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西安印記|大西安,在奮鬥中更幸福

40年西安印记|大西安,在奋斗中更幸福

40年西安印记|大西安,在奋斗中更幸福

18

七月

星期三

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

時間是解讀歷史的標尺。如何讓我們今天的作為經得住歷史的考驗?唯有發展,唯有全面深化改革開放。

去年以來,西安開啟了大西安建設新格局。從西安到大西安,一個“大”字,詮釋了西安的蛻變與雄心。復興路上的大西安,大有大的格局,大有大的擔當,大有大的作為。

正所謂“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西安頻頻出彩的背後是各項工作的紮實推進。勇擔使命重任,西安凝聚起推動城市全面發展的力量,奮力追趕超越。無論是普通市民還是公職人員,無論是創業者還是企業家,這座城市的每一個人都為大西安建設付出辛勤努力。

實施“三大革命”、推出“三大新政”、優化營商環境、聚焦生態保護、打造西安鐵軍、聚力脫貧攻堅……人們越來越相信“大西安”可以創造無限可能。

改革開放再出發,大西安出新更出彩。

40年西安印记|大西安,在奋斗中更幸福40年西安印记|大西安,在奋斗中更幸福

改革破題 做好發展大文章

西安的改革從尺寸之功做起。

改革無小事,從“菸頭革命”“廁所革命”“行政效能革命”這“三大革命”入手,西安展開了一場城市發展方式的大變革,讓古城煥發出勃勃生機。

7月6日,家住西安市未央區的創業小夥馬驍迫不及待地打開了剛剛升級的未央區政府網站查詢申辦企業的信息。馬驍說:“升級後的政府網站服務功能很齊全,可以不出家門辦好多事。現在,只要在網站上點開政務服務頻道的‘內資企業開辦’一欄,就能獲得企業開辦的所有信息,既公開透明又節約時間。”

2017年5月,未央區成為西安首家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政務公開標準化試點單位”的區縣。不僅是未央區,西安各區縣都積極實行“行政效能革命”,轉變政府職能,簡化辦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打造一流發展環境,爭當“金牌店小二”,讓群眾“最多跑一次”。

40年西安印记|大西安,在奋斗中更幸福

西安始終在改革的道路上奮勇向前。在機構改革方面,2017年,西安圍繞保民生、促發展,在總的機構限額內,通過“撤一建一”的方式,不斷挖潛創新,調整設立一批新的行政、事業機構,為大西安大建設大發展服務。

打鐵還需自身硬,改革需要上下一致、齊心協力。如今,“西安鐵軍”已經成了響噹噹的稱號。西安市先後出臺了《關於從嚴加強幹部隊伍建設、打造追趕超越西安鐵軍的決定》和《西安鐵軍的具體標準》等政策措施,營造“勤勉盡責幹事創業”的幹事氛圍,建起了一支“幹字當頭幹在實處”的鐵軍隊伍。

不忘初心,大西安全面深化改革一直在進行。西安將加快推出一批高質量改革舉措,圍繞“一帶一路”、自貿試驗區、國家中心城市和國際化大都市建設,在硬科技、軍民融合等方面,形成政策體系、人才體系、產業體系集成的西安改革模式、經驗和樣板。

40年西安印记|大西安,在奋斗中更幸福

開放創新 機遇之城人氣旺

西安正向世界張開臂膀。

開放包容是西安的城市品格,它既源於千百年來深厚的文化浸潤,也得益於當下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實。西安以創業者的姿態謀發展,也創造出更多新機遇。機遇之城,實至名歸。

“一帶一路”看西安,凸顯了“一帶一路”格局中的西安擔當。《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明確西安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西安在全國區域發展格局和國家治理體系中的地位將更加突出。西鹹新區劃歸西安代管,使西安自改革開放以來第一次擁有了大西安的格局和體量,“富(平)閻(良)一體化”則使西安向北延展成為可能。

