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王陽明提出的致良知?

holyhorn1


‘致良知’是王陽明經過長期體會,千錘百煉的思想結晶,王陽明晚年只講三個字‘致良知’!




首先,致良知的來源,良知和致知。

良知來源於孟“人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這種天生的能力被稱為‘良知良能’,陸九淵發揮孟子的思想,認為孟子的‘良知良能’就是‘吾之本心’。

致知來源於‘格物致知’,出自《大學》,在朱熹看來(也是大多數的看法,但是王陽明的理解不一樣),致知就是格物窮理,就是尋找事物的客觀規律。

《孟子》的‘良知’和《大學》的‘致知’中的‘知’具有不同的含義,但是王陽明把兩者聯繫起來,融合前人思想,提出‘致良知’

其次,致良知的含義。

致良知通俗的說就是,行‘良知’(王陽明知行合一),把人

先天具有的道德良知從人心之本體向外推廣,使其發用流行,貫徹於人的一舉一動,一思一念之中。

王陽明說“良知即是道”,良知的發用是本身的特性,不需要藉助外力,在這個意義上,良知是自然而然的流行。



致良知的另外一層意思,我們的私慾矇蔽了我們的良知,我們把矇蔽我們的‘良知’擦乾淨,按王陽明的話就是“他本來體用而已”,恢復良知的本來面目,恢復它的向外流行推致的攻用。

最後,良知的意義。

王陽明重新解釋《大學》“格物致知”。在王陽明看來,格物,致知,誠意,正義其實都是“致良知”一個功夫。

“致良知”本身就是“知行合一”,也包含了“心即理”,所以王陽明把致良知看得很重,稱它為“千古聖學之秘”,他甚至說“良知之外無學矣”!



致良知”簡潔直接,充分發揮人的主體性,深入人心,煥發普通人生活中的道德激情,用生命的激情去肯定平凡的生命!


我是一個小書蟲


謝邀。世界上沒有哪個民族如同中華民族的古人那樣強調個人的修為的。而格物致知就是最好的解釋。格物,意為探究事物的道理糾正人的行為,“格”在此有“窮究”之意。《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至知。”

那麼,問題來了。怎麼才能做到這一點呢?

於是宋,元,明,清以及後世的儒家們分成了兩派。一派是"理學",其創始人為北宋的周敦頤、邵雍及張載。繼後有程顥和程頤等人繼續發展,最終由南宋朱熹集其大成。研究理學的學者稱為“理學家”。理學家們認為"理"是萬物的起源(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名字也不盡相同,如天、道、上帝等),而且它是善的,它將善賦予人便成為本性,將善賦予社會便成為“禮”,而人在世界萬物紛紛擾擾縱橫交錯中很容易迷失自己稟賦自“理”的本性,社會便失去“禮”。因此,如果不能抑制私慾的膨脹,則偏離了天道,不但無法成為聖賢(儒家最高修為者,人皆可達之),還可能會迷失世間,所以要修身,進而保持人的本性(存天理),以達致“仁”的最高境界,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然後就可以“從心所欲而不逾矩”,融"人慾"於天理之中(不是"滅人慾")。理學家還認為,理是宇宙萬物的起源,所以萬物“之所以然”,必有一個“理”,而通過推究事物的道理(格物),可以達到認識真理的目的(致知)。哲學上定義為客觀唯心主義。

另一派則是以王守仁領銜的"心學"。王守仁認為,心是宇宙的本原,“致知”就是致吾心內在的良知。這裡所說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識,也指最高本體。他認為,良知人人具有,個個自足,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將良知推廣擴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過程,因而也就是自覺之知與推致知行合一的過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鍊,見諸客觀實際。“致良知”即是在實際行動中實現良知,知行合一。 “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學的本體論與修養論直接統一的表現。哲學上定義為主觀唯心主義。王守仁還作有"四句詩"來教化: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簡而言之,朱熹們認為,若要"致知",必先"尋理"(天理);而王守仁們則認為,若要"致知",必須尋求"內心"的力量。


