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皇帝为了让自己的生父入太庙改了朱棣的庙号,他不改后面的皇帝是不是也会改呢?

龙欢1987


先回答的你主题,我认为整个明朝,除了嘉靖皇帝朱厚熜敢在太庙问题上动手脚,其他人是没有这个胆量的,所以说如果嘉靖不改,我们现在就

只能说明太宗朱棣,而不能说明成祖朱棣了。

下面再说说太庙中的皇帝是如何供奉的。

按照宗庙制度“天子立七庙,诸侯立五庙,大夫立三庙,士立一庙,庶人无庙”,其中“昭穆制度”规定了神主的具体摆放“始祖居中,左昭右穆。父居左为昭,子居右为穆”。

所以说太庙中应该摆放“太祖庙”及“三昭庙”﹑“三穆庙”共七位神主。王莽时期又增“祖庙五”﹑“亲庙四”,共为九庙。

在明代正德朝以前是七庙,正德以后为九庙,也就是说太庙能够供奉九位皇帝,而朱厚熜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在他前面共有十位皇帝,除去建文帝和景泰帝,太庙实际已经供奉了八位神主。

按照“九庙”原则太庙实际上还有位置,兴献王入太庙也不存在将谁“祧出”一说,我之前也错误的认为将朱棣庙号由“太宗”改为“成祖”,是为了防止兴献王入庙而将朱棣祧出。

实际上将朱棣的法统升级,以成“万世不祧”确实是为了防止朱棣被祧出,但是有可能导致朱棣被祧出的并不是兴献王附庙,而是朱厚熜本人。

朱厚熜死后附庙,必会导致一人被“祧出”,而朱棣法统升级后,自己附庙后被祧出只能是明仁宗朱高炽,朱棣则安全了。

如有解释不当还请高人不吝赐教。


一点点历史


向敬之

嘉靖十七年(1538)九月,明世宗朱厚熜将其生父朱祐杬追尊为睿宗献皇帝,并将其神主升祔太庙,排序在明武宗之上。

嘉靖帝能够登基,是因武宗无子嗣,而作为孝宗的嗣皇帝承袭大统的。按理,孝宗为嘉靖帝宗法意义上的父亲,但是,嘉靖帝即位不久,就忙着为其生父、兴献王朱祐杬谋求皇帝的追尊:先尊为兴献帝,再加封献皇帝,进而加谥“睿宗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简敬文献皇帝”,如此一来,他仍为睿宗之子,而孝宗变成了皇伯考。一场持续了十七年的大礼议,最终以朱祐杬成功升祔太庙,而实现了嘉靖帝的阴谋。

在明朝已有七庙(太宗、仁宗、宣宗、英宗、宪宗、孝宗和武宗)的情势下,嘉靖帝为了将假皇帝生父挤进太庙,不做配享,而做升祔,拥有一个固定的专庙。于是,他将太宗朱棣改宗为祖,上尊为成祖,和太祖一同作为“万世不祧之君”,供奉于太庙正中,正好为兴献帝让出了一个空位。

如果嘉靖帝不力排众议地闹腾,不惜将政见不合的首辅杨廷和、礼部尚书毛澄排挤出朝堂,兴献帝的神主是不可能在明朝太庙中拥有独立一庙的,顶多处于一个配享的位置。

倘其不强势为之,后继之君未必会将朱棣改宗为祖。毕竟,按“祖功宗德”的说法,太宗是对守成之君至高无上的尊谥,但,将其改为成祖,无疑是拿他发动靖难一役、夺取皇位做文章。

所谓靖难,就是篡位。朱棣是顶着“燕贼篡位”的骂名上位的,然而正是因为他的篡位成功,而成就了他的子孙(包括武宗朱厚照、世宗朱厚熜堂兄弟)的后继皇位。

这不是光彩的事件。嘉靖帝崇隆成祖功业,为的就是给没有做过一天皇帝的父亲争取长久的升祔。如此一定,后继皇帝也不敢将血缘关系更近的兴献帝的神主祧出。


以礼观书


第一个问题,就算嘉靖没有改朱棣的庙号,后世皇帝是一定会改。

理由:当年如果没有朱棣提着脑袋造反,嘉靖怎么可能坐皇位,嘉靖后世更不可能和皇位有缘了。所谓”吃水不忘挖井人“,朱棣文韬武略何其牛叉,对社稷再造之功那是举世公认的。谁要是在朱棣头上打歪主意肯定是不得人心的,必将被天下人唾骂忘恩负义。

此外明朝大臣一个个都不是善茬,就算当初嘉靖和大臣争到撕破脸皮,也没有一个人敢提出把朱棣祧走,可见朱棣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此,强行祧走朱棣不得人心,也不符合统治者的利益。

