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癌症要不要化療?

只為__的杜雯潔


對於癌症患者或者家屬,當和他們談治療方案時,說到手術,很多人很容易接受,說到化療或者放療,尤其是年齡稍大的病人,很多一聽到化療和放療,就馬上下意識拒絕。我都願意跟他們多說幾句。

一般人聽說化療這個詞,是在90年代後,那個時候確實國內的癌症治療處於剛起步的階段,一般的縣醫院都還沒有腫瘤科,很多市醫院都沒有專門的腫瘤科,就是很多省級醫院,腫瘤科也成立不久。那個時候癌症的診斷,多數是患者有了明顯的症狀以後,才到醫院檢查,一般都是屬於晚期癌症,假如不能手術的,可以採用姑息性化療,但是姑息性化療的療效很有侷限性,依靠姑息性化療治癒甚至長期生存的都很少,所以那個年代,化療的人很多在不長的時間後都去世了,另外,那個年代化療藥物,副作用都很大,並且,能夠緩解副作用的藥物又很少很落後,比如化療後嘔吐的止吐藥物,那個時候就只有胃復安,而現在止吐藥物已經到第四代了,效果完全不會同日而語,比如升白藥,白細胞降低以後,那時候就很難處理。更重要的是,那個時候的腫瘤科醫生經驗不足,化療方案完全照搬國外,對於化療副作用的控制也缺乏經驗,什麼時候停止化療,什麼時候調整化療方案,都處於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所以,各種因素,導致那時候化療病人的預後極差。聽說周圍化療的人都死了,這句話在當時還真有一定道理……

現在不一樣了。首先是化療的目的不一樣。由於體檢的普及,現在早期中期的癌症病人比例明顯增多。

化療的目的大概4類:

1、根治性化療:少數癌症,單純依靠化療,可以達到治癒的效果。比如睪丸精原細胞瘤、絨毛膜癌、一些淋巴瘤和一些白血病等,這些癌症癌細胞對於化療極其敏感,有很大希望通過化療治癒疾病。那麼這類病人,只要身體狀況允許,是應該毫不猶豫選擇化療的。

2、新輔助化療(術前化療):有一些癌症,比如部分肌層浸潤性膀胱癌,部分乳腺癌,部分胃癌等,根據大量數據分析的結果,如果手術前進行幾個週期的化療(新輔助化療),手術後複發率明顯低於直接手術的患者,生存率也明顯提高。所以在這一些癌症,醫生往往建議手術前先進行化療幾個週期,再進行手術。當然這個是否需要先化療需要根據各種情況綜合判斷。我的意見是如果這種情況,就診的醫院醫生靠譜的情況下,那麼應該聽從建議先化療再手術,是最好的選擇。當然部分病人由於經濟原因或者其他情況,沒有選擇新輔助化療而是直接手術,也不能算錯誤選擇,畢竟癌症的治療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要根據自身情況決定。

3、輔助化療(術後化療):這個一般是根據癌症種類的不同,分期不同,多數在低危極早期的癌症手術後並不需要化療,一些種類的癌症不管分其如何手術後都不需要化療,因為化療並不提高這些患者生存率和降低複發率,比如腎癌、前列腺癌。一些癌症手術後化療的好處並沒有得到證實,比如腎盂癌。所以還是上面的話,需要看你的醫院和醫生是否靠譜。如果有明確的依據,證明這種情況下,手術後進行化療,比不化療的人有更好的生存期和無複發率,那麼在身體和經濟條件能夠承受的情況下,那麼應該進行化療。

4、姑息性化療:這也是很普遍的一種,就回到了最上面寫的,晚期癌症是否化療。姑息性化療的病人,對於晚期病人,即使化療,多數也不可能治癒,化療目的有兩個,一是延長生存時間,而是減少痛苦。對生存時間的延長,姑息性化療一般只能以“月”來計算。也就是即使化療,最多也就是多活幾個月到1-2年。對於減少痛苦,比如腫瘤壓迫神經,化療後減少壓迫疼痛能夠好轉一些。我的認為姑息性化療是否做,需要綜合考慮,第一病人的身體和副反應,如果病人已經比較虛弱,或者試過化療副反應很大,那麼需要思考是否應該做化療;第二經濟,對於晚期病人,如果的確經濟條件受限,那麼需要考慮是否再投入大量經費進行治療,或者以姑息、止痛等的治療為主更好;第三病人的主觀意願,如果病人更希望陪伴家人,不願將更長的時間花在醫院,那麼或許不做化療是更好的選擇,如果 病人求生慾望很強,那麼或許家屬也不能讓病人失去希望。

所以,首先大家應該拋棄“化療很可怕”這個概念,化療並不可怕,現在化療病人,很多並沒有太大不良反應,並不掉頭髮,活動自由,一般人看不出來是化療病人。是否該做化療需要看化療是什麼目的。如果的確是姑息性化療,需要綜合判定,作為醫生也不會堅持建議病人進行姑息性化療。

科學回答健康問題,敬請關注頭條號,在平時無聊的時間裡,可以瞭解一些健康相關知識。


泌尿腫瘤外科鮮醫生


得了癌症到底要不要化療?

