,朝廷组建武卫军。强化中央集权。

(东南互保)

恰好朝廷战略举措失误,自然公开抗命,势同逼宫。

总结

东南互保是清末脆弱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集中体现,地方督抚可以公然抗命,无视朝廷威严。这对央地关系与王朝命运自然是天崩地裂的大事件。

参考文献:

戴海斌.上海制造局:影响“东南互保”进程的一个关键因素[J].军事历史研究,2016,30(02):51-63.

戴海斌.“东南互保”究竟有没有“议定”约款[J].学术月刊,2013,45(11):162-171.

彭淑庆,孟英莲.晚清东南督抚的地方自治思想探究——以李鸿章、张之洞和刘坤一为中心[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8(06):128-138.

戴海斌.外国驻沪领事与“东南互保”——侧重英、日、美三国[J].史林,2011(04):105-114+190.

郭继武. 东南互保与晚清政局[D].中央民族大学,2010.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可以的说,东南互保首先说明的就是晚清已经进入藩镇局面,而在民国最终形成,第二就是我们必须感谢东南互保,如果没有东南互保,当时中国就会彻底糜烂下去,就此进入“无政府状态。”我们也必须承认,三大总督维护的首先是个人利益,有待价而沽的意思。但客观上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东南互保是由当时的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刘坤一联手促成、起因就是在1900年慈禧下令向西方列强宣战并颁诏义和团发起全民抗战。引发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可是满清的三大总督拒不承认慈禧的宣战诏旨,断然拒绝执慈禧代表朝廷的宣战旨意,三人统一认定朝廷宣战旨意属于“矫旨、乱命”,说白了就是假传圣旨。三大总督等东南各级官员士绅联合起来,宣布与八国联军合作,作为地方督抚居然代表朝廷和八国联军单独达成媾和,目的就在与在慈禧(朝廷)与八国联军的战争中保持中立。在此期间,不向朝廷纳税,不派军队,而且将他们实际控制的海军舰队不许北上,由于此导致慈禧败走北京,最后只能孤儿寡母逃往西安,致使中国签下奇耻大辱的《辛丑条约》。

三大总督身后是谁,换句话说他们的后台是谁。很简单,他们的后台就是当时已经初步形成规模的资本家,官僚资本。他们为了怕战争造成损失,害怕自己的利益遭受到伤害,所以他们竭尽所能避免战争,避免战争波及到长江以南。在其中出力最大的就是状元出身的张謇。当状元和清流的时候,他可以弹劾李鸿章畏敌避战祸国殃民,因为那时候他是官员,现在他强烈反对战事。甚至必要时候,愿意拥护李鸿章为总统,因他现在是当时满清最大的私营纺织厂最大股东。立场不同自然就不一样了。

首次反对慈禧向西方列强宣战的就是李鸿章,与西方打了辈子交道的李鸿章知道慈禧的行为无疑是作死,完全有亡国之于。所以他才有“乱命”拒不奉诏之说。李鸿章的行为得到了东南各省督抚的支持,湖广总督张之洞则提出万一慈禧光绪死了。选举“李鸿章大总统”方案:则代表朝廷行事主权,避免中国陷入无政府状态,以李鸿章为中国“总统”以主持大局。李鸿章幕僚刘学询联系孙中山谓:“傅相因北方拳乱,欲以粤省独立,思得足下为助,请速来粤协同进”而两江总督刘坤一则对所有来自北京的电报置之不理。如此行径也实在是无可奈何之举。

东南互保的协议第一,使得除河北、山东以外的地区避免于八国联军战乱侵扰;让 八国联军的入侵的损失也降低到了最低点,我们在这一方面无论出于何种想法也是必须给与肯定的,如果东南各省督抚遵从慈禧的意见后果将不堪设想。第二,东南互保是中国的最大利益,在八国联军大兵临境的时候,已经能够选择的最好的选择,尤其是东南互保的官员都是汉官。而与八国联军打仗都是满清官员、这也造成了汉族官员在慈禧死后,彻底控制了地方,而满清实际上啥也掌控不了成为了事实。一就此造成民国初年的军阀混战。

如果说《辛丑条约》是满清的棺材话,那么,东南互保就是满清的最后一个棺材钉子。也由此造成中央政权完全失去威信 ,汉人地方军阀集团势力空前加强与崛起。满清已经失去代表国家的资格和能力,东南互保说白了其实也是投降,但这种投降是有条件的,也许可以叫做妥协,东南互保的协议也间接地保护了大批的革命党,这也是为何在东南地区的武昌发生辛亥革命的原因。


