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酒和卖保险的都来造车,汽车行业的利润究竟有多丰厚?


大家都听说过“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道理,意思是不要把所有的资本都投入到一件事情上,应该做多手准备,在汽车行业,众多车企就是这样做的,例如大众汽车制造香肠、本田汽车研发飞机,而在2018年上半年,汽车行业也出现了四大跨界收购事件,分别为五粮液收购凯翼汽车股权、宝能集团收购观致股权、地产界的恒大入股法拉第未来和吉利汽车收购丹麦盛宝银行。

1

五粮液进军汽车行业,高层否认造车计划

今年1月初,奇瑞汽车发布公告称,将旗下品牌——凯翼汽车51%的股权以24.94亿元转让给宜宾市汽车产业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四川省宜宾普什集团有限公司(五粮液集团子公司),它们各持50.5%和0.5%的股权,消息发布后,外界纷纷猜测五粮液将会借此正式跨界造车。

卖酒和卖保险的都来造车,汽车行业的利润究竟有多丰厚?

虽然事后五粮液的高层对造车计划进行了否认,但可以肯定的是,五粮液进军汽车行业的野心一直存在。要知道,早在2013年,五粮液就表态对汽车行业有着极大的兴趣,直到2016年,五粮液收购新晨动力50%的股份,正式进入汽车发动机领域,之后又在2016年与华晨金杯成立新公司和在2017计划与观致汽车合作,不过,最终的结果都是不如人意。

2

宝能控股,观致的销量迎来爆发式增长

同样是今年初,观致汽车的外方母公司Kenon Holdings(QUANTUM母公司)发布公告称,宝能集团以66.3亿元收购了观致51%的股份,成为观致汽车的控股股东。

卖酒和卖保险的都来造车,汽车行业的利润究竟有多丰厚?

实际上,宝能集团已不是第一次将手伸向汽车行业了,其在2017年3月份成立了宝能汽车有限公司,并且在同年10月份和11月份,先后投资了10亿元开展新能源车项目和建设50万辆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项目。

而此次入股观致汽车后,观致在华的销量也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几乎每个月都成为销量增幅最高的车企。不过,观致汽车销量大增的背后并非完全来自消费者,而是股东宝能集团的一家租赁公司——联动云的大订单。

也就是说,观致汽车一直存在的制造成本和定价过高、售后服务网点少等一系列问题仍没有解决。正因此,即便观致的销量增长态势迅猛,但仍处于亏损状态,譬如今年一季度,数据显示,观致的销售收入达到了10.59亿元,但销售成本高达12.6亿元。

卖酒和卖保险的都来造车,汽车行业的利润究竟有多丰厚?

3

恒大67亿港元入股Faraday Future,成最大股东

恒大集团旗下的恒大健康在6月25发布公告称,恒大以67.46亿港元收购香港时颖公司100%股份,从而获得Smart King公司45%股份,成为美国新能源汽车公司Faraday Future(简称FF)第一大股东。

卖酒和卖保险的都来造车,汽车行业的利润究竟有多丰厚?

恒大此次入股对双方都有不少益处,对于此次收购,恒大健康表示有助其在高速成长的新能源汽车行业获得强大的竞争力,占领市场份额和实现业务的多元化。值得一提的是,收购信息公布后的第二天,恒大健康股价暴涨66.16%至7.66港元,市值一天暴增264亿港元,收益远高于收购成本。而相比较,恒大的投资对于FF来说意义更大,因为大量的资金支持,使得FF避免了走向破产的命运。

4

吉利汽车收购丹麦盛宝银行,双方各取所需

吉利的收购动作从去年开始就相当频繁,而大家印象比较深的应该是收购路特斯、沃尔沃、戴姆勒等消息,实际上,吉利对金融行业也有颇大的兴趣,在今年4月份,吉利汽车以超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丹麦盛宝银行51.5%股份,成为最大股东。

卖酒和卖保险的都来造车,汽车行业的利润究竟有多丰厚?

卖酒和卖保险的都来造车,汽车行业的利润究竟有多丰厚?

(丹麦盛宝银行大楼)

同样,吉利汽车此次收购交易对双方来说都是各取所需。首先是吉利方面,有助其获得盛宝银行专业的金融技术,能为吉利在全球市场的业务提供更多的资本支撑,而对于盛宝银行而言,能够扩大其在金融服务行业中的业务,并通过在吉利控股集团内部乃至整个中国市场上发展金融服务的方式来创造合力。

卖酒和卖保险的都来造车,汽车行业的利润究竟有多丰厚?

俗话有得说:“不想当厨子的裁缝不是好士兵。”当企业做强做大后,发展副业也无可厚非,毕竟这有利于企业全面发展。而通过上半年的收购案例可看出,汽车制造业的利润应该是挺丰厚的,不然,各大著名企业怎会趋之若鹜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