這個問題問得太寬泛,沒辦法簡單地給出“要”或者“不要”的答案。

惡性腫瘤的治療,普遍是靠綜合治療,包括手術、化療、放療、靶向治療等。

不同類型惡性腫瘤,對不同治療方式的選擇不一樣。具體採取什麼方式,需要看腫瘤的具體類型和生物學特性。

我想問這個問題的人,在提問的背後,大約有兩層疑惑!

第一層疑惑:癌症到底該不該治療,應該怎麼治療?

第二層疑惑:化療到底值不值?

先說第一層疑惑

答案非常明確,該!

有病了,為什麼不治療?就算是不可治癒的癌症,就算是沒有針對腫瘤的有效治療方案的晚期癌症,也應該治療。姑息對症治療也是治療啊!即便是必死無疑的晚期腫瘤,即便最後都是一個死字,咱們現在還活著,咱們還得想辦法儘可能體面地走過最後階段不是?

癌症並不是不可治癒的!

美國公佈的數據,美國惡性腫瘤的總體5年生存率在65%以上。這65%存活了5年以上的癌症病人,當中有相當大的比例是臨床治癒了的。

很多人又疑惑了,“這只是活過5年而已!以後還不是要復發轉移,還不是得死?”

瞧這話說得,誰能不死啊?

對於癌症而言,經過綜合治療,能活5年以上的,很多人其實已經實現了臨床治癒。對於5年內復發過的人而言,可能再次復發再說難免,而對於5年內都沒復發過的病人,5年後再復發的幾率就非常低了。

癌症為什麼只統計5年生存率這事兒,這裡不仔細展開。總之,為了評估療效,為了讓數據有可比性,我們必須制定一個標準,5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還是10年生存率?總之就是個評價標準而已。畢竟癌症有很多是無法治癒的,如果以都以治癒為標準,我們很難知道,這個人10年或者20年沒復發,是不是就真的不可能再復發,是不是就徹底治癒了。(雖然事實上,我就是這麼認為的。但科學的事兒,不容半點主觀,一定是講客觀數據的。)

美國數據如此,中國數據如何呢?

說實話,中國惡性腫瘤的診治水平真的很落後,但是也並沒有落後到“得癌症就等於等死”的地步,中國惡性腫瘤的總體5年生存率大約在55%左右。

你看,還有有半數的人治療效果非常好,甚至很多人就臨床治癒了!癌症真的就不該治療麼?顯然不是啊!

咱們再說說具體各種不同類型的腫瘤。

其實,咱們搞腫瘤專科的醫生,治癒的癌症實在是太多了,不計其數!但是咱們從來不吹噓,說什麼“xx神醫又治好了一個癌症晚期!”

但確實,有的癌症,即便是晚期也有可能治癒的。例如,卵巢生殖細胞腫瘤,惡性程度極高,通常發現都是晚期,但是該腫瘤對化療極其敏感,有部分患者單純通過化療就能徹底治癒。

再比如淋巴瘤,有的對靶向藥物非常敏感,通過靶向藥物治療,也能實現治癒。

而對於早期腫瘤,大部分早期的癌症,治癒率都非常高,您說,咱們時不時治癒一個早期癌症患者,這事兒咱們腫瘤大夫都不屑於提!

比如,宮頸癌Ⅰ期以內的,治癒率高到90%,而鏡下早期浸潤癌,治癒率接近100%,甚至還能保留生育功能。

再比如,子宮內膜癌,Ⅰ期的治癒率,也是非常高的。而由於子宮內膜癌很多因初發症狀及時診斷的,多半都是早期,因此子宮內膜癌的總體5年生存率會非常高,甚至被婦瘤科大夫譽為“好癌”。

所以,發現癌症,積極治療始終是沒有錯的。


而至於如何治療,那就要看具體情況了。

相同期別,不同類型,或者相同類型不同期別,其治療方案都不一樣。

例如,宮頸癌Ⅱa期以內首選手術,而Ⅱb期以上的就不能手術了,首選同步放化療。

而卵巢癌則不同,無論期別如何,初始治療中的手術治療都是非常重要的。

內容太多,這裡就不細緻展開了!


