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圆桌派》这个节目?

做个太阳暖珊珊


对于综艺节目《圆桌派》,相信很多观众不会陌生,这档节目脱胎自凤凰卫视的谈话类节目《锵锵三人行》,其实内地很多观众不太熟悉这档节目,当这档节目宣布停播的时候,很多观众才知道这档优质的节目,原来三个老男人聊天是这么有趣。《锵锵三人行》停播后,窦文涛在优酷做了一档《圆桌派》,节目形式和之前的《锵锵三人行》一样,不同的是,节目人数由三个人变为了四个人。这档节目目前已经播出三季,每季在豆瓣的评分都高达九分以上,这在内地的综艺节目中实属罕见,究其原因,无非有两点,一是节目每集的内容都是社会热点,很接地气,另外就是灵魂人物窦文涛的魅力,这个男人可以让四个人的聊天井井有条,让观众看的很舒服,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不管是在《圆桌派》还是《圆桌讲究派》,嘉宾都有一个人,那就是马未都,这个头发花白其貌不扬的男人可来头不小,年轻的时候马未都在军队大院长大,据他所说,饿肚子那是不可能的,后来马未都做过编辑和作家,现在最为人所知的头衔是古董鉴赏家和收藏家,和王刚用锤子砸赝品不一样,马未都是一位真正和古董有着特殊感情的人,最近他的新节目《博物奇妙夜》也正在热播,豆瓣评分高达9.1分,说明人家马未都是真正有能力的人。作为《圆桌派》的嘉宾,据说马未都在上节目前很少背稿子,一般都是即兴发挥,讲起故事来那是一个接一个,毕竟人家的阅历摆在那,背稿子这种事,那是不存在的。

这档《圆桌讲究派》已经播出一集了,对于这档只有两集的节目来说那真是看一集少一集,所以,folks,抓紧时间看喽!


影视口碑榜


国内综艺节目中,播到第二季,口碑不降反升的,不多。

评价人数只有几千,评分却在8分以上,低流量高口碑的节目,更不多。

这两点,《圆桌派》都做到了。

这是一个神奇的节目。

主持人是老腊肉直男窦文涛就算了,两季嘉宾没有一个小生小花。

布景简单,没有LED和大屏就算了,总共就一个房间、一张桌子,外加一炷香。

嘉宾们只顾着自己high 聊,动不动说出一些很文(nan)艺(dong)的话,但没有一句能上热搜、上头条的。

那,口碑都是从哪儿来的?

从节目里来。

第二季的第一期节目,讲的是出身,请到的嘉宾是马未都、柯蓝、蒋方舟。

几个人都是窦文涛的老友,但有区分度:马未都、柯蓝都是从小在北京长大;蒋方舟呢,被窦文涛调侃为“湖北襄阳一枝花”,家人都是铁路职工。

而窦文涛对自己的认定,一直都是从小城市石家庄走出的主持人,所以姿态上把自己划到了跟蒋方舟同一阵线。

划好阵线,不是为了针锋相对,而是以自己为例子,来摆事实讲道理。

窦文涛抛出问题:一个人的好处,和觉得你自己不好的地方,跟家庭出身有多少关系?

蒋方舟接招,给自己戴了个“凤凰女”的标签:出生在小地方,爸爸是铁路乘警,妈妈是铁路子弟学校的老师。

体制内的生活,在小范围里坐井观天,或许是一种幸福,一跟大城市迎面撞上,就看出落差来了。

小城姑娘蒋方舟去广州的亲戚家,姨姥姥把家里孩子不要的衣服,都搬出来让蒋方舟捡。因为耳聋,很大声的说:翻吧翻吧,尽情翻吧!

