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溼氣重,保護寶寶別受潮!

天氣潮溼悶熱,很容易讓本來脾胃就比較虛弱的寶寶們大吃不消。這時候媽媽們快來學幾招吧,瞭解下寶寶受潮的原因以及護理方法,讓您輕鬆護理,寶寶也能夠免除受潮的危害。現在讓我們來認識看看這些護理方式吧。

嬰幼兒溼氣重,保護寶寶別受潮!

一、寶寶體內溼氣表現

1、起床時看精神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時候看到寶寶特別疲勞,睡不醒、打不起精神來,或是像穿了一件溼衣服一樣,渾身不清爽,人也懶得動彈…那麼可以肯定是體內有溼了。

2、寶寶舌苔顏色

如果舌苔白厚,看起來滑而溼潤,則說明體內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發膩,則說明體內有溼熱;如果舌質赤紅無苔,則說明體內已經熱到一定的程度傷陰了。

3、如廁時看大便

寶寶如廁後,可以觀察一下大便。是不是黏在馬桶上了,一箱水還衝不淨。不方便觀察馬桶的,也可以觀察手紙,正常的話一兩張紙就夠了,如果三五張紙反覆擦也擦不淨,也說明體內有溼了。

嬰幼兒溼氣重,保護寶寶別受潮!

二、幼兒罹患溼疹護理

1、別穿太多衣服

家長應注意不要給孩子穿得太多或蓋得太多。如果太熱或太捂會使溼疹加重;溼疹局部要保持乾燥、清潔,不能用肥皂或熱水燙冼;可在局部外擦脫敏、止癢的霜劑,切忌局部外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以免加重病情。

2、多喝水多休息

多喝水,注意休息,避免過度疲勞,小孩應儘量避免到人多空氣流通不暢的公共場所。一旦出現感冒發燒、皮膚病、腹瀉等症狀切莫掉以輕心,應儘早到醫院診治,以確認自己所患疾病是因何而起。

3、保持乾燥清潔

溼疹局部要保持乾燥、清潔,不能用肥皂或熱水燙冼;可在局部外擦脫敏、止癢的霜劑,切忌局部外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以免加重病情。專家同時提醒,哺乳期的母親應儘量少食或不食用魚蝦等刺激性食物。

嬰幼兒溼氣重,保護寶寶別受潮!

三、防止嬰兒受潮辦法

1、活絡身體器官

平時可以多做帶寶寶做運動,運動可以紓解壓力、活絡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溼氣排出體外。適當的身體鍛鍊很有益,能夠幫助寶寶將體內的溼氣和熱量散發出來。

2、要少吃冷甜食

在飲食上,兒童要少吃冷食、甜食,少飲酒,少吃油膩食品,多吃溫熱的食物,減少溼病之源;大人在做菜的時候,可以適當放些薑片,姜是溫性食物,有祛寒化痰的功效。

嬰幼兒溼氣重,保護寶寶別受潮!

3、少吃溼滯海鮮

少吃蝦、蟹等溼滯的海鮮。脾胃溼容易引起過敏,溼困脾胃,影響脾胃消化吸收,蝦、蟹等溼滯海鮮,此時應少吃,況且這些高蛋白食物難消化,過多進食也會增加脾胃負擔。

4、衣服務必曬乾

晾在室內,用空調吹乾;另一種法子,就是用熨斗熨幹。但是,這兩種方法不能殺滅衣物中的蟲卵或真菌,因為衣物無法乾透,最好是抓緊天氣偶然晴好的時候晾出去曬曬太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