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檀:跟著華夏幸福 找到正確的職業遷徙圖

葉檀:跟著華夏幸福 找到正確的職業遷徙圖

別說二線城市西安、南京了,就連濃眉大眼的北京和上海也加入全國搶人大戰。西安房子銷售暴漲五成,杭州買房開始搖號,房價上漲預期重燃。

舊經濟退出,新經濟崛起,這是國家政策方向,也是產業升級的時代大趨勢,房地產調控政策短期內不會改變。什麼樣的城市、什麼樣的產業是有前景?

完美結合新經濟與舊經濟,就是——產業新城和特色小鎮。

華夏幸福聚焦電子信息、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生物醫藥、新材料等新興產業,提供金融服務,申請優惠政策,跟企業、政府共同構建新經濟、新產業發展體系。

華夏幸福不是房地產開發商,而是產業新城的締造者和運營者。它不只建造城市作為新產業的載體,更是主動把新產業引入新城,作為城市發展的根基。

葉檀:跟著華夏幸福 找到正確的職業遷徙圖

新年伊始,雲谷(固安)第6代全柔AMOLED生產線啟動設備搬入。該生產線總投資262億元,並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計劃於2018年年中全線“點亮”。

在這方面,華夏幸福已經積累了十多年的經驗。2002年,華夏幸福開始以固安為試點,隨後拓展至香河、任丘、秦皇島、張家口等地。2015年,華夏幸福全國鋪開,異地複製,成為“產業新城運營商”。

異地複製 效果顯著

事實證明,華夏幸福產業園區異地複製效果非常顯著。

2011年以前,華夏幸福既有的10個新興產業園區,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地區。2011年至2015年,新拓展的園區集中在京津冀地區和長三角地區。到了2016年,新拓展園區開始全面開花,長三角地區全面佔優,並擴張至珠三角、成渝都市圈,以及河南、武漢等中部城市群。2017年,華夏幸福加快異地複製速度,新拓展的21個產業園區,只有河北逐鹿縣屬於京津冀區域,其餘20個均為非京津冀項目。

2011年以前,華夏幸福80%的產業園區都在京津冀地區,到2017年京津冀園區佔比已經下降至50%以下,異地複製成果非常顯著。

異地產業園區不是“空殼城市”,簽約入園的高新技術企業數量,以及新增簽約投資額飆升。

葉檀:跟著華夏幸福 找到正確的職業遷徙圖

2014年以前,華夏幸福新增簽約入園企業中,京津冀地區佔比高達90%以上,隨後比例不斷下滑;2017年,新增簽約入園企業達到635家,其中京津冀佔266家,佔比下滑至41.89%。2015年以前,華夏幸福新增簽約投資者中,京津冀地區佔比高達90%以上,隨後急劇下滑;2017年,新增簽約投資額達到1650.6億元,京津冀地區佔712.63億元,佔比下滑至43.17%。

華夏幸福異地複製成效很明顯,京津冀以外區域銷售額佔比從上一年的7%大幅提升至23%。

賺錢的邏輯:園區產業發展

為什麼我們不關注其它房地產開發商,卻偏要關注華夏幸福的異地複製能力呢?賺錢邏輯不同。

普通的房地產開發商,主要業務模式建房子、賣房子,這兩年開始向服務轉型。樓市行情不好了,大不了囤幾年地皮,還是不會虧錢,沒有產業的異地複製。但是,華夏幸福不一樣,建房子只是第一步,賺錢邏輯基於把高新產業企業引入園內。

葉檀:跟著華夏幸福 找到正確的職業遷徙圖

製圖:葉檀財經

首先,華夏幸福賺的錢來自園區配套住宅銷售,這是最基礎的收入,但也需要相關企業和人才進來,配套住宅才好賣。

其次,華夏幸福提供產業服務,如招商引資、投資服務等,這項業務跟園區內企業數量和規模密切相關。

最後,華夏幸福自持物業,證明他們對於未來發展的信心,物業增值完全依靠園區整體價值提升,最根本的還是園區產業發展情況。

目前華夏幸福業務發展處於哪個階段呢?中期,從產業服務收入就可以判斷。

2011年以來,華夏幸福產業服務收入飆升,由9.53億升至230.86億,2017年增速高達110.4%,其佔總收入的比重由原來的12.23%攀升至38.71%。

