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蟬真的可以吃嗎,有沒有寄生蟲?

神羅灬天徵


您好,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看到這問題我也是很驚訝,本人也是農村人,小時候夏天最喜歡做的事情就和夥伴們一塊兒去捉“爬蚱”,“爬蚱”是我們這裡對金蟬的稱呼。那時候樹也多,金蟬也多,一晚上就能夠捉到幾十來只。拿回家母親都是用鹽鹽上,第二天早上蒸著吃。

金蟬味道好,吃的時候卻完全沒有想過寄生蟲的問題。不過既然提到了本人也是專門看了看相關的資料,這裡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金蟬其實是一種高蛋白,高營養的昆蟲。金蟬還被稱作“唐僧肉”,喜歡吃金蟬的朋友也是很多。金蟬一生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地下,一般要經過三年以上才能夠爬出地面變成蟬。

金蟬對環境的變化比較敏感,當環境不適宜,或者土壤中病菌毒素比較多的時候,就會影響金蟬的生長,造成金蟬幼蟲死亡。並且金蟬對重金屬是具有排斥性的,一旦周圍環境中重金屬超標很容易影響金蟬生長,並且這也和金蟬的生長環境有關。所以在人工養殖的過程中要求在沒有汙染的土壤中養殖。

並且因為金蟬深居地下農藥的汙染很小,並且是沒辦法使用各種激素類藥物加速金蟬生長的。人工能夠縮短金蟬養殖時間的原因主要是人工給金蟬提供更加適宜的生長環境,並且冬季保暖、樹根營養等都為金蟬的縮短生長期打下了基礎。

但是作為昆蟲幼蟲的金蟬身體中還是攜帶一部分細菌的,和少量的寄生蟲病,但是由於金蟬其含量太少,並且經過高溫製作後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不過身體敏感的人還是不建議太多的食用,嚐嚐鮮即可。

另外蟬衣還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散風除熱,利咽等作用,小時候經常會有人專門在白天去找蟬衣,然後賣給那些收蟬衣的人。

下面再和大家說分享一些捉金蟬的注意事項

因為夏季雨水多,天氣悶熱,捉金蟬又是晚上,所以一定要注意防範蛇。北方還好,一般都是沒有毒的蛇,南方的毒蛇就要多一點了。所以一定要注意防範毒蛇。

另外小朋友最好和大人在一起,畢竟是晚上,天黑容易出現意外。膽子小,怕黑的人也不要去了,在家等著吃就行了。

金蟬捉到之後可以用鹽水泡一晚上第二天食用,這樣不僅能夠保鮮,還能夠殺死金蟬上的部分細菌和寄生蟲病原。如果是長時間保存的話,可以把金蟬洗乾淨,然後用清水浸泡浸泡一段時間,然後上鍋蒸至八成熟,冷涼,裝進密封的保鮮袋中,最好是真空的,放入冰箱冷凍即可。

以上來自科學興農。


科學興農


金蟬在我們這邊叫“爬爬”,是可以吃的!每年7月前後就是捉金蟬的旺季,晚上可以看到很多拿手電照金蟬的情景!不過今年我們這邊高溫少雨,金蟬爬不出泥土,今年實際上就捉到一隻而已!

一、雖然金蟬可以吃,但不宜大量食用野生金蟬

由於金蟬是需要長期寄生在大樹根部地下生存,難免會寄生一些細菌。另外,再加上各類農藥的使用,也會產生農藥殘留,一旦食用過多這類野生金蟬,可以就會對身體造成危害。

另外,可以選擇人工養殖的比較安全些,由於金蟬是無脊椎動物,是無法通過催化劑、激素和飼料加快其生長。之所以繁殖時間短,是因為在人工提供了充足的樹木營養以及冬天保溫等情況,利用它快速發育。

另外,人工養殖的一般很少打。農藥,也就沒有殘留農藥物質,這樣相對比較安全些!

二、金蟬營養非常豐富,尤其是含有豐富的高蛋白

金蟬不僅營養豐富,藥用功效也高,尤其是含有豐富的高蛋白,因此食用會有助於人體的健康!

