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遇:三度被徽州人联名挽留的三品徽州知府

孙遇:三度被徽州人联名挽留的三品徽州知府

司马狂/文

自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徽宗改歙州为徽州,至辛亥革命后(1913年1月施行)废府留县,除去元代1357—1367年改称兴安府以外,徽州府存在共计780余年。这期间,出任徽州知府的人,如过江之鲫,不胜枚举,其中也不乏许多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从本文开始,我将开辟一个新的系列,专门讲述徽州知府的那些故事,从史料处着眼,力图跟大家讲讲那些个尘封的徽州往事。

孙遇:三度被徽州人联名挽留的三品徽州知府

第一篇要讲的徽州知府,乃是徽州甚至是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极其罕见的三品知府。此君姓孙名遇,字际时,生于1404年,卒于1483年,是山东烟台福山人。孙遇是个神童,10岁便能作诗,有“过目不忘”之能,31岁以乡试第五名高中举人,次年入京参加会试,以二甲二十五名,赐进士出身,授官户部主事。

孙遇:三度被徽州人联名挽留的三品徽州知府

八年后,孙遇得内阁首辅杨溥举荐,被明英宗朱祁镇放外任,领五品衔,任徽州府知府。在明代,一般知府的官衔是正四品,孙遇外放之前的户部主事通常为正六品衔,这是一次官衔和官职的双重提拔。当时,以低官衔领高官衔的官职,尤其是京官外放还是颇为常见的。

孙遇:三度被徽州人联名挽留的三品徽州知府

孙遇到徽州府任职是正统六年(1444年),上任以后,孙遇微服私访,深入农户,将县乡一些官田重新丈量,并把多占的田地分给没有土地的农民。几个月的时间内,孙遇还将上任知府遗留下来的多年积案逐一查清了结,一改徽州府往昔的风气,坊间民众皆唤其“孙青天”。

孙遇:三度被徽州人联名挽留的三品徽州知府

可惜,在孙遇担任徽州知府五年后(1449年),其父病逝。按照明代管制,官员的双亲逝世,官员需要立即停职返家,为亲人丁忧守制,这个时间通常说的是三年,实际上一般是27个月。而如果皇帝觉得该官员必须留守原职或是另有任用,就会采用“夺情”,就是不让官员回家守孝。彼时徽州民众甚爱孙遇,当地官员和百姓联名上书,要求朝廷夺情留下孙遇。朝廷很快批复下来,孙遇夺情留任徽州知府,这是徽州人一留孙遇。

孙遇:三度被徽州人联名挽留的三品徽州知府

要说,这孙遇的官运也是挺坎坷的,前面父亲去世,夺情留任。没过多久却又遭逢母亲在福山老家病逝的变故。古人将官员为父亲守孝称为“丁外艰”,为母亲守孝称为“丁内艰”,孙遇在短期内遭遇父母双亲病逝,其心戚戚。而徽州民众深知孙遇是难得一遇的好官,再度上表祈求夺情留任,而此番朝廷未能批准,孙遇回家给母亲丁忧守制,这是徽州人二度挽留孙遇。

孙遇:三度被徽州人联名挽留的三品徽州知府

给母亲守完孝的孙遇,再度出任徽州知府。在代宗朱祁钰景泰四年(1453年)亲眼目睹徽州遭遇百年一遇的灾害,先旱后涝,民不聊生。尤其是受灾最为严重的休、黟、祁三县,以凌辛受为首的灾民聚众哄抢,社会一片混乱。当时的巡抚力主武力镇压,孙遇坚决不同意,力主安抚,并且只身前往灾区,凌辛受一直就很信任孙遇,率众人来归。此后,孙遇亲自主持赈济,终于化解了一场严重的事变。加上孙遇在处理案件的时候,能够明辨是非,绝不轻易冤枉一个人,徽州民众纷纷自发给他送匾额,“青天太守”的称呼不胫而走。

孙遇:三度被徽州人联名挽留的三品徽州知府

八年后(1461年),孙遇徽州知府任期将满,因其政绩显赫,理应升迁,而我徽州民众死活不舍这位青天太守,竟然再度联名上书,要求孙遇留任。彼时宣府巡抚李秉,召拜左都御史,参与负责考察升免罢黜天下百官,这位李大人任上,处理淘汰了一大批的庸劣酷贪官员,而孙知府却被李秉大人奏请留任徽州知府,并擢食正三品秩。意思就是孙遇升为正三品官衔,继续留任徽州府,这是徽州人三留孙遇。

孙遇:三度被徽州人联名挽留的三品徽州知府

又过了三年,孙遇再度被提拔,这次擢升职务为江西右布政使,这是从二品的高官,相当于现在的副省长。此番徽州乡民知道,不能再强留孙大人,不能耽误孙大人的前程。一时间,徽州民众偕老扶幼,十里长街送别这位在徽州府任上廿载的父母官,想来那时候的场面定然是纷纷泪洒当场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二十年的徽州知府,三度被属下的子民留任,这是何等的荣耀,这是怎样的一个地方父母官?时至今日,当我们在大谈廉政建设的时候,何不回头认真学学孙遇孙大人呢?

孙遇:三度被徽州人联名挽留的三品徽州知府

孙遇此后,继续高升,由江西右布政使升为河南布政使,他做官一直秉承自己的操守,不为明代官场的歪风邪气所动。最后,因为得罪权贵,被罢免官职。其妻房氏卒二十年,二十年间孙遇不再娶,亦无婢妾之事,在那个封建礼数的时代实属难得。孙遇离开徽州以后,徽州乡人自发的为孙遇建了生祠,春秋皆祭。孙遇有子四人,分别是孙珂、孙珪、孙瓒、孙掞。其中孙珂、孙珪、孙掞皆为进士,三子孙瓒中举人后,不愿意继续科考,转而研究理学,终成明朝一代理学大师。后,孙遇的两个孙子孙乐和孙檠同科考中进士,成为胶东民间盛传的“一门一榜二进士”。甚至,连他们的老家,也因为这个缘故更名为“两甲庄”。

文末重点感谢张艳红、王红春两位老师提供的相关史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