第二個問題:化療到底值不值?

相比問這個問題的人,是聽過很多關於化療的負面信息。比如,傷身體嚴重,中國人最愛講究傷元氣什麼的,比如掉頭髮,比如嘔吐等。

事實上,普通老百姓對化療的直觀影響,只有掉頭髮,認為掉頭髮就很嚴重了。而對於“傷元氣”什麼的,其實他們完全不知道到底傷到哪兒,怎麼個傷法,具體什麼表現。

其實,相比於放療,化療的副反應真的算不得什麼,因為大多數化療藥物的化療副反應,都是可逆的,而放療的損傷往往不可逆,並且有終身劑量限制。而化療,只要病人的基礎狀況還好,可以反覆打幾十年。

單從這個數據,我們就可以看出,化療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

化療的可怕,源於何處?

首先,掉頭髮這事兒,很多人覺得可怕。實際上這是化療最不值得顧慮的副作用。頭髮無論怎麼掉都不是問題,醫生也不會因為病人頭髮掉了,就覺得化療副作用太大,醫生在評估副反應,評估病人是否能耐受化療這個問題上,從來沒有把掉頭髮這事兒放在眼裡。

並且,化療結束後兩三個月,頭髮就長出來了,新長的頭髮還更漂亮!

其次,化療給公眾造成不好印象的主要原因,還是個歷史原因。

過去沒有那麼好的抗副作用藥物,當中尤其是嘔吐反應。在格拉司瓊類的藥物問世之前,化療對於病人而言,可以說是生不如死。那嘔吐的感受,沒一個人受得了的。甚至很多病人形成條件反射,藥還沒輸,看見輸液的車來了,就開始吐了。

但是現在完全不同了,有了新一代的止吐藥物支撐,現在的化療病房,已經不再是一片哀鴻。相反,病房很安靜,很和諧。因為化療病房的工作都是流程化的,工作有序,自然就少了很多嘈雜。再加上病人副反應普遍不那麼重,這個世界自然就清淨了。

關於化療副作用,醫生最怕的莫過於骨髓抑制了,這個事兒可沒什麼感覺,但是卻能要命!病人一旦感染,很難控制,死亡率極高。而嘔吐,雖然病人主觀上很難受,但是因為嘔吐致命的實際上並沒有。

化療致命性的副作用,往往都不在病人的主觀感受上。

而現在,對於化療輔助用藥,化療期間,和化療後的保護措施越來越完善的情況下,病人因化療造成嚴重損害,甚至危及性命的概率已經很低了。

所以,關於化療可怕這事兒,已經是過去時了!


如果這個病,對化療敏感,毫無疑問,化療該做。為什麼不做呢?手術和放療是針對局部,而化療是針對全身。癌細胞是善於侵略的,有的細胞還善於長途奔襲,搞遠征。手術放療只能消滅大本營的敵人,而遠征在外的敵人,需要化療去消滅!

所以,化療如果有指徵做,該做,不要因為副作用而顧慮!畢竟,只要你想活,並想活得更好,更久,就應該積極面對這些現實!專業的問題,交給專業的人去思考和解決,拋開自己的顧慮,你只需勇往直前!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婦瘤科大夫。

擅長婦科微創手術,腹腔鏡、宮腔鏡、經陰道手術等。

在卵巢囊腫、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症、宮頸癌、子宮內膜癌等疾病的手術治療方面有豐富經驗。

門診時間:每週五上午,下午。


郭大夫科普時間


癌症的治療手段,最經典的三大手段:手術、放射治療(放療)、化學治療(化療),現在還要加上一個生物治療(靶向藥物治療、免疫治療、基因治療,其中主要是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總共四大治療手段,當然,還有一些其他治療手段,比如介入治療、局部消融治療、熱療等等。這些治療手段,本身各有優劣,各有其適用範圍,某種癌症要使用哪種治療手段,要根據分期、病人的身體情況等,還要結合病人的意願、經濟狀況等綜合決定。