说三大总督领衔东南督抚集体卖国是不对的,他们应该说是维护了国家的基本法统,维护了半壁江山的稳定,积极的意义是巨大的。但而后造成的恶果就是满清彻底地丧失他的合法性。“圣旨”的权威不在,大清的覆灭其实也就不远了。


清水空流


对于东南互保问题,我看了相关资料,也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有如下看法:

首先,反映了清政府【防民甚于防列强】的卖国政策。本来,清政府己同列强深度融合,形成了共同防民的利益共同体。义和团的兴起,出乎清政府所料。对列强宣战也是迫不得已。实际上列强与清政府共同将义和团以及活动地区当作了匪兵及匪区。怎样防止匪患扩大呢?他们想了一个东南互保办法,建起了一道防火墙。你看义和团不到那里,列强也不去,相安无事,亲如一家,哪象交战的敌国?事后,李鸿章北上,担任救国的和谈代表,和列强谈赔款额度,很辛苦,赚了国人很多眼泪。其实呢?慈嬉说过了,宁赠友邦,不与家奴。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辛丑条约赔款再多,也是老百姓的事,与官僚何干?结果十年后,清政府倾覆,而辛丑赔款赔了几十年。

其次,是帝国主义保护势力范围的需要。翻开历史,你会发现,十九世纪未,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长江流域被英国瓜分,两广被法国瓜分(具体看时局图)。国土都比瓜分了,你都成了人家的领土,东南互保保谁?这不是很明显,替英法帝国看家护院,防止义和团战火南烧?难能可贵的是,义和团运动之后,帝国主义不再提瓜分中国了。不然中国现在比印巴分治乱得还厉害。

其三,统治阶级私利互保的需要。诚如有人所说,慈禧虽然宣战,随后又逃出北京,但她确实想保住东南半壁的财税之地,供她挥霍。而李鸿章等几个汉臣,做到督抚位置确实不易。君臣几经商议,很快就东南互保达成共识。结果出现了南和北战的奇观。在这里,国家主权呢?人民利益呢?全不考虑了。从东南互保的出笼,完全可以看出,中国已完全沦为帝国主义殖民地,清政府早己成为列强的看家护院走狗吧了!

义和团运动之火刚刚熄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又兴起。而运动兴起的地区就是东南互保地区。可见即使清政府防得了义和团,却防不住民主运动。以孙中山的同盟会为领导力量,又是十年,到武昌起义时,运动达到高潮。清政府轰然倒地,东南互保的功臣们也随清政府被扫进了历史垃圾堆。

由此可见,东南互保让人民看清了清政府伪善的面目,从此不再抱什么幻想,继续革命,经四十多年的奋斗之后,终于迎来了独立自由的新中国。


青春舞动中国


东南互保是晚清非常重要的事件,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加速了满清的灭亡,预演了民国军阀割据。长文预警,本文解释了满清灭亡和民国军阀混战的原因,请一定看仔细。

其东南互保对于满清来讲是将地方和中央的分歧给公开化了,自此以后,满清就像是董卓之后的东汉,慈禧成了汉献帝一样的存在了。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观念,东南互保不是满清中央和地方分道扬镳的开始,而是双方分歧的结果。

那究竟什么时候满清的地方都抚开始有了对抗满清中央的实力呢?答案就是天平天国时期,由于满清的主力军—八旗军、绿营军已经丧失了战斗力。



在太平军势如破竹的攻势下,满清正规军一触即溃,不得不派遣大臣组织团练,重新组建军队,这就是湘军和淮军等军队的由来,此后地方督抚有了军队。



编练军队需要钱,但是当时的满清财政困难,难以维持军费开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地方军队开始自己收税,这就是厘金制度。

厘金最早出现于1853年,江北大营为筹措镇压太平军的军饷,开始对扬州地区的土地征税,每亩20文到80文左右,同时对米店的米每石征收50文。随后征税范围遍及百货。到了1862年,厘金制度已经遍及全国各省,地方督抚有了充足的财源。



在地方督抚有了军队、财源的情况下,就成尾大不掉了。曾国藩编练的湘军虽然在太平天国运动后被解散,但是湘军系统里人才辈出,位列地方大员的人很多,势力犹存。

满清对于这种可以说是半独立的势力,可以说是狗咬刺猬无从下手。想剿,但是他们没有公开造反,想内部瓦解,但是效果很差。如两江地区,曾国藩离任两江总督后,慈禧派遣马新贻接任,但是上任不久,马新贻在阅兵回官府的路上,居然被刺杀了。



要刺杀一个戒备森严的一品大员的官员,这难度可想而知,马新贻的被刺,肯定是有内应的。但是主审的曾国藩却将案子判的含糊其辞,只认定是刺客的个人行为,这就是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马案。

