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雄安區域發展潛力對比,這裡最像雄安!

2018年以來,“千年大計”雄安新區建設進入加速發展階段。

從近期發佈的《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可以看出,覆蓋1770平方公里規劃面積的雄安新區,戰略定位之高、政策傾斜力度之大、創新發展之科學性,在我國改革開放後40年的發展進程中都屬罕見。由此可預判,雄安新區在自身迅猛發展的同時,必然對環新區幾個極具發展潛力的市鎮產生強勢拉動效應,最終形成以雄安新區為核心的“組團發展效應”。

今天,我們重點討論的便是環雄安新區板塊中,發展前景最被看好的“五小龍”:雄安、白溝、定興、徐水、文安。

儘管五個區域紛紛喊出轉型升級,打造雄安新區“後花園”的發展野心,但我們透過觀察者的獨立視角,從區位距離、交通規劃、生態環境、城市配套成熟度等維度理性分析了“五小龍”的發展後,不難得出結論:霸州,才是當之無愧的雄安新區“後花園”。

為什麼這樣講,先要從一張地圖說起。

環雄安區域發展潛力對比,這裡最像雄安!

1區位

距離雄安新區20公里

距離北京新機場45公里

在雄安新區建設的熱潮在京津冀大地上奔騰翻滾時,素有“中國溫泉之鄉”之稱的霸州,率先展露出蓬勃發展的氣勢,並憑藉先天的距離優勢和生態資源優勢,成為名副其實的“雄安新區後花園”。

從距離概念上說,要成為雄安新區的“後花園”,區域距離新區的物理距離就不能太遠,對此,國內普遍將“1小時距離”設定為考量門檻。

縱觀環雄安新區“五小龍”的天然區位,霸州是距離雄安新區最近的城市,直線距離僅20公里,走高速到新區腹地最短距離50公里,耗時不超過半小時。

同時,霸州也是“五小龍”城市中距離北京新機場最近的城市,直線距離45公里,走高速最短距離64公里,耗時不超過1小時。

以“城市經濟圈”的概念審視,霸州同時隸屬於雄安新區和北京新機場兩大發展引擎的第一級輻射圈,區位優勢轉化的發展機遇是其它環雄安新區區域無法比擬的。

眾所周知,雄安新區作為國家級的重大戰略規劃,從成立之初便樹立了明確的發展定位:打造全球一流的科技創新中心,為中國新時期城市建設與發展樹立標杆。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對此進一步解讀道,雄安新區今後將成為中國的“硅谷”,是中國成為創新型現代化國家的心臟區域。

這樣一來,城市距離雄安新區的區位距離就顯得非常關鍵了,因為創新產業發展具有鮮明的集群特性,環雄安的周邊板塊發展必然是近水樓臺先得月。因此,距離雄安新區20公里的霸州,不得不說是具備先天優勢,雄安新區成型後對霸州的輻射帶動作用將是同頻共振的。

環雄安區域發展潛力對比,這裡最像雄安!

2交通

京南重要樞紐城市

雄安新區聯通北京的出城第一站

除卻物理距離,霸州還是“五小龍”城市中唯一有高鐵站的城市。

而現代化的軌道交通,一直被認為是打通城市經濟發展的任督二脈。在城市群成為城鎮化發展新形態的時代背景下,城市只有融入四通八達的立體交通網,才能快速導入高附加值的產業經濟,最終實現城市經濟的大躍升。

霸州的城市發展定位一直是“京南重要交通樞紐”。霸州地處河北省冀中平原東部,位於京、津、保三角地帶中心,憑藉平坦的市域地勢和戰略性的位置,使得京九鐵路、津霸鐵路,大廣高速、津保高速、廊滄高速、106國道、112國道等交通主幹道在霸州市內縱橫交錯。

目前火熱建設的京雄城際鐵路,在霸州境內約8公里,途經市域內的南孟鎮、開發區,並設置了霸州北站。由此,霸州北站,也就成為雄安新區聯通北京的出城第一站。

通達的立體交通網絡,進一步鞏固霸州京南交通樞紐中心地位的同時,也使得霸州成功躋身京津保半小時交通圈。未來,霸州將借勢雄安新區交通,實現與全國各大鐵路運輸網絡的互聯互通,並近一步縮短與發展節點城市的時間距離,進而直接拉動區域內包括高新技術、文化教育和商務貿易等多個行業的經濟增長。

環雄安區域發展潛力對比,這裡最像雄安!