三、腎病和肝功能不好的人不宜吃金蟬

雖然金蟬是美味,但由於含有豐富的高蛋白,這類物質的消化吸收需要腎功能的參與,而對於腎病患者就會增加腎的運轉,導致加重病情。

而對於肝功能不好的人來說,金蟬也會有微毒,但一般人無大礙,畢竟咱們體內的肝細胞是可以解毒的,完全可以應付。但對於肝功能不好的人就大有影響了,會因解毒效果不佳而產生中毒現象。

所以說,對於這兩類人應該不要食用金蟬!

四、長期大量食用金蟬,也容易提高患癌風險

由於金蟬會含有一些地下病菌或病毒,以及因長期吸收樹木的汁液,可能會有部分農藥殘留物質。例如,像我們這邊,每年都會看到用飛機打藥防治美國白蛾,以及農田的農藥殘留因大雨滲透地下,都會造成附近野生金蟬也受影響!

以上可能分析比較片面,但由於每年只是在村裡跟風和夏天樂趣,並沒有吃到多少的金蟬,因此,對於少量的食用是沒什麼大問題的!但如果把金蟬當成美食或喜歡吃而大量食用的話,就需要注意以上情況了!建議儘量吃人工養殖的,這樣安全相對高一些!


龍百曉生


當然可以吃。



一般的吃法就是油炸或油煎,燉煮不適合昆蟲類,至少不適合蟬。因為昆蟲的外骨骼即幾丁質,煮不爛,口感會很差。而炸過之後則酥脆可口,滿口溢香。

蟬的若蟲可以吃,成蟲也可以吃,包括完全黑化的成蟲。寄生蟲之類的是不需要擔心的,我們又不會生吃,有什麼寄生蟲能夠抵禦油溫?

昆蟲的蛋白質含量很高,但由於昆蟲和人體差別太大,所以,對於人類來說,昆蟲的蛋白質並非優質蛋白。當做美食吃也就罷了,指望它補充營養在大可不必,並且,油炸食品多少有些不健康。


五次方物語


金蟬當然可以吃了,有沒有寄生蟲我不知道,但是國人吃了這麼多年,也沒有聽說過吃金蟬吃出什麼問題來,說明金蟬問題不大,還是比較安全的!

金蟬別名知了猴。民間俗稱唐僧肉。金蟬不光可以吃,而且還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不管是油炸,還是烤著吃,都有不一樣的風味。唯一的共同點就是好吃!肉質香嫩,純瘦肉,回味無窮。


在我們農村夏天這個時候每年都有晚上抓知了猴的習慣。男男女女,男人人領著老婆,女人帶著孩子,拿著手電筒在樹上找來找去的尋找知了猴。遠遠望去,堪稱一大奇景!給寧靜的鄉村增添了一些不一樣的景色!


抓到的金蟬,會用清水洗淨,調上一碗麵汁,放些鹽巴,十三香等調味品。然後上鍋倒油,只等油溫燒熱,把洗淨的知了猴裹上面汁,一個一個的放進油鍋裡炸,知了猴特別容易熟,只等裹上的面汁定型發黃,就可以瀝油撈出。有條件的撒上些許孜然,一盤美味無比的油炸唐僧肉就完成了。

記得小時候,知了猴特別多,一晚上能抓到百十個。可是到如今,已經七月份了,樹上的金蟬,鳴叫的還沒有幾個。昨天晚上抓了一宿,也沒有抓到幾個,難道這種小時候的美食也要漸漸消失了嗎?

————賣柚子的小夥子!


賣柚子的小夥子


每到了夏季的時候,外面就會有知了聲嗡嗡叫個不停,其實知了蛻變之前就是金蟬,在人們眼中同樣也是一道美食,所以說每到夏季的傍晚開始,就會有陸陸續續地人打著手電筒去捉蟬吃,樹林裡、小河邊甚至是田地裡面也有,晚上也變得熱鬧了好些。


其實金蟬一直都是可以吃的,而且還是非常美味的,富含豐富的蛋白質,過去的金蟬數量非常的多,因為以前的樹林比較多,現在好多樹都被砍了,所以說金蟬的數量變得也越來越少,因為蟬都是靠樹根存活的,沒有樹金蟬也就沒有了。

至於說金蟬裡面有沒有寄生蟲,我想基本上不存在,因為金蟬都有一層外科,而我們一般都是吃金蟬而不是知了,更何況我們都是蒸著吃或者油炸吃,經過高溫之後即使有寄生蟲也都被高溫過濾掉了,所以說也就沒有什麼好擔心的,不知道你們今年有沒有吃金蟬呢?