閒看秋風999


第一次接觸致良知的時候容易感到困惑:難道自己沒有良知嗎,什麼是致良知,為什麼要致良知?我們都知道在中國歷史上,公認的有兩個半聖人,孔子算一個,王陽明算一個,曾國藩算半個。聖人的標準在於“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立德”,即樹立高尚的道德;“立功”,即為國為民建立功績;“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見的言論。這三不朽的核心觀點和修心是一脈相承的。而陽明心學的核心內容可以在《致良知是一種偉大的力量》這本書裡看到,其實也融合儒、釋、道的許多核心要義。要理解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就有必要先深入瞭解陽明心學的內涵。

《金剛經》有著名的四句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自生法相,護善念才是真諦。而陽明心學也有經典的《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所謂萬法歸宗,致良知是陽明心學的主旨。“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是陽明心學的三大命題。其中“心即理”可以解讀為陽明心學的邏輯原點。主張理全在人心,應該向內去求。人心固有道德意識,即“良知”,人先天具有判斷是非、選擇善惡的道德標準。感覺和“人之初、性本善”是類似的。所以,知與行都是從內心的道德意識發出來的,知是行的主導,行是知的體現,即“知行合一”。心動而為“意”,意之所在便是物。“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也是這個理。如果知行不一,不專注於內,就意味著偏離了生命初始的路線,需要從心上找到原因,所以要“致良知”。

日本的經營之聖——稻盛和夫根據陽明心學,構建了稻盛和夫阿米巴哲學,並在此基礎上創立了京瓷和KDDI兩家世界五百強企業。國內,2017第二屆企業家致良知(北京)論壇的主題是:文化自信、民族自信。4000名企業家齊聚雁棲湖,傾聽五年來學習陽明心學的企業家、教育界人士以及二代年輕人的精彩分享:感受致良知是一種偉大的力量。我們看到大批的企業家正成為道德的典範,成為良知企業的樣板,成為新長征路上無畏的戰士!他們都在與祖國同頻,這其實是最大的商道。中華文化的內涵是聖賢化育天下的思想源泉。牽手聖賢,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是增強文化自信的切入點之一。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曾在不同場合反覆提到王陽明或引用王陽明的學說,認為陽明“心學”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也是增強文化自信的切入點之一。他指出:“王陽明一生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他既是一個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又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教育家和文學家”。他還強調,我們的古代優秀文化值得自豪,要把文化變成一種內生的源泉動力,作為我們的營養,像古代聖賢那樣格物窮理、知行合一、經世致用。

所以,靜下來,莊嚴自己,虔誠地去讀一讀《致良知是一種偉大的力量》原文,才能真正理解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真正要義。


三原攝


我的碩士論文寫的就是王陽明的思想,下面說說我對王陽明“致良知”的理解。

第一,什麼是良知?

王陽明認為,任何人都天然地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這種與生俱來的認知能力,就是良知。

每個人都知道應該孝敬父親、友愛兄弟,知道偷盜是不對的,知道小孩快掉到井裡去了要拉一把。

王陽明說過這麼一個故事:有一次,王陽明手下抓到一個盜賊。王陽明讓他當眾脫衣服,先脫了外衣,後脫了內衣,最後只剩一條內褲。王陽明還讓他脫,盜賊死活不願意了。王陽明說:你雖然是賊,但也有羞恥之心,這就是你的良知。

第二,為什麼人還會做壞事呢?

因為這個世界有太多的誘惑,每個人都有好色、好貨、好名、好利之心。這些慾望會遮蔽人的良知。

王陽明打了一個比方:人的良知本像一面明鏡,無物不照。但是人的私慾就像銅鏽和灰塵,會使鏡子逐漸失去光明。因此人的心就昏暗汙濁,所以會做壞事。

每個人都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但因為私慾的遮蔽,很多人會去做錯的事,而不做對的事。比如小偷難道不知道偷東西是錯的嗎?但由於他喜歡錢財,就會不顧自己的良知,非去偷不可。

