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GDP很高,为什么总感觉山东人很穷?

坠落凡间雨


首先要明确一下,GDP总量与居民收入并不是因果关系的,所以这两个概念并不能等同,举个栗子:2017年山东全省完成GDP总量为72678.18亿元,位居全国第三位,而且,如果把山东的GDP总量放在全世界来排名,山东能排在全世界第16位(含中国排名),比欧洲的发达国家荷兰、瑞士和中东产油大国沙特的GDP总量高出不少,但如果与这些发达国家比较人均GDP或者居民收入,就被甩下好几条街了。

再转回国内,山东作为人口大省,2017年末的常驻人口超过1亿人,人口数量位居全国第2,所以,GDP总量排名第3的山东,在人均GDP排名则落到了第8位。排名前三位的,是北京、上海、天津三个直辖市。

再看下人均可支配收入,这是反映一个地区居民收入水平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是了解居民生活变化情况的基础。在2017年的榜单中,山东位居全国第9,不过,也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955元,比起GDP总量前两位的广东、江苏要低不少

这其中,跟山东的产业结构有关。山东是传统的农业与工业大省,耕地率位居全国最高,农业增加值长期稳居中国各省第一位,山东的工业总产值及工业增加值据中国各省前三位,特别是一些大型企业尤其是国企较多,这些企业产值很高,但比起第三产业,从业者的收入不占优势。

但是,如果说“很穷”,那也是不恰当的,山东作为全国第三大的经济省份,缺少有影响力的大城市,全省只有青岛的GDP超过1万亿元,而且山东省还没有一个国家中心城市,但是,在经济的均衡发展上,山东可以作为全国的典范,在全国“百强市”排行榜中,山东有15个城市进入全国百强,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一,百强市在全省地级市总量中占比为88.2%,而在“百强县”排行榜上,山东有21个县(市)入选,入选数量为全国第二。

穷,更多是种生存体验,而这种体验会因为个体而千差万别,每个人的见识都有限,谁也不好以偏概全地去给一个省份下结论。有的在济南青岛打拼的人,月入万元以上但是供着八九千的房贷车贷,收入你不能说他低吧,但真实感觉就是很穷;而同时在山东农村,有自给自足的原生态农业从业者,也有开着丰田霸道下地干活的农民;小城镇上,更有一大批人月薪只有两三千,但没什么硬支出,生活安逸。

所以,整体上讲,山东人的普遍收入比起一些“民富”的省份的确不算出彩,但不能算是很穷。


济南时报


山东的经济实力及居民富裕程度常被低估,是为什么呢?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产业以工业农业为主,服务业(金融传媒娱乐)不发达。一方面,工业产品大多不是最终消费品,一般很难为普通人接触到,因而不利于普通人对山东的产业实力形成直观印象。另一方面,农业比重大,给人造成了比较土的印象。



二是山东富裕时间短,改变刻板印象需要时间。在山东,许多县已经很发达,其经济发展为山东GDP增长有相当贡献,但山东省以外的朋友却大都对它们闻所未闻。像淄博、潍坊这样的大中型新兴工业城市,建设繁荣至今也不过二、三十年。要接受山东的整体富裕,可能还需要更多时间。



三是部分山东人消费习惯尚未改变,给外地人留下“朴素”的印象。由于苦怕了,过去的山东人不重视生活品质,只会为生活必须、子女和面子等原因花钱,个人消费和审美品味则往往习惯性节俭。这也让其他地方的人形成了固有观念。



四是官本位严重,重官轻商,不鼓励消费。在山东,家家户户都有一官半职。近几年风纪很严,于是就低调起来。重视官场进步,轻视商业消费,给人留下了顽固、落后、体制内的印象。 综合来看,山东的经济发展水平没什么问题,但分到每个家庭的部分并不多,且能够直接投到消费上的更少——于是,我们就看到原来就朴素的山东人越发如此。

以上意见供参考。


林海


山东的GDP总量排全国第三,但GDP并不等于居民收入,山东属于大象经济,主要GDP贡献还是国企等大中型企业为主,私营企业和民营经济贡献不大,所以产生那么大GDP的产业跟普通的老百姓根本没什么关系。

