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徽教師招聘考試面試——結構化面試答題注意要點

2018年安徽教師招聘考試面試——結構化面試答題注意要點

綜合分析類

綜合分析類的題目非常容易判斷,一般類似於“對於xxx問題/現象/觀點,你是怎樣看的?”

真題

1、有些老師在課堂上故意不把內容講完,暗示學生報他的補習班學習,對此,你怎麼看?

2、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對這句話你怎麼看?

3、陶行知先生說,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對此你怎麼看?

解題思路

1、解釋、表態

有些題目的觀點需要解釋,比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答題的時候需要先說明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繼而表明你的態度,你是不是支持。一般教育名家的觀點,都有他的道理,站在支持的角度來談會好一些。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有人說”這種類型的題目表態不一定非要兼而有之。

比如,我就認為教學是一門技術,不一定非要說既是藝術又是技術,選擇其中一個來支持也是可以的。

2、論證你的觀點

可以道理論證(比如在教學過程中,如果能夠注意到教學的技巧性,那麼就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可以舉例論證(體現教學技巧性的地方都可以舉例,比如教學中引入互動能夠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

可以正反論證(實在沒的說的時候就正反都說說,如果教學沒有技巧性,那麼......)

3、落實你的觀點

觀點需要細化,需要微觀,需要落實到你自己身上,也就是你作為一個老師打算如何更好地踐行這樣的教學觀點例如,我以後要多學習,向前輩學習,向學生學習,向書本學習(要具體化)這種類型的題目說簡單也簡單,思路很清晰,說難也難,因為有部分人就是說不出來,那就從網上背一兩句話就行。

應急應變類

這種題目就是考作為教師所需要的教育機智了,應急應變類題目的特點在於及時性比較強,考察的就是你在當下的環境裡打算如何解決?

最核心的地方在於區分輕重緩急。什麼最重要?學生的安全最重要,課堂的秩序最重要,保證教學進度最重要。保證了上述的基本情況,具體的細節只要能夠自圓其說就行。

真題

1、你正在上課,兩位同學突然打起架來,你怎麼辦?

2、學校進行地震演習,結果你所在的班級有同學下樓時摔傷了,作為班主任,你怎麼辦?

3、學生在課堂上提出你無法回答的問題,怎麼辦?

解題思路

你在上課時,發現有學生沒帶書,這時候你怎麼辦?

1、分析情況

學生上課沒帶書,這種現象時有發生,遇到這種情況,我會做以下處理;

2、確定任務

首先,我會穩定自己的情緒,讓自己冷靜下來。接著,我會以不影響學生上課為原則,處理學生沒帶書的情況。

3、解決問題

為了不影響學生的上課進度,如果當時我的辦公室有備用的字體,快速讓班長去辦公室取書給他暫時用。如果辦公室沒有教材,我會指派他同桌跟她分享同一本書。

課後,我會問該生為什麼沒有帶書。如果是不小心忘記了,就提醒他以後上學整理書包時仔細一些。如果是書本丟失,可以推薦他和家長一起到某個書店補買。如果這種情況經常發生,我會跟該生家長溝通,讓家長進行監督,每天晚上把書包整理好在休息。

4、自我提高

為了防止此種情況再次發生,在以後的班會上也可以再次強調一下課前的準備,強調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教育教學類

這種題目考察的是你如何解決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包括學生日常、班級日常中存在的問題。需要體現老師關注的持續性,以及解決問題的多樣化思路。

真題

1、對於學生偏科,你怎麼辦?

2、班級有一名同學家庭貧困,同學因此疏遠他,他自己也不願意參加集體活動,作為班主任,你要怎麼解決?

解題思路

1、解釋、表態

一兩句即可,也可不說,因為態度一樣,沒有考生會說放棄學生。

2、預設原因

重點體現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考慮的深入程度,所以原因可以有多個。

3、提出對策

根據預設的原因提出對策。

活動組織類

這類問題考察的已經不是老師專業教學能力,而是一個老師的管理能力,組織協調能力。

這種題目都是一個流程和套路,看一下題有個思路即可。當然,現實生活中組織一個活動情況要複雜的多,但這畢竟是答題,簡化了許多。

真題

1、學校需要你組織一場春遊,你會怎麼做?

2、如何組織家長會?

解題思路

目的意義+事前計劃+事中組織+事後總結

人際關係類

這種題目就是考作為教師所需要的情商,人際關係無外乎老師與學生、家長、領導、同事,主要出現在後幾位的人際關係處理上。

畢業季校園空蕩蕩的大學教室

真題

同事跟你抱怨領導佈置任務壓力大,你怎麼辦?

解題思路

1、給出定義

家長、同事、領導,大家的出發點一定是好的,但是方式方法有問題,那麼這個問題會導致什麼情況?有問題大家一起解決。

2、解決方案

我們的一切都是為了工作,要保質保量完成領導的任務,我們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那麼怎麼改善會更好?

3、時刻反省自己

有沒有樂於助人,有沒有溝通不善,有沒有顧及他人想法,以後遇到這種情況怎麼辦?

淮南師出教育提醒您:掌握要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