得了癌症要不要化療?這個要結合具體情況來看。


首先第一個要看是什麼癌症。癌症有很多種,這裡說的很多種,既包括按部位來分,也包括按病理類型來分,不同部位的癌症,不同病理類型的癌症,化療在其他起的作用不同。有的癌症對化療敏感,化療起的作用就大些,有的癌症對化療不敏感,化療的作用就有限,甚至可能根本就沒用。比如,腦瘤、甲狀腺癌、很多頭面部的癌症、皮膚癌等,化療的作用非學點有限,得了這些癌症,多數不要化療,當然這裡說的不要化療,不等於不要治療,這些化療作用很小的癌症,它們有其他更有效的治療手段。又比如,淋巴瘤、白血病、絨癌、惡性生殖細胞腫瘤等,多數對化療高度敏感,化療是它們的最主要治療手段,得了這些癌症基本上都要化療(當然也不是所有)。再比如,乳腺癌、胃癌、結腸癌等這些癌症,它們對化療也比較敏感,化療也是重要的治療手段,很多情況下要化療,當然最終要不要化療還要看其他情況,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下面第二點要談到的分期。

其次第二個要看是什麼分期。分期是決定癌症怎麼治療的重要依據,通常早期癌症要手術為主,晚期轉移性癌症以化療為主,中期的癌症則要根據具體情況,多數是手術配合化療或放療。當然,這只是個大概,還要結合上面第一點提到的癌症類型,比如,對於哪些化療不敏感的癌症,不管什麼分期,化療的作用都有限,而對於那些化療高度敏感的癌症比如淋巴瘤白血病絨癌等,不管早期晚期,化療都是重要的治療手段甚至是唯一的治療手段。

最後要看病人的身體情況,這也就涉及到所謂的化療副作用問題。由於化療是一把雙刃劍,我們不能只盯著化療有效的一面,也要看到它的副作用,用得好,它就是治病工作,用得不好,則反而傷害病人。所以,如果經過上面兩點的評估,病人確實有必要化療,接下來要做的一件重要事就是全面評估病人的身體狀況是否適合化療,也就是能不能面耐受化療,如果病人的身體太差,或者肝腎功能心臟不好,骨髓功能血象都不行,就不能化療。

總之,得了癌症要不要化療,既要看是什麼癌症,又要看是什麼分期,還要看病人的身體狀況等,根據這些情況綜合判斷決定。既不要誇大化療的作用,也不要簡單地盲目拒絕化療。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具體對待,這是最基本的辯證思維。


答主簡介:@腫瘤專科醫生 潘戰和,腫瘤科副主任醫師,今日頭條健康問答專家,碩士研究生導師,知名腫瘤科普作者,健康專欄作者,中國醫療自媒體聯盟首批成員,健康中國科普之星,微博2016最佳醫學科普達人,擁有200萬+粉絲的微博大V,微博2016十大影響力醫療大V,新浪微博@腫瘤專科醫生。長期從事惡性腫瘤基礎研究和臨床診療工作,熱心並致力於腫瘤科普,具有廣泛的影響力。著有暢銷科普書《談“情”說“癌”》。


腫瘤專科醫生


得了癌症要不要化療?家庭醫生在線邀請專家為您專業解答:


化療是目前治療癌症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是化療不一定適合一切癌症。如,淋巴瘤、白血病、乳腺癌等,化療的價值比較大,能夠有很好的療效。對於肺癌、胃腸道腫瘤來說,化療主要的作用是延長患者生命。而對於腎臟等排洩器官的腫瘤,化療的效果比較有限。


化療的特點不同於手術和放療,不屬於局部治療,只對治療部位的腫瘤有效,而是對於潛在的轉移病灶(癌細胞實際已經發生轉移,但因為目前技術手段的限制在臨床上還不能發現和檢測到)和已經發生臨床轉移癌症的一種全身治療的手段。不管採用什麼途徑給藥(口服、靜脈和體腔給藥等),化療藥物都會隨著血液循環遍佈全身的絕大部分器官和組織。因此,對一些有全身播撒傾向的腫瘤及已經轉移的中晚期腫瘤,化療都是主要的治療手段。


那麼,化療有哪些禁忌證呢?