山东人并不富,如果看一下平均工资水准,山东的情况并不占优,就拿济南和青岛来说,这两地的工资水平在主要地级市中是排中下的。

浙江、江苏、福建、广东这些地方,才是真正的藏富于民,人们擅长经商,民营经济比较发达,个人财富比较多,打一个极端的比方,同样1000亿的GDP,山东可能是由五个大厂撑起的,而在这些南方省份,是由10000家民营企业撑起来的。到底哪个是藏富于民,一看便知。

             (2017各省人均可支配收入)

而山东,仅仅是比东北好一点点而已,主要还是国企为主,人们安土重迁,开拓意识不强。年轻人比较偏向于公务员,事业单位。

所以说虽然山东人并不是最穷的,但相对而言并没有什么财富上的优势,民间也缺乏活力,可以用一个词来评价:中规中矩。


山东味儿


GDP总量和穷富没有直接关系,人均GDP和穷富才是息息相关。

认为山东人穷的,主要都是江浙闽粤这些民富程度较高的省份,但是在北方,山东不论GDP总量、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都是各省之首。

山东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占比较高,而且消费意识不及南方,也不及东北,攒钱意识比较重,所以赚多赚少舍得花钱的都是少数,老一辈对穿着打扮更是不注重,于是给外地人的印象就是穿着朴素又舍不得花钱,被认为“穷”也是很正常。

另一个原因,山东鲁西地区的曾经是贫困县最为密集的区域,而且城市主体经济就是种植和养殖业,城建普遍比较落后,而这一带偏偏是华北华东铁路往来必经之地,沿途景象就是大片农田和破旧房屋很多,途径市区的部分城建也比较落后,跟进入江南地界的视觉反差很强烈。于是很多人对这里的印象就留在心里了。其实鲁西大部分地区早已摆脱了这种情况,经济模式也在向多元化发展,城建更是飞速发展,曾经的国际级贫困县如今高楼耸立,路面宽阔,民众收入大幅提升,一改过去贫穷落后的面貌。

山东共17地市,如今有15个入围国家百强市,数量全国第一,21县入围国家百强县,数量全国第二。如此成绩,改变对外印象只是时间问题。


子夜的风


山东GDP高的原因是在于山东国企太多了,各类型的国企产值大大拉动了山东整体的GDP。并且在山东传统制造业的企业还是占主流,新兴的互联网企业少之又少。就那我本人说,北京上大学毕业后回到济南发展,在济南找一家真正纯粹的互联网公司真的是很难,网上很多的互联公司都是皮包公司,尤其是那种像达内之类的骗子培训公司。

况且从16年开始制造业的企业日子并不是那么好过,在全国大挣互联网的钱的时候,我们大山东还在吃老本,大量的人才流失到外省市,这也是最近省里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因素。

所以在山东看似GDP很高,但是到了普通老百姓身上,挣的真心不多,像在现在待得公司大学毕业来公司实习的学生,网站编辑类的,实习工资才2800,在我看来这简直太低太低了,完全是压榨劳动力,但是人家本人觉得已经很好了。整个济南的工资水平就是这样,在17年全国平均工资排名上济南连前20都没有进,所以大家的对薪酬的认知也就这样,所以很多在北上广深回来找工作的人都会被济南的现实泼一盆冰凉的冷水。


说说马甲


山东自古受孔子文化影响,农民都比较安分守己,都摆脱不了世俗影响,从老一辈流传下来就是守着一亩三分地只要吃饱穿暖就好,所以山东的农民没有江浙地区的农民那种改变生活的野心,不敢去打破世俗,去开拓创新,这也是为什么山东自古没有出现过一位皇帝,现在没有出现一个互联网新兴产业的原因.