二三十年前,很多小城市的工薪阶层,过的都是这样的生活,但这并不是马未都、柯蓝过的生活。

马未都就说,他母亲从来不穿北京产的鞋,最次也是穿上海和广州的鞋。

即使在蒋方舟成长的年代,这也算是相当中产的生活了。出身对人有没有影响,相信观众已经有各自不同的判断了。

更重要的影响,是心态。

蒋方舟的“讨好型人格”,窦文涛在北京孩子面前会羞怯,都从出身上找到了根儿。

马爷神补刀:河北的问题就在于,它是烘托北京的。

窦文涛发散:优越感,带来了混不吝的放飞自我。

蒋方舟升华:这种放纵性情,其实是对占用公共资源的不害羞。

这个过程,很像排球场上的一传→二传→进攻,一环扣一环,没了谁都不行。

柯蓝呢?跟陆亦可一样三观超正,随时出来纠偏。

这种打配合的结果就是:看似每个人都在扯闲篇儿,但都通过自己的表达,让答案自己跳了出来。

从节目第一季追到番外篇《圆桌女生派》,再追到第二季,你会发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扰,不管是明星、作家还是演员。

节目里的每个嘉宾都没有光环,只有素颜。

所以没有人设,只有真人;没有高潮,只有机锋。


《圆桌派》没有“演”,所以热度和传播率很难更上一层楼,但是内容都立得住。我的朋友陈先生说:可能中产阶层更愿意看《圆桌派》,因为清清淡淡不吵不闹没有撕逼,看了还能有点思考。

口碑和流量,都是好东西,就看大家怎么选。

其实,节目的气质,很大程度上是由做节目的人决定的。《圆桌派》其实是窦文涛的旧节目《锵锵三人行》Plus版。

窦文涛自己说过:锵锵是新闻,圆桌是生活;锵锵是公共,圆桌是私房。

舞台上的话,是说给别人听的。深夜里的私房话,才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体己话,它可能有点糙,但不会美化,不打高光,因为不需要。

窦文涛不是科班出身的主持人,也不一定是最适合谈话类节目的,因为他太不合乎标准了。

标准的主持人,或像倪萍一样以情动人,或像何炅一样什么话都接得住什么场子都能接。之前看到一个报道,《快乐大本营》的二十年特别节目,给何炅感性、眼红红的时间,只有10秒钟,时间一到立马就要切换回大家熟悉的快乐家族领队。

这对窦文涛太难了,一个经常被扣上“炮轰”标题的主持人,不会说车轱辘话。

时不时动作夸张得像表情包。

插科打诨的时候,不是老熟人,可能都兜不住。

对丁璇女士,他的态度不是讽刺,而是戏仿。这其实是有风险的,拿捏不好尺度就会引起争议。窦文涛把原话说出来,把判断留给观众自己。

即使是跟靠“说话”吃饭的同行比,他也算特立独行了:鲁豫的专长是抛砖引玉,让嘉宾说出自己的故事;金星有三宝:催婚、催生、问别人怎么好上的;蔡康永会引经据典,有温情也有冷箭。

窦文涛呢?直不楞登得像孙悟空。这几年可能年纪大了,不怼人了(加上睡不好),火气褪掉了,也还是个直线型思维的真·直男。

但,一个健全的市场,一定是既有静水深流派,也有直抒胸臆的人。

有的节目给你深夜鸡汤,有的节目给你苦口良药。选择的主动权,在你自己手里。看什么样的节目,成为什么样的人,同样是自己的选择。

给自己一炷香的时间,看一期能引起思考的节目,才不会耽于声色。


桃红梨白


我是冲着窦文涛才看《圆桌派》的,基本上还是秉承《锵锵三人行》的谈话风格,但是明显收敛了很多,话题也偏向简单肤浅,嘉宾更是如此,话到嘴边留下好几句,毕竟毕福剑的例子摆在那,谁还敢乱说,有些话说的自然不敢那么直接和明显。尺度比《锵锵三人行》小了很多。但是《锵锵三人行》被停播了,不知道窦文涛心里怎么想,反正我是感觉挺遗憾,挺可惜的,一个人能坚持做一个节目那么多年,确实很不容易,只是它停播了。之后窦文涛主持《一路书香》,我看了两期就看不下去了。只有《圆桌派》还能看下去,一个没有表达自由,思想自由地方,很难孕育出什么好东西,更不会擦出什么火花,《圆桌派》的嘉宾的整体水平也比《锵锵三人行》差了很多,明显不在一个档次上,虽然梁文道、许子东和马家辉也会去做嘉宾。套用窦文涛在《锵锵三人行》里的一句话:我不同意你的意见,但是我允许你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可惜很多人不同意别人的意见,就让别人闭嘴了。



顺便说一下,我更怀念,也更喜欢《锵锵三人行》的老背景,新改版的背景总感觉多了几分俗气。




《圆桌派》对于《锵锵三人行》的老观众来说可能节目水平和质量有所下降,但是对于新观众来说可能还是不错的,观众的年龄、看视频的习惯、文化水平不同,个人有个人的喜好也不同,喜欢看就看看,不喜欢看就忽略,仅此而已。但是,《圆桌派》还是值得看的。


行远健身


很多人可能不明白,为什么在这个快节奏,商业化,重包装,小鲜肉横行的年代,几个老男女坐在一起喝茶聊天,然后就可以把钱赚了?

