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池長滿青苔 廣州琶洲灣公共沙灘泳場成擺設

暴雨過後,廣州天氣又爆熱起來,渾身冒汗的市民多想找個沙灘泳池泡泡。何處去?廣州市中心的琶洲灣!這裡的公共沙灘泳場已建成近三年了。 廣州作為一個在市中心內沒有自然沙灘的城市,人工沙灘泳池本應受到大眾青睞。但據看看新聞Knews記者調查發現,琶洲灣公共沙灘泳場已經建成很久,但卻遲遲未能開門營業。

泳池水質汙濁長滿青苔

7月17日下午,看看新聞Knews記者到達廣州市海珠區新港東路琶洲塔南側的泳場現場查訪,一下車就發現這個泳場附近人煙稀少,服務中心大門緊閉,沒有任何標識牌,門前寬敞的馬路已經變成了停車場,停放著多臺小汽車和大巴。

泳池长满青苔 广州琶洲湾公共沙滩泳场成摆设
泳池长满青苔 广州琶洲湾公共沙滩泳场成摆设

走進公共沙灘泳場,裡面更是冷冷清清,只有看守大門的一位老頭和幾個留守的工人。留守工地的小吳是廣州市自來水工程公司工程部的技術員,參與了琶洲灣公共沙灘泳場全部項目的建設。他告訴看看新聞Knews記者,這個項目一共包括兩期工程,第一期是三個泳池和一個沙灘泳場,其中包括一個恆溫泳池;第二期為服務中心大樓,是一個共有三層樓高的仿古建築。泳場及配套工程在2015年底就基本建設完成,但至今仍沒有竣工驗收和結算,因此無法投入使用,只能一直閒置。

看看新聞Knews記者發現,在泳場現場地上隨處可見菸頭和飲料瓶,場內路上雜草叢生;沙灘泳場和表演臺修建漂亮大氣,但泳池邊的木地板年久失修已經開始腐爛,圍牆的瓷磚部分剝落,地面鋪設的地磚鬆動。走進靠近泳池的大樓,二樓有的窗臺玻璃更是從中間整塊破裂,碎玻璃灑了一地。

泳池长满青苔 广州琶洲湾公共沙滩泳场成摆设
泳池长满青苔 广州琶洲湾公共沙滩泳场成摆设

距離泳場不遠有三個泳池,遠看水碧綠清澈,近看卻發現泳池裡的水已經汙濁不堪,池底滿是青苔和落葉,不少雜草從泳池旁的石磚縫中長出來,兒童泳池都快被淤泥塞滿。

泳池长满青苔 广州琶洲湾公共沙滩泳场成摆设

而沙灘泳場的情況更為嚴重。據小吳介紹,沙灘泳池的沙子都是從外面運過來的海沙,“按要求沙子要鋪好幾層,各層沙質不一樣,但經過兩三年的時間,表面的幼沙已被雨水衝落進泳池,只留下底層的粗礫了,這樣看起來就像一圈黃沙,很難看”。看看新聞Knews記者注意到沙灘泳場內的水質十分汙濁,底下全是沙礫和青苔,水裡還有不少小魚遊動。“原先剛建好的時候很漂亮的,”小吳向看看新聞Knews記者展示了泳池剛建好時拍的照片,“泳場沒有人使用,不進行養護很快就髒的,我們清理過好幾次了,一次就會清出幾噸淤泥,也請人拔過好幾回草,但還是很容易髒亂,我們也沒辦法”。

泳池长满青苔 广州琶洲湾公共沙滩泳场成摆设

用電問題拖了驗收後腿

在園區大門附近的臨時板房,是小吳們起居的地方,他們已經在這裡駐守四五年了。小吳告訴看看新聞Knews記者,這個工程是2013年國慶後動工的,到2015年底就基本竣工了,“在建設過程中調整設計規劃,費用增加了四五千萬,而後來又遲遲不能竣工驗收,所以我們就得一直在這裡維護著。很多基礎設施都已經報廢了,要重新進行更換或者維修,就會增加不少成本”。