1.患者身體情況太差或者年齡太大不能承受化療者。


2.有嚴重器官功能障礙者(如嚴重肝腎功能障礙等)。


3.早期癌症(如原位癌和Ⅰ期癌症)已經成功手術切除的病例一般不需要化療。


4.經過多次化療產生耐藥且經過更換化療方案仍無效者,這種情況應選擇其他治療手段。


5.少數癌症本身對化療藥物不敏感,化療難以取得預期療效,採用其他治療手段(如生物免疫治療等)有可能使患者獲益。


綜上所述,得了癌症要不要化療?正確的態度就是:充分相信醫生,遵醫囑積極配合治療。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1、在目前腫瘤的幾大治療技術裡,全世界範圍內,手術、化療、放療、分子靶向治療及生物治療仍然是腫瘤治療的支柱,每一項治療都有著自己特長和短板,不可替代。2、化療在腫瘤治療裡的作用不言而喻,雖然有很多副作用,但作為殺傷性治療,目前的沒有完全取代化療的治療方法;3、近年些興起的靶向治療,具有腫瘤靶向性高,對正常組織損傷小、效果良好的特點,但只要部分有患者適合,還不能取代化療的作用;4、腫瘤屬於世界性疑難疾病,腫瘤的診治,一定到腫瘤專科諮詢就診,萬不可道聽途說,以免使本來有機會得到控制的疾病,因延誤診治而變得不可收拾。5、早診早治,仍然是腫瘤有機會治癒的主要因素,千萬不可輕信一些偏方、驗方或者歪理邪說,其他的疾病延誤了也沒有什麼,腫瘤的治療,如果延誤了最佳的診治機會,面臨的後果是嚴重而且不可挽回的。


深藍醫生


外科治療、化療和放療是三種傳統的癌症治療手段。化療是化學藥物治療的簡稱,通過使用化學治療藥物殺滅癌細胞達到治療目的。

外科治療主要指手術治療,手術和放療都是針對局部病灶,用來消滅“看得見的腫瘤”,而化療則是針對全身的治療手段,可以用來控制和消滅“看不見的腫瘤”(例如潛在的轉移病灶、循環腫瘤細胞等)。因此,與手術與放療相比,化療似乎在腫瘤患者中更為常見,多數惡性腫瘤的診療指南中,化療藥物都是以單獨或與其他治療方式聯用的一線治療手段。

隨著化療藥物的普及以及大量循證醫學研究,腫瘤的化療類型也越分越細。化療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根治性化療

有些癌症對化療藥物比較敏感,如白血病、淋巴瘤等。早期患者可以通過單純化療就能夠治癒,此類型的化療即為根治性化療。

2.姑息性化療

有些癌症患者已經到了中晚期,甚至發生轉移,通過現有治療手段已經無法治癒的情況下,化療的目的主要是控制癌症的發展以延長患者生命,或者通過化療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這種化療就稱為姑息性化療。

3.術後輔助化療

術後輔助化療是指患者在手術後,通過化療殺滅潛在的轉移腫瘤細胞或手術傷口周圍殘留的癌細胞,已達到最大程度提高手術治療效果,預防復發和轉移的目的。

4.術前化療(新輔助化療)

有些腫瘤灶太大難以實施手術,可以通過術前化療可以使病灶縮小,方便手術切除,或者使部分失去手術機會的病灶縮小後再獲得手術機會,同時還可以殺滅潛在的轉移病灶,降低復發轉移的可能。這種術前化療或者叫做新輔助化療已被證明能夠顯著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越來越多的應用於乳腺癌等惡性腫瘤。

5、腔內化療

腔內化療是一種局部給藥的方法,通過體腔內給藥(如腹腔和胸腔內給藥),使體腔內局部暫時維持較高的藥物濃度,達到提高局部療效的目的。

誠然,化療藥物對腫瘤治療的貢獻是巨大的,效果也是顯著的。但是很多患者懼怕化療,是因為化療的副作用。化療藥物,其根本就是一種廣譜的細胞毒藥物,通過各種不同的機制來殺傷細胞,使細胞死亡,而這裡所說的“細胞”,包括正常細胞和腫瘤細胞。正因為化療藥物對細胞的殺傷“不分敵我”,因此正常細胞也難於倖免,這便是化療藥物產生副作用的原因。

最常見的副作用包括消化系統反應,如噁心嘔吐腹瀉;骨髓抑制反應,如白細胞血小板減少;脫髮;肝腎功能損害等。但是儘管這樣,我們也應該正確的認識到,對於大多數患者來說,化療的獲益遠遠大於它的毒副作用。臨床上針對化療藥物出現的副反應,會對患者進行相應對症和支持治療,最大程度的減少副作用對患者的影響。

有條件的患者也可以選擇海外的醫療服務,歐美等發達國家對於腫瘤的治療有很多新的方法和藥品,可能毒副作用會小一些,可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對於病情較為嚴重無法經歷長途飛行的患者,可以選擇MORE Health愛醫傳遞進行中美頂級專家遠程會診,據瞭解MORE Health愛醫傳遞是具有合法資質的美國頂級危重疑難疾病醫療機構,不同於海外醫療中介,MORE Health愛醫傳遞直接簽約了700多位全美各領域前1%的專家,開發了FDA認證的國際專家會診平臺,通過海關備案,可合法開具美國上市的處方藥品快遞到患者手中,並提供用藥指導。

