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說麥當勞其實是地產公司,餐飲只是它的「外殼」?

小雨丶g


麥當勞的創始人RayKroc的這一句話,更接近於開玩笑,是以風趣的方式來解讀其利潤構成,當真你就輸了。可以肯定的是,儘管房租收入幾乎佔大頭,但麥當勞依然不是地產公司,而且,我認為也不是傳統上理解的餐飲公司,其實更像是互聯網公司。Why?為什麼這麼說?

麥當勞的盈利模式。

分三個層次:一是銷售產品獲取部分利潤,其中漢堡是以不盈利甚至虧損為代價來打造爆款,吸引流量,薯條、可樂等其他產品利潤較高,加上有半成品供應鏈加持,可以創造相當一部分利潤。二是特許經營權收費,比如,我國大陸區為每店500萬,基本為純獲利,但總量不大。三是通過購買房產或長期租賃房產,然後加價(20%以上)轉租給特許經營商,獲取鉅額利潤。感覺眼熟對不對——持續燒錢以吸引流量,優質產品來保證粘性、建立壁壘,最後流量上來了,適當收費獲取暴利

麥當勞的利潤結構。

目前全球麥當勞接近4萬家,其中,特許經營店約3萬家。以2016年77億美元的運營利潤來分解,直營餐廳約8億美元利潤,授權經營約31億美元利潤,房產租金約38億美元利潤,分別佔10%、40%和50%。純數據看,房產租金的確佔了大頭,所以RayKroc才開玩笑說自己的房地產公司。但要注意,這塊收入是依託餐廳經營收入才得以實現的,一般為餐廳收入的10%左右。房產租金只是“毛”,餐廳經營才是“皮”和“骨”,離開了餐飲,就不會有這塊收入。

麥當勞的發展方向。

實際上,在麥當勞新的發展思路中,已經在弱化房租收入的地位。根據麥當勞2016年3月31日發佈的一份聲明,該公司計劃將旗下95%的連鎖餐廳都改用特許經營模式。而且,將允許被特許發展商自行進行店鋪選址,直接向業主支付租金,並承擔開新餐廳所需要的所有費用。作為回報,麥當勞將獲得一次性的特許經營起始費,並將持續獲得特許使用費收入。可以預見,將來房租利潤將下降,而特許經營收入將明顯上升。

所以,我把麥當勞看成是互聯網思維下的餐飲公司,房產只是“外衣”。


沉默的投資者


的確很有意思,這感覺就像我們的身邊一直站著一位神秘人,他最拿手的其實不是炸薯條和做漢堡,而是選地方、賺大錢。

麥當勞的“房子”都選在了哪裡呢?通常是在最繁華的街道上,顯眼的轉角處,並且會有獨立的樓梯直通二樓或者地下室。這麼好的位置當然需要花費大力氣來研究和選擇了,收益自然不會低。

之所以說,麥當勞是一家“地產公司”,也許就是因為它的收入結構。據其2016年的財報來看,麥當勞營收利潤的50%來自於地產出租,40%來自於品牌授權,剩下的10%來自於餐廳運營。

而營收利潤又是以其經營模式為基礎的,麥當勞的經營模式主要分為自營店和加盟店,加盟店的加盟費又分為兩部分,並且數字都是很可觀的。在房地產方面賺大錢,麥當勞靠的是買賣熱門商鋪,以及從加盟店收取高額租金。