40年西安印记|大西安,在奋斗中更幸福

轉型發展看西安,作為全國第一批踐行新經濟理念的城市,西安提出打造“3+1”萬億級大產業,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加快成長,發展壯大新經濟。硬科技實力帶來新動能的釋放,隨著“全球硬科技創新大會”“全球程序員節”等活動的舉辦,西安拉開了挖掘數字、智能新經濟的新藍海的大幕。

優化營商環境看西安,西安不斷優化投資服務環境,提供一流的營商環境,努力當好為企業家、創業者和市民群眾服務的“金牌店小二”,提供“五星級服務”。市場主體是營商環境的晴雨表,截至7月,2018西安市新登記市場主體已突破24萬家。

40年西安印记|大西安,在奋斗中更幸福

投資興業看西安,在剛剛落下帷幕的第二屆世界西商大會上,共簽約項目53個,總投資額3469.67億元。重商、招商、親商、安商,西安把招商引資作為“一號工程”,三星二期、吉利、開沃、華潤、阿里巴巴、騰訊、亞馬遜等一大批重大項目簽約落戶西安。

創新創業看西安,西安全力營造創新創業最優氛圍,開展百萬校友迴歸、創業西安行和尋找大西安創業英雄等系列活動,讓創新創業成為大西安建設“新引擎”。現在,人們走在西安的街道上,很容易看到“創業咖啡街區”“創業大街”這樣的標牌,各種“雙創”比賽層見疊出。

如今,憑藉在區位、交通、科教、人才等領域的綜合優勢,特別是當前奮力前行的發展態勢,西安的經濟社會加速發展、國際影響力持續提升。

40年西安印记|大西安,在奋斗中更幸福

以人為本 民生之城更幸福

西安發展,要速度也要溫度。

大西安大發展,西安緊扣“五新”戰略任務和“聚焦三六九振興大西安”奮鬥目標,聚焦深化改革,培育壯大新動能,加快發展新經濟,在大項目引進、招才引智、自貿試驗區建設等方面發展迅速。

大西安更幸福,西安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為改善民生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讓百姓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西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破解民生“九難”,建設品質西安。2017年,西安市財政用於民生的支出達到837.2億元,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0.1%。城鎮新增就業15.46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78.89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3%的較低水平。打通斷頭路27條,新購1900輛純電動公交車。改造城中村(棚戶區)19個,回遷安置群眾2.63萬人,改造老舊小區269萬平方米,18萬群眾居住條件明顯改善。新建改造廁所1668座,獲評“全國廁所革命優秀城市”……

40年西安印记|大西安,在奋斗中更幸福

聽民聲、知民情、解民憂。西安通過電視節目《問政時刻》、交流座談及實地調研等多渠道瞭解民意,聽取民聲。去年以來,西安啟動了歷史上範圍最廣的徵求意見,先後六次大規模徵求意見,涉及3000多人,查找出500多個短板……在查找短板的過程中,大西安發展思路更加清晰。

生態美、文化興,大西安幸福指數不斷飆升。聚焦“四治一增”優環境,西安積極落實鐵腕治霾、秦嶺生態環境保護、“五策治水”和“八水繞長安”生態恢復工程等工作。同時,西安大力發展公共文化事業,全面推進“書香之城”“音樂之城”“博物館之城”建設,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

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小康路上不讓一個人掉隊。今年以來,西安以鄉村振興戰略為引領,對標“577”脫貧退出標準,聚焦“五個美麗”建設,全力推動周至縣摘帽、142個貧困村全部退出、12864戶40570人在冊貧困戶全部脫貧,確保年內在全省率先脫貧。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暖民心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有未來。大西安的未來,註定更精彩。

40年西安印记|大西安,在奋斗中更幸福
40年西安印记|大西安,在奋斗中更幸福

查看往期消息

40年西安印记|大西安,在奋斗中更幸福

投資西安

機遇西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