实际上,从专业角度上讲,就是有这么几个老家伙,他们确实有实力坐着聊着就把钱赚了。

一、关键人物窦文涛

说窦文涛是中国最牛的主持人一点也不过分。198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在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工作了7年,在此期间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全国广播电视十佳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这些都是中国新闻人的最高荣誉。也就是说他在出道早年其实就干得很好了。

1996年3月,作为国内新闻人的精英加入凤凰卫视,到香港工作,主持《相聚凤凰台》、《时事直通车》、《锵锵三人行》、《文涛拍案》、《滔滔不绝》等。

一个出生于大陆,经过了高考严格选拔,接受了重点高校专业新闻培养,然后又常年在特区,与世界接轨的媒体界接受严格历练的新闻人的经历是极其宝贵的,像拥有他这样的履历的人屈指可数。而从1989年到今天,一历练就是近30年。

风格上,作为一个极其专业而优秀的主持人,窦文涛的特色并不是突出自己的个性,而是非常低调,懂得如何开启话题,接嘉宾的话,适当捧起嘉宾,让节目效果达到最佳,这是一个主持人的最重要的素质。

如果说以前的节目里,窦文涛都是给别人打工,那么《圆桌π》是他在新闻界,主持界,媒体界打拼了一辈子,自己为自己做的节目,有更多决策权。可谓是万事俱备。

二、牛逼嘉宾关系硬

曾经我和一个知名节目的导演聊天说起,如果在中国有这样一个节目,邀请到窦文涛做主持,马未都讲文化,梁文道说哲理,蔡康永把三观,那么这个节目就牛爆了。正说着就出了个《圆桌π》。

到现在除了还没有请到蔡康永,《圆桌π》的嘉宾模式是中国最牛的主持人窦文涛做主持;中国最牛的文化人马未都,还有其他各领域著名的文化人和科学家比如说陈晓卿,徐静蕾等说科学文艺;梁文道,许子东等代表老腊肉说人生哲理;而还有一个蒋方舟负责吸引网上吐槽火力。而其实他们所有人不管是什么人设,自身在专业领域都很牛很牛,包括了各行各业,各年龄段,覆盖各粉丝群,拥有各种话题性。

要知道,这些嘉宾不管是为了钱来也好,还是为了关系来也好,能来凑一桌,分享自己的故事,就一定会爆发巨大的潜力和碰撞出巨大的火星,因为他们的人生经历都太富太有内涵,眼光和见识总能给人启发,引起共鸣。一般人和一般的节目是攒不起这样的局的。

不用的主场嘉宾和客场嘉宾能来给窦文涛这个节目捧场,足以见得干了大半辈子的最牛主持人在业界的号召力。

其实在这里还想给蒋方舟鸣不平,不管她在现实生活中是个什么样的人被多少人污蔑为凤凰女,心机婊,但是在《圆桌π》上的表现,根据她这个年龄,其实已经相当不错了。要知道同期还有一些年轻嘉宾和这帮老家伙在一起聊的时候,谈吐举措都不是很得当的,而蒋方舟最后的呈现出来的效果是恰到好处不温不火的。有时候真的觉得中国有些人为什么那么狭隘,就容不得看不得自己的同胞好,而但凡是舶来的就使劲跪舔。

三、话题人文关怀深

作为职业的新闻人,主持人,制作人和他的老伙伴们带领的创作团队,对中国当下社会的一些话题和问题的把握非常准确,而老江湖窦文涛很知道那些话题该说,哪些不该说,什么时候可以点到为止,适可而止,度把握得非常好。

