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人類思想的寶庫。讀《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一書,深深為習近平總書記青年時期如飢似渴讀書、孜孜不倦學習的精神所折服。從普通公民到國家主席,從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到廣袤的中原大地,再到改革開放的東南沿海,攜著中國智慧從祖國大地,走向世界舞臺,一路走來,經濟騰飛,世界矚目。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能成大事者,首先要經受苦難,苦難能磨其心志,成為人生成長的教科書和難得的精神財富。1969年,15歲的習近平下鄉到梁家河村成為一名知青,面對荒山和黃土,他沒有被艱難困苦壓倒,與老鄉們同吃同住同勞動,過了跳蚤關、飲食關、生活關、勞動關、思想關五大關。他將自己完全融入了農村生活,並從中品味出充實和快樂,為老鄉們的幸福生活全力拼搏。憑實幹與能力,20歲的習近平被推選為梁家河大隊(行政村)黨支部書記。當習近平在小油燈下讀到《人民日報》刊登的一篇介紹四川推廣利用沼氣的報道後,立刻想到要將沼氣引入交通不便、缺煤缺柴的黃土高原。他帶領村民建成了陝北的第一座沼氣池,也是全陝西省的第一座沼氣池。在當梁家河村支書短短一年多時間裡,就讓這個貧窮落後的村子面貌有了很大變化。村裡人不僅能吃飽穿暖,還可以用沼氣做飯和照明,有灌溉井,有鐵業社,有縫紉社,有代銷點,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幹,一年接著一年幹,在當時條件下最大程度改善了村民生活。這種“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實幹精神,也是腳踏實地,實幹興邦的真實寫照。正是這一件件小事的奉獻與擔當,讓人民群眾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人的學習追求應當是無止境的,通過讀好書,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取得最佳的讀書效果。青年時代的習近平酷愛讀書,由北京奔赴延川縣時帶了整整兩大箱各類書籍,他視讀書如吃飯飲水一般必不可少,田間地畔、煤油燈下都能見到他徜徉書海的身影,雖然身處封閉落後的小山村,仍通過博覽群書,使思想馳騁於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他如今展現出的執政理念和治國方針,也是通過不斷地閱讀,去積累、思考、借鑑、批判最終總結而來。宋代黃山谷曾說過:“一日不讀書,塵生其中;兩日不讀書,言語乏味;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與習近平一起到延川縣梁家河插隊的知青戴明說:“近平在梁家河從來沒有放棄讀書和思考。”讀書與思考,讓人遠離矇昧與偏見,也讓年青的習近平面對現實,實事求是,在困境中實現了精神的昇華。七年知青歲月既是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起點,也是其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形成的重要時期。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句話在習近平總書記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印證。當他從繁華的大城市來到貧窮落後的黃土高原,看到新中國成立多年,中國的農村竟還這麼窮,農民竟還這麼苦,心中湧起憂國憂民的情懷,也激勵他立下了為國家和人民做點實事的最初志向。在調整好自己心態的同時潛心學習、修養身心,努力系好人生第一粒釦子。這一段艱苦的生活經歷,讓他樹立起了“要改善人民生活,為人民謀福利”的堅定信念。大學畢業後他放棄了優厚安逸的工作,轉而深入基層為民服務;針對民生問題制定的各項舉措,也都映照了他一切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使命感與擔當精神、憂患意識也鑄就了其優秀的領袖品質。青春當以奮鬥為本、奉獻為榮,青春當像總書記青年時代那樣,紮根中國大地,洞察國情民情,樹立起與黨和人民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與價值追求,把無悔的青春刻寫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豐碑上。
閱讀更多 河北黨刊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