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盘点招聘诈骗五大套路,助你求职完美避坑!

值班正义君 | 宿广田 邓京昆

来源 | 正义网(微信ID:jcrb_zyw)

转载请按以上格式在文首注明作者及来源


又到一年毕业季,招聘市场迎来求职高峰期,许多不法分子利用毕业大学生求职心切的心理,设置各种招聘陷阱进行诈骗,为此正义君整理出五种套路,提醒广大求职者在找工作时一定要提高警惕、谨防受骗↓↓

套路一 传销陷阱

☞案例:邵某2018年7月刚从江苏省扬州市扬州大学毕业,后被同学以高薪为诱饵骗至安徽省马鞍山市。然而不仅没有去高薪企业上班,却遭遇一堆人给他“上课”洗脑,邵某顿时明白自己进了传销组织。该传销组织通过殴打和恐吓压制邵某的反抗,并采取没收手机、限制打电话、贴身跟随等方式限制他的人身自由。最终,邵某趁看守人员不注意,在随身携带的一张钞票上写了求救报警信息抛出窗外,才得以获救。

「毕业季」盘点招聘诈骗五大套路,助你求职完美避坑!

☞正义君提醒:借助朋友、亲人“拉人头”是传销的一大特征,遇到同学、朋友以高薪为理由介绍工作时要多留一个心眼,要反复确认以防落入传销陷阱。同时,一旦发现招聘企业有疑似传销的行为要马上终止工作,并及时报警。

「毕业季」盘点招聘诈骗五大套路,助你求职完美避坑!

套路二 贷款骗局

☞案例:2018年1月初,李佳和小艾两人通过招聘网站应聘某公司总经理助理和网拍模特职位,面试时都被要求先“提升形象”。为了获得“月入过万”的工作机会,两人随该公司工作人员到一家“有合作关系”的医院进行整容。因无力承担数万元费用,该公司工作人员诱骗她们办理网贷用于美容,并承诺“最后由公司出钱”。此后,公司应允的工作也无法兑现,李佳和小艾却也未等来“公司还贷”,只能自己偿还每个月数千元的欠款。

「毕业季」盘点招聘诈骗五大套路,助你求职完美避坑!

☞正义君提醒:在参加网络招聘时,对于夸大薪酬程度并设置用工前提条件(例如要求进行整容并设置很高的业务额度)的招聘岗位要提高警惕,以免落入套路骗局。当招聘者提出索要身份证、银行卡或各类费用等要求时,不可贸然答应。

套路三 求职押金

☞案例:西安市未央区的小王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其求职期间,一家“信息咨询公司”给邀他参加面试。面试之后,该公司说需要交数百元“押金”,工作满一个月后退还,然后便让小王回去等消息。小王等了很久,却没收到上班的消息,疑惑的他又去找了那家公司,却发现该公司早已关门。

「毕业季」盘点招聘诈骗五大套路,助你求职完美避坑!

☞正义君提醒:《劳动合同法》第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通常招聘企业是不会向求职者收取“押金”之类的任何费用。一旦遇到要求收费的招聘企业,就一定要当心了,很有可能是碰上了招聘骗局。

套路四 “招转培”陷阱

☞案例:男子陆某某于2017年在上海成立一家公司,该公司采用“招转培”模式在招聘网站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吸引应聘者投递简历。求职者面试过程中,该公司“咨询师”会诱使应聘者与公司签订培训协议,接受公司提供的4个月有偿培训,以骗取应聘者支付培训费用。培训时,被害人发现培训内容都是从网上找来的知识点和视频,早已不符合市场需求,部分人要求退款却屡遭拒绝,培训后该公司承诺的“安排工作”也遥遥无期。

「毕业季」盘点招聘诈骗五大套路,助你求职完美避坑!

☞正义君提醒: 在找工作时要看好用人单位具体需求,在对方提出培训要求时要擦亮眼睛,仔细审核培训单位是否具备相关资质,确保培训结束后用人单位能够提供合适的岗位。

套路五 试用期变“白用期”

☞案例:家住安徽省合肥市的李冰应聘到当地一家传媒公司,劳动合同上注明试用期为3个月,然而到期后,公司人力部门却以“时间太短,了解不全面”为由,提出再进行为期一年的“考察期”,期间无法享受到正常的福利待遇。

「毕业季」盘点招聘诈骗五大套路,助你求职完美避坑!

☞正义君提醒:

劳动合同是规避试用期陷阱的重要武器。在用人单位要求试用前,一定要先签订劳动合同,看清合同单位的名称、法定代表人等信息,注意检查薪资、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条件、报酬等内容。

同时,《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毕业季」盘点招聘诈骗五大套路,助你求职完美避坑!

当毕业季碰上暑期兼职高峰期,正义君理解大家急于找到工作的心情,但在求职时一定要擦亮双眼、提高警惕,不要让不法分子有任何可乘之机。最后正义君祝各位求职者都能顺利找到满意的工作!


资料来源 | 中国警察网 新京报 华商报 新华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