刺马案的说法很多,传的最多的就是马新贻带着慈禧的密令,要对两江地区的湘军系人马下手,故湘军出手刺马,所以马新贻的被刺才这么容易。经此一役后,慈禧知道两江地区是铁板一块,就不再插手了。

电影投名状就有刺马案的情节。

当然满清也不是没有胜招,在杨乃武与小白菜案里,满清借着湘军系的失误,狠狠地打击了左宗棠的“两湖派”势力。



在此后,满清和地方实力派一直处于互相攻伐,但是斗而不破的情况下。双方没有撕破脸,也承认满清中央的地位,但是就是听调不听宣,保持半独立势力,如果一切不变,这种均势还会持续下去。

但是,义和团事件打破了这一均势。我们知道,大使馆代表国家主权,攻击大使馆等同于宣战。满清利用义和团来攻击各国大使馆,试图驱虎吞狼,但是这只狼却是只大恐龙,义和团吞不下,这只大恐龙发飙冲着满清来了,这就是八国联军事件。



在这需要给慈禧洗一下,很多传闻都是慈禧要对十三国宣战。但是事实上,所谓的宣战诏书,实际是发给地方督抚的动员令,根本就没发给洋人,所以慈禧根本就没有宣战。



地方督抚可是几十年的官场混出来的,一看诏书就知道是会有什么后果,这慈禧老娘们是要拉着中国去陪葬。故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和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铁路大臣盛宣怀、山东巡抚袁世凯,一起和各国签订《东南保护约款》和《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此举保全了东南半壁江山免受战火。这就是所谓的东南互保。



东南互保后,满清中央权威颜面扫地。在此事件前,满清中央还可以通过人员调动等牵制地方势力,在之后,满清中央对地方政权再无任何约束之力。

而地方势力有厘金提供财源,可以编练只忠于自己的军队,使各省逐渐形成了军阀,只要风头一变,立马就可以变换王旗。这也就是武昌起义后,短短几个月,就是10多个省宣布脱离满清而独立的原因,这也是民国时期军阀混战的来源。



历代中国,一旦中央丧失权威,则必定带来很多灾难。例如董卓率军入京,废汉少帝立汉献帝,自此汉朝中央权威丧失,各地州牧军阀化。唐代李隆基被安禄山赶出长安,自此地方节度使也成了军阀,酿成后来的五代十国。

东南互保的就相当于是满清的董卓入京和安禄山判乱,宣判了满清的死刑。



最后不得不吐槽下被称为完人的曾国藩。在太平天国覆灭后,曾国藩坐拥天下精兵,若重拾洪武帝驱除鞑虏的口号,恢复华夏故土,那就没有孙中山什么事了。



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在于,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持中央权威,断绝地方势力的崛起之路,可避免后来几十年的内战。只可惜曾国藩的格局还是不够大,只有臣子之心,没有天下之心。


采薇读史论今


东南互保作为晚清地方上的一件大事,短期内使得中国华北以外的地区没被侵略,但实则激化了清廷内部中央与地方,满人与汉人的矛盾。

东南互保发生在庚子国难时期。虽然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根本原因在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但直接原因却是清廷己亥建储所引起的一大部分连锁反应。

慈禧太后要废掉光绪另立端郡王载漪的儿子溥儁为皇帝。但引来了列强的反对。这让慈禧太后和端郡王大为不满。又由于此时民间义和团扶清灭洋,因此慈禧太后希望借助义和团以及劲旅八旗来教训教训洋人。

五年前清政府尚打不过日本,五年后清政府居然要和十一国宣战,这的确让人感到啼笑皆非。朝中有识之士纷纷劝谏慈禧太后,但由于刚毅,载漪等人的坚持,最终还是爆发了战争。

慈禧太后下令天下兵马勤王,但地方督抚却消极应对。两广总督李鸿章,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山东巡抚袁世凯都按兵不动,他们的理由很简单,打不过。

因此,他们绕开朝廷,自行与英法等国媾和,史称东南互保。

东南互保的影响两方面看待,一来确实保护了地方不受到侵略,但也使得列强能够集中力量打北京,最终造成了庚子国难。

这件事可以说是第一次,地方官明目张胆的和中央对着干。而且更让慈禧太后憋屈的是,辛丑条约的谈判还得靠着他们,还得说他们做的对。这无疑使得地方和中央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

再者,由于东南互保的汉族官僚主导了辛丑条约的谈判。很多满洲贵族被列为战犯处死,流放。这也激化了满汉官僚群体的矛盾。

此事使得清政府的离心力不断增强,满汉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猜忌不断。这也间接导致清政府在武昌起义之后迅速分崩离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