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倾国,何以美女灯前皓齿秋波送,苏轼却千古名词泪断肠

1073年,苏轼时任杭州通判,去常州润州赈灾,路经秀州,钱安道设宴招待。酒宴上歌妓歌舞,苏轼有感而发,作词一首。


倾城倾国,何以美女灯前皓齿秋波送,苏轼却千古名词泪断肠

绣帘高卷倾城出。灯前潋滟横波溢。皓齿发清歌。春愁入翠蛾。 凄音休怨乱。我已先肠断。遗响下清虚。累累一串珠。

喝酒赏歌尚思民,我想这就是这首词的主题。有美酒佳肴,美人歌舞,人们往往会酒不醉人人自醉,忘却烦恼,一醉梦浮生。而在这里苏轼在想什么呢?
倾城倾国,何以美女灯前皓齿秋波送,苏轼却千古名词泪断肠

他在做客秀州,酒宴之上,歌妓倾城之貌,眉目含情,舞姿翩翩,令人心生摇荡,轻启皓齿,慢唱轻歌,这是乐景,享受人生美好,我自逍遥。接下来,眉目出愁,歌妓有一腔春愁,转入抒情。愁什么,苏轼知音。
倾城倾国,何以美女灯前皓齿秋波送,苏轼却千古名词泪断肠​我先已肠断,原来是各地老百姓,饥肠辘辘,他去访民,看到了这些,怎么能不动情呢?而歌妓似乎也有哀情,或许家中人也在受饥挨饿吧!苏轼有一颗爱民之心,所以会很敏感,“先肠断”,"一串珠"。 这就是苏轼,于歌舞时忧民情,这就是其伟大之所在。


倾城倾国,何以美女灯前皓齿秋波送,苏轼却千古名词泪断肠​好了,关于苏轼《菩萨蛮》的故事我们就写到这里,欢迎大家关注我们,发现历史,每天有更新,谢谢大家,再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