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空姐順風車遇害事件」悲劇重演,加速構建職場信用體系

前段時間,空姐乘坐滴滴順風車遇害事件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人們在譴責犯罪分子的同事,也把憤怒和憂慮指向了滴滴公司。這樣的事件發生,也說明我國職場信用體系建設離理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防止“空姐順風車遇害事件”悲劇重演,加速構建職場信用體系

當前,我國正處在一個經濟與技術大發展的時代,但近年來, 類似導遊不導遊卻成“導購”、房屋中介花言巧語哄你沒商量、快遞蘋果手機卻成“磚頭”、電商惡意刷單欺客……這些在民生領域不同程度存在的職業人員誠信缺失現象,不僅嚴重地損害了消費者的切身利益,而且極大地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經濟運行秩序。此外,“閃辭”、 違約、 惡意跳槽、洩漏商業機密等個人職場失信現象也屢見不鮮。 這些個人失信行為使得一些企業管理人員對員工失去信任,不願再投入更多的時間、精力和財力去培養員工, 繼而造成員工不滿、 跳槽……如此惡性循環,個人和企業雙方都受到傷害。而空姐順風車遇害事件,更是敲響了職場誠信體系建設的警鐘。實際上,作為社會信用的重要組成部分,職場誠信越來越受到社會各個層面的重視。

防止“空姐順風車遇害事件”悲劇重演,加速構建職場信用體系

國內知名大數據專家、職品彙創始人龔才春博士指出,利用新技術、新手段、新模式,大力加強職場誠信體系建設,防止類似慘劇的再次發生,已經是當務之急的事件,全社會對此必須要有清醒的認識和緊迫感。

傳統職場呼喚誠信體系創新

龔博士指出,職業體系的歷史源遠流長,經過長時間的發展,我國的職業體系相對成熟,然而因為跟不上時代發展的需求,企業對人力資源從業者的要求已經將傳統的職場體系遠遠甩在身後。傳統的職業體系產生了很多痛點問題,普遍存在透明度不高、信任薄弱的問題。求職者資源有限,無法全面瞭解企業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履歷信息隨時可以進行修改甚至是偽造,簡歷信息的真實性招聘方無從考究;缺乏規範化的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制度,難以運用培訓結果來提升員工的績效;無法推動招聘方增加產出價值,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自身建設跟不上企業發展的節奏……中國企業每年因不誠信導致的經濟損失高達6000億元人民幣。

防止“空姐順風車遇害事件”悲劇重演,加速構建職場信用體系

上述種種現象的存在,都說明職場誠信體系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那麼,如何構建職場誠信體系呢?

防止“空姐順風車遇害事件”悲劇重演,加速構建職場信用體系

做好職場誠信體系建設,需要三步走

龔才春博士指出,構建職場誠信體系建設,需要做好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要靠制度約束人,規範化的誠信制度是基礎

職場誠信問題,無論是西方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在經濟社會轉型期都面臨信用重建的問題。企業作為社會基本經濟組織,其誠信水平直接決定了整個社會的誠信水平。企業誠信是社會誠信的基礎,崗位誠信是企業誠信的基石。

龔博士指出,崗位誠信其實也可以進行制度化、規範化的設計,員工的崗位誠信也是可以度量和量化管理的。 通過設計科學合理的指標體系可以對員工的崗位誠信度進行測量, 客觀地評價員工的崗位誠信水平,發現員工崗位誠信方面存在的問題,並採取相應的措施解決問題。崗位誠信可以作為一種有效的管理工具來使用。

第二,構建良好的誠信制度,離不開獎罰分明的標準與執行

對於企業來說,員工的崗位誠信也是有成本的。員工對工作認真負責,在個人時間、體力和智力等方面的付出,誠信度越高意味著其付出的成本越大。要想持續地保持和提高員工的崗位誠信水平,一個基本前提就是要讓員工的崗位誠信成本得到相應的彌補。這一方面不僅需要科學測評員工的崗位誠信水平, 更需要在此基礎上制定合理獎懲制度。這實際上是提高了員工的不誠信成本,有效鞭策和引導員工自覺提高個人的崗位誠信度。

第三,建立誠信檔案,讓職場誠信有跡可循

龔才春博士指出,構建完整的職場誠信體系,有制度、有標準,更需要有檔案,讓誠信有跡可循。

訂立標準只是建立了橫向的員工誠信管理體系。崗位誠信考核應該本著公平、公正、公開、 反饋的原則,運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考核方法,實現對員工崗位誠信週期性的評估和反饋。員工崗位誠信考評結果必須與員工個人的薪酬收入、職務晉升和職業成長掛鉤,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崗位誠信考核的激勵作用,使企業的崗位誠信管理真正收到應有的效果。在這一需求下,在縱向上記錄和評價員工的誠信行為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防止“空姐順風車遇害事件”悲劇重演,加速構建職場信用體系

誠信檔案是建立在公平的可操作的薪酬體系、 績效考核評價方案、激勵機制基礎上的, 由員工、主管和人力資源部共同填寫的記錄員工實際工作表現、培訓狀況的文件。

龔博士指出,構建誠信社會,職場誠信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加強誠信建設,需要良好的制度與體系、更需要發自內心的對誠信的敬畏與踐行,讓誠實守信的基因內化於心、外化於行。這樣不僅能夠形成人人講誠信、全社會講誠信的良好社會氛圍,也能夠有效避免類似空姐遇害事件的再次發生,從而逐步達到建設和諧社會的宏偉目標。(文/董成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