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心事儿”一大堆 身处变革中的比亚迪怎么了?

伴随着四年一度的世界杯的落幕,狂欢之后车企一年一度的期中考也悄然来临。

作为坐拥新能源汽车正积分与平均燃油消耗量排名榜首的“双积分大户”,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一直傲视群雄。数据显示,上半年,比亚迪累计销量达22.1万辆,同比增长21%。而在新能源领域,比亚迪累计售出新车7.1万辆,同比增长106%,再次领跑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排行榜。

“糟心事儿”一大堆 身处变革中的比亚迪怎么了?

其中,PHEV插混车型上半年累计销量为4.74万辆,同比增长197%。秦、宋DM包揽该领域单一车型冠亚军;秦也成为国内首款累销突破10万辆的PHEV插混车型。

利润下滑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比亚迪车型销量如火如荼的当下,与之相辅相成的利润似乎不尽如人意。今年5月,比亚迪发布了2018年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比亚迪实现营业收入237.38亿元,同比增长17.54%,实现净利润1.02亿元,同比下降83.0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3.28亿。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其半年度业绩预期展望显示,比亚迪预计中期净利润最少下滑71%。

而据近日发布的2018年《财富》中国500强榜单显示,比亚迪营业收入为1059.15亿元,净利润为40.66亿元,排名由去年的65位下滑至今年的76位。

“糟心事儿”一大堆 身处变革中的比亚迪怎么了?

对于今年拿到6亿元国家补贴的比亚迪来说,一季度实现亏不免让外界对于比亚迪的盈利能力感到担忧。对于利润的下滑,比亚迪在相关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今年上半年过渡期补贴退坡较多,加上汇兑损失和融资成本上升,给集团净利润带来较大影响。下半年随着新车型的上市,以及高性能、长续航车型补贴的提升,预计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将有显著改善。”

同时,在6月举办的2017年年度股东大会上,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表示,2018年比亚迪营收规模将保持在40%-50%的增长,三、四季度将是业绩拐点。

电池之殇

除了盈利能力外,比亚迪的“忧”还体现在电池方面。在纯电动车领域,掌握电池、电控和电机就如同掌握了比赛节奏。而在此前的很长一段时间中,比亚迪在电池领域可谓是风光无二,但近年来,随着宁德时代的奋起,比亚迪在电池领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王敬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动力电池行业已经进入淘汰阶段。好的企业能够生存下去并得到更大的发展前景,否则在大浪淘沙中会被淘汰。”

众所周知,此前,比亚迪一直坚持在所售车型中选择造价便宜的磷酸铁锂电池。但目前来看,铁电池的质量过重,在冬天会出现掉电的现象。并且随着国家对三元锂这样的高能量密度电池的倾斜,未来使用铁电池享受的补贴会越来越低,在动力电池淘汰赛中,比亚迪走在了转型的十字路口。

“糟心事儿”一大堆 身处变革中的比亚迪怎么了?

目前,比亚迪已经确定已三元锂电池为主,未来比亚迪所推出的新车型将更换三元锂电池。在近日的比亚迪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会上,比亚迪官方表示,目前公司动力电池的技术路线有两条,一个是磷酸铁锂电池,目前主要用于公司的大巴车;另一个技术路线是NCM三元电池,其优点是能量密度高,循环性能好,目前主要用于乘用车。在电池领域,比亚迪已经开始改变。

纵观整个汽车市场,合作显然已经成了主旋律。车企都在释放一个信号:“开放”。而这当中比亚迪也不例外,2017年比亚迪被宁德时代反超,痛失电池行业第一宝座。2018年,比亚迪则吹响了反攻号角,而比亚迪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开放”。

2017年比亚迪联合国轩高科、中冶集团和唐山曹妃甸发展集团成立新合资公司,进行三元锂电相关项目的研究;今年3月,比亚迪表示正在做动力电池剥离工作,预计2018年底或2019年初会拆分完毕,2022-2023年完成独立上市;6月,比亚迪年产能24GWh的动力电池全自动化工厂,在青海南川工业园正式下线;6月26日,王传福表示,要把“e平台”的所有技术,与全球同行们共享,实现“开放+融合”的新生态;7月5日,长安与比亚迪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暨电池合资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联合各自在新能源、智能化、海外市场、共享出行等多个领域的优势资源,开展从业务到资本层面的全方位深度合作。

不到一年,封闭的比亚迪完成了对外的开放,而与宁德时代宣战之后,动力电池行业的淘汰赛将加剧。

舆论重压

而在比亚迪身处转型关键时期,近日,比亚迪又遇到了糟心事儿——“比亚迪广告门”事件。

事件发酵不到一月,已出现较多版本。最新消息显示,7月16日凌晨,上海雨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通过官方微博发布了一则“关于比亚迪广告门事件的声明”。声明称,由李娟以上海比亚迪电动车有限公司名义发包给雨鸿公司的广告业务均属比亚迪旗下真实业务。

目前为止,比亚迪已发布了3份声明,其中,7月12日的声明直接称李娟冒用比亚迪名义开展业务。

迄今为止,纷乱庞杂的“真相”已不计其数,但能够确认的是,处于风口浪尖上的比亚迪,受此次事件影响不小,股价大跌、品牌形象损伤都给比亚迪在市场上带来了负面影响。此外,广告门涉案金额高达11亿元,一旦比亚迪需要承担责任,对上市公司净利润将是巨大的冲击。目前来看,处于变革中的比亚迪正处在旋涡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