葉檀:跟著華夏幸福 找到正確的職業遷徙圖

數據來源:公司歷年財報 製圖:葉檀財經

現在知道為啥要關注華夏幸福異地複製能力了吧:園區內產業的發展情況跟公司收入密切相關,而產業的培育要比賣房子難多了,因此,我們需要關注非京津冀地區產業新城數量,更要關注這些地區簽約入園企業數量和新增簽約投資額。

未來:擁抱新經濟 擁抱城市群

有源頭,才有活水。

華夏幸福已經進入中期,園區內產業的發展壯大將提供源源不斷的收入。華夏幸福產業新城和產業小鎮的總體規模,以及新產業的發展就非常重要了。

截止2017年,華夏幸福共有產業新城79個,產業小鎮24個,覆蓋全國12個省,45個城市。按照正式簽訂協議口徑統計,華夏幸福共有產業新城54個,產業小鎮6個,覆蓋30個城市。

葉檀:跟著華夏幸福 找到正確的職業遷徙圖

縱觀華夏幸福的佈局節奏,其實跟我國城鎮化發展水平,以及城市群和都市圈規劃密切相關,相輔相成。

2010年,我國城鎮化率首次超過50%,從國際經驗看,人口開始由小城市向大城市進一步集中,核心一線城市人口將會進一步增加。另外,中國也提出要以城市群為主體,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並先後批准了8個國家級城市群,包括長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等。

在我國城鎮化水平進入第二階段時,華夏幸福果斷佈局京津冀城市群。以城市群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綱要出臺前後,華夏幸福又迅速佈局中原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以及老牌的長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

最值得關注的就是長三角城市群規劃,浙江、江蘇、上海和安徽四省市都將促進長三角一體化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

根據《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劃定的範圍,長三角城市群擁有1座超大城市、1座特大城市、13座大城市、9座中等城市和42座小城市。要創造聯動發展新模式。發揮上海中心城市作用,推進南京、杭州、合肥、蘇錫常、寧波等都市圈同城化發展。

在很短時間內,華夏幸福在長三角的佈局,開始成規模的貢獻業績。2017年,以嘉善為標杆的環杭州區域和以來安為標杆的環南京區域,分別在3年和2年內實現銷售額超百億。

葉檀:跟著華夏幸福 找到正確的職業遷徙圖

重點打造軟件信息、科技研發、影視傳媒和商貿服務的嘉善區,今年新增簽約入園企業93家,新增簽約投資額135.98億元。重點打造新型顯示、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智能製造裝備三大產業的來安區,今年域新增簽約入園企業19家,新增簽約投資額80.25億元。

華夏幸福的業績相當不錯。2017年,公司共實現銷售收入1522.12億元,同比增長26.50%,增速大幅跑贏行業絕大部分公司,銷售額居行業第九,實力雄厚。此外,公司預收賬款餘額高達1324.76億元,同比增長29.18%,這些都會在未來轉化成利潤,為公司業績高速增長保駕護航。

雖然投資量大,但良好的業績增強了公司的償債能力。截止2017年底,公司貨幣資金高達681億元,同期短期負債僅為338億元,短期負債覆蓋比例高達2.0。此外,公司各種融資渠道暢通,包括非公開發行公司債券、中期票據、超短期融資、短期融資、境外債等等,公司PPP資產證券化也為公司提供了不少現金流。

這對普通投資者的啟示有何啟示?

在買房子和選職業方面,普通人基本可以跟著華夏幸福的佈局節奏走,畢竟公司選的都是新興產業,職業前景有保證;公司對政策研判能力強,選的城市有前景。

擁抱新經濟,卡位城市群,這是華夏幸福的未來,也可當作民眾的職業、房產遷徙路線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