難怪麥當勞的創始人克洛克曾說,自己的生意實際上就是房地產。撥開麥當勞的洋蔥皮,我們可以發現,在技術上其屬於食品行業,但在本質上其是居於房地產行業的。

麥當勞之所以一直在賣漢堡包,是因為這是能夠帶來收入現金流的最佳產品。簡單來說,麥當勞就是靠著漢堡,才賺來租戶支付的房租。

但即使是這樣,麥當勞還是區別於其他真正的地產公司的。恐怕很少有麥當勞裡的員工,會認為自己其實是在地產公司上班的。可以說,麥當勞“偽裝”的很成功嘛。


獨角獸工場


金拱門之所以被認為是一家房地產公司,是因為從麥當勞的會計報表上看,房地產利潤確實是貢獻了整個公司的業務大頭。房租收入甚至是成為其主要收入構成。

實際上,小編覺得麥當勞公司投身房地產事業應該是“無心插柳柳成蔭”之舉。起初麥當勞還是直營店,餐飲是主要的盈利點。只是後來隨著麥當勞大幅度的擴張,開多店資金流便成了問題。於是Kroc聽從了Harry Sonnrborn的採取加盟店模式的建議。即通過土地購買或者長期租賃,然後把這些土地租給麥當勞的某個分店加盟商。再通過土地抵押的形式,從銀行那裡獲得進行下一步擴張的大量貸款。就是這樣,麥當勞連鎖加盟的版圖越來越大,金拱門更是在擴張之路上停不下來。

小編認為,麥當勞是一家餐飲公司還是房地產公司並不重要,麥當勞的核心業務依然是餐飲,畢竟土地租賃也是為餐飲業務服務的。而麥當勞之所以能獲得鉅額加盟費,和餐飲的品牌價值是分不開的。

作為快餐文化的象徵,麥當勞是舉世公認成功的,不得不說金拱門自身已經成了一種文化。如果硬要說麥當勞是一家房地產公司,好像也不太合適。

另外,麥當勞部門門店採取加盟模式,給麥當勞帶來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第一,固定的獨立收入來源。第二,通過租賃合約的形式,麥當勞與加盟商之間便形成了一種強控制關係。這也有利於麥當勞對終端加盟商的控制。

華爾街見聞


這句話最早是由麥當勞創始人雷·克羅克在1974年說的,當時他為了給克薩斯州立大學的MBA班學生做演講,在講解商業模式時如此說教。這麼多年過去,沒想到這個問題竟然火了。

為了讓大家更詳細理解這句話,我先說說麥當勞的商業模式吧。

「特許經營模式」:麥當勞收取加盟商的品牌授權費,將統一的品牌標準(門店選址、門店規格和裝修)、統一的經營方式(2萬多種軟硬技術、操作流程、經營手冊)、統一的供應資源(飲料、食品原料等)打包提供給加盟商。

「地產經營模式」:麥當勞在全球範圍內選擇地產進行投資,憑藉商業戰略和合作策略低價買進,以一定差價租給加盟商。地產租金是麥當勞的主要營收之一。

「複製槓桿模式」:麥當勞不需要經營門店,只需要做好標準統一化的工作,無論是特許經營模式還是地產經營模式,都是可以快速複製的商業模式,從而幫助門店的飛速擴張。截止2017年,麥當勞在全世界擁有30000多家店(是肯德基的3倍),其中92%的店都是這樣開起來的,他們都是特許經營店。在麥當勞的戰略規劃裡,特許經營店的比例將來要達到95%。

(麥當勞全球門店分佈,圖片來源網絡)

要做麥當勞的加盟商,必須要租賃麥當勞的地產,必須要接受麥當勞的原料供應。因為地產行業的巨大泡沫,龐大的加盟商數量,麥當勞每年僅收房租就可以養活自己。

麥當勞2016財報顯示,麥當勞的地產業務佔據總營收的50%。麥當勞的食品業務不賺錢,地產業務反而賺錢多,所以外界有麥當勞是一家房地產公司的說法。

事實上,要把麥當勞比作房地產公司,是典型以業務利潤來判定企業性質行為,實在太過於數據化了。按照這個邏輯,騰訊不是科技公司,而是遊戲公司?百度不是科技公司,而是廣告公司?阿里巴巴不是科技公司,而是中介公司?

從麥當勞的商業模式上,我們看到了很多東西,但應以科學的思維去認識和學習。


廣告人阿術


想起星爺在國產凌凌漆裡的一個段子:

看起來想一個刮鬍刀,其實它是個吹風筒

你以為我們吃了這麼多年的麥當勞是一家餐飲企業麼?

