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以「轉」爲本 打造升級內蒙古——內蒙古經濟高質量發展綜述(上篇)

聚焦|以“转”为本 打造升级内蒙古——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综述(上篇)

關注我喲

☀定期推送科技與知識產權事件,政策解讀 ,項目進展,成果信息 ,科普知識等科技動態,提供政策查詢、專利檢索、需求對接、專業課程等諸多優質服務,內蒙古最權威的科技與知識產權信息服務微信平臺!關注我們妥妥沒錯!

聚焦|以“转”为本 打造升级内蒙古——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综述(上篇)

作者 | 張俊在 許曉嵐 李永桃 王玉琢

夏日的內蒙古草原,草綠花紅。一項項承載著推動全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點項目建設千帆競發!

今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把重點放在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上,把實體經濟做實做強做優。要立足優勢、挖掘潛力、揚長補短,努力改變傳統產業多新興產業少、低端產業多高端產業少、資源型產業多高附加值產業少、勞動密集型產業多資本科技密集型產業少的狀況,構建多元發展、多極支撐的現代產業新體系,形成優勢突出、結構合理、創新驅動、區域協調、城鄉一體的發展新格局。

深切囑託,就是出征的號角!圍繞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內蒙古各地以項目建設為載體,按照“五個結合”要求,注重“優化存量、做優增量”,著力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促進產業結構在動態變化調整中不斷邁向中高端,實現新舊動能接續轉換,推動全區經濟高質量發展。

5月23日至24日,自治區黨委、政府在包頭市和鄂爾多斯市召開“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現場會”。會上傳來振奮人心的信息:我區傳統產業“開新花”、新興產業“結碩果”、現代服務業蓬勃發展,新舊動能轉換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交響曲正在廣袤草原激情演奏。

傳統產業開新花

2009年3月20日,伊泰一期年產16萬噸煤基合成油項目在準格爾旗大路工業園區建成,成功產出合格的柴油、石蠟油、煤油。這是我國煤炭間接液化完全自主技術產業化首條生產線。

2016年10月29日,內蒙古垣吉化工有限公司年產10萬噸費託蠟精製及年產2萬噸渣蠟精製項目與伊泰毗鄰而建。該公司總經理高佔飛說:“我們的產品主要來源於伊泰年產16萬噸煤基合成油項目的半成品石腦油和石蠟。之前,其半成品都銷往了外地,我們的項目延伸了其產業鏈,最終將產出5種低融度煤基石蠟。”

據園區負責人介紹,費託蠟精製和渣蠟精製項目是大路煤化工基地延伸產業鏈的一個重大突破,對於煤化工基地下游產業和補鏈產業是一個重大引領。

從“有沒有”到“好不好”,內蒙古傳統煤化工產業正在轉型升級的道路上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的傳奇。

在烏審旗,體能龐大的中天合創年產360萬噸煤制甲醇和年產137萬噸煤制聚烯烴項目是企業動力變革、效率變革的生動實踐。“目前我們已建成的年產137萬噸聚烯烴項目是亞洲單體規模最大的煤制聚烯烴項目。項目延伸了煤化工產業鏈,推動煤炭就地高附加值轉化,每年可就地轉化煤炭870萬噸。”中天合創供銷中心書記趙迎洲高興地說,目前,公司正在進行三期甲醇制烯烴180萬噸/年項目可研性報告,力爭今年開發人造皮革項目。

在達拉特經濟技術開發區,新奧集團正快馬加鞭建設6平方公里煤基生態循環產業基地。目前,基地60萬噸甲醇、200噸生物製藥項目已實現高效清潔生產,20萬噸穩定輕烴項目進入開車階段,1000噸石墨烯粉體項目已開工建設。隨著項目建設進程的加快,企業正在由煤化工向高新技術材料行業挺進。

在包頭、鄂爾多斯等地,像明拓集團100萬噸高碳鉻鐵項目、磐迅科技5萬噸/年先進高分子新材料及綜合產業園項目、榮信40萬噸乙二醇和30萬噸聚甲氧基二甲醚……一個個頂天立地的巨型項目落地建設,成為當地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提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支撐。

自治區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在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的過程中,我區能源產業升級步伐正在加快。如今,煤炭、電解鋁、電石、甲醇、農畜產品等初級產品加工轉化率分別達到34%、70%、60%、41%、50%,分別較2年前提高3—8個百分點。能源、化工、冶金等產業生產能力、技術裝備、節能降耗水平均處國內前列。電解鋁、電石先進產能佔比達到90%、80%,分別領先全國10個、25個百分點。我區正在走出簡單“挖煤賣煤、挖土賣土”的路徑依賴。

新興產業結碩果

緊盯消費升級、科技進步、產業變革等新趨勢、新機遇,加快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高端裝備、大數據雲計算、生物科技、蒙中醫藥、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抓好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和自治區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建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推動新業態、新產業、新模式,在內蒙古落地生根、發展壯大,正成為內蒙古進軍新興產業的重大方略。

