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那些披着理财产品外衣的分红险我们不认!

点击右上方红色“+关注”,与零度一起纵览天下财经。

吃过元宵,小年也过完了......

从小到大的孩子们都开学了,各路大神也都陆续归位,2018年搬砖时间正式开启。一首《凉凉》不禁在头顶响起,各位小伙伴表示真心不想上班。奈何众生皆苦,财务自由遥遥无期,撸起袖子加油干吧~

对不起,那些披着理财产品外衣的分红险我们不认!

入春之后天气一直不错,周六偷闲去了一趟银行。一大早九点跑去,本想凑个人少的时间段,停车的时候却看见门口已经人山人海。心中顿时不爽,很多人说银行生意不行了,现在没人去银行办业务,哪个说的给我站出来!大周末这么多人,是要闹哪样,来都来了硬着头皮也得办了。

走近一看,原来是又有人拉横幅了!写的啥也没记住,大概就是骂银行,骂保险公司,还我血汗钱之类的。人的好奇心永无止境,我抖擞精神跟门口的保安喷了起来!一番了解之后,原来是“分红险”惹的祸,两口子坚持被忽悠了,要求把钱取出来,对方坚持出售产品的时候就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一来二去双方就开撕了。事情的结局不知道,大概率是银行和保险公司要妥协,因为舆情压力很大,要快速息事宁人。

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借着这个事儿,零度就和大家来说一说这些套路满满的分红险。我们去银行,一进门大堂经理都会问办什么业务,要是敢说存钱或者想理财,瞬间几个人围上来,很多时候能听到下面得对话:

每年缴1万,连续5年,每年返2000;

每年缴2万,连续10年,每年返4000;

每年缴5万,连续10年,每年返10000;

……

通常这些保险都会有额外的分红和一些不痛不痒的额外福利条款,很多不明真相的同学(尤其是老年人)很容易入坑,因为听起来真的很诱人。销售员通常会告诉你,这产品不但靠谱,而且收益率棒棒哒,完全可以当做财富传承给子女,是理财的最佳首选,合起伙来忽悠。在这里,零度不是黑谁,保险公司出的产品,银行来代销,投资人被说的云里雾里,就是没人把真实收益率说透!

对不起,那些披着理财产品外衣的分红险我们不认!

这种产品,一般都会披着分红理财、教育基金、养老基金、财富传承等高大上的外衣,但无论怎么变化其本质都一样。老规矩直接上例子:

假如客户年龄为20岁,通过A银行渠道购买了B保险公司的分红产品,每年缴1万,连续5年,购买成功后每年返2000,返还的钱如果不取,会按3%的年化收益率进行计算,产品的主要数据就是这些,来算一下。

总缴费金额=10000×5=5万,回本时间=50000/2000=25年。如果取走,25年才能回本。如果不取,就相当于每年存入2000,按3%的利率,连续存25年,用终值(FV)计算公式,25年后本息和=7.3万,Excel表格和在线计算器都可以计算,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尝试一下,在此就不细讲了。

25年这是个什么概念呢?我们不玩儿那些太过复杂的理财,就按每年4%的年化收益率(这个收益率的产品很多而且风险很小)。

第1~5年每年存1万,这个时候本金不全,姑且不计算。从第6年以本金5万,年化收益率4%,投资期限20年计算,我们用复利计算器可得20年后,本息和为10.96万元。对!你没有看错,后者比前者高了3.66(10.96-7.3)万元,这个坑有多深,自己心里该有点儿数儿了吧?!

有人说25年以后呢?收益应该很好了吧?那好我们假设这个人活到80岁,按该产品计算60年后,同样用终值计算公式,得到本息和=32.61万元。按照4%的收益率,期限55年的复利方式计算,到期后本息和=43.23万元。活的越久,差距越大,这就是复利的巨大效应,所以保险公司才敢这么返。如果再把这60年的通货膨胀考虑进去,收益完全为负,买家永远玩不过卖家。

除此之外,这类保险几乎没有什么保障,如果中途退保,会损失到本金,真的是坑你没商量,而且是稀里糊涂的上套!在这个过程中,保险公司拿着这些钱去投资高额产品,银行向保险公司收取通道费,最终受损失的还是投资人。

对不起,那些披着理财产品外衣的分红险我们不认!

在国外,保险公司在公众心目中,是要比银行和券商还要靠谱的存在,为什么到了我们这儿就玩成这个样子?!说白了就是四不像。理财就认真做好收益,降低风险;保险就突出保障,不要吹收益。要守好各自的职业本分,不要总是避重就轻,套路满满!

作为投资人,要注意学习基本的理财知识,别人欺负你,就是因为你不懂。

有的时候自己弱,就不要怪别人不讲道理,努力变得强大吧,共勉之!

-end-

零度三道杠,专注经济金融领域,纵览天下财经。喜欢的朋友记得点赞+关注,让我们共同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