节目内容上只要和梁文道沾边,档次就不可能低,因为梁文道可以算是在哲学,新闻学领域融贯中西,有真才实学的一个学者,说他是中国的福柯可能都不过分。

梁文道

福柯

四、表面低调其实高调

窦文涛可能人到不惑之年以后,少了年轻时候的激进,多了一些睿智,所以他给自己的人设是有点痞,什么小时候看女军人啊,什么摸女同学啊,张口就来。就是一副我是流氓我怕谁的造型,然而这种人设和他媒体界大佬的身份明显是不符合的,所以,其实是为了效果。

以前在电视时代,梁文道主持的一些节目往往放在深夜,表面上看这是人们最不关心,最不火爆的时段,然而实际上,凌晨和深夜,是万籁俱静,人们感情上最脆弱,内心最空虚的时段。往往这个时候很多触及心灵的话题很容易打动观众。所以说,可能八九点一个很火的剧确实可以迅速圈粉,但是风头过了以后,很快就会被这个快消社会忘记,然而梁文道多年来不温不火的深夜聊天,不但圈到了很多高素质资深粉,而且他们绝对是死忠粉。

《圆桌π》的低调其实表现的是高调的自信——你爱看不看,你爱喜欢不喜欢,我们就说我们的,敢有这种自信,是因为他有牛逼的制作人,牛逼的主持人,牛逼的嘉宾,牛逼的话题,牛逼的节奏把控,牛逼的情怀......这是多年工匠精神酝酿所成的精华。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所有这一切元素长达几十年的积累,让梁文道自己的节目《圆桌π》横空出世了,真的很为这样一个有追求的新闻界前辈感到开心,也为长期被小鲜肉刷屏,精神极度匮乏的观众开心。

祝《圆桌π》越办越好!


HannibalLecter



《圆桌派》从第一季的豆瓣评分8.9到第二季的9.2到第三季的9.4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其分数一路飙升的原因吧!



窦文涛的《锵锵三人行》这么多年一直陪伴了我们很长时间,最近的《圆桌派》不限于3个人在一起了,又有一种别样的味道,他们像楼下的老爷爷一样亲切,他们的话语有时云淡风轻,有事发人深省,有时天马行空。他们像老友一样轻松的谈话,这个节目不像是电视节目,更像是家人们唠家常,真的很好。


之前的《锵锵三人行》一直在看,但是感觉画质不清晰,本身谈话没有问题,但是剪辑或许粗糙,形成了不好视觉体验。《锵锵三人行》的节目风格设计的较为古典,不符合现代年轻人的感官需求,而《圆桌派》采用最新的设计风格让人眼前一亮,而本身的话题更加的接近世界,而不像之前的节目话题,比较符合知识分子观看,现在的节目话题,更加的具体,更加的年轻化,这也是这个节目的成功之处。


有人拿《十三邀》和《圆桌派》做对比,首先许知远是一个不善与人交流的人,他的问题不容易激发对方的反馈,他嫌少在电视前活跃,不懂得如何去控场,挖掘被采访者的内容,例如在采访李诞中,自己更像是一个被采访者,被李诞牵引着话题走。我总觉得许知远太骄傲了,他不提前知道了解他的采访对象,以文化人知识分子自居,我不评判质疑他的文采,但是这是一个访谈节目,需要一定的互动。有网友说采访马东那集尴尬到不行,每次的话题被马东怒怼,马东喜欢把深刻的道理简单化,而许知远喜欢深奥的东西,所以两个人没有交集,很快结束了话题。


而窦文涛不一样,他是主持人出身,有着极强的控场能力,当对方的话题脱离了主题之后,他会立马引导嘉宾回到主题,他用淡淡的话语牵引着几嘉宾的话题,他娓娓道来的说着故事,在佛系青年那集,当许子东快要离题的时候,窦文涛接过话题,让聊天进行下去。他谦虚彬彬有礼善于与人交流,深刻的挖掘出大家的感受,让人觉得很有同感,他最让我喜欢的原因就是他会提前备课,准备很多的资料供大家讨论,让谈话变得精彩,让其变得更加的丰富多面。


有人说:“这是不是意味着文化向娱乐低头”,其实不然,我们都生活在当下,知识就是用来解决社会问题,对其进行反思,如果一味的追求高雅,有什么用吗?《诗经》倒是高雅,可是有人看吗?知识分子正在用 一种新的方式改变社会,为我们的思维方式提供更多的养料,让我们的价值观更加多元。