要想使這面鏡子恢復明亮,就必須花一番功夫去打磨,這就是致良知的功夫。

第三,致良知的第一層意思,就是把心中的良知推至事事物物。

要打磨這面鏡子,就要在事上磨練。

在生活中工作中,你遇到每一件事,都真真切切地按照自己心中的良知去做,不要欺騙自己。這就是把良知推至事事物物,讓事事物物都符合你的良知。

你看到不符合良知的事情,就要去為之努力,讓這個世界變成你理想的樣子。

第四,致良知的第二層意思,就是使心中的良知達到極致。

你在按照良知做事的同時,也就是在去除自己的私慾,打磨鏡上的鏽跡與灰塵,使自己的良知慢慢恢復光明。

這個時候,你的心光明純淨,無物不照,物來順應,你就成了聖人。

所以,致良知的意思就是讓事事物物都符合自己的良知,使自己心中的良知達到極致。


夢露居士


“致良知”說難也不難,說易也不易?為什麼不難因為人人知個個曉,誰都能說一些致良知的內容也能舉一些例來闡述…網絡和頭條一搜一片這是不難的一方面。

要真正理解王守仁提出的“致良知”其實不容易,其內涵和應用程序有講究。因為“致良知”涉及到中庸的八目: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這前四者是儒學的未發邊“未發之中”)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後四者為儒學的已發邊“發而中節”) 這未發已發是一整套完全的智慧架構,儒學的思維邏輯你能把這套方法悟通就能盡萬事萬物,灑脫自在從容自若!

“致良知”就是未發邊的功夫,王陽明為了使學者對:格、致、誠、正,的用功要害缺乏實處用力之地,提出“致良知”這就是‘格致誠正’的核心真訣,也是實地處學者能有用功之力拓展貫通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實際上大家對“致良知”的理解和不難的講解並非有錯,但我認為還不完整因為大家所說的都屬於“良知”並非真正意義上的“致良知”加了這個“致”更是意味深長也說明了一以貫之的連續性和重要性。如果取段內容來講解始終是斷層片面的,所以王陽明還說過“無往而非道”一定要聯繫到格致誠正而且一以貫之才能透徹… 就說到這裡吧說太多對大家不瞭解儒家心學真諦的也是一陣耳邊風。對於一些儒家一知半解的叫獸們也是一頭霧水,因為他們沒有用心體當儒學的真理,只會在字裡行間揣摩和片面的解釋所以終無所獲!

王陽明真的了不起大家想要闖一番事業就好好看看《傳習錄》但要看原文,譯文有很多地方解釋得牽強附會有誤導之處,學習學習聖賢的智慧體察:人慾與天理之間的錯綜複雜,要把心鏡磨亮且晶瑩剔透,而自能物來順應坦蕩從容。

—————————————————

以下是王守仁講解聖學心體的運用方法,孟子的不動心與告子的不動心完全是兩碼事,告子因體會不同而不正確所以不能聞道。

王陽明先生原文 |

先生曰:“孟子不動心與告子不動心,所異只在毫釐間。告子只在不動心上著功,孟子便直從此心原不動處分曉。 心之本體原是不動的:只為所行有不合義便動了。孟子不論心之動與不動,只是‘集義’,所行無不是義,此心自然無可動處。 若告子只要此心不動,便是把捉此心,將他生生不息之根反阻撓了,此非徒無益,而又害之。孟子‘集義’工夫,自是養得充滿,並無餒歉,自是縱橫自在,活潑潑地;此便是浩然之氣。”  

又曰:“告子病源,從性無善無不善上見來。性無善無不善,雖如此說,亦無大差。但告子執定看了,便有個無善無不善的性在內,有善有惡又在物感上看,便有個物在外:卻做兩邊看了,便會差。無善無不善,性原是如此:悟得及時,只此一句便盡了,更無有內外之間。告子見一個性在內,見一個物在外,便見他於性有未透徹處。”

王陽明是第一個能邏輯梳理得如此清晰將聖學解得如此透徹之人,實在難能可貴。慶幸為中華兒女如果在其他國家是感受不到這種強大的文化底蘊和人類聖智,我們要好好珍惜這些聖學歷經磨難卻越發光明的結晶智慧!


代用名


“你絕對不能為了賣一種藥,而去發明一種病”。這就是對“致良知”最好的回答!


眾所周知,王陽明的“致良知”是在陸九淵的“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的基礎上提出來的。理論上講,陸九淵心學與王陽明心學發生於同一個年代。“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意在開始對自然規律的探求,而且用一個“吾”字,代表了“我”的化身。


應該講,陸九淵的心學比“致良知”、天人合一”和“知行合一”要整整高出一個世界。即,陸九淵的大腦思維的確是沒有邊界的,他的大而無外是面向宇宙的,而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是有邊界的,啟示應該是小而無內了。


如果說王陽明已經“辯證唯物”,那麼陸九淵仍然“唯物辯證”,只是將眼界與研究的內容放大了。 “我”與“吾”是一個人的兩個鏡像!陸的境界比王陽明要高一個維度,可惜生在了中國,沒有人理解,更沒有人認同!