總之,在現代醫學發達的情況下,腫瘤患者有越來越多的治療方法,化療只是治療癌症的手段之一,一旦確診癌症,具體如何治療,還應該去醫院進行詳細的檢查,請醫生提供正確合理的綜合治療方案。


百科名醫


“大夫,我爸這個必須得化療麼?能不化麼,我怕一說化療他就該知道了……”

這幾乎是很多患者家屬的心聲,有時候他們擔心患者知道自己得癌的焦慮,遠遠超過了癌症本身給他們所帶來的打擊。

“大夫我爸這身體,化療他估計扛不住吧?”病人總是這樣試探性地問我。

這其實體現了患者對於化療的牴觸情緒,似乎化療在患者的心中就是脫髮、嘔吐、生不如死、人財兩空的來源。這種觀念似乎在國人當中是根深蒂固的,它也許源自影視作品,也許源自坊間傳說,因為每一個患者家屬,可能都沒有親身經歷過化療,甚至沒有親眼見過。

但是我們的影視作品幾乎無一例外地把身患癌症作為悲劇的一種基本套路,然後用化療的痛苦來彰顯主人公的頑強和愛人不離不棄的陪伴。

那麼查出癌症,到底該不該化療呢?

首先,什麼是化療呢?

化療本質上就是噴農藥,農民伯伯噴農藥的目的,就是為了殺蟲子。可是蟲子雖然和秧苗不同,但都是生物,這就面臨一個問題,農藥量小了,蟲子殺不死,農藥量大了,蟲子和苗秧苗一起死,所以才需要找到一個劑量,讓蟲子儘可能死,讓秧苗受到的傷害儘可能小。

但是,農民伯伯噴一次農藥就夠了麼?不是,要一波一波地噴。等蟲子長多了一波,噴死一波。所以才有了週期這個概念。但是農藥是殺不乾淨蟲子的,只能減小蟲子的數量到最低,這個就很好理解了。

化療很少能夠治癒腫瘤,只能最大限度減小腫瘤的密度,抑制生長。當腫瘤全身哪裡都有的時候,化療是曾經最好的選擇,現在也是腫瘤治療的主力軍之一。

到底需要不需要化療?

要治病,先定性!

第一,腫瘤性質

癌症不是一種病,而是一類疾病的合集。它至少包括兩大類:

第一類疾病是對化療不太敏感的癌,例如肺癌當中的“非小細胞肺癌”(鱗癌、腺癌等),又例如肝癌、腎癌、胃癌等,這些癌症到目前為止,手術是唯一的治癒手段,放療、化療靶向治療雖然能夠控制病情,但是治癒率都非常低。

第二類就是對化療非常敏感的腫瘤,例如肺癌當中的小細胞肺癌,子宮絨癌,淋巴瘤等等,這些疾病一旦確診,往往最有效的治療並不是手術,而是全身治療,也就是化療。如果先手術,往往前腳切了後腳又長,效果很差。

所以確定了腫瘤的性質,才知道這種癌到底需要不需要化療。

第二,定分期

癌症早期不需要化療

如果是非小細胞肺癌早期,那麼手術前和手術後都不用做任何治療,有些家屬甚至騙病人說是肺炎(我一般也就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手術切完了就完了,最後病人也挺高興,這是皆大歡喜的結局。而且在早期患者當中,化療沒有任何輔助的作用,所以我們不會勸病人做沒有意義的治療。

癌症中期可能需要輔助化療

如果手術後發現是中期,那麼手術後可能需要輔助4個週期的化療鞏固一下。輔助化療的意思是,手術已經達到根治癌症了,但是可能還有殘餘的癌細胞,或者血液裡癌細胞的餘孽尚存,用化療可以讓這些細胞徹底失去再生的機會。

這時候家屬甚至可以和患者說,手術切乾淨了,但是再鞏固鞏固以後就不太容易復發就可以了。從科學上講,輔助化療可以提高肺癌患者5%-10%長期存活的比例,而在乳腺癌當中可以提高20%以上,所以需要根據病人癌症分期和身體的實際情況酌情考慮。如果病人身體能夠耐受,就鼓勵患者堅持做完,如果耐受得不好,就尋求醫生的幫助看是否見諒或停止。