文化名嘴窦文涛携手优酷“看理想”倾力打造。立足“撩、聊、了、料”四大吸睛秘笈,不设剧本,即兴聊天,平等视角,智慧分享。一期一个引发思考的话题设置,交流价值观点、碰撞思想火花,邀你畅游文化与跨界的奇妙之旅。


扒爷3


很偶然的机会,看到有《圆桌派》这样一个谈话栏目。第一季最开始吸引我一道门是栏目的开头短片,好奇的人可以现在就去打开第一季看一看,一档栏目,怎么做,能称得上从头到尾一丝不苟的精致。

每集时长大概在半小时左右,主持人是《锵锵三人行》里的窦文涛先生,看完第一季的前四集之后,这个栏目大概的样子是:既高雅的起来也通俗的下去。

窦文涛在这里,与在《锵锵》里正襟危坐的样子不太一样。

首先,每一集里谈话或者说聊天的话题设置,更加贴近社会生活、热点事件,不同于《锵锵》里新闻评论员似的镜头设定,这里的窦先生多了一些人间烟火气。

其次,《圆桌派》里,窦文涛和受邀嘉宾的状态非常像周末休闲时,约了三五好友来到家里,围坐在一起,沏上一壶茶,焚一支幽静清雅的香,就桌面上的问题,轮流发表自己的观点见解,每个人都带着自己从事的职业、过往的人生经验,就同一个话题,侃侃而谈,气氛并不紧张,也不总是显得肃穆庄重。

再者,《圆桌派》根据不同话题设置,邀请的几乎是与之有深度相关联系的文化、文艺界人士,这些座上宾不一定有乌压压的拥趸,却可以称得上是相关领域里首屈一指、有建树、有思想的人物,他们身上不一定要有相同的特征,但在窦文涛的勾兑下,各自都能表达出一些非陈词滥调的想法火花,仅这一点来说,《圆桌派》就很值得被珍惜。

截至目前,《圆桌派》已经做到第三季了,不管是收藏家、主持人、作家、音乐人、明星、娱评人、演员等等身份角色的人,能够在半个小时的时间里,给观众一些带着思考新鲜度和温度的内容,很棒。

2018-02-24 22:05

——衡·Isabella


吾腔调


《圆桌派》这个节目我个人是比较喜欢看的,偶然机会看过一期,看见几张熟悉的脸就点进去看了,静心静气的看完了一集,又乐此不疲的找来之前的一季看完。之所以会如此喜欢,总结如下几点原因。

一、节目形式简单 《圆桌派》节目形式,一炷香,一壶茶,几碟时令小水果,四个饱读诗书,阅人间无数的成功人士,谈生活,谈人生。没有太多炫秀的娱乐的东西,令人舒心静气,。就连广告植入的问题也没觉得反感,感觉到节目的真诚。

二、主持人的选用 主持人是一个节目的灵魂,节目效果,节目的舒适度和主持人的情商智商有很大关系,《圆桌派》的主持人窦文涛,典型的老腊肉,幽默,勇于自黑,也招黑,众嘉宾偶尔会拿他开玩笑,活跃气氛。他偶尔一抹神秘的笑,一个小眼神,意思在说“你懂得”觉的挺好玩。最重要的一点他这人特聪明,每次抛砖引玉,自然的引出谈话的主题,合适的点题,使嘉宾都能很好的打开自己,也很有存在感。偶尔放低自己的姿态一副谦卑的模样,像一个聆听的小学生,但他的学识和积累也是非常之了得,在高手聊天的过程中做到穿针引线 融会贯通,也是可见一斑的。另外作为主持人的技术的活也是拿捏的很到位,接话自然得体,嘉宾聊的很畅快。总之很欣赏他。