3生態

生態走廊建設

霸州是名副其實的“後花園”

所謂“後花園”,優質的自然生態環境是區域屬性的第一要素,需要為臨近大城市提供綠肺涵養和生態屏障,成為市民生態休閒的首選地。

雄安新區的建設著力於建設綠色智慧新城、建設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與之呼應,環雄安新區的板塊發展必然走類似的“綠色生態宜居新城”路子。

我們將霸州推選為雄安新區的“後花園”,也正是基於霸州在“五小龍”城市中的生態環境優勢。

眾所周知,雄安新區的規劃中是不存在商業住宅供應的,未來新區將是“租購併舉、以租為主”的住房政策,而且還會建立起一套完全不同於當下的 “住房租賃積分制度”。但是,從今後新區內大型高新技術企業集群發展的態勢可預見,租賃住房的入住門檻還是會比較高的,因此還會有大量居住需求向環雄安新區板塊溢出。

作為雄安新區的“後花園”,霸州必然優先肩負起滿足新區高知人群綠色健康生活的需求。

近幾年,霸州市政府始終將“城市生態環境”放在重要位置,開展了廊南森林溼地生態走廊建設以及霸州市生態公園、牤牛河歷史文化公園、勝芳溼地公園、勝芳森林公園、勝芳濱河公園等五個城市“綠肺”工程建設,將城市森林覆蓋率提升到45%,為生態宜居城市造就了堅實的綠色底板。

“水”是喚醒霸州建設生態宜居“後花園”的另一基本要素,當前,霸州正在重拳整頓水汙染,通過加強水系治理和聯防聯控,霸州域內的河流已基本恢復了生態功能。

基於“生態優先”的發展思路,霸州通過通過植樹造林,打造“無煙城市”,優化水生態,綠色廊道與城市綠肺共同推動霸州成為雄安新區周邊最大的生態宜居之地。

環雄安區域發展潛力對比,這裡最像雄安!

4配套

雄安催熟霸州

千億價值即將蝶變

在中國,你絕對找不出第二個像雄安這般,政策紅利如此集中的地區。

就在上週,河北省分別與京、津兩市“一把手”舉行的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交流座談會上,北京市委書記蔡奇和天津市委書記李鴻忠紛紛表態:全力支持雄安新區建設,雄安新區需要什麼就支持什麼。

針對雄安新區未來的戰略定位,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解讀認為,雄安新區是繼深圳、浦東新區之後的第三個肩負國家發展使命的全局性戰略區。張燕生認為,深圳特區的國家使命是讓世界瞭解中國,讓中國融入世界,深圳充當了窗口和橋樑;浦東新區的作用是推動中國的金融國際化,如今浦東新區成為與香港、東京比肩的國際金融中心;這次雄安新區承載的歷史使命就是創新,為中國建設為創新型現代化國家探索模式。

以古觀今,無論是深圳還是浦東新區的迅猛發展,均迅速催熟了周邊板塊的配套發展,拉動了周邊板塊土地價值的百倍級增長。

環雄安“五小龍”城市中,無論是特色產業格局還是交通、教育、醫療等配套資源,霸州已然是發展最為成熟的區域了。近幾年,孔雀城、碧桂園、萬科、合生、隆基泰和等全國品牌大企業紛紛進駐霸州,以先進的城市建設運營視角,近一步提升著霸州的城市風貌和人居品質。

過去一年,霸州全年引進京津項目32個,總投資390億元,毋庸置疑,霸州已成為環雄安新區“五小龍”的發展龍頭。未來的霸州,將繼續作為雄安新區的“後花園”,為環雄安新區板塊的生態人居提供發展範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