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東增持大潮,是否是下一波牛市的伏筆

陣地在空方手裡,多頭還能期待什麼呢,即使有零星的反擊,也只是殿後部隊阻擊一下空方前進的腳步而已。截至收盤,滬指下跌0.53%,創業板指下跌了1.11%,失守1600整數關,其中尤其以中小市值醫藥股的下跌貢獻了最大的做空動能。

昨日文章標題是“多頭將陣地交給了空頭”,有部分股友留言說今日會打臉,人心思漲可以理解,但這裡並不是靠猜大小。多頭手裡可以用到的牌,諸如權重,軟件芯片,新能源,醫藥經過了輪番的衝擊之後,都需要一個休整,如果不把陣地交給空方,難道靠石墨烯和富勒烯概念股守住前沿嗎,答案是顯而易見的,我肯定不會打臉。再次強調這是多方的有序撤退,不是潰退,盤面每到關鍵節點就會有一些小熱點衝出來,比如通產麗星再次挑戰6連板,赫美集團的二波3連板,寶能舉牌的兆新股份,績優龍頭的神馬股份等等,機構主導下的盤面再以一種很溫和的方式消化前期的連續上漲,對於後市,我並不悲觀,甚至樂觀,對於當下則是調整的越充分越好。

中線的方向,我是樂觀看多的,區別是底部以什麼形態構築完成,如果是一個雙底,那麼可以支撐一波三個月的中期行情;如果再創新低,調整時間延長,構築一個頭肩底結構,那麼這個位置做出的就是一個大型底部,可以支撐月線級別的上漲。為何會對中線比較樂觀,股友們看一下下方這張圖,圖中統計了過去十年間市場裡出現的三次比較集中的上市公司大股東回購的情況:

股東增持大潮,是否是下一波牛市的伏筆

過去10年間的三波股東增持潮(圖片取材於網絡)

第一次:2012年,大股東回購了390億,滬指估值14倍PE;

第二次:2015年,股災之後,在政策的引導下,大股東集中回購了約224億,滬指估值17倍PE;

第三次:2017年11月至今,上市公司回購了330億,滬指估值15倍PE;

對於回購,見仁見智,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包括很多文章對於大股東回購的種種陰謀論、空響炮做法、高拋低吸、不注意縮小總股本等等的批評。是的,不錯,A股現行的回購確實存在了很多的不足,這不是我們普通投資者的關注焦點,因為我們無能為力。

我們化繁為簡看到的是:每一輪集中回購之後都會迎來一波不錯的行情,甚至是數千點的大牛市,第三方的數據統計顯示大股東回購的成功率高達94%。因此大股東回購雖然有不完善的地方,但它絕對是新一波上漲行情的伏筆,無論我們是買入有增持概念的個股,還是隻把它作為行情發展的風向標,必定完勝在3500點喊價值投資牛市來臨的投資人。

密集的股東回購往往是發生在行情低迷、成交量清淡、市場無人問津的時刻。市場的噪音和擾動非常多,能否堅持自己獨立的主張,客觀務實的去看待數據,分辨行情就是考驗股友們各自的投資取向了。

股東增持大潮,是否是下一波牛市的伏筆

富勒烯概念的龍頭通產麗星明日挑戰7連板

週五操作策略:盤面處於調整段中,鋼鐵、保險、水泥建材、包括上文提到的個股熱點通產麗星、兆新股份、赫美集團、神馬股份等活躍都是出於維護市場人氣的考量,機構也罷、遊資也好並沒有去挖掘一些新的熱點和個股,只是利用一些人氣股打打游擊。明日是期指交割日,成交量也維持在一個非常低的水平線,行情也會運行的比較清淡和無趣,操作上圍繞新能源產業鏈、泛科技(軟件+芯片)、中小市值的醫藥股三條主線,部分先行開始調整,已經回調到第一個0.382位置的個股可以考慮開始逢低吸納,為下一輪的輪動做好佈局工作。

感恩分享,歡迎訂閱。堅持原創,伴隨著每一個交易日一起風雨同行並不容易,動動手點擊關注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股東增持大潮,是否是下一波牛市的伏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