一個竣工三年的項目為何遲遲沒有投入使用?看看新聞Knews記者多方打探,找到投資建設琶洲灣公共沙灘泳場的業主單位——廣州市水投土地開發有限公司,有關人員出示了一份文件——《市水投土發公司關於琶洲灣公共沙灘泳場建設項目有關問題的報告》 (穗水投土發報[2018]4號)。

報告稱,琶洲灣公共沙灘泳場於2013年10月開工,至2017年3月已完成一期沙灘泳場BT項目的單位工程驗收及二期服務中心BT項目的全部土建工程,服務中心尚餘部分機電安裝工程未完成。該報告提到,這個項目存在著完工驗收、永久用電、維護管理及涉嫌違建等問題,其中對項目驗收造成最大掣肘的是永久用電問題。

由於與沙灘泳場BT中標單位廣州市自來水工程公司有合作協議的經營單位,以經營需要為由自行委託遷改了原本在園區內的10千伏高壓電纜,然而這個遷改工程所需費用並沒有按合同支付,導致遷改工程至今尚不能完成。海珠區供電局表示該遷改工程必須與項目的供電方案審批同步解決,這樣一來項目的消防機電設備無法通電調試,造成整個項目至今沒有完成竣工驗收。

重點工程項目連連受挫

事實上,早在2012年,廣州市政府就提出建設一批人工沙灘泳場,作為廣州“水城”的亮點工程。其中,天河人工沙灘泳場項目最早在2011年12月28日天河區委常委會擴大會議上提出。在此之前,廣州市政府已通過方案,計劃在流溪灣、沙貝灘、南沙濱海沙灘、流溪河勝利壩和琶洲灣五處建設5處人工沙灘泳場,用作市民親水休閒的用途。2012年年初時,包括天河人工沙灘泳場在內的6大人工沙灘泳場項目被列入市政府重點工程項目。 在規劃面積上,六大人工沙灘面積大部分超過10萬平方米,其中最大的南沙濱海人工沙灘泳場計劃用地面積達61萬平方米,最小的從化新溫泉人工沙灘泳場也有6萬平方米。絕大部分人工沙灘泳場都計劃到2013年完工,最快的從化新溫泉則有望在2012年竣工。

但是這些人工沙灘泳場如何成為水城的“亮點”,將如何建設一直沒有詳細的方案披露,因此引起各方猜測,並引起專業人士的質疑。其中被質疑得最多的是水源問題。珠江邊建公共沙灘泳場,珠江水如何能達到水質要求?汙水又如何處理?直接排到珠江?這一系列問題雖被質疑,官方從未回應。

然而,由於造價和維護的費用高昂,珠江水不能用在沙灘泳場,新鮮水源無法解決等問題,這些人工沙灘泳場紛紛受挫:天河銀灘在2012年時就已被叫停;白雲流溪灣和南沙濱海開業後因為汙染問題而遭到詬病,南沙濱海被遊客稱作“最髒的沙灘”;流溪河人工沙灘泳場建成後,由於街口地區水體汙染,無法提供給市民游泳,僅僅成了景觀。 琶洲灣沙灘泳場在動工時也遭遇了水源問題。黃埔湧是離該泳場泳池和沙灘最近的河涌,但由於該河涌汙染嚴重,人體無法接觸,更不能游泳。因此,泳池和項目的用水均由廣州市政管網提供,用的是自來水,而且堅持24小時水循環,經營成本高昂。

據南方都市報此前報道,由於此前6個人工沙灘泳場項目除琶洲灣沙灘泳場是由廣州市水投集團投資建設之外,其它均由區政府負責承建。因此有專家質疑,要是一個公益項目,用那麼多自來水是否太浪費。要是搞成營利項目,政府利用納稅人的錢來建設是否合適的?據瞭解,廣州市水投集團作為國有企業,曾有工作人員表示,如果不能營利他們肯定不會打造這一項目。在項目排水量計算表中可以看到,項目中泳池的水容量為20000立方米,但不是每天都要全部 更換,而是每天對泳池補水5%,加上游客生活用水、綠化用水等每天的用水量為1130立方米,產生汙水267立方米。

(看看新聞Knews記者:周密 實習編輯:楊程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