虽然说山东产业都是传统的行业,但是山东城市并不穷只是农村人口多而已,可以对比一下,全国百强县山东占了10几个,全国百强市,山东一共17个市有14个全部进入,这就是和江苏浙江相比也不分上下,至于和其他省份相比,有能比得了的么?至于房屋,山东人自古都是勤劳勇敢,不偷不抢,有钱了也不得瑟,这都是受到孔子文化的影响,有钱不外露,不在乎住所,山东人爱攒钱,不和南方人一样,穿金戴银,修建住所,爱攀比还有农村房子不是楼房是因为山东地多,没必要和南方水多丘陵多只能盖楼减少土地有关!总之山东的农民相比较于江浙的农民确实有差距,但是对比全国并不穷!



文刀钰


为什么说山东的GDP很高呢,那我们先来看一下排名

从上面的排名中可以看到,山东的GDP排名全国第三,仅次于广东和江苏,所以说山东的GDP很高是有依据的!


那我们再来看一下山东的人均GDP和人均收入

从人均GDP和人均收入上来看,均排名全国第九,年人均收入只有24685元,也就是人均月收入只有2000元,从这就不难看出,GDP总量很高,但人均收入却很低,因此说山东人很穷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跟山东的经济结构密不可分,山东的GDP高是因为山东以国企和大型私企为主,且大多数为传统行业,而大多数人只能在小企业工作,因此收入普遍偏低!


以我比较熟悉的几个城市来说,例如淄博,一个齐鲁石化的年纳税额就占整个淄博税收的近四分之一;滨州则主要依靠魏桥集团这一家大型私企;潍坊则是以潍柴和歌尔为龙头企业。整个山东没有一家知名的互联网企业,新兴行业远落后于排名第四的浙江!


山东经济想要有所突破,除了在原有的传统行业上保持创新和竞争力,还要大力发展新兴行业!


生活岳来岳好


题主的问题中,“感觉”二字是关键。

首先说,山东穷吗?就GDP来说,全国范围看总量第三,人均第八。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全国第九,虽然比上不足,但在34个省级行政单位中,排名已经在前面了。

那么,为啥各项指标看起来很亮丽,但山东仍给人“穷”的感觉呢?

其实可以换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什么样的人会给别人“穷”的感觉?

如果你面前站着两个人,A衣着光鲜,抽着雪茄,带着名表,开着宝马。B就是普通打扮,衣着朴素,骑一辆电瓶车。

给你30秒时间判断,谁穷谁富。不用说,99%的人都会认为B比A穷,这就是第一印象在起作用。

事实上,A可能早就欠了一屁股债,他之所以这么招摇,是因为一旦露怯,债主就要打上门来讨债。而后者可能开了几个店铺,年入百万了。

山东人给人“感觉”穷。吃亏也是吃在这上面——由于受到传统孔孟思想影响,山东人骨子里崇尚谦逊低调、财不外露,一些炫富行为往往会被亲朋好友乃至乡邻所不齿,成为千夫所指的对象,这种感觉可不好受。

网上那些所谓富二代之类“炫富”的新闻,极少发生在山东。

俗话说,包子有肉不在褶上,山东人跟江浙及珠三角一些发达省份比,确实“穷”,但跟全国剩下的一大半地方相比,其实并不穷,只是低调而已。

当然,山东给人感觉“穷”的另一个原因,跟“土”有关系,其实还是上面分析的延续——传统思想影响下,穿衣打扮不太标新立异,也不会太追求所谓名牌,很多人追求的是“衣服穿好,饭菜吃饱”就行,所以外在形象会减分不少。

至于蓝翔之类段子,笑过就行,不必当真。


齐鲁壹点


在山东你不能瞧不起一个穿拖鞋大背心的油头中年汉子!

去年去旅游,在农贸市场买海鲜碰到一个裤衩,布鞋,背心大油头的中年人!最后人家是开宝马7走的!

山东人不太注意形象,比较朴素!

与之相反的是东北人,好面子形象,衣着光鲜反而兜里空空!


就事早知道


山东人不穷,但是不富,全国省份除了广东江苏浙江这几个省比的过山东,其他省份还有比山东好的吗?只是山东的经济发展和百姓收入不成正比,政府企业有钱,但是百姓收入少,交税多,收获少,付出多贡献大,但是中央没多大支持。山东的收入比中部西部东北等大部分地区好很多,但是与沿海发达地区差距不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