錯!實際上他是一家地產公司。

說到這裡你可能有點接受不了,難道我們一直在一家地產公司裡吃漢堡。先別急,聽完下邊的分析,你就會覺得我說的有道理了。

我們來看下麥當勞2016年的財報:50%的利潤來自地產出租,40%利潤來自品牌授權,只有10%的利潤來自有餐廳運營。

所以你會大吃一驚吧,其實這一點也不奇怪。我們來分析下麥當勞的商業模式:

麥當勞的商業模式:自營店+加盟店模式

自營店:麥當勞自己運營的快餐店,通過漢堡+薯條等食品獲得利潤。從2016年的財報來看,麥當勞旗下自營店的銷售收入為152.95億美元,佔公司銷售總運營收入的62%左右,看似佔了收入的大頭,但是餐飲行業的成本和開支也是相當高的,除去各項成本(廣告費,管理費用,店租,員工費用等等)自營店的純利潤只剩下7.39億美元。

加盟店:這部分店鋪由加盟商和麥當勞共同運營:加盟商負責日常店鋪的運營,麥當勞負責選址,員工培訓和物料配送。 同時麥當勞要向加盟商收取加盟費和店鋪租金。

加盟費分為起始加盟費(一次性收取),特許經營費(餐廳營業額扣點)然後再加上店鋪租金

我們看到這兩大塊的純利潤分別為 31.36億美元和38.70億美元。

好了,看到這裡我們大概就明白麥當勞的盈利模式

首先,麥當勞需要開一些自營店,要靠自營店去樹立整個全球40000多家麥當勞品牌。規範加盟店的運營。也是在麥當勞創業初期為其資本原始積累做了保證。

之後有了資金和品牌的麥當勞,開始在全世界範圍內選址。利用自己的綜合評估體系在各個城市選擇自己合適的店鋪,租下或者買下店鋪。然後以運營加盟的方式轉租給加盟商。收取租金和加盟費用。(這兩塊才是麥當勞賺錢的大頭)

看到這裡我們不禁又回到了問題上:

麥當勞究竟是一家餐飲企業還是一家房地產企業?

很明顯我們看到,麥當勞品牌的核心競爭力還是在餐飲。麥當勞的薯條漢堡(我最鍾愛的麥辣雞腿堡)以及小吃零食,還有小孩們鍾愛的玩具。這些都是麥當勞品牌在人們心目中的印象。

麥當勞在全球有40000家店鋪,但是依然管理的井井有條。你到每一家麥當勞裡,都能夠吃到質量相差無幾的快餐。麥當勞是快餐標準化流程的做的最成功的餐館之一。我看過麥當勞的員工手冊——是一部有500多頁左右的大部頭書。裡邊細節化了在店鋪裡每一個員工的分工和行為規範。

正是做好了餐飲業,才有了後邊源源不斷的加盟商。麥當勞才有了不菲的租金和加盟收入。

專注做好主業,靠副業來變現收入。就是麥當勞目前的盈利模式。


有態度的土豆


麥當勞是一家舉世聞名的餐飲巨頭。但是大家卻不知道,餐飲公司只是麥當勞的“外殼”,本質上,麥當勞主要靠地產賺錢,它主推的核心是一家地產+品牌公司。

麥當勞利潤大部分來自地產

表面上看,麥當勞有兩項業務:

1. 餐廳直營(Company-Owned Restaurants),也就是麥當勞自己運營的餐廳,收入全部歸麥當勞。

2. 餐廳加盟(Franchise),加盟商運營餐廳,麥當勞向加盟商收部分抽成。主要包括兩塊:加盟費和房租,加盟費抽成一般為餐廳收入的 4%~5%,租金扣點一般為餐廳收入的 9%~11%。