最近,有關faceboo 洩露個人信息的事件在世界上鬧得沸沸揚揚。但扎克伯格在聽證會上,迴避一切疑點問題及攻擊性指認,無論這是否是真的,但給人的印象便是Facebook已毫不保留,他提出了一個令人信服的論點,即Facebook正在為自己的罪過贖罪,認識到其責任,並且已經制定了具體的計劃來解決數據隱私問題。


扎克伯格面對自己公司已經出現的問題,不是費盡心機狡辯推脫,而是直面問題坦率承認,並真誠道歉全力解決。Facebook 的股票當天就上漲了4.5%,這就是對扎克伯格“致良知”的最好認同。


《華爾街日報》如是評價扎克伯格,“扎克伯格顯然已經為一場馬拉松式的辯論做好了準備,他保持著終點線的速度。並且他深知,馬拉松不是觀眾的運動,真正的選手只有他一個人。在他十分確定自己想要什麼結果時,他很善於把自己的決定解釋清楚並終止不必要的討論”。這一點,值得全世界學習。這是“致良知”的一場精彩表現和論證。


反觀我們自己,有少數國人,現在除了嘴上天天講“致良知”外,但誰又在實際工作中真正的在“致良知”呢?


同樣面對個人隱私洩露問題,看看百度李彥宏對於個人隱私提出的他令人匪夷所思的觀點吧:中國公眾對於隱私並不是很在意,他們更願意用自己的隱私去換取便捷!

這不是“致良知”,而是在不誠實的“施狡辨”。“誠實”就是“致良知”,離開了誠實,一切良知都只能只是託詞和欺騙!


定慧堂


首先要說明是致良知,是知行合一的升級版!也是心學的最高境界!

這裡先引用一段《傳習錄》的記載:說:

“爾那一點良知,正是爾自家的準則。爾意念著處,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瞞他一些不得。爾只不要欺他,實實落落依著他做去,善便存,惡便去,何等穩當快樂。”(《傳習錄·答陳九川問》

首先探討的為啥是良知,不是良心?

良知:知善知惡為良知,關於良知的定義,王陽明弟子們也爭論不休,小編斗膽認為:

是老子所言的道!

孟子性本善的良知:“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吧!

按現在話說是:最高的道德意識,王陽明說是“本體”。

應該是客觀存在的善惡標準吧!存在每個人心裡,只是被物慾矇蔽了而已!

由於沒有標準答案,所以《傳習錄》多處提到弟子請教王陽明,良知的含義,王陽明回答也是因人而異,更是讓後人摸不到頭腦!

就像高考的主觀題,能得分多少,全靠老師了!

良心:個人對道德的認識而已,也是道德底線!更多的是主觀方面!

王陽明這裡也有表述:

“凡應物起念處皆謂之意,意則有是有非,能知得意之是與非者則謂之良知。依得良知即無有不是。”

為啥要致良知?

良知雖人人同有,然其明覺的程度不同,所以要下“致”的工夫。

就像明鏡被蒙塵,要常常擦拭!

要立志向聖人學習!克己修身!要下猛功夫,不能間斷!

殺人須在咽喉處著刀,吾人為學當從心髓入微處用力,自然篤實光輝。私慾之萌,真是烘爐點雪,天下之大本立矣。

人須有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王陽明直傳弟子,竟然因致良知認識不同,分成三派!(左派現成派;右派歸寂派;正統派的修證派。)


敏學


王守仁是明朝的理學超級明星。因曾在紹興陽明洞修道,所以被世人尊稱“陽明先生”,即王陽明。他學習過朱熹和陸九淵的理學著作和思想,又發展和改變了宋朝的理學。並在二十出頭的年紀,曾經按照朱熹探索宇宙終極奧秘的“格物窮理”法,認認真真“格”了七天七夜竹子,結果一無所獲,還大病一場。從此認定一竹之理尚不能格,又怎能格天下之物?!於是,轉了戰場,開始花更多精力研讀佛經和道經,和道士談養生,與和尚說禪機。並最終悟道,創建了理學2.0版本:“心學”。


王陽明的“心學”的精髓:良知良能。意思是,每個人都有天然的知,和天能,不需要刻意造作。何為“致良知”呢?

