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酒和賣保險的都來造車,汽車行業的利潤究竟有多豐厚?


大家都聽說過“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的道理,意思是不要把所有的資本都投入到一件事情上,應該做多手準備,在汽車行業,眾多車企就是這樣做的,例如大眾汽車製造香腸、本田汽車研發飛機,而在2018年上半年,汽車行業也出現了四大跨界收購事件,分別為五糧液收購凱翼汽車股權、寶能集團收購觀致股權、地產界的恆大入股法拉第未來和吉利汽車收購丹麥盛寶銀行。

1

五糧液進軍汽車行業,高層否認造車計劃

今年1月初,奇瑞汽車發佈公告稱,將旗下品牌——凱翼汽車51%的股權以24.94億元轉讓給宜賓市汽車產業發展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和四川省宜賓普什集團有限公司(五糧液集團子公司),它們各持50.5%和0.5%的股權,消息發佈後,外界紛紛猜測五糧液將會藉此正式跨界造車。

賣酒和賣保險的都來造車,汽車行業的利潤究竟有多豐厚?

雖然事後五糧液的高層對造車計劃進行了否認,但可以肯定的是,五糧液進軍汽車行業的野心一直存在。要知道,早在2013年,五糧液就表態對汽車行業有著極大的興趣,直到2016年,五糧液收購新晨動力50%的股份,正式進入汽車發動機領域,之後又在2016年與華晨金盃成立新公司和在2017計劃與觀致汽車合作,不過,最終的結果都是不如人意。

2

寶能控股,觀致的銷量迎來爆發式增長

同樣是今年初,觀致汽車的外方母公司Kenon Holdings(QUANTUM母公司)發佈公告稱,寶能集團以66.3億元收購了觀致51%的股份,成為觀致汽車的控股股東。

賣酒和賣保險的都來造車,汽車行業的利潤究竟有多豐厚?

實際上,寶能集團已不是第一次將手伸向汽車行業了,其在2017年3月份成立了寶能汽車有限公司,並且在同年10月份和11月份,先後投資了10億元開展新能源車項目和建設50萬輛新能源汽車整車及零部件項目。

而此次入股觀致汽車後,觀致在華的銷量也迎來了爆發式增長,幾乎每個月都成為銷量增幅最高的車企。不過,觀致汽車銷量大增的背後並非完全來自消費者,而是股東寶能集團的一家租賃公司——聯動雲的大訂單。

也就是說,觀致汽車一直存在的製造成本和定價過高、售後服務網點少等一系列問題仍沒有解決。正因此,即便觀致的銷量增長態勢迅猛,但仍處於虧損狀態,譬如今年一季度,數據顯示,觀致的銷售收入達到了10.59億元,但銷售成本高達12.6億元。

賣酒和賣保險的都來造車,汽車行業的利潤究竟有多豐厚?

3

恆大67億港元入股Faraday Future,成最大股東

恆大集團旗下的恆大健康在6月25發佈公告稱,恆大以67.46億港元收購香港時穎公司100%股份,從而獲得Smart King公司45%股份,成為美國新能源汽車公司Faraday Future(簡稱FF)第一大股東。

賣酒和賣保險的都來造車,汽車行業的利潤究竟有多豐厚?

恆大此次入股對雙方都有不少益處,對於此次收購,恆大健康表示有助其在高速成長的新能源汽車行業獲得強大的競爭力,佔領市場份額和實現業務的多元化。值得一提的是,收購信息公佈後的第二天,恆大健康股價暴漲66.16%至7.66港元,市值一天暴增264億港元,收益遠高於收購成本。而相比較,恆大的投資對於FF來說意義更大,因為大量的資金支持,使得FF避免了走向破產的命運。

4

吉利汽車收購丹麥盛寶銀行,雙方各取所需

吉利的收購動作從去年開始就相當頻繁,而大家印象比較深的應該是收購路特斯、沃爾沃、戴姆勒等消息,實際上,吉利對金融行業也有頗大的興趣,在今年4月份,吉利汽車以超8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丹麥盛寶銀行51.5%股份,成為最大股東。

賣酒和賣保險的都來造車,汽車行業的利潤究竟有多豐厚?

賣酒和賣保險的都來造車,汽車行業的利潤究竟有多豐厚?

(丹麥盛寶銀行大樓)

同樣,吉利汽車此次收購交易對雙方來說都是各取所需。首先是吉利方面,有助其獲得盛寶銀行專業的金融技術,能為吉利在全球市場的業務提供更多的資本支撐,而對於盛寶銀行而言,能夠擴大其在金融服務行業中的業務,並通過在吉利控股集團內部乃至整個中國市場上發展金融服務的方式來創造合力。

賣酒和賣保險的都來造車,汽車行業的利潤究竟有多豐厚?

俗話有得說:“不想當廚子的裁縫不是好士兵。”當企業做強做大後,發展副業也無可厚非,畢竟這有利於企業全面發展。而通過上半年的收購案例可看出,汽車製造業的利潤應該是挺豐厚的,不然,各大著名企業怎會趨之若鶩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