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邪不壓正》票房反水,揭祕爲什麼《我不是藥神》更火?

電影《邪不壓正》票房反水,揭秘為什麼《我不是藥神》更火?

電影《我不是藥神》如今穩坐暑期檔第一的趨勢,而被觀眾看好的《邪不壓正》口碑已經降到7.6了,看過《邪不壓正》的評論兩極化:要麼褒,要麼貶。愛的愛,不愛的不愛。這兩部影片風格完全不懂,強行比較肯定是沒法比的,就像蘋果跟梨有啥好比的?但是如果我們從觀眾,從大眾的角度還是可以進行比較的,畢竟電影是屬於大眾的。

首先,很重要的第一點是:《我不是藥神》抓住了一個很確切的社會痛點,引起大眾的共鳴。是啊!看病貴,看病難啊,我們小人物活不了啊!有一種病確實沒法治啊,那就是窮病!這是很多觀影者看完《我不是藥神》出影院以後喋喋不休還會談論的,出了電影院觀眾情緒還沒有抽回來。而《邪不壓正》時代背景在北洋年間,地點在北平,是一部致敬老北京的影片,受眾比較狹隘了,說白一點就是有一定文化底蘊的人以及看過姜導之前作品期待“民國三部曲”終章的人,題材,受眾面這兩條就很見高低(票房,口碑的高低)了。

電影《邪不壓正》票房反水,揭秘為什麼《我不是藥神》更火?

其次,姜導的電影有很多隱晦的寓意,黑色幽默等等個人風格,更傾向於“這部電影是我用什麼什麼專業手法拍攝的,我想通過什麼什麼讓大家明白這麼一個道理……”,這種“我想表達給你們什麼”,而《我不是藥神》更傾向於“這部電影是這麼一個故事,它發生在我們身邊,那麼你們可以看到哈……”是這種“我展示給你看,我讓你們看出來”,對咯,“邪不壓正”是“我要你猜出來我想表達什麼”“我想表達”;而“我不是藥神”是“我給你們看我這故事說的是啥”“你們看出來啥”,互動,共鳴這兩點是“藥神”抓住的觀眾的胃口,是比較迎合觀眾審美的,看起來不費勁看完了還有思考。“邪不壓正”借用一句網友的話更像是姜導的自嗨,可能比較放飛自我,比較天馬行空(主要針對屋簷故事的),姜導可能收了一下勁頭但是還是有沒看出來的觀眾一臉懵逼,不懂實在是不懂了。

最後一點是這兩部影片未放映前給觀眾的期望值不同。《我不是藥神》未放映之前也是有做宣傳的,但是宣傳力度沒有《邪不壓正》大,姜導去給鵝廠的節目做嘉賓宣傳了一下,原著《俠隱》也貢獻了一波流量,關注度,最後放映前期姜導借崔永元和馮小剛的事情也宣傳了一下,總之這麼大力度宣傳之下觀眾對《邪不壓正》的關注度,期望值就蹭蹭蹭地高,一度與《我不是藥神》爭鬥暑期檔C位。如此一把雙刃劍利弊很有分歧的,以致期望值越高失望值越高,小不順心都會被放大,說白一點就是“一不開心就差評了”。

好啦,說完這麼多,你們覺得《邪不壓正》是否涼涼了呢?《我不是藥神》還能穩坐C位嗎?歡迎到留言區發表自己的看法,點贊評論轉發麼麼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