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者自立不惧,达者自达不悖

儒家教诲世人,最重要的就是追求仁义,而其中最急切的,就是自己若想成就事业,首先就要帮助别人成就事业,自己要想显达,首先就要帮助别人显达,已经成就事业的人对自己能否成功是不担心的,如同富人本来就很富裕,并不需要去向别人借;已显达的人,继续显达的途径很多,好比是身份尊贵的人,登高一呼,四面响应的人就很多。

立者自立不惧,达者自达不悖

在立下志向、兑现初衷的过程中,缺少自强的魄力,志向会沦为无根的浮萍,缺少耐力,志向会成为温室里经不起风雨的花朵,二者缺一不可。所以说我们要告诫自己,实现志向的过程中,要不假外求,专求自己的努力,不求违背自己的原则,圆融通达。

立者自立不惧,达者自达不悖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一个人的志向大小,能否成功,都源于自己的心。只有专注于内在的修炼再结合与外在,才能成功,如果只是一门心思地受外在影响,而不努力于提升自己,那么立再大的志向都只能成为空谈。

立者自立不惧,达者自达不悖

其实,对于立志这个问题,自身所处的时代、外部的大环境如何,也都会对个人立志有所影响。说得通俗一些,就是环境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的志向就会立志成为什么样的人才。

立下了志向,是完成了自己那部分的事情,大师志向的实现需要他人的参与,所以处世圆融也是帮人心想事成的重要因素。懂得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什么方法能把事情办得更顺利,然后圆融地说话、行动。

立者自立不惧,达者自达不悖

因此,一个人立下志向,就要为自己立下地志向负责。人不光要“立”更要“达”,立而不惧,努力精进自己的能力、实力,自己先做了强者,就不会有所惧怕。达者不悖,嘴里说好听地话,但心里留一根不逾越地准绳,既让他高兴,也让自己成事,所以叫没有违背。

立者自立不惧,达者自达不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