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網紅「章丘鐵鍋」失寵,其實這是必然現象!

解說:網紅“章丘鐵鍋”失寵,其實這是必然現象!

年初,一集《舌尖上的中國3》紀錄片,炒紅炒火了章丘鐵鍋。

只是播出了幾天,天貓上的章丘鐵鍋銷售量就躥升了6000倍!有出國買馬桶蓋、買鹽按噸算習俗的國人,恨不得一口氣買盡天下鐵鍋。據說,章丘一度無鐵鍋。

記得營銷課上就說過很多國內廠商的假冒仿製陋習。任何事物,一旦紅火,立刻無數企業跟進。講究的廠家,通常會改頭換面,比如換個所謂的配方、設計、外觀、品牌。不講究的廠家,名字都懶得認真想,你叫雪碧,我就叫雲碧,你說自己是正宗手工,我就說自己是正宗純手工。

消費者不是傻子,可以被騙一次兩次三次,但不會一直被騙下去。

說到章丘鐵鍋,真的可能會有三萬六千錘,假的可能三百六十錘都不到,甚至乾脆就是普通機器製造的鐵鍋,都不說材質差異、鍛造工藝差異了。用不了幾天,自然見分曉。

解說:網紅“章丘鐵鍋”失寵,其實這是必然現象!

為啥說“章丘鐵鍋”這東西,註定失寵,原因有以下幾點:

1、鐵鍋這東西,是耐用消費品。屬性放在那裡,決定了:普通人家,幾年難得用壞一隻;勤儉節約的人家,說不定十多年也不需要更換。就算買來是為了當禮品送人,也不需要太多,一家一口兩口鐵鍋足以。

2、購買鐵鍋,和使用鐵鍋的群體,就那麼多人。市場總的容量就那麼多,不可能會出現爆炸式增長。炒紅炒火後,確實會讓大家一窩蜂購買,但是當前銷量上漲只是提前透支了今後的消費力,僅此而已。

3、鐵鍋是家庭用品,非個人使用,難以形成消費習慣。一家數口人,只需要一兩口鐵鍋,所以買鍋用鍋的人就那麼一兩個,其他人都不會過多和長時間關注,更不要說形成消費習慣,重複和多次購買。

以上幾點,就決定了,章丘鐵鍋註定會失寵,而且是很快失寵。

解說:網紅“章丘鐵鍋”失寵,其實這是必然現象!

遑論章丘地區的商家一窩蜂的造鐵鍋,而且還是以賺快錢的方式,哪有心思把質量放在第一位,也沒人會關注品牌打造和形象建設。

“凡是章丘人做的就是章丘鐵鍋”,這樣魚目混珠的最終結果,就是真珠也變成假珠。

最後,就是還原手工鐵鍋的本質,成為少部分消費者使用的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