王陽明認為,人的“良知”就是“初一念”/“是非念”,而“非良知”是“次一念”/“利害念”。其中“初一念”是善的,因為他是以“是非對錯”為判斷標準。而由“良知”發出的“初一念”能帶來天然的,不用後天學習的“良能”。如:兒女從小就自然懂得要孝順父母。


雖然每個人的心中都存在“良知”,但同時也存在“非良知”。這就人性的複雜面:兼容了“天使”與“惡魔”。例如有一天你看到前面的路人掉了錢包,心中的天使會鼓勵你把錢包送還給他。可心裡的“惡魔”也會馬上出來蠱惑你留下,並羅列出種種利己的好處:1.有錢可以下館子大吃一頓2.有錢可以買一直捨不得買的名牌衣服.......於是,惡魔和天使開始了無聲而激烈的“辯論”。如果是聖人,當然可以將心中的惡魔的一張臭嘴,牢牢粘住。但絕大多數都是普通人,他們的“利害念太重,私慾太多”,很容易就“高舉惡魔的右手,宣佈惡魔才是獲勝方”


所以,王陽明提出了“如何才能保持住良知”的問題。答案是三個字“致良知”,即不能用“次一念”去壓倒“初一念”。而具體的辦法就是“存天理,滅人慾”。


當年文化,當年歷史,聽當年青山娓娓道來。歡迎朋友們交流和關注!

當年青山


王陽明認為“良知”在每個人的心中,但是人人都有私慾,私慾矇蔽了良知,所以不能展現出來,但只要通過內心的不斷自我反省和頓悟,就能夠達到致良知乃至知行合一的目的。

“致良知”是王陽明心學體系的核心和精華思想,它最早源於“龍場悟道”。“龍場悟道”是在一個較為安靜的環境下,通過砍竹子,王陽明結合自身的遭遇和經歷不斷地反思,內求真理,最終頓悟。

“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龍場悟道”。在“龍場悟道”中,王陽明認識到“心”是感知萬事萬物的根本,世間是非曲直的的標準是良知,但是良知並不是靠外求,而是通過內心的頓悟和反省,良知真理就在心中。


致良知的實質就是擴充現實良知,恢復本體良知。在實現致良知的過程中,最主要的矛盾障礙就是私慾。


曾經看到過一個形象的比喻“良知猶主人翁,私慾猶豪奴悍婢。”在王陽明看來,良知才是最真實的自我,良知猶如一家之主頂樑柱一樣,但當主人生病的時候,私慾就會為所欲為,我們要做的就是給主人吃藥,讓他恢復健康,這樣主人就可以重新掌握一家之主的地位,私慾就會退縮乃至蕩然無存。

由此可見,王陽明的“致良知”就是依良知而行,去偽存真,存善去惡,最終做一個懂得知是非,能夠分辨和區分善惡的人。哪怕現在是一個大奸大惡之徒,如果一切能遵從內心,遵從良知,那麼私慾不好的東西就會越來越少,也可以變得越來越好,致良知是一個不斷踐行和修正的過程。


作者:夢歸秦淮(多平臺簽約作者,歷史碩士,知識管理達人 公眾號:恆言讀書)

乾貨 | 思考 |技能 | 2018年,一起成長。



夢歸秦淮


王陽明之前的儒家大神們認為天道是存在天地萬物之中,從自然界裡琢磨出適合於人類的大道理就叫做“格物致知”。

王陽明這個逗比曾經被皇帝貶官流放到貴州,沒有房子就住山洞,天天對著洞口的竹子格物致知,一直格到吐血都琢磨不出什麼道理來,一氣之下就不在認同格物了,他編出一套說辭叫做“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意思是說人之初無善惡,善惡的行為是因為思想的緣故。他這句話的前兩句比孔子的人之初性本善和荀子的性本惡更為高明。但是後兩句卻大有問題,他作為一名朝庭的鷹犬又怎麼可能有良知?沒有民主精神是儒家的通病,王陽明也未能例外。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作為一個現代人,應該明白沒有絕對的對錯,強加於人的善自身就是罪惡。真正的良知應該是民主自由,不侵犯他人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