商丘身邊事兒


金蟬真的可以吃嗎,有沒有寄生蟲?

在北方,一到夏天的時候,知了猴就要遭殃了,因為這種昆蟲實在是太受歡迎了。農夫在北方待過5年多的時間,在哪裡就看到捕參人吃知了猴,甚至也幫助過別人去抓知了猴。當時也有一個疑惑,這樣吃不擔心有寄生蟲嗎?

知了猴的學名叫金蟬,其是知了的幼蟲,一般都會在地下休眠很長一段時間,有的三到五年也很常見,有的甚至能休眠長達17年之久哦。很多人喜歡吃知了猴,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屬於高蛋白的食物,營養價值高。然而,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其也是屬於理想的寄生蟲寄主,自然也就很有可能被一些菌類所感染。

其實,在我們生活中所接觸的很多“野味”都是攜帶這寄生蟲的,比如泥鰍、青蛙、小龍蝦等就都有很多的寄生蟲,但是為什麼這麼多人吃,卻很少有人感染呢?那是因為在食用這些野味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徹底煮熟透了的,高溫是完全可以把寄生蟲及其蟲卵殺死的,因此也就一般不會出現感染的事件。

食用過知了猴的人都很清楚,那就是在抓了知了猴之後,一般都是藥用清水給它清洗乾淨的,然後才開始

高溫水煮。這樣做的原因一來是清除知了猴身上的異味和汙漬,二來就是殺死知了猴身上攜帶的寄生蟲。而有些人喜歡油炸著吃,一樣在高溫之後,可以殺死知了猴身上的寄生蟲。

總而言之,不管怎麼吃,一定要徹底煮熟了才吃哦!

注意事項:在知了猴中其實還有一種有毒性的,其就是紅色的知了猴。所以大家在抓知了猴的時候,一定要仔細辨認。而且知了猴雖然好吃,但是也要記住不可多吃哦!


農夫也瘋狂


金蟬真的可以吃嗎?

雖然我不太吃金蟬、竹蟲這些蟲類的美食,但是金蟬確實是可以吃的,在北方很多地方好像叫“知了猴”。記得小的時候夏天很多孩子都會去捉這個東西,就拿個長棍子,然後一頭抹上膠或者纏上蛛網,找到知了鳴叫的樹,之後就是用杆子上面的膠去粘知了猴。不過這東西現在好像跟小龍蝦差不多,也得靠養殖才能供應得上吃了,而且比小龍蝦還貴。

金蟬的食用價值還是很高的,100克金蟬若蟲的蛋白質高達72克,是牛肉的3倍還多,不過其中一半以上並不是人體必需氨基酸,但是這裡也很適合有貝爺的臺詞“雞肉味、嘎嘣脆!”,不過金蟬還有脂肪大約15克,剩下的就是灰分和其它微量元素。這個東西在高蛋白的同時又高脂,所以吃起來是非常的香。

有沒有寄生蟲?有沒有重金屬?

解決了這個東西能不能吃,好不好吃,接下來的疑問就是吃這個東西安不安全了。一般來講這些昆蟲對重金屬、農藥之類的東西要比人類還敏感,如果存在這些汙染問題,那麼這些金蟬若蟲也沒辦法成活,在養殖的條件裡首要的就是土地要無汙染。而幾年前就已經有很多媒體聯合一些檢查機構做過關於金蟬中農藥殘留、重金屬之類的檢測,都是沒什麼問題的。

至於金蟬是不是有寄生蟲,我覺得這很難成為一個問題啊。我們日常食用的雞鴨魚豬等等肉類幾乎都會有寄生蟲,但是我們並不是生吃啊。而金蟬的家常料理方式一般都是油炸,炸的濃香焦酥,而油炸的溫度一般在100到230度之間,很難想象什麼寄生蟲可以在這樣的油溫下生存的。

所以呢金蟬是可以吃的,而且只要不是吃“金蟬刺身”,基本上是不用太擔心寄生蟲的問題的。但是料理金蟬一定要讓它熟透,最好是炸熟了吃,而且也不要經常吃,吃之前最好提前用鹽水浸泡一下,處理乾淨。

希望能夠幫到你吧,記得順便幫我點個關注和贊哦!