新輔助化療

新輔助化療的意思,是在一些患者當中,先使用2-3個週期的化療,讓病變縮小,一方面可以讓腫瘤的爪子縮回來(之前的腫瘤可能已經牢牢地侵犯了重要臟器),提高手術的切除率,另一方面也能夠測試化療的效果,看手術後是否需要更換對腫瘤更敏感的化療方案。

解救化療

對於癌症晚期,也就是腫瘤已經存在全身轉移的患者,也許就要以化療作為主要治療的部分了。畢竟癌症哪裡都有,切是且不乾淨的,全身治療才是唯一的方法。

本文摘錄自即將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癌症病人怎麼吃:西醫給您開方子》一書,作者為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楊躍主任和王興醫師(狼醫生)。目前正在校稿中,敬請期待。

腫瘤學狼醫生


這個問題問的太寬泛了,經常有病人問:“醫生我這個病要不要化療,需要化療幾個療程!”,“醫生我這個病能不能就化兩個。”“醫生,我聽別人說化多了不好。”“醫生,我是早期,是不是不需要化療?”

其實,是否需要化療以及化療的療程與腫瘤嚴重程度及腫瘤的類別有關。不同腫瘤化療療程也不同,即使是同一腫瘤,按照其嚴重程度,療程數也不一樣。

化療分為術後輔助化療和姑息性化療。

術後輔助化療是指:根治性手術後,根據術後的病理結果,病灶大小,是否有淋巴結轉移、神經侵犯、血管癌栓等高危因素,再決定是否需要進行術後的輔助化療,化療最好能在術後1月內開始,這樣療效比較好,但也要根據患者術後身體恢復的情況。一般常見的腫瘤,非小細胞肺癌四周期,小細胞肺癌六週期,消化道腫瘤如胃癌、腸癌一般六週期,乳腺癌一般化療六週期,三陰乳腺癌需要八週期。

姑息化療是指對於手術後復發、轉移或就診時不能切除的腫瘤病人,化療多是為了使腫瘤縮小、穩定,以爭取長期維持。這些患者一般是先行兩週期化療,複查CT評價療效後再根據療效決定是否原方案還是更改化療方案,許多人除了經歷術後病人的六週期化療外,還要進行維持化療。腫瘤維持治療是指對接受若干個療程化療後,疾病無進展患者,為鞏固療效而採取的進一步治療,其特點是低毒性、低劑量、長療程的連續性化療,因此又稱為節拍化療。目前很多晚期實體瘤都使用了維持化療,例如乳腺癌、肺癌、結直腸癌等。這樣能更好的控制腫瘤生長。現在,許多無法手術的病人,通過化療能活三五年的比比皆是,這不得不說是化療的功勞。

當然,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病情、複查情況及體質來決定是否化療以及化療療程,希望大家不要把化療妖魔化,保持科學的態度,尤其是網上信息混雜,眾說紛紜的時候,大家更是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建議選擇有經驗的腫瘤科醫生決定是否行化療及化療方案。對於體質很差不能耐受化療的患者一般不考慮化療,對於化療不敏感的腫瘤,如肝癌,膽囊癌,胰腺癌根據評估其可能獲益情況酌情考慮化療。


胡洋


得了癌症要不要化療?筆者有好多好多話想對提問的人說。因為,這個問題挺重要的,這裡面有很多的人文關懷的觀點需要溝通。

從疾病本身的角度來說,治療癌症的4把重要武器,手術、放療、化療和靶向治療,我們可以通俗的說成“砍死他(手術動刀)”、“燒死他(放療)”、“毒死他(毒藥化療)”以及“餓死他(關閉靶點不讓它生長)”。不同的腫瘤有不同的指南規範治療,特別是中晚期腫瘤,為了保障腫瘤治療徹底,大部分腫瘤患者都會面臨必須化療的醫患溝通。

但是,眾所周知,大部分的腫瘤,或者分期不早的腫瘤,是挺難完全治癒的。我們總是說,“醫學治療的宗旨不只是要治療疾病,更要助人心安”。還有例如,“即使我不能治癒病人,也總要幫助他們,當死亡不可避免時,要幫助我的病人按照他或她自己的打算死亡”。所以,我們要把腫瘤患者的生活質量、生命的絢爛程度、內心的狀態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而不是單純的治療疾病本身,特別是,很大程度可能治不好的時候。