三、嘉宾设置 《圆桌派》的嘉宾设置还是很用心的,集合两岸三地的名人学者,囊括文化,科技,娱乐等各方面的领域的翘楚,畅谈人生,有马未都,梁文道,马家辉,蒋方舟等圈中知名人士。另外我还发现基本上每期都会请一位女嘉宾,像蒋方舟,李玫瑾,马伊琍,柯蓝等一些很优秀的女性。为什么每期都会有一个女嘉宾呢?女性看问题有自己的独特的视角,能更好的了解女性,且会更细腻柔和的看问题,能够丰富话题的内容。我看出镜最多的事蒋方舟,一个很优秀的年轻女孩,在众多老江湖里面一点没有拘束感,侃侃而谈,能熟练准确的表达出时下年轻人的状态和特点,她更了解当下年轻人的生活,这估计也是节目组最看中的她的地方,另外她的成才之路也值得很多家长借鉴学习的。

四、节目的选题 谈话类的节目选题也是一大亮点,选题的合适度会影响到观众和嘉宾,一个好的选题能让嘉宾畅快的打开自己,会觉得自己一直有话说。另外观众也会根据话题简单取舍。一直觉得《圆桌派》的选题还是不错的,简单明了,生活,关注人们内心的需要,找补缺失。比如最近几期 怎么理解规则、青春时光真的美吗?、你和妈妈的相处模式等,都很好。

《圆桌派》这个节目我喜欢看最主要的原因是让我放掉繁杂试着思考,当下很多人的生活要么在不停的刷着手机,打着电话,侃着大山,烦闷中,枯燥着,已不会思考,也不愿意思考了,年龄越大越发现会思考也是一种能力,需要你真正的潜心静气才能做到的事情,带着孩子,做着繁杂的家务,生活琐碎的如一地鸡毛,我怕自己变成其中的一片鸡毛,没有重心随风飘来飘去,所以趁孩子睡着,忙做家务的时候我回归自己,看看《圆桌派》听听他们聊的世界,谈问题角度,纵使不在局内,也有神交之感。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谈天说地,活色生香。


解语三秋叶


《圆桌派》节目是窦文涛为主以聊天式的方式展开。窦文涛抛出一个话题,让嘉宾畅所一言的表达心中的想法,原汁原味的给看者最直白的展示。这个节目传承了《锵锵三人行》的风格,大多粉丝都是《锵锵三人行》转变过来,《锵锵三人行》播了将近13年,深受网友的喜爱,由于某种原因,被迫停播整改,所以窦文涛才再次主持《圆桌派》这个节目。

《圆桌派》这个节目已改现在综艺节目的浮夸风气,以嘉宾为主,以当时的热点,谈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像朋友之间聊天一样,谈笑风生。

主要嘉宾集结梁文道、陈丹青、马世芳、冯小刚、王蒙、王安忆、冯唐等众多文化艺术大咖。

一个很不错的节目。值得一看。


孟子杂谈


其实就是锵锵三人行的衍生版、加长版,是一个社会话题的访谈节目。还是国内独树一帜的一档节目,深入浅出的谈论社会问题,心理问题,热点问题。个人还是比较欣赏这样的节目,虽然不会像有些综艺节目那么热火朝天,但是它就可以这么不温不火的存活下去,希望它有着无限的生命力能一直走下去。这档节目制片人似乎就是窦文涛自己吧,所以窦氏风格很明显,但是嘉宾人数比锵锵多了一个,时间也长了20分钟,可以把话题谈得更深入,更透彻了。


听我分析


《圆桌派》其实挺像以前的《锵锵三人行》的。《锵锵三人行》由主持人窦文涛与两岸三地传媒界之精英名嘴,一起针对每日热门新闻事件进行研究,并各抒己见,但却又不属于追求问题答案的正论,而是俗人闲话,一派多少天下事,尽付笑谈中的豪情,达至融汇信息传播,制造乐趣与辩析事理三大元素于一身的目的。

《圆桌派》聊天真人秀节目,延续不“装”的窦式主持风格,神侃包罗万象的话题。

《圆桌派》也好,《锵锵三人行》也罢,其实都是描述一些社会上的热点话题,再加上三四个人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但是,有人会说,这个真人秀没有太多的嘉宾,没有太多的包装,就一个桌子三张嘴,怎么就这么火呢?

其实,找嘉宾也是个技术活,及要找不讨人厌的,也要找有发散性思维的嘉宾。

除了。嘉宾的选择之外,话题的选择也是技术活,我们来看看往期《圆桌派》的话题

看到这种犀利的或者是当今社会的一些话题,这些能引起社会人们的关注,也是一种主流价值观的引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