沒錯,除了加盟費,加盟商還要向麥當勞交房租。2016年,麥當勞的租金收入為61億美金,而加盟費收入才31億美金。

因為麥當勞具備房地產企業同等超強選址能力。

麥當勞門店所選的位置,基本都是在市中心的黃金地帶,人流量大,而且他們還有專門選址分析部門,分析有潛力在開發的低端地段,然後低價把店鋪買下來,坐等店鋪升值,在通過特許加盟的方式把店鋪高價租給加盟商,賺取租金和品牌加盟費。

2016年底,麥當勞有31,230家加盟餐廳。也就是說,47%的加盟餐廳(14,763家),要麼地在麥當勞手裡,要麼地和房都在麥當勞手裡,要麼交房租,要麼交地租。

據其2016年的財報來看,麥當勞營收利潤的50%來自於地產出租,40%來自於品牌授權,剩下的10%來自於餐廳運營。

麥當勞其實是靠自己的品牌賺錢

麥當勞現在在全球有37000家店左右,其中有31000家是加盟店,也就是85%的麥當勞都是加盟店。正因為租金佔了麥當勞每年利潤的大部分,所以有些人會說,麥當勞其實是一家房地產公司。

麥當勞完全利用的是麥當勞本身品牌好、能帶動周邊的效益甚至地價,通過麥當勞的選址和後續操作,讓地價升值,然後轉租給別人,好像這和一個地產商也沒什麼區別。

但回過來說,如果麥當勞沒有認真經營的快餐產品,沒有把自己的品牌做得這麼好,不能通過自己給周邊區域帶來人氣的提升和地塊的升值,那麼也就不會有人和它合作。

所以說,麥當勞應該是一家懂商業地產、餐飲運營的商業管理公司。

“金十數據”,以最獨到的視角揭開天下事、社會事、身邊事的背後真相,關注“金十數據”,我們給您提供更專業的解答!

金十數據


麥當勞應該說是一家懂商業地產、餐飲運營的商業管理公司。為什麼這麼說呢?

1、首先看麥當勞的商業模式:

麥當勞的餐廳門店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直營店,直營店就是麥當勞親自投資運營的店。麥當勞的直營店,賺的是商品的差價。

一種是特許經營店,尋找加盟商一起和它來開這個店。作為加盟商,前期需要出資,出特許權的使用費,然後每年從這個店的營業收入分成給麥當勞,也就是品牌授權費,麥當勞就會授權你使用它的商標、產品、給你一套標準化的操作流程。加盟店呢,賺的是三個部分的錢:

第一部分是初始保證金,如果想加盟,先要給麥當勞一筆保證金。

第二個部分是授權費,這個部分其實是年度銷售額的一個百分比。這個數字在不同地區也不太一樣,平均在4.5%左右。也就是說,授權加盟店每年要把店裡銷售額的4.5%交給麥當勞,作為授權費。

第三個部分更有意思,是加盟店為麥當勞貢獻的大頭收入——租金。這相當於麥當勞變成了一個二房東。它會先為一個店選好地址,然後做好前期的各種準備工作,而如果你想要加盟的話,就要從麥當勞那裡租這個店面。因為你能拿到的租金和麥當勞能拿到的租金完全不是一個概念,所以麥當勞可以在中間賺一個差價。

2、再來看麥當勞的營收結構:

這組數據來自於麥當勞2016年的年度財務報告裡的官方數據。

第一組數據,是直營店和加盟店分別給麥當勞貢獻的收入有多少。2016年,麥當勞整體收入是246億美金,其中直營店有153億美金,加盟店是93億美金。也就是說麥當勞的全年收入裡,超過60%是直營店帶來的,不到40%是加盟店帶來的。

第二組數據,是直營店和加盟店利潤的比較。 在2016年,直營店的營業利潤,基本可以理解成稅前利潤,是26億美金左右;而加盟店是76億美金左右。也就是說,麥當勞的利潤裡面,有大概3/4都來自加盟店。或者說,雖然加盟店收入佔比才40%,但是利潤佔比卻佔了大頭。

