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麥肯錫轉身中國民營集團的職業感悟|Consultants on Venture

從麥肯錫轉身中國民營集團的職業感悟|Consultants on Venture

從麥肯錫轉身中國民營集團的職業感悟|Consultants on Venture

文章作者 | 慎思君

文章來源 | 杜克大學富卡商學院校友活動

慎思君

很榮幸受邀參與了一次杜克大學富卡商學院的內部校友分享會。此次分享會的主角Lekai Zhang是Duke MBA 2012屆的校友,現在的身份是國內領先物流企業的新業務發展總監,此前就職於麥肯錫公司,擔任項目經理一職。

作為一個旁觀者和傾聽者,Lekai分享了諸多對於職業規劃以及轉型的思考,而我更感興趣的還是他選擇投身一家本土民營集團的選擇。雖然,中國本土民營集團的發展有目共睹,對於一流人才的渴望與日俱增,但是我所接觸的很多海歸人士,亦或是外企的高管,仍然對於能否適應和融入民營企業的文化抱有將信將疑的態度,但又對這些企業的快速發展所帶來的諸多機會所著迷。

之前,我曾撰寫了一篇一個敗走民企的首席戰略官能帶來什麼啟示?,其中也是探討並分享了在民營集團從事戰略相關工作的要領。很多朋友加了我的微信,無論是探討還是分享的,或多或少都是“觸景生情”。

此次,Lekai的分享中有不少乾貨,談及了職業發展的感悟、從諮詢到企業以及選擇民營集團的原因,我節選了部分很棒的內容與各位讀者分享,相信大家會有所收益,也期待和大家有更多的交流與探討。

那年畢業的中國MBA學生中,三分之一的人留在美國,三分之一的留在香港,三分之一回到中國,其中有4個人進了諮詢,兩個在BCG,兩個在麥肯錫。 MBA前後的職業路徑是怎麼樣的?

畢業後跨界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我當時沒有計劃,從來沒有想過進入一家快遞公司,上大學的時候還不知道有MBB這件事情。可能每個人走的職業發展路徑都不一樣,有的人可能還在探索,有的人可能一開始就知道自己要去到什麼地方,對我來說最根本的是自己愛折騰的心態。我如果一開始就在製藥公司繼續生物技術路線,可能也不錯,但我還是比較想折騰,選擇進入了諮詢。簡單來說,回過頭去看,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問自己這是不是最想做的事情;如果這件事情自己覺得不煩,早上起來覺得想去上班,那麼就可以做下去。

就個人職業發展背景來說,我本科是生物化學,然後去了美國讀博,讀了兩年就退出了,覺得和社會、工作之間沒有什麼關係。我用了一週找工作,在波士頓的一家創業公司安定下來,經歷了一家公司從無到有最後上市的過程,這份工作的獲得純粹是碰巧。第二份工作是在一家藥企,我覺得在藥企的轉折比我第一份工作的轉折更大。第一份工作是在公司裡面配對試劑,第二份工作是做流程設計,老闆是我打高爾夫的時候認識的,兩個人聊得很好,他就推薦了工作。第二份工作以後去做了MBA,MBA畢業後去了諮詢。我當時是技術背景,去藥企面試的時候很多公司都不要我,因為公司覺得我沒有商業背景和工作經驗。但諮詢對於我的背景比較開放。

在諮詢的四年時間裡只有50%-60%是真正和醫療相關的,做醫療相關的很多項目和以前的經驗沒有太大的聯繫,當時對於自己做的方向也有一些困惑。所以,我做了離開麥肯錫的決定,因緣際會便加入了某國內領先物流企業,我做的事情更多類似於該企業的內部創業。從諮詢到企業的跨界其實沒有特別大,能夠看得見摸得著的行業基本是門檻不太高的行業;而醫療行業則是門檻相對來說比較高的行業,從醫療到物流的跨界相對來說就沒有那麼困難。

諮詢工作時間確實比較長,這是這個行業的標準。之所以會做得比較久,一方面是自己還挺能熬,另外也是個人的興趣,因為有新鮮的東西,不確定性比較大,而我好奇心還挺重的,因此願意待下去。在一個公司成長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我進入諮詢後一開始想做醫療,但第一年沒有接觸任何醫療的項目,很多時候的職業路徑並不是自己能夠決定的。我覺得最重要的認識自己是不是有好奇心,是不是自己想走的軌跡。在某一個職業裡面有很明確的目標,但是具體走向不是能夠控制的,而是隨著自己的感覺去走。

真正進入民營企業工作和在諮詢公司給民企做項目還是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公司部門有三四個領導,每一個領導對部門發展的想法都不一樣,很多人都是很接地氣。原來可能認為戰略這個事情沒那麼重要,執行最重要;後來才發現戰略還是最重要的,我覺得國內大多數企業都會存在這樣的問題。

那從大的方向來講,你覺得麥肯錫給你留下了什麼?

