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前,你該明白的3點職場真相

如果說求職者是產品、企業是客戶的話,那麼將自己銷售給客戶並不斷提升客戶滿意度則是關係到職場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當我讀到《哈佛商學院最受歡迎的營銷課》的時候受到了很大啟發——這不僅是一本剖析營銷案例的書籍,同時裡面的原理還能幫助你打造個人職場品牌。其中我認為差異化是一條非常重要的途徑。

30歲前,你該明白的3點職場真相

30歲前,你該明白的3點職場真相

從辦公室到會議室的路上,我能看明白你的簡歷嗎?

在把自己這個“產品”賣給“客戶”的時候,毫無疑問簡歷是最基本的“產品宣傳冊”。權威機構調研顯示:僱主平均在每份簡歷上的停留時間僅為6秒鐘——是的你沒看錯,就是6秒。好的簡歷必須能讓人在第一時間判斷出你是不是一個合適的潛在候選人、是不是值得公司花時間去為你安排一個面試。所以你的簡歷一定是訂製化的,而不是其他人一樣千篇一律。

作為面試官,面試只是繁忙的日常工作中一個小環節。很多時候我剛剛從連軸會議中脫身就要趕快奔赴面試會場,所以在沒有參與電話面試的前提下,我只能利用從辦公室走到會議室路上這短短几十秒快速的瀏覽一遍你的簡歷。如果我看到的簡歷是精準有條理邏輯性強的,那麼我對你的第一印象就是好的。

正常的閱讀順序都是由上至下,而且大多數的注意力都在這頁紙的中上部,那麼簡歷的開頭一定是個人總結。這個部分要把你最核心的競爭力體現出來,並且要讓它們也“恰好”符合企業招聘啟事中的核心要求,這樣面試官一眼看下來的第一印象就是這個人看起來很適合這份職位,然後他才有可能繼續讀下去。

接下來工作經驗的部分則要緊緊圍繞個人簡介裡提到的核心競爭力,按照STAR(基本背景situation、出現的問題task、你怎麼做的action、結果result)的邏輯順序展開介紹你的各方面能力。教育背景和其他補充信息則放到最下面。這樣的一份簡歷邏輯清楚、重點突出,方便麵試官在最短的時間對你有一個基本瞭解併產生想繼續深入瞭解的興趣。

30歲前,你該明白的3點職場真相

30歲前,你該明白的3點職場真相

求職中的差異化

在網絡日益發達的今天,找工作好像比以前更方便了,很多人一小時之內就可以海投上百份簡歷。但無數人的實踐證明這種看似容易的方式往往帶來的是低效——海投出去的簡歷很少得到回覆。

在求職這個既新潮又傳統的領域,核心還是人。全世界最大的職場社交平臺領英(LinkedIn)調研顯示:85%的工作機會是通過人脈網絡找到的(85% of all jobs are filled via networking);這裡的人脈關係(networking)不是大家通常理解的“走關係”“請客吃飯”,而是西方職場中非常常見的一種社交方式。

市面上有很多職業活動、行業會議、社交平臺,但裡面很少能看到學生的身影。對於初來乍到毫無根基的學生來說,如果能多參加各種活動積累一定的人脈資源,那麼對今後的職業發展將會特別有幫助。

在營創學院舉辦的歷次活動中,有一名學生就表現特別突出:不僅積極參與各項活動,還主動承擔很多志願者的組織工作。一系列活動下來他受到學院裡一位銀行分行長的賞識,並最終獲得了一份暑期實習的工作機會。

我對於拓展關係的心得體會是:

  • 越資深/成功的人往往越願意幫助年輕人。
  • 找到你們的共同點是關鍵——同鄉、校友、從事同一領域的工作、共同興趣愛好、雙方共同認識的人等等。找到共同點能夠迅速拉近兩個人的關係。
  • 以請教者而不是求職者的身份去拓展關係。一上來就討要工作會很突兀,讓對方難以接受。發展初期多以虛心的態度請教專業問題為主。
  • 拓展關係是一個過程,要懂得花時間去贏得信任,而不要操之過急。根據前輩的指點要定期向其彙報學習進度,讓前輩充分感受到你的積極主動和進取心。
  • 對於在校生來說,一定要有規劃的留出時間定期參加校內外的各種活動,積極拓展人脈關係。

在求職中體現差異化的另一個方面就是少講空話,多用自己的故事。主觀性的空話誰都可以講——我擅長XXX、我會XXX等等。如果你能用故事和經歷反映出自己的優勢和競爭力,帶來的效果就完全不同。

面試官為一個職位可以面試很多人,千篇一律的話很容易忘記,有時候甚至會搞混名字和教育背景。但是一個融合企業要求的獨特故事則會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最終可能幫助你拿到offer。

我在面試數據分析員的時候就運用了這個方法,在自我介紹的時候並沒有長篇大論自己有多麼的優秀,而是從自己的經歷出發:我是一個體育迷,平時會追各種重大賽事,在看比賽的同時我會在網上發帖分享自己的觀點,並結合比賽技術統計來分析論證自己的觀點。這種結合數據分析的賽評很受歡迎,經常被設為精華帖,收穫數萬點擊率和幾百條評論。

之後在學校系統學習了統計分析之後,我把相應的知識技能運用到工作中,做出了各種各樣的成績……這樣講故事的方式不僅給面試官留下深刻印象,而且充分體現出我熱愛數據工作、技術背景深厚、有把枯燥數據轉化為重要信息的能力——這些能力都是企業心目中一個理想分析員所應具備的素質。最終我很順利的拿到工作offer。

30歲前,你該明白的3點職場真相

30歲前,你該明白的3點職場真相

打造你的職場“人設”

現在的娛樂圈流行人設——即提到某個明星大家心中反映出的首要特質。有人男神女神、有人呆萌、有人搞笑等等。經紀公司通過這樣的方式將藝人們差異化、標籤化,從而在市場上更容易推廣並快速“圈粉”。在職場上你的“人設”也至關重要,它是能將你和其他同事區分開的重要手段,也能讓其他人接受你、喜歡你並樂於和你共事。

有一次聊天的時候,老闆無意中提到今天是“勾股定理日”(月和日的平方和等於年份的後兩位),我回到座位上後迅速群發給大家一個小報告,展示前100年裡出現過多少次“勾股定理日”、後100年還會出現多少次、下一次出現將是哪一天,並附上計算代碼。

老闆看到後大笑說:“Yujie, you are such a geek!”(宇傑你真是個怪咖);在公司組織的燒烤聚會上,有時候我會穿一些帶標語彰顯“人設”的T恤衫,例如“I am here only because my query is running.”(我之所以能來參加是因為機器上在跑程序)。

去了以後不用打招呼,各部門同事看到後都會心一笑,然後自然而然開始開玩笑、寒暄……這些只是幾個小例子,日常工作中你有很多的機會展現自己的特質,讓別人發覺你不僅僅會做枯燥的工作,而且也是個幽默會自嘲甚至帶點“怪咖”氣質的人。

人們都願意和有意思的人一起工作,要善用“人設”來幫助自己破冰、融入不同團隊,和不同部門同事建立合作,為自己職業後續發展奠定基礎。

最後,感謝中信出版社的推薦讓我讀到了《哈佛最受歡迎的營銷課》,書中不僅分析了眾多商業案例,同時還用生活例子深入淺出的講解了各種重要的營銷原理。這本書推薦給大家,衷心希望更多的中國年輕職場人能從這套“頂尖商學院經典課程”系列叢書中受益,翻開自己職業生涯的新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