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打貿易戰的底氣,來自2個叛逆者和1個難民在50年前創立的公司

這是ChrisQu的第7篇歷史小故事

7月18日,今天的故事是講美國一家50年前建立的公司。

1968年7月18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芒廷維尤,英特爾(Intel)公司成立了。

由於最近美國貿易戰的事情,紫光集團總裁於英濤的一番話在網上掀起軒然大波。

關於研發中國芯到底有多難,於英濤表示:CPU的問題沒辦法,無解。英特爾太強大了。95%的錢都被英特爾一家公司拿走了,全球的服務器都給英特爾打工,再牛的戴爾,惠普,國內的新華三,華為,浪潮,曙光都是給英特爾打工的,這就是現實!無可奈何。

到底英特爾是一傢什麼樣的公司?

【叛逆8人組和More-Noise】

美國打貿易戰的底氣,來自2個叛逆者和1個難民在50年前創立的公司

1956年,一個叫威廉.肖克利的人在加利福尼亞聖克拉拉谷附近建立了著名的“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肖克利曾因在貝爾實驗室參與發明晶體管而榮獲1956年度的諾貝爾物理學獎,被稱為“晶體管之父”。在那他打算設計一種能夠替代晶體管的元器件(現在熟知的肖克利二極管)來佔領市場當時,他網羅了科技界的8位年輕英才,組建了一隻夢之隊。

肖克利是一位天才的科學家,但在公司治理方面的能力幾乎為零,他手下的員工被不斷責罵、羞辱,終於忍無可忍。他手下的8個天才小子決定從肖克利半導體公司集體辭職共同創業。這8個人被肖克利稱為“八叛逆者”。

8人組創立了仙童半導體公司,但隨著仙童公司的壯大也出現了很多大公司病,當年8人組中的2人,羅伯特·諾伊斯和戈登·摩爾選擇了離職。他們原本給新公司取名“諾伊斯 - 摩爾”,但由於讀音太像“More-Noise”太吵鬧,新的名字來源自於英文單詞“Intelligence”(智慧),和英文的“Integrated Electronics”(集成電子),即現在我們熟知的英特爾(Intel)。

而他們所在的地方由於有很多靠“硅”發財的半導體公司,以及靠近聖克拉拉谷,在一次報道後,這個地方就一直被人稱為“硅谷”。

【集成電路和摩爾定律】

美國打貿易戰的底氣,來自2個叛逆者和1個難民在50年前創立的公司

羅伯特·諾伊斯,生於美國愛荷華州。中學畢業後,考入格林納爾學院,同時學習物理、數學兩個專業。1953年獲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博士學位。1958年發明了震驚世界的“集成電路”,從而可以將多個晶體管安放於一片單晶硅片上。簡單來說,如果沒有集成電路,那麼我們現在都需要1個20平米的房間才能在家裡打遊戲。

戈登·摩爾出生在美國加州的舊金山。他曾獲得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化學學士學位,並且在加州理工學院獲得物理化學博士學位。1965年,摩爾在《電子學》雜誌(Electronics Magazine)發表了文章《讓集成電路填滿更多的組件》,文中預言半導體芯片上集成的晶體管和電阻數量將每年增加一倍。後來,這個預言被稱為“摩爾定律”。

【第3號員工,最偉大的偏執狂】

美國打貿易戰的底氣,來自2個叛逆者和1個難民在50年前創立的公司

1936年,格魯夫出生於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4歲時,他得了猩紅熱,雖然後來治好了,卻留下了後遺症,那就是聽力很差。更大的災難在後面,那時正值二戰,1944年,德軍佔領了布達佩斯,開始搜捕所有的猶太人 。格魯夫的父親被抓進集中營當苦力,母親帶著8歲的格魯夫,靠著偷來的假證件東躲西藏。

後來他還在自傳裡回憶,戰後蘇聯佔領了匈牙利,有一天夜裡,他躲在房間的一個角落,親眼目睹了他的母親被幾個俄國士兵輪姦。這樣的痛苦,對他造成的傷害可想而知,幸虧在他20歲的時候,他得以偷渡到美國,開始了自己的新生活。

美國打貿易戰的底氣,來自2個叛逆者和1個難民在50年前創立的公司

《福布斯》專欄作者喬治·達福曾說:

“沒有諾伊斯,英特爾不會成為一家著名的公司;

沒有摩爾,英特爾不可能有足夠的力量和士氣處於領導地位;

而如果沒有格魯夫,英特爾甚至都不會成為公司。”

格魯夫用了30年的時間從普通員工做到了公司CEO兼董事長,將英特爾從年銷售額2672美元的公司做到市值最高5000億美元。他做對了2件事:

第一,他帶著巔峰期的英特爾成功轉型;

第二,他給英特爾帶來了超強的執行力。

【生死存亡,調頭還是死守?】

1976年日本最大的5家電子公司的科研力量聯合起來,組建起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研究所,不到4年時間就取得了巨大成就。1980年,一份日美兩國芯片質量的比較報告顯示,

美國最好的產品的次品率,竟要比日本最差的產品高出5倍。1981年,日本的64K芯片以低成本和高可靠性,迅速佔有美國,使英特爾的單個芯片價格在一年內就從28美元慘跌至6美元。

那時候,英特爾已經連續6個季度虧損,外界都做好英特爾破產清盤的準備了。

1985年深秋的一天,精疲力盡的格魯夫在辦公室和董事長摩爾談論公司的困境,那時候英特爾已經低迷了一年多。

格魯夫問摩爾: “如果我們下了臺,另選一名新總裁,你認為他會採取什麼行動?”

摩爾猶豫了一下,說:“他會放棄存儲器的生意。”

格魯夫目不轉睛地看著摩爾:“那我們為什麼不自己動手?”

他們果斷地做出決定,英特爾進行戰略轉移,專攻微處理器。摩爾和格魯夫將英特爾的主業轉向微處理器時經歷了一段痛苦的歷程。相較存儲芯片,微處理器當時只是英特爾的副業。在公司所有人的心目中,英特爾就等於存儲器,可格魯夫仍銳意改革。

硅谷另一名人霍根所言:“如果他母親礙著他了,他也會把她解僱掉”。甚至有一次他對一位女員工叫道:“如果你是男的,我會打斷你的腿”。格魯夫在這次拯救公司的變革中關閉了7家工廠。1986年,英特爾解僱了8000名員工,虧損超過1.8億美元。這一虧損是英特爾成立以來的第一次虧損。1987年,摩爾將CEO的位置交給安迪·格魯夫。此後,英特爾順利地穿越了存儲器劫難的“死亡之谷”。

美國打貿易戰的底氣,來自2個叛逆者和1個難民在50年前創立的公司

1996 年,格魯夫以其兼職的斯坦福大學商學院教授名義出版了一部書——《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在書中他提到:“我們有時候遇到海浪,有時候遇到海嘯。”

【等燈等燈,你大爺還是你大爺】

格魯夫在 1998 年卸任英特爾首席執行官,又在 2005 年退出董事會。格魯夫的整個職業生涯幾乎全部貢獻給了英特爾。在他卸任後的 2000 年,英特爾的市值超過 5000 億美元。

1997 年,格魯夫被《時代》雜誌選為年度人物,並且登上封面。

美國打貿易戰的底氣,來自2個叛逆者和1個難民在50年前創立的公司

這本雜誌大概是格魯夫最珍藏的兩本《時代》雜誌之一。1957 年 1 月,21 歲的格魯夫剛剛離開自己的祖國匈牙利來到美國,那一期《時代》雜誌的封面是匈牙利人——用以紀念匈牙利人在反抗蘇聯極權統治爭取自由的悲壯與偉大。

【ChrisQu有話說】

曾經在做乙方的時候碰到過一個甲方客戶,就叫A吧,A希望做一個電商APP,說很簡單的,他都有案例,照抄1個就好了。我說行,你打開我看看。A打開了一個APP叫“淘寶”,問我,預算30萬,你看可以吧。

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理論叫“達克效應”,大意是說越是無知無能的人,越是覺得自己很了不起;越是有能力有知識的人,越是謙虛甚至還會點自卑。

今天講英特爾的故事也是想說,芯片這玩意不是光靠錢就能解決的,況且是不是每年真出得起這個預算還不一定呢?請給真正的從業者耐心、信任和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