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51岁 “高考钉子户”的他第22次参加高考

努力读书,不就是为了上一所好的大学。不可否认,大学时光是快乐的、美好的。很多考生10年寒窗无人问,只为今朝博得一举成名天下知!

但有一位考生,今年已经51岁了,没有一举成名却被天下先知。他就是“高考钉子户”梁实,这一次已经是他人生参加高考的第22场!是否应该鼓励他?

如何看待51岁 “高考钉子户”的他第22次参加高考

受到媒体关注的考生

6月7日,2018年全国高考拉开大幕,全国各地共有975万考生报名参考。每年高考时,居住成都的“高考最牛钉子户”梁实都会受到媒体关注,当天语文科目考试结束后,梁实一走出考场便被媒体围追堵截。

梁实考试后表示,今年状态还是不行,但不会放弃,若这次考不上仍会继续奋战下一年的高考。

如何看待51岁 “高考钉子户”的他第22次参加高考

人群中异常醒目的考生

梁实今年51岁,在人群中显得分外突出。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梁实为了实现自己的大学梦,前前后后一共参加了22次全国高考,却迎来的是屡战屡败。

梁实走出考场与其他考生交谈。除了“高考最牛钉子户”这个头衔以外,''中华第一考王”、“梁三百”、“高考铁脑壳”这些绰号也伴随着他的生活。

如何看待51岁 “高考钉子户”的他第22次参加高考

51岁高考生的世界,已经两鬓发白

1983年,梁实首次参加高考。16岁的他落榜后连上三年补习班,依然没有考上大学。一直备战高考到1991年因高考年龄限制而停止。

2001年,获悉教育部取消了考生报考普通高校年龄及婚姻状况的限制,梁实又开始积极备考,断断续续,如今已经考到两鬓发白。他一直利用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复习高考,却始终没考上心中理想的大学,曾经的目标四川大学数学系,也因为多次“滑铁卢”,调整成了“二本一类学校都可以接受”。

如何看待51岁 “高考钉子户”的他第22次参加高考

成绩不理想就一直考下去

语文86分,数学99分,英语98分,理综186分,总分469分。51岁的高考“钉子户”梁实查到了他第22次高考的成绩,有些不满意:“这算是这么多次高考里绝对分数最高的一次了,也上了二本线,但二本学校里好一点的基本没戏,多半只有放弃,明年再来。”梁实觉得这个分数有些尴尬,但依然坚定的称:“调整学习方式,明年再来过,‘重本’肯定跑不脱。”

上大学是我这辈子必须攻克的目标,不会设置一个期限,除非哪一天,自己的智力、体力都跟不上了,那时我才会认输,否则,我这辈子都会死磕下去。

如何看待51岁 “高考钉子户”的他第22次参加高考

考场失意,做生意很成功的考生

1993年,梁实所在的木材公司倒闭。他决定到成都打拼,拿着43元到成都开始闯荡。他向一位远房亲戚借了8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在成都开了一家建材铺子,一年赚一两百万元很轻松。而那时,梁实在仁寿当教师的三姐,月工资只有五六百元。

梁实是一位成功并且精明的商人,善于抓住商机,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年就赚了上百万元!这个数字,就算拿到被通货膨胀步步紧逼的今天,依然很了不起。

生意场上的成功,让梁实对自己的能力深信不疑。尽管此前21次参加高考无一录取,但梁实对自己的智商和学习能力有着高度自信。他说:“这些年,我不抽烟、不喝酒,丝毫没感到记忆力下降。”

整天看书总比打牌赌钱要好吧?

如何看待51岁 “高考钉子户”的他第22次参加高考

梁实的备考是从每年9月一直持续到来年6月,整整9个月,梁实都把自己泡在茶馆中复习。茶馆中有他的专座,专座上还有铺盖。每天早上9点,梁实开始在茶馆中做题,一直到晚上10点半。

这些年,由于忙于高考,梁实对生意上的事极少参与。他们位于成都富森市场的建材档口,一年下来,梁实很少在店面露脸,进货、出货、收账,都是梁实的老婆刘群一个人打理。

刘群知道,现在再劝梁实放弃高考已经没有意义了,因为他根本不会听。范进考了70多岁,他才51岁,他要考就让他考吧,成都人喜欢打牌,有牌瘾的人可以从早打到晚。我只能换个角度想,整天看书总比打牌赌钱要好吧?

高考的意义,上大学是如此美好

如何看待51岁 “高考钉子户”的他第22次参加高考

梁实把人生的幸福分成两类,一类是物质的,一类是精神的。我的人生,如果说老是考不上大学,即使每天吃好的、穿好的,我也觉得缺失一大块,人还是不怎么高兴地起来。上大学对我来说是很大的一个精神支柱。

大学在我们那个年代,吸引力比起现在大学对学生的要强多了,所以那个时候对于上大学的欲望非常强烈,虽然时代是不一样了,但是我(身上)这个烙印还是比较深,想上大学的欲望一直没有消退。

小鱼君有话说

有时候,我们并不希望自己过于被关注,尤其是被关注的东西还是迫切的需要提高的地方。而梁实的高考,几乎一直暴露在媒体的采访中,大众的眼光下。大家拿他的事迹去教育自己的孩子,让孩子们学习梁实永不放弃的品质;在茶馆里碰到梁实,他们会冲上去和他拥抱、握手、表达自己的敬佩之情,甚至问他要签名。

诸葛亮写给他儿子的《诫子书》里面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梁实生活在这样轰轰烈烈热火朝天的环境中要怎么宁静?怎么静下心来沉迷学习?过于热闹的环境会让人兴奋,激动。而读书,最是需要那一抹宁静,从心散发出来的宁静。宁静了才能静心于书海,不起波澜。

恒心固然重要,努力固然要紧,但是学习的方式才真真正正是首要的!好的学习方式让人如虎添翼,坏的学习方式让人寸步难行。

学习,不要盲目去学,思考一下要怎么去学,用什么方式去学,要学哪些东西。慢慢来,不着急,在学习中不断地总结,不断地找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要相信:人的潜力是无限大的,你远比自己想的要优秀地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