直營店裡面,所有的食品原料、店面租金、人員工資等等,都是要算作成本的,所以扣完這些之後利潤也就不高了。

而在加盟店裡面,這些都是加盟店的店主承擔的,麥當勞收的就是租金和授權費。所以利潤會非常高。加盟店的收入,一年93億美金,這裡面,租金是61億美金,授權費是31億,剩下的1億是保證金。

麥當勞現在在全球有37000家店左右,其中有31000家是加盟店。也就是85%的麥當勞都是加盟店。

正因為租金佔了麥當勞每年利潤的大部分,所以有些人會說,麥當勞其實是一家房地產公司。麥當勞完全利用的是麥當勞本身品牌好、能帶動周邊的效益甚至地價,通過麥當勞的選址和後續操作,讓地價升值,然後轉租給別人,好像這和一個地產商也沒什麼區別。

但回過來說,如果麥當勞沒有認真經營的快餐產品,沒有把自己的品牌做得這麼好,不能通過自己給周邊區域帶來人氣的提升和地塊的升值,那麼也就不會有人和它合作。 麥當勞應該說是一家懂商業地產、餐飲運營的商業管理公司。


火理財


麥當勞實際上是個地產公司這句話沒有什麼問題,只是麥當勞一開始確實是作為一家餐廳起家的,後來麥當勞創始人雷.克洛克的特許經營出現了資金困難,所以為了快速回收成本,才開始轉型。

說一句題外話,現在麥當勞自己講述自己的歷史,都會刻意淡化麥當勞兄弟,這對麥當勞和克洛克來講不可厚非,不過我覺得這樣做不太好。

1948年,迪克.麥當勞與麥克.麥當勞兄弟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聖貝納迪諾創建的“Dick and Mac McDonald” 餐廳引入了“快餐廳”概念。該理念將顧客從點餐到拿到食物縮短到1分鐘的時間,並且只提供漢堡、薯條和軟飲料。這與當時眾多美國的汽車餐廳有很大不同,他們往往要等待20分鐘以上,經常會因為菜品種多而上錯菜品。

當時的克洛克還是一位售賣奶昔攪拌機的推銷員,麥當勞兄弟從他那裡購買了出乎他意料的數量,出於好奇克洛克決定去看看這家餐廳。看完之後克洛克就提出了特許經營的想法。但是麥當勞兄弟十分保守(對品質十分苛刻,這後來也成為了麥當勞的傳統),這其實給後來麥當勞的發展造成了不少的麻煩,後來也成為了克洛克和麥當勞兄弟之間最大的矛盾。

麥當勞(確切地說是克洛克的麥當勞)起初的特許經營是加盟者選好地方(自己買),然後利用克洛克給他們的特許經營貸款區建設加盟者店面。並且收取首期加盟費和年費,同時期麥當勞快速擴張,這就對公司現金管理提出很高要求。很可惜在克洛克盲目擴張下公司很快就沒錢了,但是銀行並不會因為你的經營模式創新而給你貸款。

一個偶然機會,克洛克遇見了哈利.索恩本(麥當勞第一任財務總監,後來因為和克洛克發生矛盾辭職,從此再未公開評價過麥當勞和克洛克)。是他提醒克洛克實際上是在做房地產行業(店面選址),房地產行業會比餐廳更賺錢。

哈利.索恩本給克洛克的建議是將加盟者的土地買下來,收取加盟者租金,這樣在加盟者沒有盈利前就可以擁有收入,其次,麥當勞的土地只能用於運營麥當勞,可以控制加盟者行為,如果品控不達標可以停止租賃,同時也可以擺脫麥當勞兄弟的束縛。最後,銀行會給你貸款,可以買更多的土地。當然也少不了投資者給麥當勞融資。

至此Franchise Reatly公司成立(麥當勞公司前身),它擁有了所有麥當勞餐廳的土地(也包括了麥當勞兄弟的那家餐廳)。成為了一家不折不扣的房地產公司。1961年,克洛克用270萬美金向麥當勞兄弟買下了他們的餐廳和品牌。從此麥當勞徹底進入克洛克時代。