宗庙制度

《说文》解释:宗就是祭祖的庙。帝王死后,根据他在皇族中的世系,在宗庙(太庙)中立室奉祀,并追尊他为某祖、某宗,这种名号便叫庙号。

根据级别的不同,就形成了天子七庙,诸侯五,士大夫三,士一的格局。

所谓"祧"就是把某个祖先的牌位移到偏殿祭祀。

除了摆放在正中的“太祖”牌位万世不祧之外,剩下的六位昭、穆的牌位,以离天子最近的血缘来选择。

比如说第八任皇帝,祭祀开国皇帝和他前六任皇帝。

到第九任皇帝,除了开国皇帝永远不动,剩下六位排序要做修改——把离第九代帝王血缘最远的第二任皇帝的牌位祧出去,出来的空缺将由第八任皇帝牌位来填补。

到第十任皇帝,把离他血缘最远的第三任皇帝的牌位移出去,空缺由第九任皇帝的牌位填补,以此类推。

明朝太庙制度为了取”九“这传统吉数,也表达九五之尊的含义,把人数设定为九人,其他的则与传统一致。


大礼议之争

朱棣本身庙号为”太宗“,嘉靖十七年将其改为”成祖。“现世最主流的说法就是,嘉靖为了把亲爹兴献王塞进太庙而改的。这种说法即对,也不对,是片面之词。


因为当时太庙只有八人,就算把亲爹塞进去也刚好九人。

那真相究竟是怎么样的呢?且听小编一家之言。

嘉靖是正德皇帝的堂弟,由于正德没有子嗣,就找了嘉靖来继位。继位后嘉靖心心念念一直想把自己的亲爹弄到太庙享受香火供奉,无奈朝廷反对的声音非常大,这时候有人上书提议恢复”明堂“制度,给嘉靖亲爹冠”宗“配上帝。

然而明堂是什么呢?

按周制,明堂以周文王以配上帝。周文王对周朝是有大功的,虽然在世没有称帝,但后世念其功劳可以追封。

明朝开国太祖朱元璋,武力开国当然有资格入明堂,太宗朱棣五征漠北,万国来朝有再造社稷之功也有资格。

唐宋一些皇帝都把自己的父亲放入明堂享受供奉,既然有人提出来,嘉靖自然就心领神会。

但嘉靖的亲爹就一王爷,没做过皇帝,也谈不上对社稷江山有何功绩的人去和朱棣抢明堂的名额,确实影响太坏,嘉靖本人也觉得说不过去。

大臣唐胄上折子说:太宗理应配享明堂。为此,嘉靖用问答的方式写了一篇《明堂或问》,文章里面直言不讳要将自己亲爹请入太庙,并明确指出要补偿朱棣。

原文摘录:

问曰:太宗功兼创守将何以报之哉?

答曰:我太宗当 皇祖初定之中,又值建文所坏,复兴起之便,是再创一般,今同太祖百世不迁,此乃报崇之正。然称号太宗未免无异于列圣,当以祖字别之,庶见其宜也。

由此可见,嘉靖对朱棣的功绩是非常认可和肯定的。为了亲爹顺利入太庙,同时防止自己死后把朱棣给挤出去,遭后世唾骂。

因此,破格将”太宗“升级为”成祖“,和朱元璋一同成为万世不祧之祖。

被祧的倒霉蛋就是朱棣儿子明仁宗朱高炽。

这样操作既保全了朱棣的位置,也把亲爹弄进太庙。


龙门大阵


嘉靖皇帝朱厚熜,15岁时被皇太后和设计师杨廷和扶上了皇位。在他48年的皇位上,一直在“争”,在“争”中有“争”,在大“争”中小“争”。争名份争名额,与天争与地争。最后由于吃丸药中毒拉不出,最终争不动了……

一争大本位。为了给自己的生父献王争一个配享太庙的名额,或一份虚名,竟然拿朱棣造反大做文章,竞然把与他有再造恩情、有40年四朝元老的杨廷和差点卡嚓了。嘉靖争了三年半,他争赢了。这是一个十五六岁的青少年的权谋吗?是的。

二争霸气。在嘉靖朝,发明创造了打屁股——梃杖,把犯了错的文官们脱光屁股打板子,皮开肉绽~这既是对文人尊严赤裸祼的践踏,也是显示皇权威严霸气的手段,其内心品行之丑恶显现无异。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王朝,只有明朝~嘉靖开始,打文官的屁股。明朝有两个皇帝有两大独特“发明”:一是朱元璋的剥皮实草,二是朱厚熜的梃杖之刑。

三争道观。嘉靖迷恋道教,有点变态扭曲。他给他的父亲母亲各上了长达150字的道号,堪称人类之最,他给自己也上了两次道号总字数300多。写青词,就是歌颂道家,云里雾里,象雨象风。成了当时高级官员们既时髦又头疼的政治任务之一,据说严嵩因青词写的棒,才当了20年宰执,即使80高龄,还创新不断。徐阶高拱夏言谭仑张居正,都是写青词的高手,有点象今天的网络大V。

四争雨露。嘉靖有8个儿子,最终死了七个,仅剩裕王一人,差点断子绝孙。因为他太坏,让宫女每天釆集露水,最终被几个宫女差点勅死,不是他命大,而是宫女们就因情急绳子打了死结,否则他死的更早。据说嘉靖追求长生不老之术,比秦始皇更甚,都吃含汞(水银)的丸药,皆中毒太深。

五争民利。海瑞骂皇帝,堪称“国骂”,那份万言国骂书中,列举了嘉靖的30多款大“罪”。君父不仁义,万民如刍狗,嘉靖嘉靖,家家干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