我覺得很大的體會是,在企業裡面的工作是很費心,因為涉及到人與人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的協調。我現在的小團隊也在探索很多內部的管理方法,我還是覺得專業服務機構相對來說管理起來比較簡單。

從硬性技能角度來講,制定戰略的能力肯定是一個收穫。現在公司常常會面對很多選擇,但是大家都在沒有通過大量的數據或者事實來制定戰略決策的習慣,我過去幾年在諮詢公司學到了非常經典的思維方法。我幫助企業做戰略,這個戰略是基於分析、基於數據,這是一個硬性技能。從軟性技能角度來講,是解決問題的能力,碰到一個問題知道怎樣把這個問題拆分,一步一步去解決。在公司工作碰到一件事情,我知道需要解決的最核心的問題是什麼。因為我常常發現很多時候大家不知道核心的問題是什麼就開始做事情了。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是要想清楚自己的目標是什麼,自己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另外一個能力是判斷能力。大家可能收集到了很多信息,但最終還是不知道建議是什麼,因此做了事情以後還要考慮結果是什麼,也就是判斷數據是到底有什麼用,能夠判斷別人提交的報告裡面的數據或者結論是否是正確。企業裡面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事情,這可能是諮詢帶給我的收穫。

最後一個技能是講故事的能力。在大企業裡面會講故事的人非常少。另外,諮詢也帶給我了人脈,讓我認識相關的人,我覺得人脈很重要。

從麥肯錫轉身中國民營集團的職業感悟|Consultants on Venture

中國現在的企業轉型是更戰略的,更全球化的。在我見到的企業裡面,對於海外的MBA,要麼就是不接受,要麼是接受了就隨便安排個位置,你覺得對於我們這些國外畢業的MBA來說,怎樣才能夠讓國內的企業比如私企或者國企更好地接受?

我覺得這很難是個人能夠改變,這是一個企業需要經歷的過程。對於企業來說,你僅僅是一個海外的MBA,對於整個企業來說並不可能創造太大的價值,再厲害的一個人,進了這個企業也未必能夠給企業帶來改頭換面的效果。但要看兩點:第一點看這個企業是不是有對於相應人才的需求。另外一點看這個企業是不是真正想變革。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有的企業可能需要反覆幾次,來回衝擊,新舊勢力才能找到一個磨合點。

現在大部分中國的企業都是處在一個新老勢力交替的過程之中,企業現在面臨一個想要走出去的階段,市場趨於穩定,必須要啟用新人。因此這是一個特別複雜的話題,並不是一個個人可以解決的事情,你需要看這個企業是不是準備好了。

關於從麥肯錫到某國內領先物流企業,可能會考慮兩個事情,一個是這個行業值不值得去,另一個是這個公司值不值得去。那麼你對物流行業怎麼看,行業中這個公司比較突出的點是什麼?

我認為選這個行業時點非常對,選公司很簡單考慮是,這個公司是行業領頭的企業,讓我決定去的一個原因是該公司的文化,相對來說不是非常激進,大家比較相互尊重,不是非常狼性的文化。考慮到它是行業領頭羊,又帶著大家進行變革,文化可以接受,就去了。另外就是我在做的事情,更多是用科技來改變物流。以前可能物流沒有專業性,現在物流對於數字化的需求很大,這是一個很大的機會點。現在我們做的事情更偏互聯網,打交道的公司很多是互聯網公司。我現在也會反思,如果在互聯網公司創業,那麼商業背景的人的價值是什麼。因為對於互聯網創業來說,技術肯定非常重要,那麼商業背景的人可以創造什麼不可替代的價值。從行業來講,從做的事情來講,要想清楚大方向。

海外的留學人回來,如何能夠變得更接地氣,更好地同一線溝通?

這也是一個頭疼的事情,以前接觸的人大家的背景都比較光鮮,現在企業裡面接觸很多人,處事方式也不一樣,確實是一個挑戰。

我覺得還是看你覺得這個事情值不值得去做,大方向是不是對的。我覺得這些人也有優點,挺實在,實事求是。要體會到一線的人的訴求是什麼。還是要有一些你認可的東西。如果你覺得自己實在是接受不了這些事情,那也不要勉強自己。自己要有一個判斷,自己的想法是最重要的。

您也提到過計劃趕不上變化,比較隨心。但是畢竟到了現在這個職業階段,每一個選擇都需要深思熟慮,從專業服務到企業端,很可能這個轉變就是開啟了一個全新的職業篇章,在做這個改變的時候,是否有一個三到五年的思考和規劃,您當時考慮了什麼樣的因素?

我當時希望能夠更快接觸到直接的一線業務。從諮詢出來到企業的人,往往會有一兩年左右的過渡期,這段時間裡,企業會將你放在戰略部相關的職能,然後再讓你接觸一線的業務,因為企業最終還更希望看到勝利的果實,這個崗位給我提供接觸了一線業務的機會。物流行業在非常迅速的發展,也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從一個企業到另外一個企業順利工作,我覺得最核心的還是團體和資源。能夠搭建一個小團體,團隊一起可以把事情做好,另外也需要一些個人的社會資源。到了任何一個地方,想做成一件事情,是否可以能夠調動起相關所需的資源。個人能力這個東西很難講,如果是一個團體進去,大家一起整合起相關的資源,那麼就能夠很快地適應工作,當然個人對於行業的理解也很重要。

數字化時代的首席戰略官 | 戰略官筆記

公司真正的業務是什麼?| 戰略官筆記

一個敗走民企的首席戰略官能帶來什麼啟示?

如何為一家全球娛樂業巨頭進行戰略規劃?| 戰略官筆記

企業內部創新如何展開?| 戰略官視角

一流的首席戰略官需要具備什麼樣的能力?

首席戰略官:What, Why, How

創建戰略管理辦公室

年度重磅 | 從百年公司發展,探索諮詢行業本質 - 永不放棄的問題解決者

年度重磅 | 頂級諮詢公司品牌與核心價值研究

再論《顛覆諮詢業》

雕琢製造業精品的諮詢匠人 | Boutique Firms

到底何為精品諮詢公司(Boutique Consulting Firm)?

管理諮詢,未來已來

最神秘的戰略諮詢公司

從麥肯錫轉身中國民營集團的職業感悟|Consultants on Ventur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