同道眾人


看著翹二郎腿頗具喜感的麥當勞叔叔,著實讓小朋友們喜歡的不得了。一般人能想到的就是麥當勞代表漢堡和玩具,絕對想不到它還和房地產有關。


商業世界的精彩紛呈,確實有很多讓我們想不到的地方。據麥當勞2017年財報:全年銷售額228億美元,淨利潤51.92億美元。其中房屋租金的佔比高達四分之一。

麥當勞於1955年在美國芝加哥創立。當時正值美國經濟的黃金時代,隨著社會發展節奏的加快,人們對快餐的需求越來越大。乘著社會快速發展的東風,麥當勞迅速發展壯大,一度開進了世界121個國家,店面數量更是達到了驚人的32000間。

短短的60多年間,從一間名不見經傳的小快餐店迅速發展成世界500強的餐飲巨頭,麥當勞是怎麼做到的呢?它有什麼秘訣嗎?

秘訣就藏在麥當勞的強大品牌裡,就藏在麥當勞讓人想不到的商業模式裡。麥當勞從一開始就專注於漢堡品類,通過高效的傳播手段,迅速在消費心目中建立了強大的品牌認知。一度人們只要提到漢堡就會想到麥當勞。但單賣漢堡利潤畢竟有限啊,絕對無法支撐高速擴張,更無法建立強大的競爭壁壘。聰明的麥當勞人經過苦苦思索,終於想到了一個好辦法。可以把麥當勞的產品分解,利用強大品牌整合上游供應商啊。利用供應商賬期裡的錢可以租更多的店面,然後把店面再轉租給加盟商,收入更多的加盟費和房租,然後賣更多的漢堡,再整合更多供應商,再租更多房子,往復循環……


誰也沒想到,就這樣麥當勞歪打正著,構築了一個非常高效的商業模式閉環,從一個個體戶的快餐店快速成長為500強的餐飲巨頭。

商業世界往往就是這樣,您最早想到的可能是A,做著做著就變成了B,後來一不小心成了C,最終卻在D上掙了大錢。

總而言之,麥當勞的傳奇值得我們研究學習。

歡迎大家關注、評論、點贊、轉發。謝謝。


老周談生意


從麥當勞(也叫金拱門)的收入分佈來講,這種說法也無可厚非,但並不是說麥當勞是開發房地產,買樓的,而是來源於他的收入來源,因為麥當勞有50%的利潤來自地產出租,40%來自品牌授權,只有10%來自餐廳經營。



這樣的收入佔比,也是跟其商業模式是有關係的,我們一直在說麥當勞服務怎麼樣、裡面的漢堡可樂多麼暴力,但其實拋出人力物力外,這方面的收入遠沒有達到麥當勞公司的心裡預期。

你想啊,自己經營的話要管理員工、店面各方面事情、還有管理食材的供應鏈,這都是件很費心的事情,與其這樣還不如把自己的品牌授權給外部客戶,自己坐收租金好了。



這樣,就引來了麥當勞的運營方式:直營+加盟。對於直營店呢,利潤肯定主要來源於餐廳的經營了,雖然費心費力,但至少也能帶來一定的利潤,更重要的是,自營店鋪對於麥當勞的品牌宣傳價值是很大的。

另外一個更加主要的收入來源,就是加盟商了,麥當勞目前在全球121個國家有超過3萬家店,店鋪部分是直接購買,也有一部分是租來的,對於加盟商,麥當勞公司會收取兩方面的抽成,一是加盟費,佔營業額的4-5%,而是場地租金,佔營業額的9-11%差不多。

所以你會發現,麥當勞的管理其實主要在品牌授權和商業運營,真真不是一家簡單的餐飲公司,否則還真沒見過哪一家餐飲公司能做到如此的規模呢,把他定義為餐飲運營公司更合適些。



關於麥當勞這一經營方式的誕生,還有一段非常有意思的故事,你們有誰知道麼,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以上內容由“集思廣智”創作,彙集新思想、新智慧,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