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西安印记|大西安,在奋斗中更幸福

40年西安印记|大西安,在奋斗中更幸福

40年西安印记|大西安,在奋斗中更幸福

18

七月

星期三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

时间是解读历史的标尺。如何让我们今天的作为经得住历史的考验?唯有发展,唯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去年以来,西安开启了大西安建设新格局。从西安到大西安,一个“大”字,诠释了西安的蜕变与雄心。复兴路上的大西安,大有大的格局,大有大的担当,大有大的作为。

正所谓“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西安频频出彩的背后是各项工作的扎实推进。勇担使命重任,西安凝聚起推动城市全面发展的力量,奋力追赶超越。无论是普通市民还是公职人员,无论是创业者还是企业家,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都为大西安建设付出辛勤努力。

实施“三大革命”、推出“三大新政”、优化营商环境、聚焦生态保护、打造西安铁军、聚力脱贫攻坚……人们越来越相信“大西安”可以创造无限可能。

改革开放再出发,大西安出新更出彩。

40年西安印记|大西安,在奋斗中更幸福40年西安印记|大西安,在奋斗中更幸福

改革破题 做好发展大文章

西安的改革从尺寸之功做起。

改革无小事,从“烟头革命”“厕所革命”“行政效能革命”这“三大革命”入手,西安展开了一场城市发展方式的大变革,让古城焕发出勃勃生机。

7月6日,家住西安市未央区的创业小伙马骁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刚刚升级的未央区政府网站查询申办企业的信息。马骁说:“升级后的政府网站服务功能很齐全,可以不出家门办好多事。现在,只要在网站上点开政务服务频道的‘内资企业开办’一栏,就能获得企业开办的所有信息,既公开透明又节约时间。”

2017年5月,未央区成为西安首家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政务公开标准化试点单位”的区县。不仅是未央区,西安各区县都积极实行“行政效能革命”,转变政府职能,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打造一流发展环境,争当“金牌店小二”,让群众“最多跑一次”。

40年西安印记|大西安,在奋斗中更幸福

西安始终在改革的道路上奋勇向前。在机构改革方面,2017年,西安围绕保民生、促发展,在总的机构限额内,通过“撤一建一”的方式,不断挖潜创新,调整设立一批新的行政、事业机构,为大西安大建设大发展服务。

打铁还需自身硬,改革需要上下一致、齐心协力。如今,“西安铁军”已经成了响当当的称号。西安市先后出台了《关于从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打造追赶超越西安铁军的决定》和《西安铁军的具体标准》等政策措施,营造“勤勉尽责干事创业”的干事氛围,建起了一支“干字当头干在实处”的铁军队伍。

不忘初心,大西安全面深化改革一直在进行。西安将加快推出一批高质量改革举措,围绕“一带一路”、自贸试验区、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在硬科技、军民融合等方面,形成政策体系、人才体系、产业体系集成的西安改革模式、经验和样板。

40年西安印记|大西安,在奋斗中更幸福

开放创新 机遇之城人气旺

西安正向世界张开臂膀。

开放包容是西安的城市品格,它既源于千百年来深厚的文化浸润,也得益于当下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实。西安以创业者的姿态谋发展,也创造出更多新机遇。机遇之城,实至名归。

“一带一路”看西安,凸显了“一带一路”格局中的西安担当。《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西安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将更加突出。西咸新区划归西安代管,使西安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拥有了大西安的格局和体量,“富(平)阎(良)一体化”则使西安向北延展成为可能。

40年西安印记|大西安,在奋斗中更幸福

转型发展看西安,作为全国第一批践行新经济理念的城市,西安提出打造“3+1”万亿级大产业,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发展壮大新经济。硬科技实力带来新动能的释放,随着“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全球程序员节”等活动的举办,西安拉开了挖掘数字、智能新经济的新蓝海的大幕。

优化营商环境看西安,西安不断优化投资服务环境,提供一流的营商环境,努力当好为企业家、创业者和市民群众服务的“金牌店小二”,提供“五星级服务”。市场主体是营商环境的晴雨表,截至7月,2018西安市新登记市场主体已突破24万家。

40年西安印记|大西安,在奋斗中更幸福

投资兴业看西安,在刚刚落下帷幕的第二届世界西商大会上,共签约项目53个,总投资额3469.67亿元。重商、招商、亲商、安商,西安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三星二期、吉利、开沃、华润、阿里巴巴、腾讯、亚马逊等一大批重大项目签约落户西安。

创新创业看西安,西安全力营造创新创业最优氛围,开展百万校友回归、创业西安行和寻找大西安创业英雄等系列活动,让创新创业成为大西安建设“新引擎”。现在,人们走在西安的街道上,很容易看到“创业咖啡街区”“创业大街”这样的标牌,各种“双创”比赛层见叠出。

如今,凭借在区位、交通、科教、人才等领域的综合优势,特别是当前奋力前行的发展态势,西安的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40年西安印记|大西安,在奋斗中更幸福

以人为本 民生之城更幸福

西安发展,要速度也要温度。

大西安大发展,西安紧扣“五新”战略任务和“聚焦三六九振兴大西安”奋斗目标,聚焦深化改革,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在大项目引进、招才引智、自贸试验区建设等方面发展迅速。

大西安更幸福,西安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改善民生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让百姓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西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破解民生“九难”,建设品质西安。2017年,西安市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达到837.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1%。城镇新增就业15.46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8.8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的较低水平。打通断头路27条,新购1900辆纯电动公交车。改造城中村(棚户区)19个,回迁安置群众2.63万人,改造老旧小区269万平方米,18万群众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新建改造厕所1668座,获评“全国厕所革命优秀城市”……

40年西安印记|大西安,在奋斗中更幸福

听民声、知民情、解民忧。西安通过电视节目《问政时刻》、交流座谈及实地调研等多渠道了解民意,听取民声。去年以来,西安启动了历史上范围最广的征求意见,先后六次大规模征求意见,涉及3000多人,查找出500多个短板……在查找短板的过程中,大西安发展思路更加清晰。

生态美、文化兴,大西安幸福指数不断飙升。聚焦“四治一增”优环境,西安积极落实铁腕治霾、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五策治水”和“八水绕长安”生态恢复工程等工作。同时,西安大力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全面推进“书香之城”“音乐之城”“博物馆之城”建设,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小康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今年以来,西安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对标“577”脱贫退出标准,聚焦“五个美丽”建设,全力推动周至县摘帽、142个贫困村全部退出、12864户40570人在册贫困户全部脱贫,确保年内在全省率先脱贫。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暖民心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有未来。大西安的未来,注定更精彩。

40年西安印记|大西安,在奋斗中更幸福
40年西安印记|大西安,在奋斗中更幸福

查看往期消息

40年西安印记|大西安,在奋斗中更幸福

投资西安

机遇西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