啞巴美食家


我回答揀乾的實話說,吃金蟬沒問題!做熟了儘管吃!人吃東西不要顧慮太多,只要按正常操作加工了,儘管吃。個人生活稍帶點野性,身體才健康哩!記得有位名人也有野蠻與健康的論述。為什麼野生動植物抗病勉疫力強?只要科學處理飲食,就不必太嬌氣了。金蟬若蟲,我們這裡叫知了龜,知了猴。食用方法是洗淨泥土,用鹽水煮透,順便煞進鹽去使其有鹹味,撈出涼去表層水,再下油鍋煎炸,把外皮炸酥最好吃。蟬的口器是針管狀的,只吸食樹的汁液,它一般不會病從中入的。它能在樹下土中待三至五年才上來變蟬,怎麼不會爛掉?說明它有極強的殺菌力,有極強的抗體勉疫力。像這樣的寶貝,人吃了會不會增強勉疫力?個人看法,就說這點吧!謝謝邀請!


青林223646642


看到這個話題,突然特別激動!

思緒一下子飛回到小的時候,家裡兄妹四個,大哥每次晚上都會帶著我們跑出去摸金蟬(我們這兒的方言叫:摸老ma)。那個時候,會拿一個手電筒,到村外的樹根處找金蟬,有的剛剛爬到樹上,正好可以被小小的我捉到。捉的時候總是小心翼翼的,因為它的腳會抓疼我。我每次捉到一隻的時候,總是開心地讓哥哥看,然後屁顛屁顛的放到桶裡,那可是自己的戰利品!有的金蟬還在洞裡,得用手指把金蟬掏出來,有的時候能掏一窩,那可會開心死的。晚上帶著金蟬回到家,特別開心的是幾個小朋友圍在一起,趴在地上看金蟬脫殼,感覺好神奇:由一個爬著的小東西變成一個長著翅膀的蟬。這個時候脫掉的殼一定要收起來的,是一種中藥,可以賣錢的。剛剛脫掉殼的蟬特別漂亮,全身是透明的,乳白色,軟軟的翅膀也是透明的。把蟬倒扣在菜筐裡,到第二天就會變成灰色了。

再說說吃吧,在八十年代物質相對匱乏的年代,吃蟬肉簡直是改善生活!現在是吃的金蟬,是蟬還沒有長翅膀的時候,也是蟬的幼蟲。在我們那個時候吃的都是蟬,因為殼還要賣錢。吃蟬也是很有講究的,有的是公蟬,有兩片薄薄的會發聲的地方,我們會把鹽巴往到裡面,把蟬放到火邊炕著吃。最好的部位知道在哪裡嗎?就是蟬頭後背那裡,會吃到“瘦肉”,想想好吃的不行!而母蟬只能把屁股去掉,把鹽灑到上面,炕好的蟬特別美味。

有沒有寄生蟲,真的不知道。那個時候大家都這麼吃,而且是搶著吃的。現在就算去飯店裡吃金蟬,也吃不出小時候的味道了。


村裡來了照相的


謝謝邀請!金蟬具體是否能不能吃這個問題本人是不知情,但金蟬這東西有兩種,一種大的帶黑色,一種小的帶綠色,在我們那個地方通常把大的叫鋼巴子,小的叫叉巴子,這名稱也不知是怎麼得來的,反正這東西在農村一到夏天樹上到處都是,小時候我們經常用根長竹棍上面安個鐵圈然後拈上蜘蛛網捕捉這種叫金蟬的東西,這玩藝兒是否有營養價值,能不能吃全原不知,只知道那時候農村根本就沒有人吃過,現在在農村也很少見過有人吃,它到底能不能吃,有沒有寄生蟲本人一概不知,到是聽過有一句話叫金蟬脫殼,如果能吃而且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藉此機會本人希望有識之士提供正確答案,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