我在一次和別人閒聊中,知道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歪果仁,不幸患上肺癌,因為腦轉移,有輕微的運動障礙,但是不妨礙日常生活。這個歪果仁經過一系列的病理檢查和會診後,專家給的意見是:可以腦部手術,減慢運動障礙逐漸嚴重的趨勢,但是有一定的風險。也可以不行手術,但是疾病進展較快,可能導致癱瘓。有一點是不變的,患者肺癌晚期了,疾病會一直進展下去,直至死亡。這個歪果仁選擇了不動手術,日子照常過下去,該上班上班,想和孫女戶外活動就組織旅行。過了3個月後,果然病情加重了,腦轉移瘤加重了患者的運動障礙,導致他必須輪椅出行了。後來,他安詳的去世了,在生命的最後一段時間,家人常伴左右,過得沒有遺憾。

從人道主義的角度,作為家屬,能極力挽救親人的生命或者想盡一切辦法挽救親人的生命,是家屬最大的心願。但是,家屬的心願,不一定是對親人最好的,可能會給親人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我們家屬能做的,是常伴親人左右,讓親人心理上少些恐懼,少些壓力,少些面對疾病的孤獨。

所以,得了癌症要不要化療。這個首先取決於癌症的嚴重程度,也就是,從醫生那裡獲取儘可能詳細的疾病相關信息和各種治療措施給患者帶來的利弊。再次也取決於家屬和患者的意願。

當然,以上這種情況是是針對生存時間比較短,化療無法治癒、分期較晚的腫瘤患者。如果是像淋巴瘤、白血病、睪丸癌、絨癌等等這些對化療高度敏感的癌症,本來通過化療有可能治癒的,還是應該與患者多溝通,多讓患者瞭解自己的病情,積極化療。

化療的副作用有多大?這個就因人而異了。化療方案和劑量的確定,都是醫生結合醫療指南上的標準和患者的個體情況,再根據不同患者的身高、體重來確定的劑量,大部分患者都能承受得住,但是因為每個患者的個體差異,可能會出現個別的耐受不了的情況,例如消化不良、噁心嘔吐;貧血;骨髓抑制比較常見,醫生均可以對症處理。


藥事健康


不像感冒等疾病只是讓人不舒服,也不像高血壓、糖尿病一旦確診但不牽扯生死,癌症自古以來都是一個跟死亡沾邊的話題,在這種兇惡的疾病面前,探索和尋找治療方法從來就沒停過,從外科手術,到內科的化療,再到放射科的放療,再到如今的靶向治療,免疫藥物治療......等等,相信人們會一直探索下去,直到找到更好更高效低毒的方法。

上述治癌方法中,化療用的最廣,名聲最大,爭議最多。所謂化療實為使用化學藥物治療癌症,從1946年,Gilman和Philips應用氮芥治療惡性淋巴瘤,到1957年Arnold合成環磷酰胺、Duschinshy合成氟尿嘧啶等化療藥物並應用於臨床腫瘤的治療,均取得明顯的臨床療效,腫瘤化療也逐漸被人們所重視。20世紀70年代,順鉑和阿黴素等新藥進入臨床,睪丸腫瘤、滋養細胞腫瘤和兒童白血病獲得了根治性效果。20世紀90年代,以紫杉醇為代表的的一系列新藥進入臨床,化療用於更多的癌症患者,尤其是無法手術的癌症患者,包括乳腺癌、卵巢癌、肺癌等等,部分患者獲得了病情好轉,延長了生存時間,但不可否認的是仍有一些患者並未獲益,甚至可能回因化療毒性而死亡。

在精準的靶向藥物時代,化療未過時,仍然是人們對付癌細胞較為可靠的一種方法。能夠通過化療達到根治的腫瘤有:霍奇金病、大細胞淋巴瘤、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兒童神經母細胞瘤、滋養細胞腫瘤、睪丸生殖細胞腫瘤;部分急性粒細胞白血病、乳腺癌、骨肉瘤、小細胞肺癌病人通過合理化療也可能能夠治癒;肺癌、子宮內膜癌、乳腺癌、慢性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頭頸部腫瘤、胃腸腫瘤通過化療可以緩解病情,延長生存時間;此外,尚有部分腫瘤化療配合手術或放療可提高治癒率,包括乳腺癌、大腸癌、部分卵巢癌、非小細胞肺癌等。

總的來說,得了癌症要不要化療?要看是誰得了癌症?得了什麼樣的癌症?打算採取怎麼樣的一套治療方案?治療目的是治癒or緩解?譬如說,一個90多歲的老年人查出胃癌晚期,化療就意義不大,或者選擇了化療可能會弊大於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