如今俯瞰內蒙古大草原,各盟市正在積聚力量培育新興產業,對舊動能做“破”的革命,向新動能要“立”的效應。

在包頭市,成立於2013年的內蒙古鑫港源順物流園,在提檔升級中置入“互聯網+”元素,如今,海量線上訂單成為物流園經濟新的增長極。

“2016年,我們上線了‘互聯網+鋼鐵全產業鏈’平臺。如今平臺實名制註冊企業達到1192家,線上線下年吞吐量達到500萬噸。我們聯合包鋼集團、河南亞新鋼鐵集團、德晟鋼鐵等10餘家大型鋼鐵生產商,聯合上海鋼銀集團、歐冶雲商、雲南交投等大型金融機構,同時引進新能源汽車200餘臺,社會車輛10000餘臺,實現了信息流、貨物流、資金流的高度統一。”內蒙銀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建軍說。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在包頭北方嘉瑞防務科技有限公司,防護裝甲、熱壓模具、防彈頭盔等一件件高新材料研發產品讓人感受到了軍民融合項目的神奇魅力;在內蒙古旭宸能源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根根銀光閃閃的太陽能集熱管成為改變傳統供熱模式的有效載體,推動著包頭市向清潔、環保的綜合能源供熱方式奮力轉變;在包頭裝備製造產業園區正在建設的杉杉科技10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項目,將完善園區已形成的新能源產業鏈條……

包頭市正在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稀土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新型冶金、新能源裝備、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並實現轉化應用,有力推動傳統產業提檔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如今,鄂爾多斯資源鏈上的“羊(羊絨)煤(煤炭)土(稀土)氣(天然氣)”正演變為創新鏈上的揚眉吐氣,旅遊業、高端製造等新興產業正煥發著蓬勃生機。

在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康鎮景點,遊人可以飽覽貌似烏鎮的美景,也可以從一件件精雕細琢的老物件中體味鄉愁,還可以在美食一條街品味來自全國各地的特色美食。康鎮是鄂爾多斯草原絲路文化景區一期啟動的核心項目。圍繞“一帶一路”戰略方針,這裡將最終打造以草原絲路文化為主題,以民族交融、文化交流、互市貿易、異域風情為內容,規劃建設民族團結廣場、草原絲路康鎮、草原絲路樂園、遊學研學基地、星空度假營地和絲路商貿區六大板塊,打造為國家5A級景區、國家級草原絲路文化旅遊示範地。

鄂爾多斯市紫荊創新研究院、奇瑞鄂爾多斯新能源汽車生產項目、京東方鄂爾多斯第5.5代有機發光二極管顯示器件項目……遍地開花的新興產業項目見證著鄂爾多斯精準發力“破”“立”“降”,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深化改革添活力

位於烏蘭察布市察哈爾經濟技術開發區信息產業園的華為一期工程建設熱火朝天。

“烏蘭察布市充分運用雲計算大數據到戶電價0.26元/千瓦時的優勢,引進華為一期1500個機櫃投運,推動二期8000個機櫃開工,引進蘋果公司iCloud數據中心項目落地,正在推動阿里數據中心、優刻得數據中心項目建設,服務器規模達到10萬臺,打造面向華北、服務京津的國家級雲計算產業基地。”園區有關負責人對記者說。

舉一綱而萬目張,解一卷而眾篇明。如今,內蒙古正不斷完善政策助推內蒙古電力改革深入推進,吸引了區外能源資源密集型產業向我區轉移集聚,促進了優勢特色產業做大做優,培育了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內蒙古正在成為全國能源資源密集型產業的集聚區、創新區和轉型區。

自治區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有關負責人指出,這些年來,我區先後出臺了一系列促進工業發展的支持政策,特別是煤炭資源配置政策和電力體制改革政策,成效十分明顯。下一步,我區還要強化政策供給和落實,增強政策對工業發展的支撐力、吸引力。圍繞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研究出臺一批精準、務實、管用的支撐政策。

前不久,自治區黨委發佈的《關於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的意見》指出,要通過改革、開放和創新鑄就新動能。一是要把改革作為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制度根基。通過改革進一步理順政府和市場關係,加快優化營商環境,儘早出臺自治區優化營商環境意見;以投融資體制改革為突破口,加快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試點;以清單建設為抓手,研究梳理我區地方市場準入事項,提出我區市場準入負面清單調整建議。二是要把開放作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備條件。厚植開放優勢,把向北開放作為戰略方向,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倡議,積極推進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加快形成北上南下、東進西出、內外聯動、八面來風的對外開放新格局。培育發展優勢,在繼續加快自治區始發班列開行的同時,積極引進外向型加工製造企業,加快區內綜合物流基地建設,推進建設中歐班列沿線國家貨物集散基地,大力發展多式聯運,帶動相關產業在我區落戶。三是要把創新作為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泉。加大“引”的力度。高度重視人才在創新中的示範帶頭作用,圍繞我區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導向,重點引進培育一批高水平的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能夠突破關鍵技術的項目負責人和創業團隊來內蒙古創新創業。提高“用”的能力。推進科技創新必須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促進創新鏈、產業鏈、市場需求有效銜接。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借改革活水,加快動能轉換,讓內蒙古在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航程中挺立潮頭,讓“模範自治區”永遠煥發動人光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